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模块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触控模块。
背景技术:
触控板(touchpad)是一种可供手指在平滑的面板上按压或滑动以控制电子装置运作的输入模块。由于触控板非常的轻薄,因此常被使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或其它的电子装置之中。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触控板除了移动光标、控制窗口的触控功能及鼠标的左右键相同的按键功能外,亦复合了多种不同的功能模式,例如:计算机或者快捷键控制板等模式。然而,于现有的技术中,当使用者于触控板上操作不同的功能模式时,可能会因为不小心按压到触控板,而使触控板输出错误的按压信号,导致功能模式使用的中断,操作极其不便。
有鉴于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切换按压及非按压模式的触控模块,以避免触控板按压信号的误动作,为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切换按压及非按压模式的触控模块,而可避免触控面板按压信号的误动作。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模块,适用于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触控板、支撑板及转动插销。壳体包括第一凹槽、开口以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开口位于第一凹槽中;第二凹槽延伸自第一凹槽的一侧;触控板配置于第一凹槽中,触控板的下表面具有连接座,且触控板侧缘与第一凹槽延伸有第二凹槽的一侧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水平间隙;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且与连接座相结合,以于触控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垂直间隙;转动插销可复位地枢设于第二凹槽中,转动插销包括连动端以及挡止端,连动端位于水平间隙并对应于触控板侧缘;挡止端位于水平间隙并对应于垂直间隙;其中,触控板通过水平间隙进行往复移动,使触控板侧缘推抵或远离连动端,使转动插销转动以带动挡止端伸入或脱离垂直间隙。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转动插销具有枢接部,枢接部的两侧分别连接连动端及挡止端。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枢接部具有轴孔及自轴孔朝向挡止端延伸的开槽。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转动插销具有弹性件,弹性件具有簧体及相连的扭臂,簧体配置于轴孔中,扭臂配置于开槽中,且扭臂具有使挡止端远离触控板的势能。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凹槽底面凸设有枢轴,枢轴依序穿设于轴孔及配置于轴孔中的簧体。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枢轴具有枢接段及相连的固定段,枢接部以轴孔套设于枢接段而可以枢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簧体固设于固定段以固定弹性件。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的两个长形滑孔。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进一步包括四个限位件,各限位件穿设于各长形滑孔再固定于壳体的下表面,使支撑板可沿着各长形滑孔的长边移动。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触控板的下表面具有按压开关,且连接座及按压开关设置于触控板下表面相对的两侧。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挡止端脱离垂直间隙时,触控板可以连接座为支点而于垂直间隙之间进行摆动,使按压开关接触支撑板以产生相应的按压信号。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凹槽于平行于往复移动方向的侧边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段落机构。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连接座具有对应于段落机构的弹臂,弹臂可调整地与段落机构互相卡接,以对触控板进行定位。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弹臂具有卡合凸块,段落机构具有对应于卡合凸块的两个卡合凹口,当触控板进行往复移动时,卡合凸块与两个卡合凹口中的其中之一相互卡合。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连动端的垂直厚度大于垂直间隙,挡止端的垂直厚度等于或小于垂直间隙。
于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机、pda、手写板或绘图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通过触控板与转动插销的连动,使触控板可快速地于按压模式及非按压模式间进行切换,并可避免使用者于操作功能模式,例如:计算机或快捷键控制板等模式时,按压信号的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插销一视角的的立体分解图;
图2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插销安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的仰视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作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d1、d2垂直厚度
gh水平间隙
gv垂直间隙
l1锁固件
l2限位件
1触控模块
10壳体
101第一凹槽
102第二凹槽
1021枢轴
10211枢接段
10212固定段
102121螺孔
103段落机构
1031第一卡合凹口
1032第二卡合凹口
20触控板
201连接座
2011弹臂
20111卡合凸块
202按压开关
30转动插销
301枢接部
3011轴孔
3012开槽
302连动端
303挡止端
304弹性件
3041簧体
3042扭臂
40支撑板
401长形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到其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且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实施例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
首先,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图1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所述触控模块1适用于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机、pda、手写板或绘图板,其包括:壳体10、触控板20、转动插销30及支撑板40。
所述壳体10可为电子装置壳体的部分或全部,壳体10的下表面具有第一凹槽101及自第一凹槽101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凹槽102。其中,第一凹槽101中具有贯穿壳体10的开口1011;而第二凹槽102的底面则凸设有一枢轴1021。
所述触控板20配置于第一凹槽101中,且触控板20的上表面可部分地暴露于开口1011,而可供使用者进行操作。触控板20的下表面具有设置于相对两侧的连接座201及按压开关202。因触控板20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凹槽101的正投影面积,使得触控板20的侧缘与第二凹槽102所在一侧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水平间隙,而触控板20便可通过所形成的水平间隙于第一凹槽101中进行往复移动,即:触控板20可通过水平间隙靠近或远离第二凹槽102所在的一侧。此外,第一凹槽101平行于触控板20往复移动方向的侧边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段落机构103。于本实施例中,段落机构103设置于与第二凹槽102所在一侧邻接的侧边上,且段落机构103具有相邻排列的第一卡合凹口1031及第二卡合凹口1032。
请继续参阅图1b,所述连接座201具有对应于段落机构103的弹臂2011,并可通过弹臂2011与段落机构103可调整地互相卡接。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臂2011上具有对应于第一卡合凹口1031及第二卡合凹口1032的卡合凸块20111。如此,当触控板20于第一凹槽101中进行往复移动时,卡合凸块2011便会与第一卡合凹口1031或第二卡合凹口1032相互卡合,以对触控板20进行定位。
所述转动插销30可通过锁固件l1螺锁于枢轴1021之上,而可复位地枢设于第二凹槽102之中。
所述支撑板40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的下表面,并可通过粘合、卡合或点焊方式与触控板20的连接座201相结合,以由此支撑触控板20并与触控板20进行连动。另一方面,触控板20与支撑板40之间则通过连接座201的厚度形成一垂直间隙。于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0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的两个长形滑孔401,并可将四个限位件l2分别穿设于各长形滑孔401,再将限位件l2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0的下表面,使支撑板40可沿着长形滑孔401的长边进行移动。相同的,与支撑板40进行连动的触控板20则通过所形成的水平间隙于第一凹槽101中进行往复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插销一视角的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插销安装的立体示意图。于图2a中,所述转动插销30包括:枢接部301、连动端302、挡止端303及弹性件304,且连动端302及挡止端303分别连接于枢接部301相对的两侧。其中,枢接部301具有一轴孔3011及自轴孔3011朝向挡止端303延伸的开槽3012,而可于枢接部301形成类似p字形状的开口,且连动端302的垂直厚度d1大于挡止端303的垂直厚度d2。所述弹性件304具有簧体3041及与簧体3041相连的扭臂3042,而簧体3041配置于轴孔3011之中,扭臂3042则配置于开槽3012之中,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4可为一扭簧。
所述枢轴1021具有同轴设置的枢接段10211及相连的固定段10212,且固定段10212具有沿轴向设置的螺孔102121。所述枢接部301通过轴孔3011套设于枢接段10211而与枢轴1021枢接,使得枢接部301可以枢轴1021为中心进行转动;簧体3041则固设于固定段10212以固定弹性件304,使其无法随着枢接部301进行转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段10212与簧体3041具有相对应的多边形结构,使簧体3041可套设于固定段10212以固定弹性件304,而让弹性件304无法随着枢接部301进行转动。所述螺孔102121则可供一锁固件l1穿设并螺锁,以将转动插销30安装于枢轴1021上。
请继续参阅图2b。于图2b中,触控板20的侧缘与第一凹槽101延伸有第二凹槽102的一侧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水平间隙gh;触控板20与支撑板40之间则通过连接座201的厚度形成垂直间隙gv。另一方面,连动端302及挡止端303均位于水平间隙gh,且连动端302的垂直厚度d1约略大于垂直间隙gv而可对应于触控板20的侧缘;挡止端303的垂直厚度d2约略等于或小于垂直间隙gv并对应于垂直间隙gv。配置于开槽3012之中的扭臂3041则具有使挡止端303远离触控板20的势能。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的仰视图。于图3中,弹臂2011的卡合凸块20111与第一卡合凹口1031相互卡合以将触控板20定位,此时触控板20被定位于远离第二凹槽102的位置,且触控板20的侧缘与第一凹槽101之间具有水平间隙gh,而位于水平间隙gh的连动端302及挡止端303均不与触控板20相互干涉。此外,为让使用者于推动触控板20移动时产生不同的段落感,可将第一卡合凹口1031与第二卡合凹口1032设计成具有不同深度的凹口。举例而言,若第一卡合凹口1031的深度略小于第二卡合凹口1032的深度,当使用者通过开口101(如图1a所示)推动触控板20,使触控板20通过水平间隙gh朝向第二凹槽102的位置移动时,因弹臂2011受到第一凹槽101内壁面的抵压而发生形变,使卡合凸块2011逐渐脱离第一卡合凹口1031,但因第一卡合凹口1031的深度略小,而让卡合凸块20111较容易自第一卡合凹口1031脱离并移动至第二卡合凹口1032;反之,当使用者通过开口101推动触控板20,使触控板20远离第二凹槽102时,因第二卡合凹口10312的深度略大,而让卡合凸块20111较难自第二卡合凹口1032脱离并移动至第一卡合凹口1031,如此便可让使用者在推动触控板20产生不同的段落感。
接着,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作动的示意图。于图4的(i)中,当触控板20的卡合凸块20111与第一卡合凹口1031相互卡合时,触控板20被定位在远离第二凹槽102的位置,此时转动插销30的连动端302及挡止端303均不与触控板20相互干涉,而使用者可通过开口101(如图1a所示)按压触控板20,使触控板20以连接座20为支点而于垂直间隙gv(如图2b所示)之间进行摆动,并让按压开关202接触支撑板40的表面,使得触控板20产生相应的按压信号。
于图4的(ii)中,当使用者通过开口101推动触控板20,使触控板20通过水平间隙gh朝向第二凹槽102的位置移动时,弹臂2011因受到第一凹槽101内壁面的抵压而发生形变,使卡合凸块20111自第一卡合凹口1031脱离并移动至第二卡合凹口1032,随后再与第二卡合凹口1032相互卡合以将触控板20定位于靠近第二凹槽102的位置。而触控板20的侧缘亦同时推抵连动端302,使转动插销30以枢接部301为中心,进行逆时钟方向的转动,以由此带动挡止端303伸入触控板20与支撑板40之间的垂直间隙gv(如图2b所示),而让挡止端303与触控板20相互干涉,使触控板20无法在垂直间隙gv之间进行摆动。另一方面,触控板20亦同步地切换其功能模式,而可做为计算机或快捷键控制板使用。如此一来,通过挡止端303挡止触控板20,以限制触控板20于垂直方向的摆动,当使用者在操作计算机或快捷键控制板等功能模式时,便不会因按压触控板20而误触按压开关202,使其输出错误的按压信号。
于图4的(iii)中,当使用者通过开口101推动触控板20,使触控板20远离第二凹槽102的时,弹臂2011受到第一凹槽101内壁面的抵压而发生形变,使卡合凸块20111自第二卡合凹口1032脱离并移动至第一卡合凹口1031,随后再与第一卡合凹口1031相互卡合以将触控板20定位于远离第二凹槽102的位置。此时触控板20的侧缘远离连动端302,而弹性件304的扭臂3042(如图2a所示)同步地弹性回复,使转动插销30以枢接部301为中心进行顺时钟方向的转动而复位,而可带动挡止端303远离触控板20,使挡止端303脱离触控板20与支撑板40之间的垂直间隙gv(如图2b所示),如此挡止端303便无法再与触控板20相互干涉,让触控板20回复在垂直间隙gv之间摆动的功能。
相较于公知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模块可通过触控板与转动插销的连动,使触控板可快速地于按压模式及非按压模式间进行切换,并可避免使用者于操作功能模式,例如:计算机或快捷键控制板模式时,按压信号的误动作;故,本发明实为一极具产业价值的发明。
本发明得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
1.一种触控模块,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包括:
一第一凹槽,设置于该壳体的下表面;
一开口,位于该第一凹槽中;以及
一第二凹槽,延伸自该第一凹槽的一侧;
一触控板,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中,该触控板的下表面具有一连接座,且该触控板侧缘与该第一凹槽延伸有该第二凹槽的一侧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水平间隙;
一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下表面,且与该连接座相结合,以于该触控板与该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垂直间隙;以及
一转动插销,可复位地枢设于该第二凹槽中,包括:
一连动端,位于该水平间隙并对应于该触控板侧缘;以及
一挡止端,位于该水平间隙并对应于该垂直间隙;
其中,该触控板通过该水平间隙进行一往复移动,使该触控板侧缘推抵或远离该连动端,使该转动插销转动以带动该挡止端伸入或脱离该垂直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转动插销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的两侧分别连接该连动端及该挡止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枢接部具有一轴孔及自该轴孔朝向该挡止端延伸的一开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转动插销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具有一簧体及相连的一扭臂,该簧体配置于该轴孔中,该扭臂配置于该开槽中,且该扭臂具有使该挡止端远离该触控板的势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第二凹槽底面凸设有一枢轴,该枢轴依序穿设于该轴孔及配置于该轴孔中的该簧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枢轴具有一枢接段及相连的一固定段,该枢接部以该轴孔套设于该枢接段而可以该枢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该簧体固设于该固定段以固定该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的两个长形滑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模块,其进一步包括四个限位件,各该限位件穿设于各该长形滑孔再固定于该壳体的下表面,使该支撑板可沿着各该长形滑孔的长边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触控板的下表面具有一按压开关,且该连接座及该按压开关设置于该触控板下表面相对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当该挡止端脱离该垂直间隙时,该触控板可以该连接座为支点而于该垂直间隙之间进行摆动,使该按压开关接触该支撑板以产生相应的按压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第一凹槽于平行于该往复移动方向的侧边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一段落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连接座具有对应于该段落机构的一弹臂,该弹臂可调整地与该段落机构互相卡接,以对该触控板进行定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弹臂具有一卡合凸块,该段落机构具有对应于该卡合凸块的至少两个卡合凹口,当该触控板进行该往复移动时,该卡合凸块与该至少两个卡合凹口中的其中之一相互卡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连动端的垂直厚度大于该垂直间隙,该挡止端的垂直厚度等于或小于该垂直间隙。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其中该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机、pda、手写板或绘图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