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而在大棚种植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施肥,而人工在施肥时往往施肥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同时较为容易出现施肥不均匀的情况,并且化肥具有一定的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容易造成对人体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通过设置调和装置,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加料斗将需要调配的水肥液材料加入到调和箱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调和架转动,进而对调和箱内部的水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在需要施肥时,首先控制开关启动打开第一电磁阀,此时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分别传感水位,当外置加水装置通过对接口加注水液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设置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水位接触到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此时控制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使得蓄水箱内部水位恒定,此时控制开关相应的启动开启第二电磁阀,使得第二电磁阀打开,此时调和箱内部的浓缩水肥调和液体通过第二电磁阀开口处流入到蓄水箱内部,蓄水箱内部水位上升,当蓄水箱内部水肥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此时淹没到上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传感信号,此时控制开关关闭第二电磁阀,同时控制开关开启第一水泵,第一水泵抽取蓄水箱内部的水肥,通过施肥架内部的施肥花洒对大棚内部进行施肥,当施肥到达一定的湿度时,此时支撑装置底部的湿度传感器传感信号,使得设备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了智能调和水肥,自动施肥的目的,在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打开扣锁,从而打开调和装置内部的箱盖,此时将箱盖搭接到支撑组件上,便可对本装置进行清理,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装置清理起来的方便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和装置,所述蓄水箱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输入端均贯穿蓄水箱底部两侧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水管,所述对接水管外侧固定安装有施肥架,所述蓄水箱背面上端开设有输入水阀,所述输入水阀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基座底部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蓄水箱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调和装置左侧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所述蓄水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蓄水箱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蓄水箱内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加热板,所述调和箱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加热板,所述蓄水箱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两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喷水架,所述第二水泵底部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报警装置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单片机芯片,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调和装置、第一电机热板、第二电加热板、温度传感器、第二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支撑装置和报警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和装置包括箱盖,所述箱盖铰接于蓄水箱顶部左侧,所述箱盖右侧固定连接有扣锁,所述蓄水箱对应扣锁的位置设有扣环,所述箱盖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箱,所述调和箱左侧与报警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右侧与控制开关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调和箱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加料斗,所述调和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调和架,所述调和箱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蓄水箱顶部右侧,所述驱动电机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和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调和箱内部,所述转轴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调和叶片,所述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扇。
进一步的,所述施肥架包括施肥管,所述施肥管左侧也固定连接有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固定安装于对接水管外侧,所述施肥管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施肥花洒,所述是施肥管两侧等间距交错固定安装有日光灯和暖灯,所述施肥管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日光灯、暖灯和光敏传感器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施肥管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口,所述螺纹接口与对接口相对应,所述施肥管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于调和箱右侧,所述蜂鸣器右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端部设置于调和箱内左侧底端,所述蜂鸣器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所述蜂鸣器、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套柱,所述支撑套柱固定安装于基座底部四拐角处,所述支撑套柱底部套接有插接立柱,所述插接立柱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支撑套柱底部两侧对应防滑条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防滑条相对应的防滑齿,所述插接立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与湿度传感器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蓄水箱右侧中部,所述支撑架顶部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支撑架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底部固定安装于基座顶部右侧。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设置调和装置,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加料斗将需要调配的水肥液材料加入到调和箱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调和架转动,进而对调和箱内部的水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在需要施肥时,首先控制开关启动打开第一电磁阀,此时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分别传感水位,当外置加水装置通过对接口加注水液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设置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水位接触到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此时控制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使得蓄水箱内部水位恒定,此时控制开关相应的启动开启第二电磁阀,使得第二电磁阀打开,此时调和箱内部的浓缩水肥调和液体通过第二电磁阀开口处流入到蓄水箱内部,蓄水箱内部水位上升,当蓄水箱内部水肥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此时淹没到上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传感信号,此时控制开关关闭第二电磁阀,同时控制开关开启第一水泵,第一水泵抽取蓄水箱内部的水肥,通过施肥架内部的施肥花洒对大棚内部进行施肥,当施肥到达一定的湿度时,此时支撑装置底部的湿度传感器传感信号,使得设备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了智能调和水肥,自动施肥的目的,在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打开扣锁,从而打开调和装置内部的箱盖,此时将箱盖搭接到支撑组件上,便可对本装置进行清理,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装置清理起来的方便性,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使得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可通过温度传感器传感信号,从而分别通过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对调和箱和蓄水箱内部的肥水进行预热,防止水肥冬季结冰,从而影响水肥的正常喷洒,通过设置第二水泵,使得第二水泵抽取蓄水箱内底部的肥水,再通过喷水架将肥水喷射到蓄水箱上端,从而实现了蓄水箱内部肥水的循环,一方面可以在第二电磁阀打开时,对蓄水箱内部的肥水进行进一步的调和,从而使得肥水的养分更加的均匀,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冬季需要对肥水进行加温时,使得蓄水箱内部的肥水能够进行稳定的加温。
(2)通过设置调和装置,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加料斗加注水肥,再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带动调和箱内的调和架转动,从而对调和箱内部的浓缩水肥进行充分混合,而设置箱盖,可以在蓄水箱内部需要清理时,通过抠动扣锁打开箱盖,此时便可对蓄水箱内部进行清理,而设置电磁阀,可以与控制开关相配合,实现浓缩水肥的自动释放,进而使得本装置便于清理,同时又可以时水肥进行充分混合。
(3)通过设置转轴带动调和叶片转动,使得调和箱内部的水肥能够得到较好的搅拌,从而使得水肥能够进行充分混合,而设置搅拌扇,可以对调和箱底部进行搅动,防止肥料存积在调和箱底部,从而使得调和水肥时不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影响后续使用。
(4)通过在施肥管两端分别设置互相对应的螺纹接口和对接口,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大棚进行安装调节,从而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施肥花洒,可以将水肥分散喷射到蔬菜上,从而进行均匀地喷洒,设置日光灯和光敏传感器相互配合,使得在需要日光催生的大棚中使用时,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传感信号,在夜间进行发光,从而提高了植物生长的效率,而设置暖灯可以在较为寒冷的季节给大棚内部进行升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而设置加强架可以对施肥管进行支撑,防止长期使用导致施肥管损坏。
(5)通过设置报警装置,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调和箱内部调配的浓缩水肥使用消耗的一定程度时,此时第二液位传感器传感信号,使得控制开关控制蜂鸣器进行发声报警,同时当大棚内没有操作人员时,可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到大棚控制室内进行警报,从而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调配浓缩水肥留以备用。
(6)通过设置支撑套柱套接插接立柱,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插接立柱在支撑套柱内部滑动,再通过转动紧固螺栓,使得紧固螺栓端部的防滑齿卡接防滑条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防止大棚地内高度不同的坑洼陆地,导致设备安装不稳固,同时设置支撑块可以更加稳固的支撑地面。
(7)通过设置支撑架和支撑立柱,使得在进行清理时,通过支撑立柱和支撑架对箱盖进行承接,同时支撑立柱之间的空腔刚好容纳调和箱、控制开关和报警装置,此时加强筋对支撑架进行加强,防止支撑架断裂,并且缓冲块还可以对其进行缓冲,从而使得清理时不会损坏调和装置,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清理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施肥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调和箱结构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基座;2、蓄水箱;3、调和装置;31、箱盖;32、扣锁;33、调和箱;34、驱动电机;35、加料斗;36、调和架;361、转轴;362、调和叶片;363、搅拌扇;37、第二电磁阀;38、第二电加热板;4、第一水泵;5、输水管;6、对接水管;7、施肥架;71、施肥管;72、对接口;73、施肥花洒;74、日光灯;75、暖灯;76、光敏传感器;77、螺纹接口;78、加强架;8、输入水阀;9、第一电磁阀;10、支撑装置;101、支撑套柱;102、插接立柱;103、防滑条;104、紧固螺栓;105、防滑齿;106、支撑块;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报警装置;121、蜂鸣器;122、第二液位传感器;123、信号发射器;13、支撑组件;131、支撑架;132、支撑立柱;133、缓冲块;134、加强筋;14、控制开关;15、温度传感器;16、第一电加热板;17、第二水泵;18、喷水架;19、抽水管;2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和装置3,所述蓄水箱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4,所述第一水泵4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5,所述输水管5输入端均贯穿蓄水箱2底部两侧与蓄水箱2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4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水管6,所述对接水管6外侧固定安装有施肥架7,所述蓄水箱2背面上端开设有输入水阀8,所述输入水阀8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基座1底部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20,所述蓄水箱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所述调和装置3左侧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12,所述蓄水箱2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13,所述蓄水箱2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蓄水箱2内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加热板16,所述调和箱33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加热板38,所述蓄水箱2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7,所述第二水泵17两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喷水架18,所述第二水泵17底部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9,所述报警装置12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开关14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单片机芯片,所述控制开关14分别与调和装置3、第一电机热板、第二电加热板38、温度传感器15、第二水泵17、第一电磁阀9、第一液位传感器11、支撑装置10和报警装置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1型号为mpm388,所述单片机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ct6,所述湿度传感器20型号为mp-508c;
通过设置调和装置3,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加料斗35将需要调配的水肥液材料加入到调和箱33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34,使得驱动电机34带动调和架36转动,进而对调和箱33内部的水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在需要施肥时,首先控制开关14启动打开第一电磁阀9,此时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分别传感水位,当外置加水装置通过对接口72加注水液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设置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水位接触到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此时控制开关14控制第一电磁阀9关闭,使得蓄水箱2内部水位恒定,此时控制开关14相应的启动开启第二电磁阀37,使得第二电磁阀37打开,此时调和箱33内部的浓缩水肥调和液体通过第二电磁阀37开口处流入到蓄水箱2内部,蓄水箱2内部水位上升,当蓄水箱2内部水肥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此时淹没到上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一液位传感器11传感信号,此时控制开关14关闭第二电磁阀37,同时控制开关14开启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抽取蓄水箱2内部的水肥,通过施肥架7内部的施肥花洒73对大棚内部进行施肥,当施肥到达一定的湿度时,此时支撑装置10底部的湿度传感器20传感信号,使得设备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了智能调和水肥,自动施肥的目的,在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打开扣锁32,从而打开调和装置3内部的箱盖31,此时将箱盖31搭接到支撑组件13上,便可对本装置进行清理,从而有效提高了本装置清理起来的方便性。
请参阅图1和5,所述调和装置3包括箱盖31,所述箱盖31铰接于蓄水箱2顶部左侧,所述箱盖31右侧固定连接有扣锁32,所述蓄水箱2对应扣锁32的位置设有扣环,所述箱盖31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箱33,所述调和箱33左侧与报警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33右侧与控制开关14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33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4,所述调和箱33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加料斗35,所述调和箱33内部转动连接有调和架36,所述调和箱33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7,所述第二电磁阀37设置于蓄水箱2顶部右侧,所述驱动电机34和第二电磁阀37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调和装置3,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加料斗35加注水肥,再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4转动,驱动电机34带动调和箱33内的调和架36转动,从而对调和箱33内部的浓缩水肥进行充分混合,而设置箱盖31,可以在蓄水箱2内部需要清理时,通过抠动扣锁32打开箱盖31,此时便可对蓄水箱2内部进行清理,而设置电磁阀,可以与控制开关14相配合,实现浓缩水肥的自动释放,进而使得本装置便于清理,同时又可以时水肥进行充分混合。
请参阅图1和5,所述调和架36包括转轴361,所述转轴361转动连接于调和箱33内部,所述转轴361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调和叶片362,所述转轴361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扇363;通过设置转轴361带动调和叶片362转动,使得调和箱33内部的水肥能够得到较好的搅拌,从而使得水肥能够进行充分混合,而设置搅拌扇363,可以对调和箱33底部进行搅动,防止肥料存积在调和箱33底部,从而使得调和水肥时不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影响后续使用。
请参阅图1和3,所述施肥架7包括施肥管71,所述施肥管71左侧也固定连接有对接口72,所述对接口72固定安装于对接水管6外侧,所述施肥管71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施肥花洒73,所述是施肥管71两侧等间距交错固定安装有日光灯74和暖灯75,所述施肥管71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76,所述日光灯74、暖灯75和光敏传感器76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所述施肥管71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口77,所述螺纹接口77与对接口72相对应,所述施肥管71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78;通过在施肥管71两端分别设置互相对应的螺纹接口77和对接口72,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大棚进行安装调节,从而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施肥花洒73,可以将水肥分散喷射到蔬菜上,从而进行均匀地喷洒,设置日光灯74和光敏传感器76相互配合,使得在需要日光催生的大棚中使用时,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76传感信号,在夜间进行发光,从而提高了植物生长的效率,而设置暖灯75可以在较为寒冷的季节给大棚内部进行升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而设置加强架78可以对施肥管71进行支撑,防止长期使用导致施肥管71损坏,所述光敏传感器76型号为ht7m21x6,所述日光灯型号74为mtg-30w,所述暖灯75型号为欧司朗osram,功率为250w。
请参阅图1,所述报警装置12包括蜂鸣器121,所述蜂鸣器121固定安装于调和箱33右侧,所述蜂鸣器121右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22,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2端部设置于调和箱33内左侧底端,所述蜂鸣器121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23,所述蜂鸣器121、信号发射器123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22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报警装置12,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调和箱33内部调配的浓缩水肥使用消耗的一定程度时,此时第二液位传感器122传感信号,使得控制开关14控制蜂鸣器121进行发声报警,同时当大棚内没有操作人员时,可通过信号发射器123,发射信号到大棚控制室内进行警报,从而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调配浓缩水肥留以备用,所述信号发射器123型号为sensatec,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2型号为mpm388。
请参阅图1和4,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套柱101,所述支撑套柱101固定安装于基座1底部四拐角处,所述支撑套柱101底部套接有插接立柱102,所述插接立柱102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03,所述支撑套柱101底部两侧对应防滑条10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104,所述紧固螺栓104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防滑条103相对应的防滑齿105,所述插接立柱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6,所述支撑块106底部与湿度传感器20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套柱101套接插接立柱102,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插接立柱102在支撑套柱101内部滑动,再通过转动紧固螺栓104,使得紧固螺栓104端部的防滑齿105卡接防滑条103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防止大棚地内高度不同的坑洼陆地,导致设备安装不稳固,同时设置支撑块106可以更加稳固的支撑地面。
请参阅图1和2,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支撑架131,所述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蓄水箱2右侧中部,所述支撑架131顶部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132,所述支撑立柱132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33,所述支撑架13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4,所述加强筋134底部固定安装于基座1顶部右侧;通过设置支撑架131和支撑立柱132,使得在进行清理时,通过支撑立柱132和支撑架131对箱盖31进行承接,同时支撑立柱132之间的空腔刚好容纳调和箱33、控制开关14和报警装置12,此时加强筋134对支撑架131进行加强,防止支撑架131断裂,并且缓冲块133还可以对其进行缓冲,从而使得清理时不会损坏调和装置3,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清理便捷性。
请参阅图1-6,使用时,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到大棚内部,此时通过调节插接立柱102在支撑套柱101内部滑动,再通过转动紧固螺栓104,此时紧固螺栓104端部的防滑齿105卡接防滑条103进行固定,从而调节好支撑装置10,使得本设备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将输入水阀8对接外置的送水设备,再通过加料斗35将需要调配的水肥液材料加入到调和箱33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34,使得驱动电机34带动转轴361转动,使得转轴361带动调和叶片362转动,转轴361底部的搅拌扇363也相应的转动,进而对调和箱33内部的水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当需要进行施肥时,启动控制开关14,此时控制开关14打开第一电磁阀9,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分别传感水位,当外置加水装置通过对接口72加注水液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设置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水位接触到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此时控制开关14控制第一电磁阀9关闭,使得蓄水箱2内部水位恒定,此时控制开关14相应的启动开启第二电磁阀37,使得第二电磁阀37打开,此时调和箱33内部的浓缩水肥调和液体通过第二电磁阀37开口处流入到蓄水箱2内部,蓄水箱2内部水位上升,当蓄水箱2内部水肥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此时淹没到上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上端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传感信号,此时控制开关14关闭第二电磁阀37,在此期间第二水泵17持续抽动蓄水箱2内部的水源,再通过喷水架18喷水,从而使得蓄水箱2内部的水肥进一步进行较为均匀的稀释,此时控制开关14开启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抽取蓄水箱2内部的水肥,通过施肥架7内部的施肥花洒73对大棚内部进行均匀施肥,当施肥到达一定的湿度时,此时支撑装置10底部的湿度传感器20传感信号,使得设备停止运行,如此便完成可自动施肥,在较为寒冷的冬季时,可通过温度传感器15传感信号,从而分别通过第一电加热板16和第二电加热板38,对调和箱33和蓄水箱2内部的肥水进行预热,防止蓄水箱2和调和箱33内的水肥结冰,在夜间,日光灯74和光敏传感器76相互配合,使得在需要日光催生的大棚中使用时,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76传感信号,在夜间进行发光,从而提高了植物生长的效率,而在大棚内部较为寒冷时,暖灯75可以在较为寒冷的季节给大棚内部进行升温,当调和箱33内部的浓缩水肥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液位传感器122传感信号,使得控制开关14控制蜂鸣器121进行发声报警,同时当大棚内没有操作人员时,可通过信号发射器123,发射信号到大棚控制室内进行警报,从而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调配浓缩水肥留以备用,在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打开扣锁32,从而打开调和装置3内部的箱盖31,此时将箱盖31搭接到支撑组件13上,蓄水箱2被打开便可对本装置进行清理,而调和装置3通过支撑立柱132和支撑架131进行承接,支撑立柱132之间的空腔刚好容纳调和箱33、控制开关14和报警装置12,此时加强筋134对支撑架131进行加强,防止支撑架131断裂,并且缓冲块133还可以对其进行缓冲,从而使得清理时不会损坏调和装置3,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清理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和装置(3),所述蓄水箱(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4),所述第一水泵(4)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5),所述输水管(5)输入端均贯穿蓄水箱(2)底部两侧与蓄水箱(2)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4)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水管(6),所述对接水管(6)外侧固定安装有施肥架(7),所述蓄水箱(2)背面上端开设有输入水阀(8),所述输入水阀(8)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基座(1)底部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20),所述蓄水箱(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液位传感器(11),所述调和装置(3)左侧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12),所述蓄水箱(2)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13),所述蓄水箱(2)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蓄水箱(2)内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加热板(16),所述调和箱(33)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加热板(38),所述蓄水箱(2)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7),所述第二水泵(17)两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喷水架(18),所述第二水泵(17)底部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9),所述报警装置(12)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开关(14)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单片机芯片,所述控制开关(14)分别与调和装置(3)、第一电机热板(16)、第二电加热板(38)、温度传感器(15)、第二水泵(17)、第一电磁阀(9)、第一液位传感器(11)、支撑装置(10)和报警装置(1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装置(3)包括箱盖(31),所述箱盖(31)铰接于蓄水箱(2)顶部左侧,所述箱盖(31)右侧固定连接有扣锁(32),所述蓄水箱(2)对应扣锁(32)的位置设有扣环,所述箱盖(31)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箱(33),所述调和箱(33)左侧与报警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33)右侧与控制开关(14)固定连接,所述调和箱(33)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4),所述调和箱(33)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加料斗(35),所述调和箱(33)内部转动连接有调和架(36),所述调和箱(33)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7),所述第二电磁阀(37)设置于蓄水箱(2)顶部右侧,所述驱动电机(34)和第二电磁阀(37)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架(36)包括转轴(361),所述转轴(361)转动连接于调和箱(33)内部,所述转轴(361)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调和叶片(362),所述转轴(361)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扇(3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架(7)包括施肥管(71),所述施肥管(71)左侧也固定连接有对接口(72),所述对接口(72)固定安装于对接水管(6)外侧,所述施肥管(71)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施肥花洒(73),所述是施肥管(71)两侧等间距交错固定安装有日光灯(74)和暖灯(75),所述施肥管(71)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76),所述日光灯(74)、暖灯(75)和光敏传感器(76)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所述施肥管(71)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接口(77),所述螺纹接口(77)与对接口(72)相对应,所述施肥管(71)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架(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12)包括蜂鸣器(121),所述蜂鸣器(121)固定安装于调和箱(33)右侧,所述蜂鸣器(121)右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22),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22)端部设置于调和箱(33)内左侧底端,所述蜂鸣器(121)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23),所述蜂鸣器(121)、信号发射器(123)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22)均与控制开关(1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套柱(101),所述支撑套柱(101)固定安装于基座(1)底部四拐角处,所述支撑套柱(101)底部套接有插接立柱(102),所述插接立柱(102)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03),所述支撑套柱(101)底部两侧对应防滑条(10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104),所述紧固螺栓(104)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防滑条(103)相对应的防滑齿(105),所述插接立柱(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6),所述支撑块(106)底部与湿度传感器(20)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科技用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支撑架(131),所述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蓄水箱(2)右侧中部,所述支撑架(131)顶部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132),所述支撑立柱(132)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33),所述支撑架(13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4),所述加强筋(134)底部固定安装于基座(1)顶部右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