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3

    本发明涉及根菜类蔬菜的栽培方法,特别是牛蒡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冬播,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牛蒡,牛蒡按肉质根的色泽分为黄皮牛蒡、褐皮牛蒡、还有珍贵的黑皮牛蒡,白皮牛蒡市场上很少见,牛蒡肉质根表皮有一种色素,有的色素的颜色会随着土壤ph值的变化而变化,本发明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组成土壤ph值缓冲,用以调整土壤ph值,土壤ph值在酸性情况下即ph至在5.2至5.7条件下,再用长白山天然腐殖土深翻土地调节土壤疏松度,可以使牛蒡肉质根表现为乳白色,基肥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驱虫、驱鼠、以及4至5月份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可以防虫驱鼠的作用,采用窄沟预防塌沟等技术,牛蒡的产量质量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牛蒡表皮含有一种色素,这种色素对ph值反应比较敏感,在不同的ph值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当土壤的ph值在5.2至5.7时,且土壤的表层温度不超过28℃时,牛蒡的肉质根表皮为白色,白皮牛蒡种植必须在春天2月中旬至2月下旬播种,种植牛蒡的田块ph值应在5.2至5.7的微酸性土壤,若土壤的ph值小于5.2时可用弱碱性的磷酸氢二钾调整ph至5.2至5.7,用每亩的施肥量为: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3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0.8至0.9公斤,硒肥3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4时;硼砂硼酸钠600克,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5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7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3公斤;土壤ph值大于5.7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8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25至45公斤,磷酸二氢钾60至80公斤、辛硫磷0.2公斤;深翻30至35厘米,晒土5至7天;土壤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一方面可以增加磷、钾肥料,更重要的是可以调整牛蒡肉质根生长环境中的土壤的ph值,使其控制在5.2至5.7的范围内;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施入颗粒碳酸氢铵一方面增加土壤氮肥,同时颗粒碳酸氢铵在土壤中会持续释放氨,氨具有挥发性气味可以有效地驱除地下害虫,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可以杀灭牛蒡沟中的地下害虫,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可以使牛蒡沟土壤疏松,同时透气性好,高温时可以有效地减低土壤表层温度,确保牛蒡肉质根表皮色泽为乳白色;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实施例1: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15至20日,牛蒡地土壤的ph值5.0至5.2时可用弱碱性的磷酸氢二钾调整ph至5.2至5.7,用每亩的施肥量为: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厘米;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100至12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4至15%,l级,22至26%,m级,24至26%,2m级,25至26%,s级15%以上。

    实例说明实例2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18至22日,土壤的ph值小于5.2时可用弱碱性的磷酸氢二钾调整ph至5.2至5.7,用每亩的施肥量为: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1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施入颗粒碳酸氢铵一方面增加土壤氮肥,同时颗粒碳酸氢铵在土壤中会持续释放氨,氨具有挥发性气味可以有效地驱除地下害虫,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可以杀灭牛蒡沟中的地下害虫,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可以使牛蒡沟土壤疏松,同时透气性好,高温时可以有效地减低土壤表层温度,确保牛蒡肉质根表皮色泽为乳白色;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实施例3: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19至2月22日,土壤ph值为5.3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0.8至0.9公斤,硒肥3公斤,辛硫磷0.2公斤;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2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实例4: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20至22日,土壤ph值为5.4时;硼砂硼酸钠600克,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实例5: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22至24日,土壤ph值为5.5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7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3公斤;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施入颗粒碳酸氢铵一方面增加土壤氮肥,同时颗粒碳酸氢铵在土壤中会持续释放氨,氨具有挥发性气味可以有效地驱除地下害虫,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可以杀灭牛蒡沟中的地下害虫,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可以使牛蒡沟土壤疏松,同时透气性好,高温时可以有效地减低土壤表层温度,确保牛蒡肉质根表皮色泽为乳白色;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实例6:(1)2月22日至26日,牛蒡表皮含有一种色素,土壤ph值大于5.7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8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25至45公斤,磷酸二氢钾60至80公斤、辛硫磷0.2公斤;深翻30至35厘米,晒土5至7天;土壤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一方面可以增加磷、钾肥料,更重要的是可以调整牛蒡肉质根生长环境中的土壤的ph值,使其控制在5.2至5.7的范围内;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15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施入颗粒碳酸氢铵一方面增加土壤氮肥,同时颗粒碳酸氢铵在土壤中会持续释放氨,氨具有挥发性气味可以有效地驱除地下害虫,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可以杀灭牛蒡沟中的地下害虫,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150公斤可以使牛蒡沟土壤疏松,同时透气性好,高温时可以有效地减低土壤表层温度,确保牛蒡肉质根表皮色泽为乳白色;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待牛蒡种子露白时播种;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春天气温干旱,土壤表层容易失水,播种牛蒡时要用地膜保水,覆盖地膜中午温度高容易造成烂种,敷垄后地膜中间开一道口使牛蒡芽能从开口处长出,地膜上盖一层土主要的作用是降低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效果:牛蒡采收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亩产量1200至1400公斤,牛蒡肉质根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技术特征:

    1.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2月中旬至2月下旬,选择土壤ph至在5.2至5.7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ph值小于5.2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3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0.8至0.9公斤,硒肥3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4时;硼砂硼酸钠600克,硒肥3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2公斤;土壤ph值为5.5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7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35公斤,磷酸二氢钾35公斤、辛硫磷0.3公斤;土壤ph值大于5.7时,每亩的施肥量为硼砂硼酸钠800克,硒肥2公斤,磷酸氢二钾25至45公斤,磷酸二氢钾60至80公斤、辛硫磷0.2公斤;深翻30至35厘米,晒土5至7天;

    (2)按行距85厘米放线,按线开钩,根据地形每43米用机械开一道腰沟,用牛蒡机开沟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开勾前,每亩施颗粒碳酸氢铵80kg、每亩加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ml拌细沙土25kg均匀撒施在开沟线的地表;开沟时不能和腰沟交叉,必须在距腰沟20至23厘米的地方停止开沟,以免打通牛蒡沟进水,影响牛蒡生长,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30至35cm、高20至23cm的垄,打沟以后沿垄的两侧把垄压实,再把垄上面压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压实后的土拢底宽28至32厘米,上口宽15至20;拢高20厘米;

    (3)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浸泡48小时;

    (4)播种: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在步骤(2)形成的土垅中线播种,株距5厘米,每穴1粒、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覆盖地膜,选用30天可吸收地膜,地膜厚度0.08丝,地膜宽度与土拢上口宽度一致,地膜中间划一道口,以利后期牛蒡发芽出苗,地膜上敷一层薄土,土厚0.5至1.2厘米;

    (5)春播牛蒡保苗很重要,播种10至15天牛蒡苗可出齐,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牛蒡三叶期之前不需浇水;

    (6)4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下午,在两牛蒡沟之间划一道细沟,肥料施在细沟中,施后把沟填平压实,每亩施碳酸氢铵35至40公斤;

    (7)6月中旬选择在晴天的傍晚,每亩用50%的辛硫磷100ml,对50公斤配成药液,拌入3~4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的花生饼中,顺垄撒入田间,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

    (8)进入7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除按常规肥水管理以外,及时清除两牛蒡垄之间的杂草,防止两垄之间积水,腰沟畅通,田间管理同秋牛蒡栽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皮牛蒡的栽培方法,选择2月中旬至2月下旬,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入颗粒碳酸氢铵80 kg、长白山天然腐殖土1000至1200公斤、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调整土壤PH值为5.2至5.7,用1.8%的北农爱福丁乳油500 mL拌细沙土25 kg均匀撒施地表,深翻30至35厘米,晒土5至7天,行距85厘米,开沟机转头直径7至9厘米,沟深90厘米,将牛蒡种子在太阳下晒4至5小时,用25℃温水侵泡48小时,效果:牛蒡采收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每亩产量1200至1500公斤,牛蒡肉质根表皮乳白色,牛蒡次品率小于至9%,产品规格2L级,15至17%,L级,25至28%,M级,20至22%,2M级,25至26%,S级7至15%。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胡传银;张艳明;姚凤腾;李德志;毛品宇;孟东;张爱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康汇百年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天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6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