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缠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70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缆缠绕设备。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一种用于缠绕线的装置,可用于对漆包铜线(绕制电子、电器产品的电感线圈)、漆包铝线、纺织线(绕制纺织机用的纱锭、线团)、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和电缆的缠绕。

    现有技术中,线缆卷绕作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通过机械设备,虽然效率高,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线缆缠绕方式复杂,同时线缆移动跟随定线轮移动稳定性差,线缆缠绕松紧程度低的问题;二是人工卷绕,效率低,且卷绕后的线缆卷型松散无规则,线缆在卷绕过程中相互挤压,导致线缆压溃,影响其使用过程中的抗拉强度及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缠绕设备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缠绕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工作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凸轮腔上方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中部向下接通设置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出料管,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下方设置有缠绕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下方设置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与所述缠绕凸轮腔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缠绕凸轮轴,所述缠绕凸轮轴转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缠绕导向机构运动进行缠绕导向,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右侧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缠绕皮带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上方设置有换向腔,所述缠绕皮带腔下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上动力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换向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电机带轮,所述电机带轮向前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缠绕机构和所述缠绕凸轮轴运动,所述电机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锥齿轮,所述换向腔后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换向轴,所述换向轴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锥齿轮啮合的换向锥齿轮,所述换向轴上位于所述换向锥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换向带轮,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凸轮腔后侧设置有调直传动腔,所述调直传动腔与所述换向腔间接通设置有动力皮带腔,所述调直传动腔前后端壁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换轴,所述转换轴上固定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换齿轮,所述转换轴上位于所述转换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转换带轮,右侧所述转换带轮与所述换向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转换带轮向左右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凸轮腔内的压紧机构运动将缠绕轮夹紧,所述转换带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进线通道内的调直机构将线缆调直,所述工作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开关固定杆,所述开关固定杆左端壁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机间使用电力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导向机构包括所述缠绕凸轮轴上固定设置的缠绕凸轮,所述缠绕凸轮腔与所述工作腔间左右对称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滑杆,所述缠绕滑杆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缠绕滑杆腔,所述缠绕凸轮腔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缠绕滑杆腔内的缠绕固定杆,所述缠绕滑杆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钩杆,所述缠绕钩杆上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钩轴,所述缠绕钩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钩轮。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和所述转换腔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缠绕皮带腔的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缠绕从动带轮,所述缠绕从动带轮与所述电机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缠绕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齿轮,所述缠绕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底板,所述转换腔上下端壁间位于右侧所述缠绕轴和所述缠绕凸轮轴间转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缠绕齿轮啮合的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缠绕凸轮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中间齿轮啮合的缠绕凸轮齿轮,所述转换腔上下端壁间位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转换腔上端壁间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和左侧所述缠绕齿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所述调直传动腔和所述凸轮腔间转动设置的前后延伸的顶板凸轮轴,所述顶板凸轮轴后端通过安全联轴器连接设置有顶板凸轮带轮,所述顶板凸轮带轮与所述转换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凸轮腔靠近对称中心侧固定设置有凸轮挡块,所述顶板凸轮轴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挡块抵接的顶板凸轮,所述凸轮腔与所述工作腔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凸轮杆,所述缠绕凸轮杆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顶板凸轮抵接的缠绕板,所述缠绕板下端壁与所述凸轮腔下端壁间使用缠绕弹簧连接设置,所述缠绕凸轮杆下端转动设置有缠绕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直机构包括所述进线通道左右对称接通设置的调直腔,所述调直腔与所述调直传动腔间转动设置有调直从动轴,所述调直从动轴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轮,所述调直从动轴后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齿轮,所述调直腔与所述调直传动腔间位于所述调直从动轴下侧转动设置有调直主动轴,所述调直主动轴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主动轮,所述调直主动轴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调直从动齿轮啮合的调直主动齿轮,所述调直主动轴上位于所述调直主动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调直带轮,所述调直带轮与所述转换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出料管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调直换向轴,所述工作腔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换向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绕线效果佳,通过反向转动的调直机构对线缆进行拉张左右,有效解决了线缆缠绕松紧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缠绕导向机构有效解决了卷绕后的线缆卷型松散无规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内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工作腔18,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工作腔18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凸轮腔26,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凸轮腔26上方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进线通道42,所述进线通道42中部向下接通设置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出料管48,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工作腔18下方设置有缠绕凸轮腔21,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21下方设置有转换腔19,所述转换腔19与所述缠绕凸轮腔21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缠绕凸轮轴14,所述缠绕凸轮轴14转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18内的缠绕导向机构100运动进行缠绕导向,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21右侧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缠绕皮带腔24,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24上方设置有换向腔66,所述缠绕皮带腔24下端固定设置有电机70,所述电机70向上动力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换向腔66内的电机轴69,所述电机轴69上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24内固定设置有电机带轮68,所述电机带轮68向前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18内的缠绕机构200和所述缠绕凸轮轴14运动,所述电机轴69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锥齿轮67,所述换向腔66后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换向轴63,所述换向轴63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锥齿轮67啮合的换向锥齿轮65,所述换向轴63上位于所述换向锥齿轮65前侧固定设置有换向带轮64,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凸轮腔26后侧设置有调直传动腔58,所述调直传动腔58与所述换向腔66间接通设置有动力皮带腔62,所述调直传动腔58前后端壁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换轴54,所述转换轴54上固定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换齿轮61,所述转换轴54上位于所述转换齿轮61前侧固定设置有转换带轮60,右侧所述转换带轮60与所述换向带轮64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转换带轮60向左右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凸轮腔26内的压紧机构300运动将缠绕轮34夹紧,所述转换带轮60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进线通道42内的调直机构400将线缆调直,所述工作腔18后端壁固定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开关固定杆32,所述开关固定杆32左端壁固定设置有开关33,所述开关33与所述电机70间使用电力连接。

    有益地,所述缠绕导向机构100包括所述缠绕凸轮轴14上固定设置的缠绕凸轮23,所述缠绕凸轮腔21与所述工作腔18间左右对称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滑杆28,所述缠绕滑杆28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缠绕滑杆腔29,所述缠绕凸轮腔21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缠绕滑杆腔29内的缠绕固定杆27,所述缠绕滑杆28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钩杆31,所述缠绕钩杆31上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钩轴50,所述缠绕钩轴50上固定设置有缠绕钩轮52。

    有益地,所述缠绕机构200包括所述工作腔18和所述转换腔19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缠绕皮带腔24的缠绕轴20,所述缠绕轴20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24内固定设置有缠绕从动带轮25,所述缠绕从动带轮25与所述电机带轮68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缠绕轴20下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齿轮11,所述缠绕轴20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底板30,所述转换腔19上下端壁间位于右侧所述缠绕轴20和所述缠绕凸轮轴14间转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中间轴16,所述第三中间轴16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缠绕齿轮11啮合的第三中间齿轮17,所述缠绕凸轮轴14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中间齿轮17啮合的缠绕凸轮齿轮15,所述转换腔19上下端壁间位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15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15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13,所述转换腔19上端壁间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3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3和左侧所述缠绕齿轮11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12。

    有益地,所述压紧机构300包括所述调直传动腔58和所述凸轮腔26间转动设置的前后延伸的顶板凸轮轴41,所述顶板凸轮轴41后端通过安全联轴器53连接设置有顶板凸轮带轮59,所述顶板凸轮带轮59与所述转换带轮60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凸轮腔26靠近对称中心侧固定设置有凸轮挡块40,所述顶板凸轮轴41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挡块40抵接的顶板凸轮39,所述凸轮腔26与所述工作腔18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凸轮杆36,所述缠绕凸轮杆36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顶板凸轮39抵接的缠绕板38,所述缠绕板38下端壁与所述凸轮腔26下端壁间使用缠绕弹簧37连接设置,所述缠绕凸轮杆36下端转动设置有缠绕顶板35。

    有益地,所述调直机构400包括所述进线通道42左右对称接通设置的调直腔71,所述调直腔71与所述调直传动腔58间转动设置有调直从动轴43,所述调直从动轴43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轮44,所述调直从动轴43后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齿轮56,所述调直腔71与所述调直传动腔58间位于所述调直从动轴43下侧转动设置有调直主动轴46,所述调直主动轴46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主动轮45,所述调直主动轴46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调直从动齿轮56啮合的调直主动齿轮55,所述调直主动轴46上位于所述调直主动齿轮55前侧固定设置有调直带轮57,所述调直带轮57与所述转换带轮60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出料管48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调直换向轴47,所述工作腔18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换向轮49。

    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法。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工作过程:左右分别将线缆绕过所述调直主动轮45、所述调直换向轴47、所述缠绕换向轮49和所述缠绕钩轮52后绕设固定在放置与所述缠绕底板30上的缠绕轮34,启动所述电机70转动带动所述电机轴6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电机锥齿轮6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换向锥齿轮6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换向带轮6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换带轮6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换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顶板凸轮带轮5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顶板凸轮3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板38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顶板35向下移动与所述缠绕轮34抵接并将其压紧,所述顶板凸轮39在所述凸轮挡块40作用下停止转动所述安全联轴器53打滑,所述转换带轮60转动同时可带动所述调直带轮5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调直主动齿轮5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调直从动齿轮5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调直从动轮44和所述调直主动轮45反向等速转动将线缆调直,所述电机轴69转动同时可带动所述电机带轮68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从动带轮25转动,从而带动右侧所述缠绕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中间齿轮1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凸轮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左侧所述缠绕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两所述缠绕底板30反向等速转动,将线缆缠绕在所述缠绕轮34上,所述缠绕凸轮齿轮15转动同时可带动所述缠绕凸轮2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滑杆28带着所述缠绕钩杆31上下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缠绕钩轮52牵引线缆上下绕设,绕设到设定量后线缆与所述开关33抵接并触发所述开关33反转所述电机70,带动所述顶板凸轮39复位,从而带动所述缠绕顶板35复位,然后取下所述缠绕轮34并更换空的缠绕轮34重复上述动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工作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凸轮腔上方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中部向下接通设置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出料管,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下方设置有缠绕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下方设置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与所述缠绕凸轮腔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缠绕凸轮轴,所述缠绕凸轮轴转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缠绕导向机构运动进行缠绕导向,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右侧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缠绕皮带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上方设置有换向腔,所述缠绕皮带腔下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上动力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换向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电机带轮,所述电机带轮向前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缠绕机构和所述缠绕凸轮轴运动,所述电机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锥齿轮,所述换向腔后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换向轴,所述换向轴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锥齿轮啮合的换向锥齿轮,所述换向轴上位于所述换向锥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换向带轮,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凸轮腔后侧设置有调直传动腔,所述调直传动腔与所述换向腔间接通设置有动力皮带腔,所述调直传动腔前后端壁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换轴,所述转换轴上固定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换齿轮,所述转换轴上位于所述转换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转换带轮,右侧所述转换带轮与所述换向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转换带轮向左右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凸轮腔内的压紧机构运动将缠绕轮夹紧,所述转换带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进线通道内的调直机构将线缆调直,所述工作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开关固定杆,所述开关固定杆左端壁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机间使用电力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导向机构包括所述缠绕凸轮轴上固定设置的缠绕凸轮,所述缠绕凸轮腔与所述工作腔间左右对称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滑杆,所述缠绕滑杆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缠绕滑杆腔,所述缠绕凸轮腔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所述缠绕滑杆腔内的缠绕固定杆,所述缠绕滑杆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钩杆,所述缠绕钩杆上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钩轴,所述缠绕钩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钩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和所述转换腔间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缠绕皮带腔的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位于所述缠绕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缠绕从动带轮,所述缠绕从动带轮与所述电机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缠绕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缠绕齿轮,所述缠绕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缠绕底板,所述转换腔上下端壁间位于右侧所述缠绕轴和所述缠绕凸轮轴间转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三中间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缠绕齿轮啮合的第三中间齿轮,所述缠绕凸轮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中间齿轮啮合的缠绕凸轮齿轮,所述转换腔上下端壁间位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缠绕凸轮齿轮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转换腔上端壁间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左侧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和左侧所述缠绕齿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所述调直传动腔和所述凸轮腔间转动设置的前后延伸的顶板凸轮轴,所述顶板凸轮轴后端通过安全联轴器连接设置有顶板凸轮带轮,所述顶板凸轮带轮与所述转换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凸轮腔靠近对称中心侧固定设置有凸轮挡块,所述顶板凸轮轴前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挡块抵接的顶板凸轮,所述凸轮腔与所述工作腔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缠绕凸轮杆,所述缠绕凸轮杆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顶板凸轮抵接的缠绕板,所述缠绕板下端壁与所述凸轮腔下端壁间使用缠绕弹簧连接设置,所述缠绕凸轮杆下端转动设置有缠绕顶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机构包括所述进线通道左右对称接通设置的调直腔,所述调直腔与所述调直传动腔间转动设置有调直从动轴,所述调直从动轴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轮,所述调直从动轴后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从动齿轮,所述调直腔与所述调直传动腔间位于所述调直从动轴下侧转动设置有调直主动轴,所述调直主动轴前端固定设置有调直主动轮,所述调直主动轴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调直从动齿轮啮合的调直主动齿轮,所述调直主动轴上位于所述调直主动齿轮前侧固定设置有调直带轮,所述调直带轮与所述转换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出料管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调直换向轴,所述工作腔后端壁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缠绕换向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缆缠绕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工作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凸轮腔上方设置有左右贯通开口向前的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中部向下接通设置有开口向下和向前的出料管,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工作腔下方设置有缠绕凸轮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缠绕凸轮腔下方设置有转换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缆缠绕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绕线效果佳,通过反向转动的调直机构对线缆进行拉张左右,有效解决了线缆缠绕松紧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缠绕导向机构有效解决了卷绕后的线缆卷型松散无规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钲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润墨瑾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