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71


    本申请涉及农业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菌根是土壤中一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其主要作用包括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根系对土壤元素的吸收,提高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特别是土传病害的抗病性,维持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稳定。

    菌根生长状况观察与侵染率测定是菌根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尽管染色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更新,但侵染率测定的过程中对植物根系的处理,仍需要多次试剂倒出及清洗工作,费时费力。试剂倾倒容易导致植物根系随试剂流出,造成根系流失。同时水浴加热过程中,试验容器温度升高,蒸气环境导致拿取困难,溶剂蒸发情况严重,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包括:实验溶剂容器,所述实验溶剂容器端部设置有容器悬挂支架,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实验溶剂容器端部,第二端伸入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部;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一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边缘与实验溶剂容器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无盖圆柱形容器,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位于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透水孔,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进行植物菌根侵染率检测时,采用容器悬挂支架和置物板可以将无盖圆柱形容器放入盛有试剂的烧杯中,取出时直接将整个装置提出即可。由于无盖圆柱形容器的透水孔可有效保证试剂渗入流出,且不损失植物根系,提高样品处理效率。而且无盖圆柱形容器在保证透气的基础上底部透水孔端与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充分利用底部透水孔,同时相对远离热源,进一步保护了植物根系的完整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6n个置物孔,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设置在所述置物孔内。设置置物孔的个数为6的倍数,既可以保证对称,又能完成实验的三次重复原则。而且一次将多个无盖圆柱形容器放入到实验溶剂容器内,实现根系的批量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根系样品的处理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上设置有突出环,所述突出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置物孔的直径。由于突出环的直径大于置物孔的直径,因此突出环的设置保证了无盖圆柱形容器能够卡设在置物孔内。而且突出环将无盖圆柱形容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置于置物板之上,另一部分置于置物板之下,置于置物板之下的部分设置透水孔,用于渗入试剂溶液。因此植物根系处理时,将植物根系放入到无盖圆柱形容器内,但不要超过置物板的高度为宜。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悬挂支架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置物孔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所述盖板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壁存在间隙。盖板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无盖圆柱形容器压住,防止无盖圆柱形容器倾倒。在盖板上设置出气孔,并且将出气孔与置物孔对应设置,是为了植物根系在加热过程中,从无盖圆柱形容器中散发出来的热气能够排出,而且实验溶剂容器中实验溶剂因受热蒸发的气体经过置物板和盖板会在置物板和盖板对应实验溶剂容器底部的一侧凝结为水珠,冷却后回流到实验溶剂容器中,进而减少了试验溶剂的蒸发。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悬挂支架包括十字支撑架和悬挂柱,所述悬挂柱一端与所述十字支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置物板活动连接,所述盖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十字支撑架与所述置物板之间的悬挂柱上。十字支撑架设置在实验溶剂容器的端部起到支撑的作用,悬挂柱设置在十字支撑架上,实现了对置物架的悬置。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十字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悬挂柱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悬挂柱分别与所述十字支撑架和所述置物板螺纹连接。悬挂柱分别与十字支撑架和置物板螺纹连接,使得悬挂柱与十字支撑架和置物板可以灵活拆卸,提高了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拆卸效率,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挂柱主体横截面为非圆形或非类圆形,所述盖板中心设置有与悬挂柱主体横截面对应的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所述盖板与所述悬挂柱活动连接。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的大小大于悬挂柱主体横截面,以使得悬挂柱可以穿过盖板,使得盖板既可以在悬挂柱上上下移动。但是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的边缘与悬挂柱主体表面之间的间隙比较小。本实施例中的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可以为方孔和五边形孔,这样使得盖板无法环绕悬挂柱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至六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上设置有磨砂书写区。磨砂书写区可以在进行实验时进行样品的标记记录,而且磨砂书写区可以避免蒸气的侵蚀。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的间隙为3-5mm,所述置物板和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为1-3mm。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置物孔和透气孔相对应将容器悬挂支架、置物板和盖板进行组装。将植物根系放入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然后抬起盖板,将装有植物根系的无盖圆柱形容器放入所述置物板上的置物孔内,放下盖板。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放入盛有实验溶剂的实验溶剂容器内进行加热操作。加热完成后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盖圆柱形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柱、盖板和置物板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中,符号表示为:

    1-实验溶剂容器,2-置物板,3-无盖圆柱形容器,4-透水孔,5-置物孔,6-突出环,7-磨砂书写区,8-盖板,9-出气孔,10-十字支撑架,11-悬挂柱,12-第一螺孔,13-第二螺孔,14-外螺纹,15-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包括:实验溶剂容器1,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端部设置有容器悬挂支架,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端部,第二端伸入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内部。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一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边缘与实验溶剂容器1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置物板2上设置有无盖圆柱形容器3,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位于所述置物板2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底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透水孔4,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具体地,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底部之间的间隙为3-5mm,所述置物板2的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内壁之间的间隙为1-3mm。

    所述置物板2上设置有6n个置物孔5,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设置在所述置物孔5内。设置置物孔5的个数为6的倍数,既可以保证对称,又能完成实验的三次重复原则。而且一次将多个无盖圆柱形容器3放入到实验溶剂容器1内,实现根系的批量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根系样品的处理效率。参见图2,置物孔5设置有18个。

    参见图3,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上设置有突出环6,所述突出环6的直径大于所述置物孔5的直径。由于突出环6的直径大于置物孔5的直径,因此突出环6的设置保证了无盖圆柱形容器3能够卡设在置物孔5内。而且突出环6将无盖圆柱形容器3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置于置物板2之上,另一部分置于置物板2之下,置于置物板2之下的部分设置透水孔4,用于渗入试剂溶液。因此植物根系处理时,将植物根系放入到无盖圆柱形容器3内,但不要超过置物板2的高度为宜。而且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上设置有磨砂书写区7。磨砂书写区7可以在进行实验时进行样品的标记记录,而且磨砂书写区7可以避免蒸气的侵蚀。

    所述容器悬挂支架上还设置有盖板8,参见图4,所述盖板8上设置有出气孔9,所述出气孔9的数量与所述置物孔5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所述盖板8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1内壁存在间隙,间隙距离为1-3mm。盖板8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无盖圆柱形容器3压住,防止无盖圆柱形容器3倾倒。在盖板8上设置出气孔9,并且将出气孔9与置物孔5对应设置,是为了植物根系在加热过程中,从无盖圆柱形容器3中散发出来的热气能够排出,而且实验溶剂容器1中实验溶剂因受热蒸发的气体经过置物板2和盖板8会在置物板2和盖板8对应实验溶剂容器1底部的一侧凝结为水珠,冷却后回流到实验溶剂容器1中,进而减少了试验溶剂的蒸发。

    进一步参见图1,所述容器悬挂支架包括十字支撑架10和悬挂柱11,所述悬挂柱11一端与所述十字支撑架1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置物板2活动连接,所述盖板8活动设置在所述十字支撑架10与所述置物板2之间的悬挂柱11上。十字支撑架10设置在实验溶剂容器1的端部起到支撑的作用,悬挂柱11设置在十字支撑架10上,实现了对置物架的悬置。

    所述十字支撑架10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2,所述置物板2上设置有第二螺孔13,参见图5,所述悬挂柱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12和第二螺孔13相对应的外螺纹14,所述悬挂柱11分别与所述十字支撑架10和所述置物板2螺纹连接。悬挂柱11分别与十字支撑架10和置物板2螺纹连接,使得悬挂柱11与十字支撑架10和置物板2可以灵活拆卸,提高了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拆卸效率,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

    所述悬挂柱主体横截面为非圆形或非类圆形,所述盖板中心设置有与悬挂柱主体横截面对应的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所述盖板与所述悬挂柱活动连接。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的大小大于悬挂柱主体横截面,以使得悬挂柱可以穿过盖板,使得盖板既可以在悬挂柱上上下移动。但是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的边缘与悬挂柱主体表面之间的间隙比较小。本实施例中的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可以为方孔和五边形孔,这样使得盖板无法环绕悬挂柱转动。

    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柱11主体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盖板8中心设置有方孔15,所述盖板8通过所述方孔15与所述悬挂柱11活动连接。方孔15的大小大于悬挂柱11主体横截面,以使得悬挂柱11可以穿过盖板8,使得盖板8既可以在悬挂柱11上上下移动。但是方孔15的边缘与悬挂柱11主体表面之间的间隙比较小,且其上的孔是方孔15,因此使得盖板8无法环绕悬挂柱11转动。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溶剂容器1为烧杯,比较常用的烧杯为1000ml和2000ml两个规格的,下面针对这两个型号的烧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在具体实验中各个部分的参数进行阐述。

    实验溶剂容器1使用2000ml烧杯,无盖圆柱形容器3高为50mm,下底面外径为19mm,厚度为1mm,由突出环6分为上下两部分。无盖圆柱形容器3设计有长为10mm,宽为10mm,上边距离容器上沿5mm,下边距突出环6上沿4mm的方形磨砂书写区7。突出环6宽度为1mm,突出高度为3mm,上沿距离无盖圆柱形容器3上沿19mm,下沿距无盖圆柱形容器3下底面30mm。无盖圆柱形容器3下半部分及下底面均匀分布孔径为0.1mm,密度为150个/cm2的透水孔4。容器悬挂支架由悬挂柱11和十字支撑架10组成,置物板2和盖板8设置在悬挂柱11上。其中置物板2和悬挂柱11的一端相连接,置物板2厚度为2mm,直径为125mm,上有直径为20mm的置物孔524个,置物板2中间位置与悬挂柱11相连接。盖板8厚度为2mm,直径为125mm,上有与置物孔5相对齐的直径为5mm的透气孔,盖板8中间有边长为10mm的方形孔,以方便安装至悬挂柱11上。悬挂柱11为边长为9mm,高为155mm的正四棱柱,防止盖板8旋转,下底面与置物板2相连接,上底面连接直径为9mm,高为8mm的螺栓柱。十字支撑架10厚8mm,正中间设计有直径为9mm的螺栓孔,以连接悬挂柱11,两根十字支撑架10柱长度与宽度均相等,分别为150mm、20mm。

    实验溶剂容器1仍使用2000ml烧杯,无盖圆柱形容器3高为80mm,下底面外径为22mm,厚度为1.5mm,由突出环6分为上下两部分。无盖圆柱形容器3设计有长为15mm,宽为15mm,上边距离容器上沿5mm,下边距突出环6上沿18mm的方形磨砂书写区7。突出环6宽度为2mm,突出高度为3mm,上沿距离容器上沿38mm,下沿距容器下底面40mm。无盖圆柱形容器3下半部分及下底面均匀分布孔径为0.1mm,密度为250个/cm2的透水孔4。容器悬挂支架由悬挂柱11和十字支撑架10组成,置物板2和盖板8设置在悬挂柱11上。其中置物板2和悬挂柱11的一端相连接,置物板2厚度为2mm,直径为125mm,上有直径为23mm的置物孔518个,置物板2中间位置与悬挂柱11相连接。盖板8厚度为3mm,直径为125mm,上有与置物孔5相对齐的直径为10mm的透气孔,盖板8中间有边长为10mm的方形孔,以方便安装至悬挂柱11上。悬挂柱11为边长为9mm,高为155mm的正四棱柱,防止盖板8旋转,下底面与置物板2(12)相连接。上底面连接直径为9mm,高为10mm的螺栓柱。十字支撑架10厚10mm,正中间设计有直径为9mm的螺栓孔,以连接悬挂柱11,两根十字支撑架10柱长度与宽度均相等,分别为150mm、15mm。

    实验溶剂容器1使用1000ml烧杯,无盖圆柱形容器3高为50mm,下底面外径为19mm,厚度为1.5mm,由突出环6分为上下两部分。无盖圆柱形容器3设计有长为10mm,宽为10mm,上边距离容器上沿5mm,下边距突出环6(3)上沿4mm的方形磨砂书写区7。突出环6宽度为2mm,突出高度为4mm,上沿距离容器上沿18mm,下沿距容器下底面30mm。无盖圆柱形容器3下半部分及下底面均匀分布孔径为0.15mm,密度为200个/cm2的透水孔4。容器悬挂支架由悬挂柱11和十字支撑架10组成,置物板2和盖板8设置在悬挂柱11上。其中置物板2和悬挂柱11的一端相连接,置物板2厚度为3mm,直径为99mm,上有直径为20mm的置物孔518个,置物板2中间位置与悬挂柱11相连接。盖板8厚度为2mm,直径为99mm,上有与置物孔5相对齐的直径为5mm的透气孔,盖板8中间有边长为15mm的方形孔,以方便安装至悬挂柱11上。悬挂柱11为边长为14mm,高为120mm的正四棱柱,防止盖板8旋转,下底面与置物板2相连接,上底面连接直径为15mm,高为8mm的螺栓柱。十字支撑架10厚8mm,正中间设计有直径为15mm的螺栓孔,以连接悬挂柱11,两根十字支撑架10柱长度与宽度均相等,分别为120mm、10mm。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整个装置的制作材料用100℃以上热稳定材料制作,保证了在实验过程中,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因加热而发生变形。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进行植物菌根侵染率检测时,首先组装好容器悬挂支架,将盖板8设置在悬挂柱11上,置物板2与悬挂柱11固定连接,使得置物孔5和透气孔相对应。根系放入无盖圆柱形容器3后,抬起盖板8,将容器放入置物板2上的置物孔5中,放下带孔盖板8,整体放入盛有试剂的实验溶剂容器1中,取出时整个装置提出即可。由于无盖圆柱形容器3的透水孔4可有效保证试剂渗入流出,且不损失植物根系,提高样品处理效率,节约时间。容器悬挂支架在保证透气的基础上维持无盖圆柱形容器3不倾倒,既方便取放样品。充分利用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透水孔,相对远离热源,保证根系完整性。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参见图6,所述方法包括:

    s101,按照置物孔5和透气孔相对应将容器悬挂支架、置物板2和盖板8进行组装。

    s102,将植物根系放入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3,然后抬起盖板8,将装有植物根系的无盖圆柱形容器3放入所述置物板2上的置物孔5内,放下盖板8。

    s103,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放入盛有实验溶剂的实验溶剂容器1内进行加热操作。

    s104,加热完成后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来替代,本申请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的宗旨,也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溶剂容器,所述实验溶剂容器端部设置有容器悬挂支架,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实验溶剂容器端部,第二端伸入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部;所述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一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边缘与实验溶剂容器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无盖圆柱形容器,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位于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透水孔,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6n个置物孔,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设置在所述置物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上设置有突出环,所述突出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置物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悬挂支架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置物孔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所述盖板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壁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悬挂支架包括十字支撑架和悬挂柱,所述悬挂柱一端与所述十字支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置物板活动连接,所述盖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十字支撑架与所述置物板之间的悬挂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悬挂柱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悬挂柱分别与所述十字支撑架和所述置物板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柱主体横截面为非圆形或非类圆形,所述盖板中心设置有与悬挂柱主体横截面对应的非圆形孔或非类圆形孔,所述盖板与所述悬挂柱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上设置有磨砂书写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的间隙为3-5mm,所述置物板和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实验溶剂容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为1-3mm。

    10.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置物孔和透气孔相对应将容器悬挂支架、置物板和盖板进行组装;

    将植物根系放入所述无盖圆柱形容器,然后抬起盖板,将装有植物根系的无盖圆柱形容器放入所述置物板上的置物孔内,放下盖板;

    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放入盛有实验溶剂的实验溶剂容器内进行加热操作;

    加热完成后通过容器悬挂支架将盖圆柱形容器取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捷批量检测植物菌根侵染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验溶剂容器端部设置有容器悬挂支架,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实验溶剂容器端部,第二端伸入实验溶剂容器内部;容器悬挂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一块置物板,置物板边缘与实验溶剂容器内壁存在间隙;置物板上设置有无盖圆柱形容器,且其位于置物板与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透水孔,无盖圆柱形容器底部与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无盖圆柱形容器的透水孔可有效保证试剂渗入流出,且不损失植物根系,提高样品处理效率。无盖圆柱形容器在保证透气的基础上底部透水孔端与实验溶剂容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利用底部透水孔,同时相对远离热源,保护了植物根系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新华;陈钰栋;李洋;尹梓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41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