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装置及自动滚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滚压装置主要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机架、设置于摆架上的滚压头机构和设置于机座上与滚压头机构相配合的旋转台机构,摆架包括可摆动地设置于机座上的回转支架和设置于回转支架上可相对回转支架移动的滚压头支架,滚压头机构设置于滚压头支架上,还包括驱动滚压头支架移动的驱动机构。

    上述结构的滚压装置需要人工将泥料放入模具中并将模具放入旋转台上,并在滚压完成后将滚压后的模具从旋转台上取下,如瓷重复操作,具有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滚压装置及自动滚压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压机、滚压台、旋转座、升降板、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滚压台上开设有供模具穿过的让位孔,旋转座可转动设置在让位孔正下方,旋转座顶部设置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升降板可升降移动地设置在凹槽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套、转轴和旋转电机,轴套竖直固定设置,转轴可转动设置在轴套中,旋转座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端,转轴沿轴向贯通形成有中心孔,旋转电机连接并驱动转轴转动,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摆动杆、升降电机和凸轮,升降杆活动设置在转轴的中心孔中并伸入凹槽中与升降板连接,摆动杆可绕一支点摆动,摆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杆的下端活动配合,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活动配合,升降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摆动杆的一端上下摆动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驱动升降板在进出料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当升降板上升至进出料位置,升降板的顶面大致与滚压台的顶面相平,使模具可在升降板与滚压台之间横向转移,当升降板下降至释放位置,升降板上的模具可从升降板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分离,滚压机具有可对凹槽中的模具进行滚压的滚压头。

    所述升降杆下端设置有用于接触所述摆动杆的轴承,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摆动杆之间设置有使轴承与所述摆动杆保持接触的弹簧。

    所述凹槽为与模具外形相适配的圆锥形。

    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机械手、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带、第二机械手和滚压装置,第一输送带用于向所述滚压台输送模具,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升降板上的模具横推至滚压台,同时将第一输送带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升降板上,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一过渡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同时将滚压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过渡台上。

    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或第二机械手包括x轴轨道、滑座、第一气缸、y轴轨道、滑板和第二气缸,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x轴轨道上,第一气缸驱动滑座滑动,y轴轨道设置在滑座上,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y轴轨道上,第二气缸驱动滑板滑动,滑板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的两推动臂。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过渡台和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滚压台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过渡台设置在所述滚压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之间,第二过渡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第三机械手用于将第二过渡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一输送带上,同时将第二输送带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二过渡台上。

    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x轴轨道、滑座、第一气缸、y轴轨道、滑板和第二气缸,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x轴轨道上,第一气缸驱动滑座滑动,y轴轨道设置在滑座上,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y轴轨道上,第二气缸驱动滑板滑动,滑板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的两推动臂。

    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局部段设置有烘干箱。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压装置配合具有横推功能的机械手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滚压,具体为机械手将滚压后的模具从处于进出料位置的升降板上横推至滚压台上,同时将放置有泥料的模具横推至处于进出料位置的升降板上,然后升降板下降至模具可从升降板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分离,滚压机的滚压头对模具中的泥料进行滚压,滚压完成后升降板上升至进出料位置,然后重复下次动作,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的自动滚压生产。

    机械手具有可沿x、y轴方向移动的两推动臂,借助滚压台和过渡台可以实现模具的横推转移。

    第二输送带的局部段设置烘干箱,可对滚压后的模具进行烘干,从而实现模具的快速脱模,可以在第一输送带上进行脱模和将泥料放入脱模后的模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滚压机后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机械手的推动臂移动至可以横推模具的位置。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滚压机后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机械手的推动臂移动至可以横推模具的位置。

    图4为滚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升降板下降至释放位置。

    图5为滚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升降板上升至进出料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带22、第一机械手6、第一过渡台23、第二输送带21、第二机械手5、第二过渡台24、第三机械手7和滚压装置,第一输送带22、第一过渡台23、第二输送带21、滚压台25和第二过渡台24的顶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第一输送带22与第二输送带21平行布置,第一输送带22与滚压台25沿第一输送带22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过渡台23设置在滚压台25与第二输送带21的一端之间,第二过渡台24设置在第二输送带21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带22之间。

    滚压装置包括滚压机1、滚压台25、旋转座81、升降板82、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滚压台25上开设有供模具4穿过的让位孔251,旋转座81可转动设置在让位孔251正下方,旋转座81顶部设置用于放置模具4的凹槽,升降板82可升降移动地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为与模具4外形相适配的圆锥形。

    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套85、转轴84和旋转电机844,轴套85竖直固定设置,转轴84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在轴套85中,旋转座81固定设置在转轴84上端,转轴84沿轴向贯通形成有中心孔,旋转电机844通过皮带842和皮带轮841、842连接并驱动转轴84转动,从而最终带动旋转座81旋转。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83、摆动杆86、升降电机871和凸轮87,升降杆83活动设置在转轴84的中心孔中并伸入旋转座814的凹槽中与升降板82连接,摆动杆86可绕一支点摆动,摆动杆86的一端与升降杆83的下端活动配合,摆动杆86的另一端与凸轮87活动配合,升降杆83下端设置有用于接触摆动杆86的轴承,升降杆83与摆动杆86之间设置有使轴承与摆动杆86保持接触的弹簧861,升降电机871通过减速器带动凸轮87转动,使摆动杆86的一端上下摆动带动升降杆83上下移动,从而驱动升降板82在进出料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当升降板82上升至进出料位置,升降板82的顶面大致与滚压台25的顶面相平,使模具4可在升降板82与滚压台25之间横向转移,当升降板82下降至释放位置,升降板82上的模具4可从升降板82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82分离,滚压机1具有可对凹槽中的模具进行滚压的滚压头,滚压机1的结构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第一输送带22用于向滚压台25输送放置有泥料的模具4,第一机械手6用于将处于进出料位置的升降板82上的滚压后的模具4横推至滚压台25,同时将第一输送带22上的放置有泥料的模具4横推转移至处于进出料位置的升降板82上,升降板82下降至释放位置,使模具4可从升降板82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82分离,滚压机1的滚压头对模具4中的泥料进行滚压,滚压完成后升降板82上升至进出料位置,然后重复下次动作,第二机械手5用于将第一过渡台23上的滚压后的模具4横推转移至第二输送带21上,同时将滚压台25上的滚压后的模具4横推转移至第一过渡台23上;第二输送带21向第二过渡台24方向输送模具4,并使模具4经过烘干箱4进行烘干,第三机械手7用于将第二过渡台24上的模具4横推转移至第一输送带22上,同时将第二输送带21上的模具4横推转移至第二过渡台24上,在第一输送带22上可以进行人工脱模并将泥料放入脱模后的模具4,放置泥料的模具4由第一输送带22输送至滚压装置。

    第一机械手6、第二机械手5和第三机械手7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二机械手5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二机械手5包括x轴轨道57、滑座52、第一气缸59、y轴轨道53、滑板54和第二气缸58,滑座52可滑动地设置在x轴轨道57上,第一气缸59驱动滑座52滑动,y轴轨道53设置在滑座52上,滑板54可滑动地设置在y轴轨道53上,第二气缸58驱动滑板54滑动,滑板上54设置有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的两推动臂55,推动臂55前端设置有与模具4相适配的弧形接触部56,第一气缸59为两工位气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压机、滚压台、旋转座、升降板、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滚压台上开设有供模具穿过的让位孔,旋转座可转动设置在让位孔正下方,旋转座顶部设置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升降板可升降移动地设置在凹槽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套、转轴和旋转电机,轴套竖直固定设置,转轴可转动设置在轴套中,旋转座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端,转轴沿轴向贯通形成有中心孔,旋转电机连接并驱动转轴转动,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摆动杆、升降电机和凸轮,升降杆活动设置在转轴的中心孔中并伸入凹槽中与升降板连接,摆动杆可绕一支点摆动,摆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杆的下端活动配合,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活动配合,升降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摆动杆的一端上下摆动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驱动升降板在进出料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当升降板上升至进出料位置,升降板的顶面大致与滚压台的顶面相平,使模具可在升降板与滚压台之间横向转移,当升降板下降至释放位置,升降板上的模具可从升降板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分离,滚压机具有可对凹槽中的模具进行滚压的滚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下端设置有用于接触所述摆动杆的轴承,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摆动杆之间设置有使轴承与所述摆动杆保持接触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模具外形相适配的圆锥形。

    4.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机械手、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带、第二机械手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滚压装置,第一输送带用于向所述滚压台输送模具,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升降板上的模具横推至滚压台,同时将第一输送带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升降板上,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一过渡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同时将滚压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过渡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或第二机械手包括x轴轨道、滑座、第一气缸、y轴轨道、滑板和第二气缸,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x轴轨道上,第一气缸驱动滑座滑动,y轴轨道设置在滑座上,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y轴轨道上,第二气缸驱动滑板滑动,滑板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的两推动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渡台和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滚压台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过渡台设置在所述滚压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之间,第二过渡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第三机械手用于将第二过渡台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一输送带上,同时将第二输送带上的模具横推转移至第二过渡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x轴轨道、滑座、第一气缸、y轴轨道、滑板和第二气缸,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x轴轨道上,第一气缸驱动滑座滑动,y轴轨道设置在滑座上,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y轴轨道上,第二气缸驱动滑板滑动,滑板上设置有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的两推动臂。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滚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局部段设置有烘干箱。

    技术总结
    一种滚压装置,包括滚压机、滚压台、旋转座、升降板、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滚压台上开设有供模具穿过的让位孔,旋转座可转动设置在让位孔正下方,旋转座顶部设置用于放置模具的凹槽,升降板可升降移动地设置在凹槽中,当升降板上升至进出料位置,升降板的顶面大致与滚压台的顶面相平,使模具可在升降板与滚压台之间横向转移,当升降板下降至释放位置,升降板上的模具可从升降板转移至凹槽中并与升降板分离,滚压机具有可对凹槽中的模具进行滚压的滚压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滚压装置的自动滚压生产线。

    技术研发人员:檀遵郎;许肃宏;郑友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德化县丰弘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9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