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3


    本申请涉及印刷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生产线。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以及包装需要进行印刷,印刷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对大批量产品进行印刷时,通常会使用印刷生产线,来保证印刷的效率。

    现有公开号为cn2060671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生产线,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支撑平台和送料组件,送料机构位于上料机构出料侧,其包括支撑平台以及送料组件,除尘机构位于送料机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其包括承载平台以及位于承载平台上方的除尘风机;印刷机构位于除尘机构远离送料机构一侧,印刷机构包括印刷机;烘干机构位于印刷机构远离除尘机构一侧,其包括烘箱,烘箱内穿设有导料传送带,导料传送带两端位于烘箱外侧;下料机构位于烘干机构远离印刷机构一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上料机构支撑平台上能堆摞的纸张较少,使在印刷过程中要频繁的对支撑平台上进行放料,影响印刷效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对纸张进行堆摞放料的频率,保证印刷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印刷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生产线,包括上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起始端设置有上料架,所述上料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印刷机,所述上料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使支撑平台向上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上料架的上端设置有上料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装置设置在上料架的上端,使上料装置到支撑平台的间距都可以堆摞纸摞,使支撑平台上可以堆摞更高的纸摞,减小对支撑平台的上料频率,从而提高对纸张的印刷频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装置设置为上料辊,所述上料辊与上料架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架上设置有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电机的输出端与上料辊的一端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料辊对支撑平台上的纸摞进行上料,无需预留上料操作空间,使支撑平台上可以放置更高的纸摞。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辊设置在上料架靠近上料传送带一侧,所述上料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凸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辊可以从纸的起始端滚到末端,使位于最上端的纸完全从支撑平台上滚落到上料传送带上以后,上料辊再对下一张纸进行滚动上料,若干橡胶凸点增大上料辊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上料辊发生打滑,避免纸张发生重叠,保证印刷的质量。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设置为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上端与支撑平台的下端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台可以使支撑平台移动得更稳定,保证支撑平台保持水平的上下移动,同时升降台可以对支撑平台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台上端与支撑平台下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弹簧对于上料辊对纸摞的压力进行缓冲,防止对纸张压出痕迹,保证支撑的质量。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分别与上料架的上端和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架上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转动齿轮上啮合有传送链条,所述支撑平台与上料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平台的边缘与传送链条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送链条带动支撑平台进行上下移动,支撑平台的下方没有其他装置,可以使支撑平台可以放置在上料架下方的地面上,增大了支撑平台与上料辊之间的间距,使支撑平台上可以放置更高纸摞。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架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报警器,所述压力报警器与上料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力报警器的正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支撑平台边缘连接,所述压板与支撑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平台上的纸摞完全被上料以后,压板会与压力报警器发生接触,使压力报警器受到压力产生警报,提醒现场人员对支撑平台及时放料,保证纸张的印刷的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架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箱,所述压力报警器和上料电机与plc控制箱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报警器发出警报时会给plc控制箱信号,使plc控制箱控制上料电机停止工作,防止上料辊不停的与支撑平台摩擦产生磨损。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机设置为九个,各所述印刷机平行设置,各所述印刷机的下端设置有印刷传送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印刷传送带使纸张分别经过九个印刷机进行九色印刷,保证印刷的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印刷机的下端设置有印刷平台,所述印刷平台的下端设置有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使各印刷机的高度变高,从而上料架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摞放更高的纸摞。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上料装置到支撑平台的间距都可以堆摞纸摞,使支撑平台上可以堆摞更高的纸摞,减小对支撑平台的上料频率,从而提高对纸张的印刷频率;

    2.上料辊对支撑平台上的纸摞进行上料,无需预留上料操作空间,使支撑平台上可以放置更高的纸摞;

    3.通过支架使各印刷机的高度变高,从而上料架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摞放更高的纸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的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2的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2的上料架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1、上料传送带;2、上料架;3、印刷机;4、支撑平台;5、上料辊;6、上料电机;7、升降台;10、转动齿轮;11、转动电机;12、传送链条;13、滑轨;14、滑块;15、压力报警器;16、压板;17、plc控制箱;18、印刷平台;1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包括上料传送带1,上料传送带1的起始端设置有上料架2,上料架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4,支撑平台4用于堆摞待印刷的纸张,支撑平台4上方的上料架2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设置为上料辊5,位于支撑平台4上纸摞的最上端的纸与上料辊5接触,上料辊5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上料架2上设置有上料电机6,上料电机6的输出端与上料辊5的一端连接。在上料电机6工作时会使上料辊5进行转动,上料辊5会对与上料辊5接触的纸产生摩擦的作用,使位于纸摞最上端的纸向上料传送带1移动。上料辊5设置在上料架2的上方,使上料辊5到下方支撑平台4的空间都可以摞放纸张,不需要预留操作空间,使摞放的纸张变多。上料辊5设置在上料架2靠近上料传送带1一侧,使上料辊5可以从纸的起始端滚到末端,使位于最上端的纸完全从支撑平台4上滚落到上料传送带1上以后,上料辊5再对下一张纸进行滚动上料,避免纸张发生重叠,保证印刷的质量。上料辊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凸点,增大上料辊5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上料辊5发生打滑。

    参考图1和图2,支撑平台4上的纸摞在传送的过程中,厚度会相应的变薄,使位于纸摞最上端的纸无法与上料辊5接触。支撑架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设置为升降台7,升降台7位于支撑平台4的下方,升降台7的上端与支撑平台4的下端连接,通过升降台7可以使支撑平台4向上移动,使上料辊5再对纸摞进行上料时,支撑平台4上纸摞的最上端的纸保持与上料辊5进行接触。升降台7上端与支撑平台4下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对于上料辊5对纸摞的压力进行缓冲,防止对纸张压出痕迹。上料传送带1的末端依次设置有九个印刷机3,各印刷机3的下端设置有印刷传送带,上料传送带1上的纸落在印刷传送带上进行传送,通过九个印刷机3对纸张进行九色印刷。各印刷机3的下端设置有印刷平台18,印刷平台18的下端设置有支架19,使各印刷机3的高度变高,从而上料架2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摞放更高的纸摞。

    参考图1和图2,上料架2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报警器15,压力报警器15与上料辊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力报警器15的正下方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与支撑平台4边缘连接,压板16与支撑平台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支撑平台4上的纸摞完全被上料以后,支撑平台4的上端面会上料辊5的下端面接触,同时压板16也会与压力报警器15发生接触,压板16会对压力报警器15产生压力,从而使压力报警器15受到压力产生警报,提醒现场人员对支撑平台4进行放料。上料架2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箱17,压力报警器15和上料电机6与plc控制箱17电性连接,在压力报警器15发出警报时会给plc控制箱17信号,使plc控制箱17控制上料电机6停止工作,防止上料辊5不停的与支撑平台4摩擦产生磨损。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上料装置设置在上料架2的上端,使上料装置到支撑平台4的间距都可以堆摞纸摞,使支撑平台4上可以堆摞更高的纸摞。支架19使各印刷机3的高度变高,从而上料架2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摞放更高的纸摞。

    实施例2:

    参考图3和图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提升装置包括转动齿轮10,上料架2的内侧设置有滑轨13,滑轨13沿上料架2的高度延伸方向设置。滑轨13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10,同一滑轨13中的两个转动齿轮10上啮合有传送链条12,上料架2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1,转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动齿轮10连接,在转动电机11工作时会使与其连接的转动齿轮10进行转动,从而使与转动齿轮10啮合的传送链条12转动。支撑平台4的边缘设置有滑块14,滑块14与滑轨13中的传送链条12固定连接,使支撑平台4与上料架2滑动连接。传送链条12在转动时会带动支撑平台4进行移动,通过控制转动电机11的正转和反转可以使支撑平台4进行上下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传送带(1),所述上料传送带(1)的起始端设置有上料架(2),所述上料传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印刷机(3),所述上料架(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4),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使支撑平台(4)向上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上料架(2)的上端设置有上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设置为上料辊(5),所述上料辊(5)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架(2)上设置有上料电机(6),所述上料电机(6)的输出端与上料辊(5)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辊(5)设置在上料架(2)靠近上料传送带(1)一侧,所述上料辊(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设置为升降台(7),所述升降台(7)的上端与支撑平台(4)的下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7)上端与支撑平台(4)下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齿轮(10),所述转动齿轮(10)分别与上料架(2)的上端和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架(2)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1),所述转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转动齿轮(10)上啮合有传送链条(12),所述支撑平台(4)与上料架(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平台(4)的边缘与传送链条(1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2)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报警器(15),所述压力报警器(15)与上料辊(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力报警器(15)的正下方设置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与支撑平台(4)边缘连接,所述压板(16)与支撑平台(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2)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箱(17),所述压力报警器(15)和上料电机(6)与plc控制箱(17)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3)设置为九个,各所述印刷机(3)平行设置,各所述印刷机(3)的下端设置有印刷传送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印刷机(3)的下端设置有印刷平台(18),所述印刷平台(18)的下端设置有支架(19)。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印刷生产线,应用在印刷装置的领域,解决了上料机构支撑平台上能堆摞的纸张较少,使在印刷过程中要频繁的对支撑平台上进行放料,影响印刷效率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印刷生产线,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的起始端设置有上料架,上料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印刷机,上料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使支撑平台向上移动的提升装置,上料架的上端设置有上料装置;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减小对纸张进行堆摞放料的频率,保证对纸张印刷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李元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9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