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56


    本发明涉及电线卷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一种能够传输电能的导线,电线在收纳时需要用到电线卷筒,通过电线卷筒能够对电线进行很好的收卷存储,将电线收卷完之后需要将电线卷筒转移搬运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置,但目前对小型的电线卷筒进行转移搬运时需要用到人力搬运,或者用到推车进行运输,在进行人力搬运时大大的增加了人工劳动力,在进行推车运输时不具备防护设备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电线卷筒发生晃动,导致电线松乱。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1.现有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在进行小型的电线卷筒转移运输时,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晃动或滚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以及运输的过程中电线振动剧烈产生较大噪声;

    2.现有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在进行电线卷筒转移搬运时需要用到人力将电线卷筒搬运至装置上进行固定,或者用到推车进行运输,在进行人力搬运时大大的增加了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一种电线卷筒转移装置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晃动或滚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问题以及电线卷筒在搬运至转移装置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力搬运时大大的增加了人工劳动力问题;本装置通过设置电动驱动皮带传输带动电线卷筒缓缓上移至装置固定位置,有效解决人力搬运时增加人工劳动力问题,通过设置固定销以及气动棘轮机构对电线卷筒在移位过程中进行固定,提高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晃动或滚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问题。本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时灵活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顶部设置有承置板,所述承置板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承置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斜坡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壁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输送带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轴心处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一侧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所述固定座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电线卷筒,所述电线卷筒中心线处贯穿设置有内筒,所述电线卷筒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电线卷筒两侧分别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一侧设置有气动机构,所述内筒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电线卷筒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减振孔,所述减振孔一侧设置有减振块,所述减振块一侧设置有减振件,所述固定座另一侧设置有推手。

    优选的,所述气动机构内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伸缩杆外周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棘爪。

    优选的,所述减振件内部设置有减振环,所述减振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外周设置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承置板与斜坡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承置板与斜坡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呈l形,所述挡板垂直固定焊接在承置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牙等距离均匀对称分布在输送带内外壁,所述第一齿牙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承置板底部,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齿牙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带轮外部设置有电机,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电机通过电力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外壁,所述第二销孔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一侧,所述第一销孔内径尺寸与第二销孔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内筒内径尺寸与螺纹杆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螺纹杆活动插接在内筒内部,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母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棘轮固定安装在电线卷筒一侧,所述气动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一侧,所述气缸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气缸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伸缩移动,所述气动机构通过棘爪与棘轮固定卡接。

    优选的,所述减振孔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侧表面,所述减振块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侧表面,所述减振件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座对称分布在减振环两侧,所述连杆贯穿支座表面,所述减震弹簧螺旋环绕设置在连杆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通过设置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皮带传动连接,主动带轮通过外部电机驱动,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与输送带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带动输送带进行转动,输送带顶部设置有承置板,承置板通过第一齿牙与输送带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输送带传动带动承置板缓缓向上移动,使用者只需将电线卷筒放置于承置板上方,通过电力驱动即可将电线卷筒传送至固定座制定安装位置,同样的,通过电力可完成电线卷筒的向下输送,通过设置电动驱动皮带传输带动电线卷筒缓缓上移至装置固定位置,有效解决人力搬运时增加人工劳动力问题,减轻劳动强度;

    2、本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通过电线卷筒内部贯穿插接螺纹杆,螺纹杆两端通过固定螺母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完成对电线卷筒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固定,通过在电线卷筒侧表面设置第二销孔,固定座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置第一销孔,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提高固定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电线卷筒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同时在电线卷筒侧表面还设置有棘轮,在棘轮一侧设置有气动机构,气缸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伸缩,棘爪与棘轮固定卡接,限制电线卷筒转动,进一步提高电线卷筒固定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弹簧与活塞提高气缸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通过固定销以及气动棘轮机构对电线卷筒在移位过程中进行固定,提高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晃动或滚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问题;

    3、本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通过在电线卷筒侧表面设置减振孔,减振块;减振件,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电线卷筒转移过程中装置会产生剧烈震动,通过减振孔,减振块,减振件对震动的缓和吸收,有效解决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振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易发生松乱以及产生较大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线卷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线卷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振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底板;3、万向轮;4、斜坡;5、承置板;6、挡板;7、第一齿牙;8、输送带;9、第二齿牙;10、主动齿轮;11、从动带轮;12、主动带轮;13、皮带;14、固定板;15、第一销孔;16、电线卷筒;17、内筒;18、第二销孔;19、棘轮;20、气动机构;201、气缸;202、伸缩杆;203、活塞;204、弹簧;205、棘爪;21、螺纹杆;22、固定螺母;23、减振孔;24、减振块;25、减振件;251、减振环;252、支座;253、连杆;254、减震弹簧;26、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固定座1一侧设置有斜坡4,斜坡4顶部设置有承置板5,承置板5一端设置有挡板6,承置板5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牙7,斜坡4内部设置有输送带8,输送带8内壁设置有第二齿牙9,输送带8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轴心处设置有从动带轮11,从动带轮11一侧设置有主动带轮12,从动带轮11与主动带轮12之间设置有皮带13,固定座1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底部设置有第一销孔15,固定座1内侧设置有电线卷筒16,电线卷筒16中心线处贯穿设置有内筒17,电线卷筒16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销孔18,电线卷筒16两侧分别设置有棘轮19,棘轮19一侧设置有气动机构20,内筒17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22,电线卷筒16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减振孔23,减振孔23一侧设置有减振块24,减振块24一侧设置有减振件25,固定座1另一侧设置有推手26。

    综上,气动机构20内部设置有气缸201,气缸201一端设置有伸缩杆202,伸缩杆202一端设置有活塞203,伸缩杆202外周设置有弹簧204,伸缩杆202一端设置有棘爪205,气缸201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202伸缩,棘爪205与棘轮19固定卡接,限制电线卷筒16转动,进一步提高电线卷筒固定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弹簧204与活塞203提高气缸201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减振件25内部设置有减振环251,减振环25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252,支座252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杆253,连杆253外周设置有减震弹簧254,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电线卷筒转移过程中装置会产生剧烈震动,通过减振环251,减震弹簧254对震动的缓和吸收;承置板5与斜坡4之间设置有滑轨,承置板5与斜坡4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挡板6呈l形,挡板6垂直固定焊接在承置板5底端,将电线卷筒放置于承置板5上方,通过电力驱动即可将电线卷筒传送至固定座1制定安装位置;第二齿牙9等距离均匀对称分布在输送带8内外壁,第一齿牙7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承置板5底部,第一齿牙7与第二齿牙9齿牙啮合传动连接,承置板5通过第一齿牙7与输送带8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输送带8传动带动承置板5缓缓向上移动;主动带轮12外部设置有电机,主动带轮12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端,电机通过电力驱动主动带轮12转动,主动带轮12与从动带轮11通过皮带13皮带传动连接,主动带轮12通过外部电机驱动,带动主动齿轮10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0与输送带8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带动输送带8进行转动;固定板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外壁,第二销孔18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一侧,第一销孔15内径尺寸与第二销孔18内径尺寸相适配,第一销孔15与第二销孔18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销,第一销孔15与第二销孔18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提高固定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电线卷筒1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内筒17内径尺寸与螺纹杆21外径尺寸相适配,螺纹杆21活动插接在内筒17内部,螺纹杆2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母22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通过电线卷筒16内部贯穿插接螺纹杆21,螺纹杆21两端通过固定螺母22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完成对电线卷筒16与固定座1之间的位置固定;棘轮19固定安装在电线卷筒16一侧,气动机构2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一侧,气缸201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气缸201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202伸缩移动,气动机构20通过棘爪205与棘轮19固定卡接,气缸201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202伸缩,棘爪205与棘轮19固定卡接,限制电线卷筒16转动,进一步提高电线卷筒固定的可靠性;减振孔23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减振块24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减振件25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通过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设置减振孔23,减振块24;减振件25,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支座252对称分布在减振环251两侧,连杆253贯穿支座252表面,减震弹簧254螺旋环绕设置在连杆253外周,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电线卷筒转移过程中装置会产生剧烈震动,通过减振环251,减震弹簧254对震动的缓和吸收。

    本结构的工作使用流程以及安装方法为,本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主动带轮12,主动带轮12通过皮带13与从动带轮11皮带传动连接,主动带轮12通过外部电机驱动,带动主动齿轮10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0与输送带8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带动输送带8进行转动,输送带8顶部设置有承置板5,承置板5通过第一齿牙7与输送带8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输送带8传动带动承置板5缓缓向上移动,使用者只需将电线卷筒放置于承置板5上方,通过电力驱动即可将电线卷筒传送至固定座1制定安装位置,同样的,通过电力可完成电线卷筒的向下输送,通过设置电动驱动皮带传输带动电线卷筒缓缓上移至装置固定位置,有效解决人力搬运时增加人工劳动力问题,减轻劳动强度;通过电线卷筒16内部贯穿插接螺纹杆21,螺纹杆21两端通过固定螺母22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完成对电线卷筒16与固定座1之间的位置固定,通过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设置第二销孔18,固定座1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底部设置第一销孔15,第一销孔15与第二销孔18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提高固定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电线卷筒1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同时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还设置有棘轮19,在棘轮19一侧设置有气动机构20,气缸201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202伸缩,棘爪205与棘轮19固定卡接,限制电线卷筒16转动,进一步提高电线卷筒固定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弹簧204与活塞203提高气缸201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通过固定销以及气动棘轮机构对电线卷筒在移位过程中进行固定,提高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晃动或滚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问题;通过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设置减振孔23,减振块24;减振件25,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电线卷筒转移过程中装置会产生剧烈震动,通过减振孔23,减振块24,减振件25对震动的缓和吸收,有效解决在运输的过程中使得电线卷筒发生振动,导致电线在卷筒上易发生松乱以及产生较大噪音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固定座(1)一侧设置有斜坡(4),所述斜坡(4)顶部设置有承置板(5),所述承置板(5)一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承置板(5)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牙(7),所述斜坡(4)内部设置有输送带(8),所述输送带(8)内壁设置有第二齿牙(9),所述输送带(8)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轴心处设置有从动带轮(11),所述从动带轮(11)一侧设置有主动带轮(12),所述从动带轮(11)与主动带轮(12)之间设置有皮带(13),所述固定座(1)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底部设置有第一销孔(15),所述固定座(1)内侧设置有电线卷筒(16),所述电线卷筒(16)中心线处贯穿设置有内筒(17),所述电线卷筒(16)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销孔(18),所述电线卷筒(16)两侧分别设置有棘轮(19),所述棘轮(19)一侧设置有气动机构(20),所述内筒(17)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22),所述电线卷筒(16)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减振孔(23),所述减振孔(23)一侧设置有减振块(24),所述减振块(24)一侧设置有减振件(25),所述固定座(1)另一侧设置有推手(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20)内部设置有气缸(201),所述气缸(201)一端设置有伸缩杆(202),所述伸缩杆(202)一端设置有活塞(203),所述伸缩杆(202)外周设置有弹簧(204),所述伸缩杆(202)一端设置有棘爪(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25)内部设置有减振环(251),所述减振环(25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252),所述支座(252)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杆(253),所述连杆(253)外周设置有减震弹簧(2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板(5)与斜坡(4)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承置板(5)与斜坡(4)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挡板(6)呈l形,所述挡板(6)垂直固定焊接在承置板(5)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牙(9)等距离均匀对称分布在输送带(8)内外壁,所述第一齿牙(7)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承置板(5)底部,所述第一齿牙(7)与第二齿牙(9)齿牙啮合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12)外部设置有电机,所述主动带轮(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电机通过电力驱动主动带轮(12)转动,所述主动带轮(12)与从动带轮(11)通过皮带(13)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外壁,所述第二销孔(18)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一侧,所述第一销孔(15)内径尺寸与第二销孔(18)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销孔(15)与第二销孔(18)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7)内径尺寸与螺纹杆(21)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螺纹杆(21)活动插接在内筒(17)内部,所述螺纹杆(2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母(22)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19)固定安装在电线卷筒(16)一侧,所述气动机构(2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一侧,所述气缸(201)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气缸(201)通过电力驱动伸缩杆(202)伸缩移动,所述气动机构(20)通过棘爪(205)与棘轮(19)固定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孔(23)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所述减振块(24)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所述减振件(25)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电线卷筒(16)侧表面;

    所述支座(252)对称分布在减振环(251)两侧,所述连杆(253)贯穿支座(252)表面,所述减震弹簧(254)螺旋环绕设置在连杆(253)外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线卷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固定座一侧设置有斜坡,斜坡顶部设置有承置板,承置板一端设置有挡板,承置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牙,斜坡内部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内壁设置有第二齿牙,输送带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轴心处设置有从动带轮;该一种方便移位的电线卷筒转移装置,通过设置电动驱动皮带传输带动电线卷筒缓缓上移,有效解决人力搬运时增加人工劳动力问题,通过设置固定销以及气动棘轮机构对电线卷筒在移位过程中进行固定,提高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电线卷筒固定效果以及稳定性差,导致电线在卷筒上发生松乱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张海强;孙鹏;张志浩;程国庆;姜姝彤;赵晓轲;刘海波;彭锐;栾晓宁;臧浩洋;杨馥华;王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7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