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花茶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是自然界中唯一开金黄色花朵的山茶,是植物界中的“大熊猫”,其花朵金瓣玉蕊、绰约生姿、金黄高贵,一年仅开一次,十分珍贵稀有,素有“花为茶之魄,茶乃花之体”之说,堪称金花茶之精魄。富含皂甙、黄酮类、茶多酚、茶多糖、维生素及天然有机锗、硒、钒、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明显的抗衰老,改善皮肤微循环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胆固醇,抑制肿瘤,抗辐射,美容,减肥、抗癌等保健作用。金花茶除了具有高贵的观赏价值外,内含有特殊的色泽遗传基因dna,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医药保健价值。金花茶开发利用已经走在前列,亟需原料供给,但金花茶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原料供给不足,导致产品价格偏高,普通民众难以享受金花茶系列产品。
荔枝是水果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产荔枝较多的有桂平、灵山两县,其次是横县、玉林、苍梧、隆安、平南、南宁、龙州、上思等20多个县、市。荔枝具有固氮作用,但其土壤中p、k含量相对其他固氮果树低,且荔枝林中病虫害较多,间种金花茶容易降低金花茶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在荔枝林下种植金花茶,提高金花茶栽种成活率,简化栽培过程,提高林地产出,促进金花茶产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
(3)次年4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00-400g基肥,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每株浇淋1-2l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20-50g,施肥位置放在离金花茶根部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优选地,步骤(1)中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优选地,步骤(2)中骨粉埋入深度为0.3-0.5m,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200-300g。
优选地,步骤(3)中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能够利用荔枝林能分解氮、固氮、遮阴、防风、防虫、抑菌的作用为金花茶提供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并且利用前期埋入的骨粉,为后期金花茶栽培生长提供了足够的ca、p、k基肥,浇的定根水能够杀害花茶枝叶、枝干、根部及土壤的虫卵,预防部分病虫害,从而提高金花茶的成活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试剂若无特殊说明,皆为市售所得。实施例中川楝子提取液为川楝子与水按照1:20混合,武火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取滤液,滤渣加入10倍水再次武火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1.5小时,过滤,取滤液,将2次滤液混合,即得。
实施例1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埋骨粉深度为0.3,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200,覆土;
(3)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次年4月(即步骤(2)中3月后的下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00基肥,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确保金花茶枝叶微润,每株浇淋1l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5月中旬,统计金花茶的成活率,为99.5%每亩;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20g,施肥位置在距离金花茶根部外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埋骨粉深度为0.5m,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300g,覆土;
(3)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次年4月(即步骤(2)中3月后的下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400g基肥,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确保金花茶枝叶微润,每株浇淋1-2l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5月中旬,统计金花茶的成活率,为99.4%每亩;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50g,施肥位置在距离金花茶根部外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埋骨粉深度为0.4m,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250g,覆土;
(3)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次年4月(即步骤(2)中3月后的下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50g基肥,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确保金花茶枝叶微润,每株浇淋1-2l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5月中旬,统计金花茶的成活率,为99.7%每亩;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35g,施肥位置在距离金花茶根部外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对比实施例1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2)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次年4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50g基肥,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确保金花茶枝叶微润,每株浇淋1-2l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5月中旬,统计金花茶的成活率,为91%每亩;
(3)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35g,施肥位置在距离金花茶根部外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4)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对比实施例2
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埋骨粉深度为0.4m,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250g,覆土;
(3)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4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50g基肥,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浇足定根水(定根水为清水),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确保金花茶枝叶微润,每株浇淋1-2l定根水;5月中旬,统计金花茶的成活率,为82.7%每亩;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35g,施肥位置在距离金花茶根部外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本发明定根水加入了川楝子提取液以及一定量的皂液,能够使定根水黏在汁液上一段时间,杀害花茶枝叶、枝干、根部及土壤的虫卵,预防幼苗受到病虫害侵害,从而提高金花茶的成活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1.一种林下栽培金花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11月至12月在荔枝林中完成荔枝间隔移栽;
(2)次年3月,将骨粉混合物埋在荔枝根半径0.5m外的地下;
(3)次年4月挖穴在荔枝林中间种金花茶,每株施300-400g基肥,浇足定根水,所述的定根水从金花茶枝条上开始喷洒淋下,所述的定根水为川楝子提取液与水、质量浓度1%的皂液按照体积比1:10:0.1混合所得;
(4)7月施氮肥、钙镁磷肥,按照氮肥:钙肥:镁肥:磷肥=7:0.1:0.08:0.2质量比施肥,每株施肥总量为20-50g,施肥位置放在离金花茶根部5-10cm的地方,覆土后浇水;
(5)常规种植管理,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移栽后,荔枝林中荔枝密度为33株/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骨粉埋入深度为0.3-0.5m,每株荔枝埋骨粉的量为200-3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金花茶扦插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基肥为腐熟家禽粪便、松针、草木灰按照2-3:1:0.3质量比混合所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