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84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其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现有的计算机主要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在计算机主机装机过程中,需要将计算机电源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的内部。

    现有计算机电源主要由电源外壳、电源电路板、散热扇、插接头、引出线束等构成,电源电路板、散热扇等均安装在电源外壳内,插接头固定安装在电源外壳的侧面上,引出线束从电源外壳的另一面上穿出,在对计算机电源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电源外壳上安装有插接头的一面与机箱上安装电源的位置对准,然后使电源外壳上的螺栓孔与机箱上的螺栓孔对齐,接着一只手托举电源,另一只手使用辅助工具和螺栓将电源与机箱固定在一起,操作起来极为繁琐,费时费力,不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计算机主机的组装生产速度和检修速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计算机电源主要由电源外壳、电源电路板、散热扇、插接头、引出线束等构成,电源电路板、散热扇等均安装在电源外壳内,插接头固定安装在电源外壳的侧面上,引出线束从电源外壳的另一面上穿出,在对计算机电源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电源外壳上安装有插接头的一面与机箱上安装电源的位置对准,然后使电源外壳上的螺栓孔与机箱上的螺栓孔对齐,接着一只手托举电源,另一只手使用辅助工具和螺栓将电源与机箱固定在一起,操作起来极为繁琐,费时费力,不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计算机主机的组装生产速度和检修速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包括机箱侧板,所述机箱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有插接头,机箱侧板上开设有位于安装孔周围的散热孔,机箱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机箱背板,机箱侧板的右侧面上设有两个限位装置,两个限位装置对称分布在插接头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插接头包括绝缘块,绝缘块活动穿插在安装孔的内部,绝缘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绝缘块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前后两端均呈开口状,绝缘块的内部固定插接有三个z型导电条,z型导电条的一端延伸至承插孔的内部,z型导电条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槽的内部,三个z型导电条的左端在承插孔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三个z型导电条的右端在导向槽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绝缘块的内部设有位于其左端的卡接装置,绝缘块的表面上设有绷紧装置,绝缘块的上下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矩形板,矩形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板,绝缘块的右端上设有电源装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安装腔,安装腔开设在绝缘块的内部且位于其左端,安装腔内腔的底面通过卡接弹簧传动连接有卡接活塞,卡接活塞与安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接活塞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板,直角梯形板的顶端延伸至绝缘块的外部,直角梯形板的右侧面与机箱侧板的左侧面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绷紧装置包括定位筒,定位筒固定套接在绝缘块的外部,绝缘块固定插接在定位筒的右侧面上,定位筒的左端为开口状,定位筒的右侧面上活动插接有窜动杆,窜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施力圈,施力圈活动套接在绝缘块的外部,施力圈与绝缘块的表面和定位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施力圈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窜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右端与定位筒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的左端与施力圈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旋转柱,旋转柱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限位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条,限位挡条的左右两端均与限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挡条顺时针方向上的卡接棘齿,卡接棘齿的左端与限位腔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卡接棘齿的横向长度小于限位挡条长度的一半,旋转柱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中心孔,两个中心孔的内部均固定嵌装有定位轴承,位于旋转柱左端的定位轴承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管,另一个定位轴承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筒,内方外圆管和内方外圆筒均活动插接在相应的中心孔的内部,内方外圆管和内方外圆筒的端部均延伸至中心孔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机箱侧板的右侧面上,内方外圆管和内方外圆筒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旋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内方外圆筒内腔的右侧面通过蓄力弹簧传动连接有方形压杆,方形压杆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内方外圆筒的内部,方形压杆的另一端贯穿内方外圆管并延伸至其外部,方形压杆的外部设有位于限位腔内部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位于限位腔的左端,旋转柱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和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位于限位片的逆时针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定位盘固定套接在方形压杆的外部,定位盘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安装板,安装板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翻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翻转臂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外部并与限位挡条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翻转臂与限位挡条和卡接棘齿均相适配,定位盘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限位槽逆时针方向上的弧形腔,弧形腔的内壁通过施压弹簧传动连接有施压活塞,施压活塞与弧形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施压活塞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施压弧形杆,施压弧形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与翻转臂的左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外壳,电源外壳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引出线束,电源外壳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散热扇,电源外壳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隔离柱,隔离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电路板,电源外壳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电源外壳左侧面的上下两端上均设有应力装置,两个应力装置之间形成有承接槽,承接槽与定位筒相适配,承接槽活动扣合在定位筒的外部,承接槽与散热孔连通,电源外壳的背面与机箱背板的表面贴合,承接槽的前端活动插接有橡胶塞,橡胶塞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的右侧面滑动连接,电源外壳的左侧面上设有三个接触装置,三个接触装置均位于承接槽的内部且与导向槽相适配,三个接触装置均活动插接在导向槽的内部,三个接触装置分别与三个z型导电条的右端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应力装置包括定位扁管,定位扁管的右侧面与电源外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扁管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透风孔,定位扁管右侧面上透风孔与电源外壳固定连通,定位扁管左侧面上的透风孔与散热孔连通,定位扁管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导向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导向滑块和牵引弹簧,牵引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扁管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引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导向滑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杆,定位扁管的底面上开设有矩形孔,牵引杆的底端穿过矩形孔并延伸至承接槽的内部且与矩形板和直角三角形板相适配,定位扁管的顶面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与限位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接触装置包括绝缘垫,绝缘垫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的左侧面上,绝缘垫顶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绝缘臂,绝缘垫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绝缘臂,右绝缘臂的顶面上开设有扣合槽,扣合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弧形导电片,左绝缘臂与右绝缘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牵拉弹簧和牵拉块,牵拉弹簧的一端与右绝缘臂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弹簧的另一端与牵拉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块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固定竖板上固定插接有固定杆,弧形导电片的左端活动套接在固定杆的外部,绝缘垫底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绝缘柱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源外壳的内部,绝缘柱的底端固定插接有导电竖条,导电竖条的顶端贯穿绝缘柱、右绝缘臂并延伸至扣合槽的内部,导电竖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弹片,接触弹片的另一端与弧形导电片的表面接触连接,弧形导电片的表面与z型导电条的端部滑动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卡接装置、绷紧装置的配合将插接头固定在机箱侧板上,使人们能够在不借助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快速的对插接头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助于增加计算机主机的组装生产速度和检修速度,通过限位装置、定位装置、应力装置的配合将电源装置与插接头固定在一起,使人们能够在不借助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快速的对电源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增加了计算机主机的组装生产速度和检修速度,通过接触装置,使插接头和电源装置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关系,确保该计算机电源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提高了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插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卡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绷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矩形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a-a处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内方外圆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9中b-b处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中电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应力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2中接触装置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01、机箱侧板;002、安装孔;003、散热孔;004、机箱背板;1、插接头;11、绝缘块;12、承插孔;13、导向槽;14、z型导电条;15、矩形板;16、直角三角形板;2、卡接装置;21、安装腔;22、卡接弹簧;23、卡接活塞;24、直角梯形板;3、绷紧装置;31、定位筒;32、窜动杆;33、施力圈;34、压缩弹簧;4、限位装置;401、旋转柱;402、限位腔;403、限位挡条;404、卡接棘齿;405、中心孔;406、定位轴承;407、内方外圆管;408、内方外圆筒;409、固定板;410、蓄力弹簧;411、方形压杆;412、限位片;413、操作把手;414、扭力弹簧;5、定位装置;51、定位盘;52、限位槽;53、安装板;54、翻转轴;55、翻转臂;56、弧形腔;57、施压弹簧;58、施压活塞;59、施压弧形杆;6、电源装置;61、电源外壳;62、引出线束;63、散热扇;64、隔离柱;65、电源电路板;66、透气孔;67、承接槽;68、橡胶塞;7、应力装置;71、定位扁管;72、透风孔;73、导向滑杆;74、导向滑块;75、牵引弹簧;76、牵引杆;77、矩形孔;78、弧形槽;8、接触装置;801、绝缘垫;802、左绝缘臂;803、右绝缘臂;804、扣合槽;805、固定轴;806、弧形导电片;807、限位滑杆;808、牵拉弹簧;809、牵拉块;810、固定竖板;811、固定杆;812、绝缘柱;813、导电竖条;814、接触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包括机箱侧板001,机箱侧板001上开设有安装孔002,安装孔002的内部设有插接头1,机箱侧板001上开设有位于安装孔002周围的散热孔003,机箱侧板0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机箱背板004,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上设有两个限位装置4,两个限位装置4对称分布在插接头1的上下两侧。

    插接头1包括绝缘块11,绝缘块11活动穿插在安装孔002的内部,绝缘块1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12,绝缘块1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3,导向槽13的前后两端均呈开口状,绝缘块11的内部固定插接有三个z型导电条14,z型导电条14的一端延伸至承插孔12的内部,z型导电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槽13的内部,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左端在承插孔12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右端在导向槽13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绝缘块11的内部设有位于其左端的卡接装置2,绝缘块11的表面上设有绷紧装置3,绝缘块11的上下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矩形板15,矩形板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板16,绝缘块11的右端上设有电源装置6。

    卡接装置2包括安装腔21,安装腔21开设在绝缘块11的内部且位于其左端,安装腔21内腔的底面通过卡接弹簧22传动连接有卡接活塞23,卡接活塞23与安装腔21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接活塞2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板24,直角梯形板24的顶端延伸至绝缘块11的外部,直角梯形板24的右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左侧面接触连接。

    绷紧装置3包括定位筒31,定位筒31固定套接在绝缘块11的外部,绝缘块11固定插接在定位筒31的右侧面上,定位筒31的左端为开口状,定位筒31的右侧面上活动插接有窜动杆32,窜动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施力圈33,施力圈33活动套接在绝缘块11的外部,施力圈33与绝缘块11的表面和定位筒3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施力圈33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窜动杆3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34,压缩弹簧34的右端与定位筒3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34的左端与施力圈3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4包括旋转柱401,旋转柱40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402,限位腔4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条403,限位挡条403的左右两端均与限位腔402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腔4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挡条403顺时针方向上的卡接棘齿404,卡接棘齿404的左端与限位腔402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卡接棘齿404的横向长度小于限位挡条403长度的一半,旋转柱40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中心孔405,两个中心孔405的内部均固定嵌装有定位轴承406,位于旋转柱401左端的定位轴承4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管407,另一个定位轴承4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筒408,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均活动插接在相应的中心孔405的内部,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的端部均延伸至中心孔405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固定板409,固定板409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上,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414,扭力弹簧414的一端与旋转柱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41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409的侧面固定连接,内方外圆筒408内腔的右侧面通过蓄力弹簧410传动连接有方形压杆411,方形压杆411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内方外圆筒408的内部,方形压杆411的另一端贯穿内方外圆管407并延伸至其外部,方形压杆411的外部设有位于限位腔402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装置5位于限位腔402的左端,旋转柱40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412和操作把手413,操作把手413位于限位片412的逆时针方向上。

    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盘51,定位盘51固定套接在方形压杆411的外部,定位盘51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52,限位槽52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安装板53,安装板53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54,翻转轴5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55,翻转臂55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52的外部并与限位挡条403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翻转臂55与限位挡条403和卡接棘齿404均相适配,定位盘5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限位槽52逆时针方向上的弧形腔56,弧形腔56的内壁通过施压弹簧57传动连接有施压活塞58,施压活塞58与弧形腔56的内壁滑动连接,施压活塞58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施压弧形杆59,施压弧形杆59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52的内部并与翻转臂55的左侧面滑动连接。

    电源装置6包括电源外壳61,电源外壳61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引出线束62,电源外壳61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散热扇63,电源外壳61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隔离柱64,隔离柱6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电路板65,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66,电源外壳61左侧面的上下两端上均设有应力装置7,两个应力装置7之间形成有承接槽67,承接槽67与定位筒31相适配,承接槽67活动扣合在定位筒31的外部,承接槽67与散热孔003连通,电源外壳61的背面与机箱背板004的表面贴合,承接槽67的前端活动插接有橡胶塞68,橡胶塞68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滑动连接,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设有三个接触装置8,三个接触装置8均位于承接槽67的内部且与导向槽13相适配,三个接触装置8均活动插接在导向槽13的内部,三个接触装置8分别与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右端一一对应,电源电路板65与散热扇63电连接,引出线束62与电源电路板65电连接。

    应力装置7包括定位扁管71,定位扁管71的右侧面与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扁管7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透风孔72,定位扁管71右侧面上透风孔72与电源外壳61固定连通,定位扁管71左侧面上的透风孔72与散热孔003连通,定位扁管71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73,导向滑杆7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导向滑块74和牵引弹簧75,牵引弹簧75的一端与定位扁管7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引弹簧75的另一端与导向滑块7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导向滑块7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杆76,定位扁管71的底面上开设有矩形孔77,牵引杆76的底端穿过矩形孔77并延伸至承接槽67的内部且与矩形板15和直角三角形板16相适配,定位扁管71的顶面上开设有弧形槽78,弧形槽78与限位片412相适配。

    接触装置8包括绝缘垫801,绝缘垫801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绝缘垫801顶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绝缘臂802,绝缘垫801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绝缘臂803,右绝缘臂803的顶面上开设有扣合槽804,扣合槽80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05,固定轴80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弧形导电片806,左绝缘臂802与右绝缘臂803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807,限位滑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牵拉弹簧808和牵拉块809,牵拉弹簧808的一端与右绝缘臂80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弹簧808的另一端与牵拉块80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块809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810,固定竖板810上固定插接有固定杆811,弧形导电片806的左端活动套接在固定杆811的外部,绝缘垫801底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812,绝缘柱812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源外壳61的内部,绝缘柱812的底端固定插接有导电竖条813,导电竖条813的顶端贯穿绝缘柱812、右绝缘臂803并延伸至扣合槽804的内部,导电竖条8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弹片814,接触弹片814的另一端与弧形导电片806的表面接触连接,弧形导电片806的表面与z型导电条14的端部滑动连接,导电竖条813与电源电路板65电连接。

    工作原理:

    在对插接头1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绝缘块11的左端与安装孔002对准,然后向左推送插接头1,接着绝缘块11的左端插入安装孔002,之后安装孔002的内壁与直角梯形板24的倾斜面接触,然后安装孔002的内壁对直角梯形板24上的倾斜面施加压力,接着压力通过直角梯形板24的倾斜面对其施加垂直于绝缘块11的压力,之后直角梯形板24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安装腔21的内部移动,然后直角梯形板24完全进入安装腔21并随绝缘块11横穿安装孔002,接着施力圈33与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接触,之后机箱侧板001通过施力圈33对压缩弹簧34施加压力,然后压缩弹簧34弹性压缩,弹性势能增加,接着直角梯形板24越过安装孔002,之后卡接活塞23在卡接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带着直角梯形板24向外弹出,然后直角梯形板24并卡在机箱侧板001的左侧面上,接着松开插接头1,之后压缩弹簧34通过施力圈33对机箱侧板001施加推力,使机箱侧板001与插接头1之间存在一个斥力,然后直角梯形板24在斥力的作用下紧贴在机箱侧板001的左侧面上,使插接头1更加稳定,完成对插接头1的固定,接着使定位扁管71的左侧面在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上滑动,之后使承接槽67与定位筒31对准,然后推动电源装置6向定位筒31所在的方向滑动,接着定位筒31插入承接槽67,之后牵引杆76与直角三角形板16的倾斜面接触,然后直角三角形板16的倾斜面对牵引杆76施加向左的推力,接着牵引杆76在推力的作用下带着导向滑块74向左移动,之后导向滑块74对牵引弹簧75做功,使牵引弹簧75的弹性拉力增加,然后牵引杆76滑动到矩形板15的左侧面上,牵引杆76在矩形板15左侧面上滑动的过程中,牵引弹簧75的弹性拉力恒定补不变,接着牵引弹簧75通过导向滑块74、牵引杆76、矩形板15对绝缘块11施加一个牵拉应力,使插接头1和电源装置6之间存在一个弹性引力,进而使电源装置6不会向右远离插接头1运动,之后电源装置6继续移动,然后z型导电条14的端部与弧形导电片806的表面接触,接着z型导电条14对弧形导电片806施加压力,之后弧形导电片806的横向长度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变长,然后弧形导电片806通过固定杆811、固定竖板810、牵拉块809对牵拉弹簧808做功,接着牵拉弹簧808逐渐弹性伸长,弹性势能逐渐增加,弹性引力逐渐增大,用于使弧形导电片806与z型导电条14之间紧密接触,之后电源外壳61、定位扁管71的背面同时与机箱背板004的表面接触,将承接槽67的后端封住,然后按压方形压杆411,接着方形压杆411带着定位装置5向右窜动,之后翻转臂55与卡接棘齿404错开,然后旋转柱401在扭力弹簧414扭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接着旋转柱401带着限位片412顺时针转动,之后翻转臂55与限位挡条403接触,同时限位片412插入弧形槽78的内部,对电源装置6进行限位,使电源装置6不能向前移动,如此将电源装置6与插接头1固定在一起,然后松开方形压杆411,接着方形压杆411在蓄力弹簧410弹力的作用下带着定位装置5向左窜动,使定位装置5的位置与卡接棘齿404的位置相对应,之后将橡胶塞68插入承接槽67,至此完成对该计算机电源的安装,在需要将电源装置6拆卸下来时,首先通过操作把手413逆时针转动旋转柱401,然后旋转柱401带着限位片412逆时针转动,接着限位片412与弧形槽78分开,之后卡接棘齿404的内表面与翻转臂55接触并对其施加压力,然后翻转臂55以翻转轴54为中心轴逆时针翻转并挤压施压弧形杆59,接着施压弧形杆59通过施压活塞58对施压弹簧57做功,之后施压弹簧57弹性压缩,施压弧形杆59向弧形腔56的内部窜动,然后翻转臂55越过卡接棘齿404,接着施压弹簧57通过施压活塞58、施压弧形杆59对翻转臂55施加翻转力,使翻转臂55反向翻转,直至翻转臂55与限位槽52内腔的右侧面接触,之后松开操作把手413,然后旋转柱401在扭力弹簧414扭力的作用下带着卡接棘齿404稍微顺时针转动一段距离,使卡接棘齿404的端面与翻转臂55的端部接触,用于将旋转柱401固定住,接着将电源装置6直接向外拉动即可将其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包括机箱侧板(0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侧板(001)上开设有安装孔(002),安装孔(002)的内部设有插接头(1),机箱侧板(001)上开设有位于安装孔(002)周围的散热孔(003),机箱侧板(0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机箱背板(004),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上设有两个限位装置(4),两个限位装置(4)对称分布在插接头(1)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1)包括绝缘块(11),绝缘块(11)活动穿插在安装孔(002)的内部,绝缘块(1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12),绝缘块(1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3),导向槽(13)的前后两端均呈开口状,绝缘块(11)的内部固定插接有三个z型导电条(14),z型导电条(14)的一端延伸至承插孔(12)的内部,z型导电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槽(13)的内部,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左端在承插孔(12)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右端在导向槽(13)的内部呈品字形分布,绝缘块(11)的内部设有位于其左端的卡接装置(2),绝缘块(11)的表面上设有绷紧装置(3),绝缘块(11)的上下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矩形板(15),矩形板(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板(16),绝缘块(11)的右端上设有电源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2)包括安装腔(21),安装腔(21)开设在绝缘块(11)的内部且位于其左端,安装腔(21)内腔的底面通过卡接弹簧(22)传动连接有卡接活塞(23),卡接活塞(23)与安装腔(21)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接活塞(2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板(24),直角梯形板(24)的顶端延伸至绝缘块(11)的外部,直角梯形板(24)的右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左侧面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紧装置(3)包括定位筒(31),定位筒(31)固定套接在绝缘块(11)的外部,绝缘块(11)固定插接在定位筒(31)的右侧面上,定位筒(31)的左端为开口状,定位筒(31)的右侧面上活动插接有窜动杆(32),窜动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施力圈(33),施力圈(33)活动套接在绝缘块(11)的外部,施力圈(33)与绝缘块(11)的表面和定位筒(3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施力圈(33)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窜动杆(3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34),压缩弹簧(34)的右端与定位筒(3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34)的左端与施力圈(3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旋转柱(401),旋转柱(40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402),限位腔(4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条(403),限位挡条(403)的左右两端均与限位腔(402)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腔(4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挡条(403)顺时针方向上的卡接棘齿(404),卡接棘齿(404)的左端与限位腔(402)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卡接棘齿(404)的横向长度小于限位挡条(403)长度的一半,旋转柱(40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中心孔(405),两个中心孔(405)的内部均固定嵌装有定位轴承(406),位于旋转柱(401)左端的定位轴承(4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管(407),另一个定位轴承(4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内方外圆筒(408),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均活动插接在相应的中心孔(405)的内部,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的端部均延伸至中心孔(405)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固定板(409),固定板(409)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上,内方外圆管(407)和内方外圆筒(408)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414),扭力弹簧(414)的一端与旋转柱(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41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409)的侧面固定连接,内方外圆筒(408)内腔的右侧面通过蓄力弹簧(410)传动连接有方形压杆(411),方形压杆(411)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内方外圆筒(408)的内部,方形压杆(411)的另一端贯穿内方外圆管(407)并延伸至其外部,方形压杆(411)的外部设有位于限位腔(402)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装置(5)位于限位腔(402)的左端,旋转柱(40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412)和操作把手(413),操作把手(413)位于限位片(412)的逆时针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盘(51),定位盘(51)固定套接在方形压杆(411)的外部,定位盘(51)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52),限位槽(52)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安装板(53),安装板(53)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54),翻转轴(5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55),翻转臂(55)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52)的外部并与限位挡条(403)的右侧面接触连接,翻转臂(55)与限位挡条(403)和卡接棘齿(404)均相适配,定位盘(5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限位槽(52)逆时针方向上的弧形腔(56),弧形腔(56)的内壁通过施压弹簧(57)传动连接有施压活塞(58),施压活塞(58)与弧形腔(56)的内壁滑动连接,施压活塞(58)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施压弧形杆(59),施压弧形杆(59)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52)的内部并与翻转臂(55)的左侧面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6)包括电源外壳(61),电源外壳(61)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引出线束(62),电源外壳(61)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散热扇(63),电源外壳(61)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隔离柱(64),隔离柱(6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电路板(65),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66),电源外壳(61)左侧面的上下两端上均设有应力装置(7),两个应力装置(7)之间形成有承接槽(67),承接槽(67)与定位筒(31)相适配,承接槽(67)活动扣合在定位筒(31)的外部,承接槽(67)与散热孔(003)连通,电源外壳(61)的背面与机箱背板(004)的表面贴合,承接槽(67)的前端活动插接有橡胶塞(68),橡胶塞(68)的左侧面与机箱侧板(001)的右侧面滑动连接,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设有三个接触装置(8),三个接触装置(8)均位于承接槽(67)的内部且与导向槽(13)相适配,三个接触装置(8)均活动插接在导向槽(13)的内部,三个接触装置(8)分别与三个z型导电条(14)的右端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装置(7)包括定位扁管(71),定位扁管(71)的右侧面与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扁管(7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透风孔(72),定位扁管(71)右侧面上透风孔(72)与电源外壳(61)固定连通,定位扁管(71)左侧面上的透风孔(72)与散热孔(003)连通,定位扁管(71)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73),导向滑杆(7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导向滑块(74)和牵引弹簧(75),牵引弹簧(75)的一端与定位扁管(7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引弹簧(75)的另一端与导向滑块(7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导向滑块(7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杆(76),定位扁管(71)的底面上开设有矩形孔(77),牵引杆(76)的底端穿过矩形孔(77)并延伸至承接槽(67)的内部且与矩形板(15)和直角三角形板(16)相适配,定位扁管(71)的顶面上开设有弧形槽(78),弧形槽(78)与限位片(412)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8)包括绝缘垫(801),绝缘垫(801)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61)的左侧面上,绝缘垫(801)顶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绝缘臂(802),绝缘垫(801)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绝缘臂(803),右绝缘臂(803)的顶面上开设有扣合槽(804),扣合槽(80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05),固定轴(80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弧形导电片(806),左绝缘臂(802)与右绝缘臂(803)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807),限位滑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牵拉弹簧(808)和牵拉块(809),牵拉弹簧(808)的一端与右绝缘臂(80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弹簧(808)的另一端与牵拉块(80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块(809)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810),固定竖板(810)上固定插接有固定杆(811),弧形导电片(806)的左端活动套接在固定杆(811)的外部,绝缘垫(801)底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812),绝缘柱(812)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源外壳(61)的内部,绝缘柱(812)的底端固定插接有导电竖条(813),导电竖条(813)的顶端贯穿绝缘柱(812)、右绝缘臂(803)并延伸至扣合槽(804)的内部,导电竖条(8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弹片(814),接触弹片(814)的另一端与弧形导电片(806)的表面接触连接,弧形导电片(806)的表面与z型导电条(14)的端部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包括机箱侧板,所述机箱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有插接头,机箱侧板上开设有位于安装孔周围的散热孔,机箱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机箱背板,机箱侧板的右侧面上设有两个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定位装置、应力装置的配合将电源装置与插接头固定在一起,使人们能够在不借助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快速的对电源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增加了计算机主机的组装生产速度和检修速度,通过接触装置,使插接头和电源装置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关系,确保该计算机电源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提高了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计算机电源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培正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9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