本发明涉及扦插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桐子(idesiapolycarpa),俗称油葡萄,是一种优良的油料经济树种和冬季观果树种,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其在我国虽然分布较广,但由于资源量少,繁殖成本高,难度大,因此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受限,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山桐子是雌雄异株,主要利用价值为果实榨油,只有结实的雌株有用,雄株保留少数几株,其余需要砍伐。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播种繁殖的,导致大量种植了大量的无效雄株,造成亩产量低。
为了采用优株的无性繁殖,扦插繁殖技术是解决山桐子优株扩繁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由于山桐子茎、叶的特殊性,也使得枝插污染率较高、生根率较低、生根速度较慢,移栽后的成活率无法得到保证:
(1)插穗木质部主要起水分的平衡和疏导作用,而山桐子成熟枝条中空,水分的疏导难度较大,基部不容易削平,易腐烂和失水;
(2)在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山桐子极易封顶,进而使得枝条容易老化,作为插穗不易生根;
因此,如何提高山桐子扦插生根的速度、质量,提高移栽成活率,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从采穗母株的处理,插穗的选择、处理,扦插管理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有效提高山桐子插穗生根率与生根速度,扦插20-25天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穗母株的处理:春季萌芽前,(5)对山桐子树体修剪管理;
(2)健壮插穗的选择:6-8月,选择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株,选取生长3个月内、长度超过15cm的幼嫩新梢或根孽萌条作为待处理插穗;
(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插穗修剪时保留2-4个芽,保留2片叶子并剪半,插穗长度8-12cm;
剪切好的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20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s;
(4)扦插池设置:将插穗插于基质中,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扦插基质保证洁净,需一次一换,不可重复利用;
(5)扦插管理:将插穗插于基质中,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进行遮阴处理;采用弥雾装置定时喷雾,白天每隔5-8min喷雾10-15s,使得环境湿度保持90%以上;
扦插后每隔4-5d喷施多菌灵溶液1次;插穗生根后每隔4-5d喷施尿素溶液1次。
在春季萌芽前对山桐子树体进行修剪管理,可控制枝条生长,进而在最适合山桐子扦插的时间获得充实的幼化插穗,避免由于采穗时期枝条内部呈絮状或中空状态所造成的扦插腐烂和失水。
采穗时间、对象及具体的处理方式的选择均保证了插穗的快速生根,其中,采用高浓度iba溶液迅速蘸根,可促进快速生根。
喷雾处理为插穗创造了高湿度的适宜环境,保持插穗的活化,避免枝条落叶和老化;喷雾的同时保持基质的正常湿度,防止插穗腐烂。
生根后每隔4-5d喷施尿素溶液,可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进而保证移栽成活率。
优选地,步骤(2)中,插穗需选取正在生长的、未封顶的幼嫩新梢或健壮根孽萌条作为待处理插穗。
优选地,步骤(3)中,插穗剪切时上切口在芽上方1-1.5cm处平切,下切口在芽下方0.5-0.8cm处背芽斜切,切口光滑不劈裂。
优选地,步骤(3)中,消毒处理为使用质量分数0.2%高锰酸钾溶液处理30min。
优选地,步骤(4)中,扦插时,先于基质上打孔,后插入插穗,防止插穗皮部受伤腐烂,保证插穗完好。
优选地,步骤(5)中,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3%;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0.5%。
优选地,步骤(5)中,扦插前2d对基质进行消毒。
进一步优选地,扦插基质为洁净河沙,使用前过筛筛除河沙中的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采穗母株的茎幼化处理,插穗的选择、处理,扦插管理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扦插7-10天皮孔即有根系钻出,15天左右大量根系生成,20-25天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高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扦插山桐子生根苗;
图2所示为生根苗根部;
图3所示为扦插15天山桐子生长状态;
图4所示为弥雾喷施中的生根苗;
图5所示为激素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
图6所示为激素浓度对生根长度的影响;
图7所示为激素浓度对生根干重的影响;
图8所示为激素浓度对生根表面积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山桐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穗母株的处理:春季萌芽前,对山桐子树体进行极重剪,剪后进行枝条管理,防止形成徒长枝,促进枝条优化和充实,利于嫩枝扦插;
(2)健壮插穗的选择:7月中旬,选择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株,选取生长3个月内、长度超过15cm且正在生长、未封顶的幼嫩新梢作为待处理插穗;
(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插穗剪切时保留2-4个芽,保留2片叶子并剪半,上切口在芽上方1-1.5cm处平切,下切口在芽下方0.5cm处背芽斜切,切口光滑不劈裂,长度8-12cm;剪切好的插穗30根一捆,使用质量分数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min后使用20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s;
(4)扦插池设置:扦插池内铺入未使用过的洁净河沙(需一次一换,不可重复利用)作为扦插基质,使用前过筛筛除河沙中的土;扦插前2d使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将经步骤(3)处理的插穗插于基质中,扦插深度1-2cm。扦插时,先于基质上打孔,后插入插穗,防止插穗皮部受伤腐烂,保证插穗完好。扦插后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
(5)扦插管理:采用弥雾装置定时喷雾,白天每隔6min喷雾12s,使得环境湿度保持90%以上;扦插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3%多菌灵溶液1次;插穗生根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5%的尿素溶液1次(图1-4)。
扦插20天以后移栽,成活率大于99%。
实施例2
山桐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穗母株的处理:春季萌芽前,对山桐子树体进行极重剪,剪后进行枝条管理,防止形成徒长枝,促进枝条优化和充实,利于嫩枝扦插;
(2)健壮插穗的选择:8月中旬,选择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株,选取生长3个月内、长度超过15cm且正在生长、未封顶的幼嫩新梢作为待处理插穗;
(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插穗剪切时保留2-4个芽,保留2片叶子并剪半,上切口在芽上方1-1.5cm处平切,下切口在芽下方0.5cm处背芽斜切,切口光滑不劈裂,长度8-12cm;剪切好的插穗30根一捆,使用质量分数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min后使用20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s;
(4)扦插池设置:扦插池内铺入未使用过的洁净河沙(需一次一换,不可重复利用)作为扦插基质,使用前过筛筛除河沙中的土;扦插前2d使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将经步骤(3)处理的插穗插于基质中,扦插深度1-2cm。扦插时,先于基质上打孔,后插入插穗,防止插穗皮部受伤腐烂,保证插穗完好。扦插后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
(5)扦插管理:采用弥雾装置定时喷雾,白天每隔8min喷雾15s,使得环境湿度保持90%以上;扦插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3%多菌灵溶液1次;插穗生根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5%的尿素溶液1次。
实施例3
山桐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穗母株的处理:春季萌芽前,对山桐子树体进行极重剪,剪后进行枝条管理,防止形成徒长枝,促进枝条优化和充实,利于嫩枝扦插;
(2)健壮插穗的选择:8月中旬,选择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株,选取生长3个月内、长度超过15cm的健壮根孽萌条作为待处理插穗;
(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插穗剪切时保留2-4个芽,保留2片叶子并剪半,上切口在芽上方1-1.5cm处平切,下切口在芽下方0.5cm处背芽斜切,切口光滑不劈裂,长度10-12cm;剪切好的插穗30根一捆,使用质量分数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min后使用20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s;
(4)扦插池设置:扦插池内铺入未使用过的洁净河沙(需一次一换,不可重复利用)作为扦插基质,使用前过筛筛除河沙中的土;扦插前2d使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将经步骤(3)处理的插穗插于基质中,扦插深度1-2cm。扦插时,先于基质上打孔,后插入插穗,防止插穗皮部受伤腐烂,保证插穗完好。扦插后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
(5)扦插管理:采用弥雾装置定时喷雾,白天每隔5min喷雾10s,使得环境湿度保持90%以上;扦插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3%多菌灵溶液1次;插穗生根后每隔5d喷施质量分数0.5%的尿素溶液1次。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iba溶液浓度,扦插15天后统计生根率,结果如图5所示。除ck(未使用激素)生根率为95.7%外,其他处理生根率均为100%。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iba溶液浓度,统计扦插后不同时间长出的不定根长度、根系干重、生根表面积,结果如图6-8所示,iba2000mg/l扦插生根效果最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穗母株的处理:春季萌芽前,对山桐子树体修剪管理;
(2)健壮插穗的选择:6-8月,选择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采穗母株,选取生长3个月内、长度超过15cm的幼嫩新梢或根孽萌条作为待处理插穗;
(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插穗修剪时保留2-4个芽,保留2片叶子并剪半,插穗长度8-12cm;
剪切好的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20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s;
(4)扦插池设置:将插穗插于基质中,使用塑料薄膜密闭扦插池,塑料薄膜外部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处理;扦插基质需一次一换,不可重复利用;
(5)扦插管理:
采用弥雾装置定时喷雾,白天每隔5-8min喷雾10-15s,使得环境湿度保持90%以上;
扦插后每隔4-5d喷施多菌灵溶液1次;插穗生根后每隔4-5d喷施尿素溶液1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插穗需选取正在生长的、未封顶幼嫩新梢或健壮根孽萌条作为待处理插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插穗剪切时上切口在芽上方1-1.5cm处平切,下切口在芽下方0.5-0.8cm处背芽斜切,切口光滑不劈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消毒处理为使用质量分数0.2%高锰酸钾溶液处理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扦插时,先于基质上打孔,后插入插穗,防止插穗皮部受伤腐烂,保证插穗完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多菌灵溶液质量分数为0.3%;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扦插前2d对基质进行消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