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
背景技术:
笔记本是笔记本电脑的简称,其特点是机身小巧。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相关技术中笔记本电脑通常只有一个独立的显示屏,在多任务工作环境下任务窗口频繁切换或尺寸调整非常不便,致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操作人员在有多任务的需求时,通常是使用多台电脑来实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操作人员对多任务窗口进行处理的操作繁琐,不便于满足操作人员的多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满足操作人员的多任务需求,使得操作人员对多任务窗口进行处理的操作简便,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包括电脑底板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转动连接于电脑底板,所述第二显示屏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三显示屏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有多任务的需求时,首先打开第一显示屏,随后施力分别对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进行转动,当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均转动至操作人员的可视角度范围之内后,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一套键鼠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和操控多相任务,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对多任务窗口进行处理的操作简便,同时,操作人员通过复制粘贴即可在多项任务下实现共享操作,从而有利于提供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折叠设置于第一显示屏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进行折叠收纳。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水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显示屏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设置使得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转动时的调整角度范围更大,更便于操作人员调整至合适的所需角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该笔记本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朝向其与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朝向其与第一显示屏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转动至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引的状态时,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间的引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的所在位置固定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远离电脑底板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转动至与第一显示屏远离电脑底板一侧相贴合的状态时,所述防护罩将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罩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防护罩起到对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的防护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不易因与外界触碰而损坏。
可选的,所述电脑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显示屏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延伸至第一板体远离其与第一显示屏转动点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滑移槽内并与滑移槽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有使第二板体固定或不固定于滑移槽内的锁合组件,所述第二板体设置有键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锁合组件对第二板体的固定后,对第二板体施力使得第二板体沿滑移槽进行滑移,键盘部随之一同朝远离第一显示屏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离第一显示屏较远处通过键盘部对笔记本进行操作,同时,第一板体内的零部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不易对键盘部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防护罩通过卡接配合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板体,所述防护罩卡接于第一板体时,所述防护罩将滑移槽罩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对滑移槽进行罩合,有利于增强滑移槽的防尘效果,同时,卡接配合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防护罩安装于第一板体或将防护罩从第一板体拆卸。
可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固定块、解锁块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移配合,所述固定块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穿出固定槽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槽水平方向的一槽壁,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块,所述解锁块固定连接于固定块,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供解锁块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解锁槽,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与固定块卡接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卡入固定孔时,所述第二板体固定于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解锁块进行施力移动使得固定块随之在固定槽内移动,当固定块卡入或不卡入固定孔内时,即可对第二板体的所在位置进行固定或不固定,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对第二板体固定或不固定的操作简便,同时,复位弹簧对固定块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二板体与固定槽相固定时的所在位置固定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板体包括滑移部和转动连接于滑移部的安装部,所述滑移槽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远离其所在槽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穿出定位槽外,所述滑移部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珠卡接配合的定位孔,所述键盘部设置于安装部,所述定位珠卡入定位孔内时,所述安装部穿出滑移槽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珠与定位孔的卡接配合起到对第二板体沿滑移槽移动时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板体沿滑移槽滑移时不易从滑移槽内脱离,同时,安装部转动连接于滑移部的设置使得安装部在穿出滑移槽时,可与地面形成一定夹角进而使得地面对安装部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增强操作人员对键盘部进行操作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部,所述滑移槽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延伸至第一板体远离第一显示屏的一侧,两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两限位槽内并与两限位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配合起到对第二板体沿滑移槽滑移时的导向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第二板体沿滑移槽滑移使得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嵌设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一显示屏滑移设置有启闭摄像头的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盖体对摄像头进行启闭,可选择性地露出或遮蔽摄像头,从而有利于增强使用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均转动至操作人员的可视角度范围之内后,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一套键鼠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和操控多相任务,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对多任务窗口进行处理的操作简便;
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大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转动时的调整角度范围,便于操作人员调整至合适的所需角度,有利于增强该笔记本的适用性;
当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防护罩起到对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的防护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不易因与外界触碰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脑底板;101、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021、滑移部;1022、安装部;2、第一显示屏;3、第二显示屏;4、第三显示屏;5、键盘部;6、触摸板部;7、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第一磁铁;10、第二磁铁;11、防护罩;111、罩合部;112、卡接部;12、卡接块;13、卡接孔;14、滑移槽;15、限位槽;16、限位部;17、固定块;18、解锁块;19、复位弹簧;20、固定槽;21、固定孔;22、解锁槽;23、定位槽;24、定位弹簧;25、定位孔;26、卡位孔;27、摄像头;28、盖体;29、定位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参照图1和图2,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包括电脑底板1和显示组件,其中,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3以及第三显示屏4,电脑底板1包括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均大致呈矩形板状结构,第二板体102的顶部安装有键盘部5和触摸板部6,以便于操作人员对该笔记本进行操作。
参照图1,第一显示屏2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101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分别通过两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两侧,即第一显示屏2与第一板体101相邻的两侧,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的宽度与第一显示屏2的宽度相等,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一显示屏2长度的二分之一,以便于对操作人员将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折叠收纳于第一显示屏2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
继续参照图1,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均呈长条状,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的长度均小于第一显示屏2的高度,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呈圆弧过渡设置,第一连接座7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一侧,第二连接座8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第二显示屏3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7,第三显示屏4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8,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的设置使得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转动时不易受到限位,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的转动范围,进一步增强该笔记本的适用性。
参照图1和图3,为增强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转动至与第一显示屏2相平行状态时的稳定性,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两侧,即第一显示屏2朝向其与第二显示屏3、第三显示屏4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9,第二显示屏3、第三显示屏4朝向其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铁9位置对应并与第一磁铁9相吸引的第二磁铁10,当两第一磁铁9与两第二磁铁10相贴合时,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分别与第一显示屏2相平行。
参照图2和图3,为对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折叠收纳于第一显示屏2远离第一板体101一侧时的所在位置进行防护,第一显示屏2远离第一板体10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1,防护罩11包括罩合部111和固定连接于罩合部111的卡接部112,卡接部112具有弹性,卡接部112设置有两个且分布于罩合部1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两卡接部112正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卡接块12,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两卡接孔13,卡接块12与卡接孔13卡接配合,各卡接块12分别插入各卡接孔13时,罩合部111将收纳后的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罩合。
参照图3,第一板体101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移槽14,滑移槽14延伸至第一板体101远离其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一侧,第二板体102位于滑移槽14内并与滑移槽14滑移配合,第二板体102包括滑移部1021和安装部1022,滑移部1021呈长条状,键盘部5和触摸板部6均安装于安装部1022的顶部,安装部1022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滑移部1021宽度方向的一侧,安装部1022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部16,滑移槽14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5,限位槽15同样延伸至第一板体101远离其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一侧,两限位部16分别位于两限位槽15内并与限位槽15滑移配合,以使得第二板体102在滑移槽14内的滑移过程稳定性强,滑移槽14内设置有锁合组件。
结合图2和图4,锁合组件包括固定块17、解锁块18以及复位弹簧19,滑移槽14靠近第一底板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槽壁开设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槽20,锁合组件与固定槽20对应设置有两组,两固定块17分别位于两固定槽20内并与固定槽20滑移配合,固定块17的一端穿出固定槽20外,且固定块17穿出固定槽20外的一端呈楔形设置,两复位弹簧1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固定槽20相靠近的两槽壁,两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固定块17,滑移部1021朝向固定槽20的一侧开设有与两固定块17位置一一对应并与固定块17穿出固定槽20外一端相卡接配合的固定孔21,固定块17卡入固定孔21时,滑移部1021即第二板体102的位置随之一同固定。
参照图2和图4,固定块17楔形面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固定块17卡入固定孔21,为便于操作人员对固定块17进行解锁,两解锁块18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固定块17的顶部,第一板体10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分别于两固定槽20相连通的解锁槽22,两解锁块18分别位于两解锁槽22内并与两解锁槽22滑移配合,以使得解锁块18沿解锁槽22滑移时,固定块17随之在固定槽20内进行滑移。
参照图3和图5,为使滑移部1021沿滑移槽14滑移时不易从滑移槽14内脱离,滑移槽14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定位槽23,定位槽23远离其槽口的槽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24,定位弹簧2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珠29,定位珠29在定位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穿出定位槽23外,定位珠29穿出定位槽23外的面积小于定位珠29位于定位槽23内的面积,滑移部1021与安装部1022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珠29相卡接配合的定位孔25,定位珠29卡入滑移部1021的定位孔25内时,安装部1022穿出滑移槽14外,定位珠29卡入安装部1022的定位孔25内时,安装部1022位于滑移槽14内,定位珠29与定位孔25的配合有利于增强第二板体102移动后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为增强安装部1022穿出滑移槽14外后,滑移槽14的防尘性能,第一板体101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两卡位孔26,卡位孔26与防护罩11的卡接块12位置一一对应并与卡接块12卡接配合,当各卡接块12卡入各卡位孔26时,防护罩11的罩合部111将滑移槽14罩合,防护罩11可对该笔记本的两处位置分别进行防护,从而有利于对资源充分利用,进一步增强该笔记本的适用性。
参照图2,第一显示屏2靠近其顶部的自由端通过嵌设安装有摄像头27,第一显示屏2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有启闭摄像头27的盖体28,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选择性地露出或遮蔽摄像头27,从而增强操作人员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的实施原理为:当操作人员在操作电脑有多任务的需求时,首先打开第一显示屏2,随后取下防护罩11并分别对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进行转动,当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均转动至操作人员的可视角度范围之内后,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一套键鼠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和操控多相任务,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对多任务窗口进行处理的操作简便,同时,操作人员通过复制粘贴即可在多项任务下实现共享操作,从而有利于提供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底板(1)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3)以及第三显示屏(4),所述第一显示屏(2)转动连接于电脑底板(1),所述第二显示屏(3)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所述第三显示屏(4)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所述第一连接座(7)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3)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7),所述第二连接座(8)转动连接于第一显示屏(2)水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显示屏(4)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朝向其与第二显示屏(3)、第三显示屏(4)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9),所述第二显示屏(3)、第三显示屏(4)朝向其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铁(9)相吸引的第二磁铁(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远离电脑底板(1)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防护罩(11),所述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转动至与第一显示屏(2)远离电脑底板(1)一侧相贴合的状态时,所述防护罩(11)将第二显示屏(3)和第三显示屏(4)罩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底板(1)包括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所述第一显示屏(2)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101)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体(101)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移槽(14),所述滑移槽(14)延伸至第一板体(101)远离其与第一显示屏(2)转动点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102)位于滑移槽(14)内并与滑移槽(14)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板体(101)设置有使第二板体(102)固定或不固定于滑移槽(14)内的锁合组件,所述第二板体(102)设置有键盘部(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通过卡接配合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板体(101),所述防护罩(11)卡接于第一板体(101)时,所述防护罩(11)将滑移槽(14)罩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固定块(17)、解锁块(18)以及复位弹簧(19),所述第一板体(101)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槽(20),所述固定块(17)位于固定槽(20)内并与固定槽(20)滑移配合,所述固定块(17)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穿出固定槽(20)外,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槽(20)水平方向的一槽壁,所述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7),所述解锁块(18)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7),所述第一板体(101)开设有供解锁块(18)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解锁槽(22),所述第二板体(102)开设有与固定块(17)卡接配合的固定孔(21),所述固定块(17)卡入固定孔(21)时,所述第二板体(102)固定于滑移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02)包括滑移部(1021)和转动连接于滑移部(1021)的安装部(1022),所述滑移槽(14)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定位槽(23),所述定位槽(23)内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24),所述定位弹簧(24)远离其所在槽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珠(29),所述定位珠(29)穿出定位槽(23)外,所述滑移部(1021)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珠(29)卡接配合的定位孔(25),所述键盘部(5)设置于安装部(1022),所述定位珠(29)卡入定位孔(25)内时,所述安装部(1022)穿出滑移槽(14)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022)水平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部(16),所述滑移槽(14)正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延伸至第一板体(101)远离第一显示屏(2)的一侧,两所述限位部(16)分别位于两限位槽(15)内并与两限位槽(15)滑移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接多个显示屏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嵌设安装有摄像头(27),所述第一显示屏(2)滑移设置有启闭摄像头(27)的盖体(2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