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在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芒果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果树,其果实外形优美、色泽艳丽、香气浓郁,广受消费者喜爱,被称为“热带果王”。尽管芒果在热带果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因其为典型的热带作物,对温度比较敏感,只有热带亚热带地区才可以种植,受气候条件制约,芒果的生产区域相对有限。传统上我国芒果大都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农村的房前屋后种植,国内芒果规模化种植相对起步较晚,近几十年来,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热区省份才陆续发展起了规模化的芒果种植。
尽管我国规模化种植芒果的历史并不悠久,但芒果品种复杂多样,仅是我国就有100多个芒果品种,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且经过数十年的规模化栽培,很多果园面临着产量降低、一致性差、品种退化、树势衰退等问题,这一现象在我国热区不同省份的芒果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此外,近年来随着选育技术的进步,芒果新品种层出不穷,传统芒果品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小,这导致传统品种果实的售价也一直在低位徘徊。为了提高果园收益,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尝试通过高枝嫁接的方式来进行芒果园的新品种改良。
相比果园直接更新而言,通过高枝嫁接进行果园新品种改良不用砍去原有果树,不用重新挖穴定植,不用重新培育砧木,在经费投入上远小于果园直接更新;此外,高枝嫁接因为直接利用果园中的原有大树植株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后的非生产期明显缩短,很多管理较好的果园,高枝嫁接第二年甚至就可以投产,第三年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果农因为果园更新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尽管高枝嫁接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果园管理技术,但因芒果这一树种的独特生理特性,在高枝嫁接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嫁接成活率低。很多果园在高枝嫁接品种改良过程中,由于成活率低,导致反复嫁接,轻则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导致嫁接后的树体长势不一致,重则导致砧木树体枝条枯死乃至整株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与常规嫁接不同,高枝嫁接针对的对象是露天栽培的芒果大树,都是原地操作,不像常规苗木嫁接一样,可以将砧木移植到可控制条件的大棚中,以免造成雨淋、微生物感染等。现有的芒果高枝嫁接技术与普通苗木枝接技术类似,在嫁接前对砧木和接穗树体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剪取接穗后用灭菌药液浸泡或涂抹,然后采用劈接或合接方式嫁接,再用嫁接膜包裹,尽管该技术已使用了数十年,也经过了不少细节上的改进,但整体嫁接成活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在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嫁接成活率仅有30%-40%。
导致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不够,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间没有足够的水分及营养物质交换,不能形成足够的愈伤组织;二是砧木在嫁接时被砍掉树冠后,蒸腾作用减弱,运输至砧木切口部位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不足,此时若浇水的话容易溅到嫁接口,导致嫁接成活率大幅降低,若不浇水的话,受限于砧木切口部位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不足,嫁接成活率也会降低;三是为了防止微生物感染,接穗切下后往往需要用灭菌药液浸泡或涂抹,导致接穗的休眠芽点受到损伤,药液也容易从接穗的两端切口处浸入接穗组织,影响接穗活力,进而导致高枝嫁接成活率低;四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外界降雨导致的嫁接口进水、外界温度剧变等,这些都会影响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
针对芒果高枝嫁接、尤其是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无任何已报到的技术手段能够克服,尤其是能够同时克服导致该问题的上述四个原因,因此,此项技术有待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以实现在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步骤(1)、采集接穗前15天和前10天,分别向拟采集接穗的接穗树体喷施调节剂ⅰ各1次,每株每次喷施量为2-3l;
步骤(2)、在嫁接前14-21天,在拟进行高枝嫁接的砧木树体周围挖环形沟,埋施调节剂ⅱ;嫁接前1-3天通过锯除枝条上端的方式将树冠修剪至株高≤1.5m,冠幅直径≤1.8m;
步骤(3)、高枝嫁接时,在砧木和接穗切口削好后,蘸取10000-20000u/g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分别涂抹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每隔3-10min涂抹1次,共涂抹3次,最后1次涂抹后,趁切口上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尚未干燥时,将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接合进行嫁接;
步骤(4)、完成步骤(3)后的3-10min内,用一端开口的纸袋套住接穗和砧木,并捆紧袋口,捆紧前向纸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纸袋处于鼓胀状态;
步骤(5)、完成步骤(4)后的1-3天内,整株喷施调节剂ⅲ1次,每株喷施量为1-2l;
步骤(6)、完成步骤(4)后的5-7天后,解开并取下铝箔纸袋,换成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和砧木,捆紧前向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处于鼓胀状态,整个工序完成。
所述步骤(1)的调节剂ⅰ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10000份、
有效含量为25%的吡唑醚菌酯5-10份、
0.01%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5-10份、
98%磷酸二氢钾10-20份、
有效含量为0.4%的1-甲基环丙烯15-30×10-6份。
所述步骤(2)的调节剂ⅱ是按下列质量的组分混合制得,并供每株砧木树体埋施:
聚丙烯酸钠含量为98%的农林抗旱保水剂2.0-4.0kg、市购有效活菌数≥3亿/克且有机质≥45%的生物有机肥8-10kg、p2o5含量≥12%且mgo含量≥8%且cao含量≥25%的钙镁磷肥2.5-4.0kg、3%毒死蜱颗粒剂150-200g、活菌总数≥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粉3-5g、活菌总数≥100亿个/克的巨大芽孢杆菌粉5-8g、活菌总数≥50亿个/克的胶质芽孢杆菌10-20g。
所述步骤(4)的纸袋是圆柱形铝箔纸袋,厚度为0.03-0.05mm。
所述步骤(5)的调节剂ⅲ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50000份、
有效成分含量为430g/l的戊唑醇悬浮剂10-12份、
阿维菌素含量3%且螺螨酯含量30%的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0-12份、
己唑醇含量为5%且醚菌酯含量25%的己唑·醚菌酯10-15份。
所述步骤(6)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是开口处能自行捆扎的,厚度为0.03-0.05mm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嫁接前对砧木树体和接穗树体均进行了相应处理,砧木和接穗积累了足够的营养,且砧木树体在不便浇水的情况下水分供给也较充足;涂抹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不亲和性,促进了嫁接口处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嫁接口的愈合;嫁接后套锡纸袋不仅隔绝了外界的水分进入,也防止了嫁接口的温度剧变,较好的密封性也有利于嫁接后整株喷施杀菌或杀虫药物;将在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由30-40%提高至65-85%,提高了1倍以上。
2)更换后的充气的可降解透明塑料袋为嫁接口处提供了足够的温度,不仅有利于嫁接口愈合,也隔绝了外界的水分进入,较好的密封性还有利于嫁接后整株喷施杀菌或杀虫药物,提高了成活率;此外,接穗新稍抽出后不需要解绑,3-4个月后套在接穗和砧木上端的可降解透明塑料袋开始降解,也不存在捆扎带滞留在嫁接口内部导致树体长大后遇风害断裂的风险。
3)完成嫁接后15-20日开始抽芽,3-4个月后嫁接口基本愈合,嫁接口基本完成愈合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提高了10-15天以上,愈合后的嫁接口外表也更加平滑,降低了后期遭受微生物病害的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以传统芒果品种ynm-107的12年树龄的植株为砧木,以芒果新品种ynm-341为接穗,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高枝嫁接。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接穗前15天和前10天,分别向拟采集接穗的接穗树体喷施调节剂ⅰ各1次,每株每次喷施量为3l:调节剂ⅰ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10000份、
有效含量为25%的吡唑醚菌酯5份、
0.01%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5份、
98%磷酸二氢钾10份、
有效含量为0.4%的1-甲基环丙烯30×10-6份;
步骤(2)、在嫁接前21天,在拟进行高枝嫁接的砧木树体周围挖环形沟,埋施调节剂ⅱ;嫁接前1-3天通过锯除枝条上端的方式将树冠修剪至株高≤1.5m,冠幅直径≤1.8m;所述调节剂ⅱ是按下列质量的组分混合制得,并供每株砧木树体埋施:
聚丙烯酸钠含量为98%的农林抗旱保水剂2.0kg、市购有效活菌数≥3亿/克且有机质≥45%的生物有机肥8kg、p2o5含量≥12%且mgo含量≥8%且cao含量≥25%的钙镁磷肥2.5kg、3%毒死蜱颗粒剂150g、活菌总数≥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粉5g、活菌总数≥100亿个/克的巨大芽孢杆菌粉8g、活菌总数≥50亿个/克的胶质芽孢杆菌20g。
步骤(3)、高枝嫁接时,在砧木和接穗切口削好后,用毛笔蘸取20000u/g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分别涂抹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每隔3min涂抹1次,共涂抹3次,最后1次涂抹后,趁切口上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尚未干燥时,将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接合进行嫁接;
步骤(4)、完成步骤(3)后的10min内,用一端开口的厚度为0.05mm的圆柱形铝箔纸袋套住接穗和砧木,并用尼龙自锁式捆扎带在嫁接口下方10cm处沿砧木周围捆紧袋口,捆紧前向铝箔纸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铝箔纸袋处于鼓胀状态;
步骤(5)、完成步骤(4)后的3天内,整株喷施调节剂ⅲ1次,每株喷施量为2l;调节剂ⅲ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50000份、
有效成分含量为430g/l的戊唑醇悬浮剂10份、
阿维菌素含量3%且螺螨酯含量30%的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0份、
己唑醇含量为5%且醚菌酯含量25%的己唑·醚菌酯10份。
步骤(6)、完成步骤(4)后的7天后,解开并取下铝箔纸袋,换成开口处能自行捆扎的,厚度为0.05mm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和砧木,捆紧前向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处于鼓胀状态,整个工序完成。
本例在芒果砧木品种ynm-107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1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80%,比现有技术(成活率40%)提高了1倍。此外,接穗新稍抽出后不需要解绑,3.5个月后套在接穗和砧木上端的可降解透明塑料袋开始降解,也不存在捆扎带长在嫁接口内部导致树体长大后遇风害断裂的风险。完成嫁接后20日开始抽芽,3.5个月后嫁接口基本愈合,嫁接口基本愈合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提高了10天,愈合后的嫁接口外表也更加平滑,降低了后期遭受微生物病害的几率。
实施例2
以传统芒果品种ynm-099的15年树龄的植株为砧木,以芒果新品种ynm-343为接穗,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高枝嫁接。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接穗前15天和前10天,分别向拟采集接穗的接穗树体喷施调节剂ⅰ各1次,每株每次喷施量为2l:调节剂ⅰ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10000份、
有效含量为25%的吡唑醚菌酯10份、
0.01%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10份、
98%磷酸二氢钾20份、
有效含量为0.4%的1-甲基环丙烯15×10-6份;
步骤(2)、在嫁接前14天,在拟进行高枝嫁接的砧木树体周围挖环形沟,埋施调节剂ⅱ;嫁接前1-3天通过锯除枝条上端的方式将树冠修剪至株高≤1.5m,冠幅直径≤1.8m;所述调节剂ⅱ是按下列质量的组分混合制得,并供每株砧木树体埋施:
聚丙烯酸钠含量为98%的农林抗旱保水剂4.0kg、有效活菌数≥3亿/克且有机质≥45%的生物有机肥10kg、p2o5含量≥12%且mgo含量≥8%且cao含量≥25%的钙镁磷肥4.0kg、3%毒死蜱颗粒剂200g、活菌总数≥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粉3g、活菌总数≥100亿个/克的巨大芽孢杆菌粉5g、活菌总数≥50亿个/克的胶质芽孢杆菌10g。
步骤(3)、高枝嫁接时,在砧木和接穗切口削好后,用毛笔蘸取15000u/g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分别涂抹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每隔8min涂抹1次,共涂抹3次,最后1次涂抹后,趁切口上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尚未干燥时,将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接合进行嫁接;
步骤(4)、完成步骤(3)后的7min内,用一端开口的厚度为0.03mm的圆柱形铝箔纸袋套住接穗和砧木,并用尼龙自锁式捆扎带在嫁接口下方10cm处沿砧木周围捆紧袋口,捆紧前向铝箔纸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铝箔纸袋处于鼓胀状态;
步骤(5)、完成步骤(4)后的2天内,整株喷施调节剂ⅲ1次,每株喷施量为1.5l;调节剂ⅲ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50000份、
有效成分含量为430g/l的戊唑醇悬浮剂12份、
阿维菌素含量3%且螺螨酯含量30%的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2份、
己唑醇含量为5%且醚菌酯含量25%的己唑·醚菌酯15份。
步骤(6)、完成步骤(4)后的5天后,解开并取下铝箔纸袋,换成开口处能自行捆扎的,厚度为0.03mm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和砧木,捆紧前向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处于鼓胀状态,整个工序完成。
本例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65%,比现有技术(成活率30%)提高了1.167倍。此外,接穗新稍抽出后不需要解绑,3个月后套在接穗和砧木上端的可降解透明塑料袋开始降解,也不存在捆扎带长在嫁接口内部导致树体长大后遇风害断裂的风险。完成嫁接后15日开始抽芽,3个月后嫁接口基本愈合,嫁接口基本愈合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提高了15天,愈合后的嫁接口外表也更加平滑,降低了后期遭受微生物病害的几率。
实施例3
以传统芒果品种ynm-099的15年树龄的植株为砧木,以芒果新品种ynm-343为接穗,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高枝嫁接。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接穗前15天和前10天,分别向拟采集接穗的接穗树体喷施调节剂ⅰ各1次,每株每次喷施量为2l:调节剂ⅰ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10000份、
有效含量为25%的吡唑醚菌酯8份、
0.01%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8份、
98%磷酸二氢钾15份、
有效含量为0.4%的1-甲基环丙烯20×10-6份;
步骤(2)、在嫁接前14天,在拟进行高枝嫁接的砧木树体周围挖环形沟,埋施调节剂ⅱ;嫁接前1-3天通过锯除枝条上端的方式将树冠修剪至株高≤1.5m,冠幅直径≤1.8m;所述调节剂ⅱ是按下列质量的组分混合制得,并供每株砧木树体埋施:
聚丙烯酸钠含量为98%的农林抗旱保水剂4.0kg、有效活菌数≥3亿/克且有机质≥45%的生物有机肥10kg、p2o5含量≥12%且mgo含量≥8%且cao含量≥25%的钙镁磷肥3.0kg、3%毒死蜱颗粒剂200g、活菌总数≥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粉3g、活菌总数≥100亿个/克的巨大芽孢杆菌粉5g、活菌总数≥50亿个/克的胶质芽孢杆菌10g。
步骤(3)、高枝嫁接时,在砧木和接穗切口削好后,用毛笔蘸取10000u/g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分别涂抹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每隔10min涂抹1次,共涂抹3次,最后1次涂抹后,趁切口上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尚未干燥时,将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接合进行嫁接;
步骤(4)、完成步骤(3)后的3min内,用一端开口的厚度为0.03mm的圆柱形铝箔纸袋套住接穗和砧木,并用尼龙自锁式捆扎带在嫁接口下方10cm处沿砧木周围捆紧袋口,捆紧前向铝箔纸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铝箔纸袋处于鼓胀状态;
步骤(5)、完成步骤(4)后的1天内,整株喷施调节剂ⅲ1次,每株喷施量为1l;调节剂ⅲ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50000份、
有效成分含量为430g/l的戊唑醇悬浮剂11份、
阿维菌素含量3%且螺螨酯含量30%的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1份、
己唑醇含量为5%且醚菌酯含量25%的己唑·醚菌酯13份。
步骤(6)、完成步骤(4)后的6天后,解开并取下铝箔纸袋,换成开口处能自行捆扎的,厚度为0.03mm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和砧木,捆紧前向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处于鼓胀状态,整个工序完成。
本例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81%,比现有技术(成活率30%)提高了1.7倍。此外,接穗新稍抽出后不需要解绑,3个月后套在接穗和砧木上端的可降解透明塑料袋开始降解,也不存在捆扎带长在嫁接口内部导致树体长大后遇风害断裂的风险。完成嫁接后15日开始抽芽,3个月后嫁接口基本愈合,嫁接口基本愈合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提高了15天,愈合后的嫁接口外表也更加平滑,降低了后期遭受微生物病害的几率。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相同,仅省略实施例2中的步骤(1)和步骤(2),结果表明: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45%,仅比现有技术(成活率30%)提高了0.5倍。
原因是:接穗和砧木均未吸收和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砧木根系附近土壤中的养分缺少了芽孢杆菌的活化,且砧木高枝嫁接后水分供应有限,导致嫁接成活率低于实施例2。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同,仅省略实施例2中的步骤(3),结果表明: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36%,仅比现有技术(成活率30%)提高了0.2倍。
原因是:缺乏了β-1,3-1,4葡聚糖酶这一关键物质,砧木和接穗切口处的不亲和现象未被充分打破,嫁接口愈伤组织发育不够好。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相同,仅省略实施例2中的步骤(4),结果表明: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3%,仅为现有技术(成活率30%)的十分之一。
原因是:嫁接后的接穗和砧木上端未套圆柱形铝箔纸袋,也未像现有技术一样用嫁接膜进行捆扎,自然降水浸入,大多数嫁接口,愈伤组织无法正常发育,因此高枝嫁接的成活率极低。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相同,仅省略实施例2中的步骤(5),结果表明: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66%,比现有技术(成活率30%)提高了1.2倍。
原因是:嫁接后未进行整株杀菌,砧木植株在嫁接后本身被砍去枝叶的情况下植株较易感病,导致嫁接成活率低于实施例2。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相同,仅省略实施例2中的步骤(6),结果表明:在芒果砧木品种ynm-099与芒果接穗品种ynm-343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芒果高枝嫁接的成活率6%,仅为现有技术(成活率30%)的五分之一。
原因是:去除铝箔纸袋后未套上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也未像现有技术一样用嫁接膜进行捆扎,尽管已有部分嫁接口的愈伤组织开始发育,但由于去除铝箔纸袋后自然降水浸入,大多数嫁接口部位仍然枯死,因此高枝嫁接的成活率极低。
对比例6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品种,用现有常规的操作技术进行高枝嫁接,步骤如下:在嫁接前对砧木和接穗树体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剪取接穗后用0.1-0.3%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液浸泡,然后采用劈接方式嫁接,再用5cm宽的pvc嫁接膜包裹,此后采取常规管理。因砧木品种与接穗品种之间的亲和性程度较低,嫁接成活率仅有30%。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高枝嫁接效果比较
1.一种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步骤(1)、采集接穗前15天和前10天,分别向拟采集接穗的接穗树体喷施调节剂ⅰ各1次,每株每次喷施量为2-3l;
步骤(2)、在嫁接前14-21天,在拟进行高枝嫁接的砧木树体周围挖环形沟,埋施调节剂ⅱ;嫁接前1-3天通过锯除枝条上端的方式将树冠修剪至株高≤1.5m,冠幅直径≤1.8m;
步骤(3)、高枝嫁接时,在砧木和接穗切口削好后,蘸取10000-20000u/g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分别涂抹砧木切口和接穗切口,每隔3-10min涂抹1次,共涂抹3次,最后1次涂抹后,趁切口上的β-1,3-1,4葡聚糖酶溶液尚未干燥时,将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接合进行嫁接;
步骤(4)、完成步骤(3)后的3-10min内,用一端开口的纸袋套住接穗和砧木,并捆紧袋口,捆紧前向纸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纸袋处于鼓胀状态;
步骤(5)、完成步骤(4)后的1-3天内,整株喷施调节剂ⅲ1次,每株喷施量为1-2l;
步骤(6)、完成步骤(4)后的5-7天后,解开并取下铝箔纸袋,换成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套住接穗和砧木,捆紧前向袋内充气,确保捆扎后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处于鼓胀状态,整个工序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调节剂ⅰ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10000份、
有效含量为25%的吡唑醚菌酯5-10份、
0.01%芸苔素内酯可湿性粉剂5-10份、
98%磷酸二氢钾10-20份、
有效含量为0.4%的1-甲基环丙烯15-30×1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调节剂ⅱ是按下列质量的组分混合制得,并供每株砧木树体埋施:
聚丙烯酸钠含量为98%的农林抗旱保水剂2.0-4.0kg、市购有效活菌数≥3亿/克且有机质≥45%的生物有机肥8-10kg、p2o5含量≥12%且mgo含量≥8%且cao含量≥25%的钙镁磷肥2.5-4.0kg、3%毒死蜱颗粒剂150-200g、活菌总数≥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粉3-5g、活菌总数≥100亿个/克的巨大芽孢杆菌粉5-8g、活菌总数≥50亿个/克的胶质芽孢杆菌10-2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纸袋是圆柱形铝箔纸袋,厚度为0.03-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调节剂ⅲ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混合制得:
蒸馏水50000份、
有效成分含量为430g/l的戊唑醇悬浮剂10-12份、
阿维菌素含量3%且螺螨酯含量30%的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0-12份、
己唑醇含量为5%且醚菌酯含量25%的己唑·醚菌酯10-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芒果高枝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是开口处能自行捆扎的,厚度为0.03-0.05mm的光/生物双降解型透明塑料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