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5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也随之发展。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异形屏的电子设备也随之出现。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异形屏的显示区域形状各异,例如圆角矩形等,而一些待显示界面的显示形状是固定的,例如直角矩形。如此,异形屏显示这些应用界面时,待显示界面在显示的过程中,显示在异形屏的边角的部分界面可能会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从而无法显示完整的待显示界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显示完整的待显示界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的边角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的边角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遮挡的目标区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点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法界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法界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之三;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的边角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的边角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的边角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元素,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元素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元素的个数,例如第一元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元素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元素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也随之发展。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异形屏的电子设备随之出现。

    但是,由于异形屏的显示区域形状各异,例如圆角矩形等,而一些待显示界面的显示形状是固定的,例如直角矩形。如此,异形屏显示这些应用界面时,待显示界面在显示的过程中,显示在异形屏的边角的部分界面可能会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从而无法显示完整的待显示界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不包含于显示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以显示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为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100可以包括:s101和s102。

    s101: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s102: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其中,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由此,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首先,介绍s101。

    目标界面可以是应用程序的界面、电子设备的桌面界面,还可以是某个窗口对应的界面。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21、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22和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21显示的目标界面23。如图3所示,示例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界面23不包含于显示区域21的示意图,也就是显示区域21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23,非显示区域22将目标界面中的部分区域230遮挡,使得该部分区域是不可见的。目标界面的目标区域可能包括待显示的信息,为了能够使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目标区域内,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电子设备需要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41可以为圆角矩形,目标界面42可以为直角矩形。其中,目标界面42可以是应用程序的界面,如输入法界面,还可以是显示信息的窗口界面。

    下面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为圆角矩形、目标界面为直角矩形,且目标界面为输入法界面为例,对s101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目标区域内,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s101还可以具体包括下述s501和s502。

    s501: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目标边角为与遮挡所述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边角,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圆弧线。

    s502: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第二边的延长线以及圆弧线所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41的各个边均由圆弧线连接,每个圆弧线均对应一个边角,且电子设备中显示区域各个边与输入法界面的各个边是部分重合的。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43通过显示区域41的目标边角和显示区域41连接。其中,显示区域41的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411和第二边412,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圆弧线413。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边411为目标边角中竖直方向的边,第二边412为目标边角中水平方向的边。但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还可以是目标边角中水平方向的边,第二边还可以是目标边角中竖直方向的边。

    需要说明的是,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43是电子设备中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显示区域和被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其中,目标边角是与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43相对应的显示区域41的边角,例如,目标区域有两个,分别位于输入法界面42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则目标边角也有两个,且显示区域右下角的边角对应输入法界面右下角的目标区域,显示区域左下角的边角对应输入法界面左下角的目标区域。

    确定目标边角后,可以根据目标边角的结构,确定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具体地,如图6所示,目标边角可以包括边角1和边角2。

    作边角1的第一边611的延长线和第二边612的延长线,第一边611的延长线和第二边612的延长线相交于第一交点p1,也即输入法界面的一个顶点p1。其中,第一边621的延长线、第二边622延长线以及圆弧线613围成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614。边角2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方式与边角1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确定方式相同,边角2包括第三边621、第四边622和圆弧线623。其中,第三边621的延长线和第四边622的延长线相交于第四交点p2,也即输入法界面的另一个顶点p2。第三边621的延长线、第四边622的延长线和圆弧线623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624。

    由此,电子设备显示区域的边角,确定输入法界面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中存在有效信息用户无法查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目标边角包括边角1和边角2。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确定目标区域:确定边角1的第一边711延长线和第二边712延长线的第一交点p1,也即输入法界面的一个顶点p1。确定边角2的第三边721延长线和第四边722延长线的第四交点p2,也即输入法界面的另一个顶点p2。边角1的圆弧线713与第一边711相交于点q1,边角2的圆弧线723和第三边721相交于点q2。连接点q1、点q2、顶点p1和顶点p2后所围成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75。

    接着,介绍s102。

    为了能够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目标区域内,电子设备获取到输入法界面中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后,调整输入法界面的属性,如调整输入法界面的尺寸,调整输入法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下面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为圆角矩形、输入法界面为直角矩形,且输入法界面为输入法界面为例,对s102进行详细介绍。

    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区域后,需要根据目标区域对输入法界面进行调整,直至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其中,调整输入法界面属性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输入法界面属性进行调整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其一,可以通过缩小输入法界面尺寸的方式,将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从而使显示区域显示的输入法界面,在s101之后,在s102之前,如图8所示,该方法还可以通过下述s801-s803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

    s801: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和第二边的延长线的第一交点。

    如图6和图7所示,输入法界面中第一边的延长线和第二边的延长线相交与第一交点p1。其中,第一交点p1也是被遮挡的目标区域的一个顶点。

    s802:确定圆弧线上的点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目标点。

    目标点圆弧线上的多个点中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点。根据该目标点能够确定目标区域不被遮挡的最近的区域。该目标点位于目标边角的圆弧线上。将目标区域的顶点p1移动到目标点时,输入法界面恰好被完整的显示在目标区域中。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s802可以具体通过下述s901-s904确定目标点。

    s901:过第一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一边的第一垂线,以及过第二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二边的第二垂线。

    s902:确定第一垂线和第二垂线的第二交点。

    s903:连接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得到目标直线。

    s904:将目标直线与圆弧线的交点确定为目标点。

    如图10所示,以图6中目标区域的示意图为例,边角1的第一边611和圆弧线613相交于点n1,边角1的第二边612和圆弧线613相交于点m1。过n1点的第一垂线1011和过m1点的第二垂线1012相交于第二交点o1。其中,第二交点o1为圆弧线对应的圆心。连接第二交点o1和顶点p1得到目标直线1013。其中,目标直线1013和圆弧线613相交于点p1',该点p1'即为目标点。同理,边角2的第三边621和圆弧线623相交于n2,边角2的第四边622和圆弧线623相交于点m2。过n2点的直线1021和过m2点的直线1022相交于第三交点o2。其中,第三交点o2为圆弧线对应的圆心。连接第三交点o2和顶点p2得到直线1023。其中,直线1023和圆弧线1020相交于点p2',该点p2'即为目标点。需要说明的是,边角1的第二边和边角2的第四边均在显示区域的底边上。

    如图11所示,以图7中目标区域的示意图为例,为了能够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从而使显示区域显示的输入法界面,电子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点q1和点q2为目标点,然后按照目标方式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

    由此,通过边角能够确定目标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调整输入法界面的顶点的位置来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输入法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s803:按照目标方式缩小输入法界面,直至第一交点与目标点重合,或直至第一交点位于显示区域内;目标方式为沿着第一交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向目标点的方向移动第一交点。

    例如,如图10所示,为了使显示区域完整的显示输入法界面,在缩小输入法界面的过程中,还可以先保持顶点p3保持不动,缩小输入法界面,其中,顶点p1在此次缩小输入法界面的过程中沿着直线1013向目标点p1'移动。在顶点p1移动至目标点p1'的同时,顶点p4会移动到顶点p4'。顶点p3为顶点p1在输入法界面中的对角线方向的顶点。然后先保持顶点p4保持不动,缩小输入法界面,其中,顶点p2在此次缩小输入法界面的过程中沿着直线1023向目标点p2'移动。在顶点p2移动至目标点p2'的同时,顶点p3会移动到顶点p3'。顶点p4为顶点p2在输入法界面中的对角线方向的顶点。

    此外,缩小输入法界面的过程中,可以保持输入法界面的中心点在显示区域中的位置不变。

    缩小尺寸后的输入法界面的顶点分别为p1'、p2'、p3'、p4'。

    又例如,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将输入法界面的目标区域中边p1p2沿着垂直边p1p2的直线1101向远离边p1p2的方向移动边p1p2,直至第一交点p1和点q1重合,以及第四交点p2和点q2重合。也即,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1与点q1重合,以及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2和点q2重合。

    由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和输入法界面的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输入法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二,可以通过移动输入法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位置的方式,将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显示区域完整的显示输入法界面,s102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步骤:移动输入法界面,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移动目标界面可以是整体移动输入法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不进行目标界面的尺寸缩小,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整体移动输入法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可以是将输入法界面整体向左移动,可以是将输入法界面整体向上移动,还可以是将输入法界面整体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可以根据被遮挡的目标区域来确定。

    例如,输入法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则可以将输入法界面整体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也即输入法界面能够完整的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输入法界面,能够将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目标区域中的关键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移动输入法界面:控制输入法界面沿着远离显示区域的第一目标边的方向移动目标距离,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第一目标边为显示区域中与第二目标边重合的边;目标距离为第一交点到第三目标边与圆弧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二目标边和第三目标边中,一条边为第一边,另一条边为第二边。

    第一目标边可以为显示区域的任意一边,且第一目标边与输入法界面中的第二目标边重合。第二目标边和第三目标边均是同一个边角结构中的不同边。例如,第二目标边为第一边时,第三目标边为第二边。例如,第一目标边为显示区域的底边,第一边为边角的竖直方向的边。第二边为水平方向的边,且第二边与显示区域的底边重合。为了使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目标区域中,电子设备可以控制输入法界面沿着远离显示区域的底边方向移动目标距离。目标距离可以是目标距离为第一交点到第三目标边与圆弧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图6中所示的目标区域,可将输入法界面整体移动目标距离,以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又例如,图7中所示的目标区域,也可以将输入法界面整体移动目标距离(如p1到q1的距离),从而使得输入法界面中的第一顶点p1与点q1重合,第二顶点p2与点q2重合,以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控制输入法界面移动目标距离,使得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输入法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被遮挡区域中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区域内,s102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步骤:移动目标区域至显示区域内。

    具体地,移动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可以是只移动被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直至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在这里,可以将目标区域移动至显示区域内的任意位置。

    例如,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将目标区域614移动至显示区域41内。

    当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时,用户可以对目标区域的进行操作,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对目标区域的输入移动目标区域。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目标区域,使得被遮挡的区域均能够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输入法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区域1201和非显示区域1202。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1201可以是八边形,目标界面1203可以是直角矩形。

    下面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为八边形,目标界面为直角矩形,目标界面为输入法界面为例,对s101和s102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s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需要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该目标边角连接了遮挡目标区域对应的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且该目标边角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第五边。其中,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第二边的延长线和第五边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1201的各个边均由直线连接,从而形成了八边形的显示区域,每个直线均对应一个边角,且电子设备各个边与输入法界面的各个边是部分重合的。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1202通过显示区域1201的目标边角和显示区域1201连接。其中,显示区域1201的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1311和第二边1312,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目标边1313。其中,第一边1311为目标边角中垂直方向的边,第二边1312为目标边角中水平方向的边。

    需要说明的是,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1202是电子设备中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显示区域和被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其中,目标边角连接了显示区域1201和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1202,也即目标边角是对应于被遮挡的目标区域的。例如,目标边角也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显示区域1201的左下角和右下角。目标区域有两个,分别位于输入法界面1203的左下角和右下角。

    确定目标边角后,可以根据目标边角的结构,确定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具体地,如图14所示,目标边角可以包括边角1和边角2。

    作边角1的第一边1411的延长线和第二边1412的延长线,第一边1411的延长线和第二边1412的延长线相交于第一交点p1,也即输入法界面的一个顶点p1。其中,第一边1421的延长线、第二边1422延长线以及目标边1413围成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1414。边角2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方式与边角1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确定方式相同,边角2包括第三边1421、第四边1422和目标边1423。其中,第三边1421的延长线和第四边1422的延长线相交于p2点,也即输入法界面的另一个顶点p2。第三边1421的延长线、第四边1422的延长线和目标边1423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1424。其中,p2点为目标区域1424的顶点。

    由此,电子设备显示区域的边角,确定输入法界面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使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中存在有效信息用户无法查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目标边角包括边角1和边角2。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确定目标区域:确定边角1的第一边1511延长线和第二边1512延长线的第一交点p1,也即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1。确定边角2的第三边1521延长线和第四边1522延长线的第二交点p2,也即输入法界面的另一个顶点p2。边角1的第五边与第一边1511相交于点q1,边角2的第五边和第二边1522相交于点q2。连接点q1、点q2、第一顶点p1和第二顶点p2后所围成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1500。其中,第一交点p1和第二交点p2均为目标区域1500的顶点。

    接着,介绍s102。

    确定目标区域后,需要根据目标区域对输入法界面进行调整,直至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其中,调整输入法界面属性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输入法界面属性进行调整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其一,可以通过缩小输入法界面尺寸的方式,将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控制输入法界面的底边向远离显示区域的底边方向移动,直至输入法界面能够完整的显示输入法界面,从而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其中,在移动输入法界面的底边过程中,直至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1与点q1重合,同时顶点p2与点q2重合。

    又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控制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1和顶点p2同时移动,可以将顶点p1移动至边角1的第五边上,以及将第二顶点p2移动至边角2的第五边上,从而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调整输入法界面的顶点的位置来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输入法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二,可以通过移动目标界面的方式将目标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电子设备确定目标区域后,根据目标区域和显示区域的边角整体移动输入法界面。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控制输入法界面整体向远离显示区域底边的方向移动,直至输入法界面的顶点p1与边角1中点q1重合,同时顶点p2与边角2的点q2重合。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输入法界面,能够将输入法界面完整的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目标区域中的关键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调整目标界面的属性。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调整后的目标界面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且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电子设备获取到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后,目标界面的状态从不可编辑状态转换为可编辑状态。其中,在s101之后,在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接收用户对输入法界面的目标输入。

    目标输入可以是点击输入,双击输入,拖拽输入等,以及多个输入之间的组合。例如,目标输入可以是用户长按输入法界面,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输入法界面。又例如,用户双指从长按输入法界面,同时双指同时向对方的方向移动。再例如,用户双指从长按输入法界面,同时双指同时向对方的方向移动后,继续将输入法界面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输入法界面,具体地,s102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响应于目标输入,调整输入法界面的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目标输入,并根据用户的目标输入,调整输入法界面的尺寸、调整输入法界面的显示位置。例如,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长按输入法界面,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输入法界面的输入,则将输入法界面向显示区域的上方移动。又例如,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双指从长按输入法界面,同时双指同时向对方的方向移动的输入,则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输入,缩小显示界面的尺寸。

    由此,电子设备获取到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后,将输入法界面的状态从不可编辑状态转换为可编辑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对输入法界面进行调整,如缩小输入法界面的尺寸,调整输入法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等,进而输入法界面能够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不包含于显示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执行显示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电子设备,还可以是显示控制装置或该显示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显示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显示控制装置执行显示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1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16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610,调整模块1620。

    获取模块1610,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1620,用于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由此,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不包含于显示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61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1611,用于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目标边角为与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边角,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圆弧线;

    第二确定子模块1612,用于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第二边的延长线以及圆弧线所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

    由此,电子设备显示区域的边角,确定目标界面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使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中存在有效信息用户无法查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620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1621,用于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和第二边的延长线的第一交点;

    第四确定子模块1622,还用于确定圆弧线上的点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目标点;

    缩小子模块1623,用于按照目标方式缩小目标界面,直至第一交点与目标点重合,或直至第一交点位于显示区域内;目标方式为沿着第一交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向目标点的方向移动第一交点。

    由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和目标界面的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目标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确定子模块1621具体包括:

    绘制单元,用于过第一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一边的第一垂线,以及过第二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二边的第二垂线;

    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垂线和第二垂线的第二交点;

    连接单元,还用于连接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得到目标直线;

    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目标直线与圆弧线的交点确定为目标点。

    由此,通过边角能够确定目标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调整目标界面的顶点的位置来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输入法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620还包括:

    移动子模块1624,用于移动目标界面,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目标界面,能够将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目标区域中的关键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子模块1624包括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目标界面沿着远离显示区域的第一目标边的方向移动目标距离,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第一目标边为显示区域中与第二目标边重合的边;目标距离为第一交点到第三目标边与圆弧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二目标边和第三目标边中,一条边为第一边,另一条边为第二边。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控制目标界面移动目标距离,使得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目标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620还包括:

    移动子模块1624,用于移动目标区域至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目标区域,使得被遮挡的区域均能够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输入法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600还包括:

    接收模块1630,用于接收用户对目标界面的目标输入;

    调整模块1620,具体用于响应于目标输入,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获取到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后,将目标界面的状态从不可编辑状态转换为可编辑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对目标界面进行调整,如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调整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等,进而目标界面能够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界面为输入法界面。

    由此,电子设备能够完整的显示输入法界面,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不包含于显示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穿戴式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1、图5、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存储在存储器1702上并可在处理器1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701执行时实现上述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18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801、网络模块1802、音频输出单元1803、输入单元1804、传感器1805、显示单元1806、用户输入单元1807、接口单元1808、存储器1809、以及处理器1810等部件。其中,输入单元1804包括图形处理器和麦克风。显示单元1806包括显示面板。用户输入单元1807包括触控面板和其他输入设备。存储器1809中包括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和电子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810,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所述目标界面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界面中被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处理器1810,用于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界面的尺寸、所述目标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目标界面,但是无法完整的显示目标界面,即目标界面不包含于显示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目标界面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并调整目标区域的属性,如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从而使得目标区域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如此,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10,用于确定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目标边角为与遮挡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边角,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圆弧线;

    处理器1810,还用于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第二边的延长线以及圆弧线所围成的区域为目标区域。

    由此,电子设备显示区域的边角,确定目标界面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使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以使目标区域中的待显示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被遮挡的目标区域中存在有效信息用户无法查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器1810,还用于确定第一边的延长线和第二边的延长线的第一交点;

    处理器1810,还用于确定圆弧线上的点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目标点;

    处理器1810,用于按照目标方式缩小目标界面,直至第一交点与目标点重合,或直至第一交点位于显示区域内;目标方式为沿着第一交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向目标点的方向移动第一交点。

    由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和目标界面的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目标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10,用于过第一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一边的第一垂线,以及过第二边与圆弧线的交点绘制第二边的第二垂线;

    处理器1810,还用于确定第一垂线和第二垂线的第二交点;

    处理器1810,还用于连接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得到目标直线;

    处理器1810,还用于将目标直线与圆弧线的交点确定为目标点。

    由此,通过边角能够确定目标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点,调整目标界面的顶点的位置来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以使显示区域显示完整的输入法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10,用于移动目标界面,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目标界面,能够将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显示区域中,避免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目标区域中的关键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10,具体用于控制目标界面沿着远离显示区域的第一目标边的方向移动目标距离,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其中,第一目标边为显示区域中与第二目标边重合的边;目标距离为第一交点到第三目标边与圆弧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二目标边和第三目标边中,一条边为第一边,另一条边为第二边。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控制目标界面移动目标距离,使得目标界面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目标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10,具体用于移动目标区域至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通过移动目标区域,使得被遮挡的区域均能够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避免了遮挡输入法界面中的信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单元1807,用于接收用户对目标界面的目标输入;

    处理器1810,具体用于响应于目标输入,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

    由此,电子设备获取到被遮挡的目标区域后,将目标界面的状态从不可编辑状态转换为可编辑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对目标界面进行调整,如缩小目标界面的尺寸,调整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等等,进而目标界面能够完整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目标界面,且所述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界面中被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界面的尺寸、所述目标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为圆角矩形、目标界面为直角矩形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界面中被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显示区域的目标边角,所述目标边角为与遮挡所述目标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的边重合的边角,所述目标边角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圆弧线;

    确定所述第一边的延长线、所述第二边的延长线以及所述圆弧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目标界面的尺寸的情况下,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边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边的延长线的第一交点;

    确定所述圆弧线上的点中到所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目标点;

    按照目标方式缩小所述目标界面,直至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目标点重合,或直至所述第一交点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目标方式为沿着第一交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向所述目标点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交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圆弧线上的点到所述第一交点距离最短的目标点,具体包括:

    过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圆弧线的交点绘制所述第一边的第一垂线,以及过所述第二边与所述圆弧线的交点绘制所述第二边的第二垂线;

    确定所述第一垂线和所述第二垂线的第二交点;

    连接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得到目标直线;

    将所述目标直线与所述圆弧线的交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目标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包括:

    移动所述目标界面,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所述目标界面,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界面沿着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目标边的方向移动目标距离,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边为所述显示区域中与第二目标边重合的边;所述目标距离为第一交点到第三目标边与所述圆弧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二目标边和所述第三目标边中,一条边为所述第一边,另一条边为所述第二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目标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包括:

    移动所述目标区域至所述显示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界面被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之后,在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输入;

    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输入,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界面为输入法界面。

    10.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所述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界面中被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所述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界面的尺寸、所述目标界面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有目标界面,且目标界面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在显示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界面中被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遮挡的目标区域;调整目标界面的目标属性,直至目标界面的全部区域显示在显示区域内;其中,目标属性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界面的尺寸、目标界面在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显示完整的待显示界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鹤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