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73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装配式施工方式的兴起,对预制构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即pc构件(precastconcrete),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结构,预制柱梁结构,预制地基基础结构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这种传统的施工方式工序更加繁琐,还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施工周期很长,而采用预制构件装配施工的形式,可以在工厂内提前将各个构件浇筑加工完成,现场直接拼合,便可使得施工周期大大减少。

    与传统施工中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一样,对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也需要搭建模板,再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从而混凝土凝固形成所需的预制构件,一般的构件形态比较规整,如楼板结构,柱梁结构等,这样只需要搭建底侧模板与侧边模板形成内部空间,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与传统的模板搭建一样,采用较多的是木模板,模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枪钉固定,拆除时直接暴力拆除,这样模板不可用于再次使用,浪费较为严重,该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搭建操作简单快捷,同时方便拆除,有利于重复利用,减少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底模板,侧模板,所述底模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侧模板为长条形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底模板与侧模板均可以采用钢模板形式,结构坚固耐用,所述侧模板的外侧面部位排列设置有多道插入杆,所述插入杆的顶端部位与侧模板的外侧面连接固定,插入杆与侧模板的外侧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插入杆与侧模板之间处于平行关系,所述插入杆与侧模板的底侧边处于垂直关系,所述底模板的左右两侧边部位排列固定有多道插入套,所述插入套与底模板处于垂直关系,所述插入套内存在内部空腔,且其内的内部空腔顶部与外界贯通,所述插入杆能够正好插入进插入套的内部空腔内,所述插入套在底模板左右两侧边上的排列位置与插入杆在侧模板外侧面上的排列位置对应,侧模板外侧面上排列的插入杆能够对应插入进底模板左右两侧边上排列的插入套内,使得侧模板连接固定到底模板的侧边部位,且由于插入套与底模板处于垂直关系,而插入杆与侧模板处于平行关系,则侧模板在固定后与底模板处于垂直关系,当然这是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因为预制结构体的棱边一般为直角边,若是非直角边也可以根据预制结构体的形状进行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底模板的四周侧边部位均可根据需要固定设置插入套,这样侧模板可以按此方式固定到底模板的四周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在安装时只需要将侧模板上的插入杆插入进底模板侧边对应部位的插入套内,即可将侧模板安装固定到底模板的侧边部位,形成浇筑空间后,后便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待预制构件完全凝固后,只需要将插入杆从插入套部位拔出即可将侧模板取下,这样不对侧模板以及底模板造成破坏,预制构件取出后,侧模板以及底模板还可用于再次使用,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具体的,当侧模板上的插入杆插入进插入套内后,插入套的侧边正好贴靠侧模板的外侧面,这样在混凝土浇筑后,作用到侧模板部位的侧向压力会直接传递至插入套上,最终由底模板承担,有利于侧模板的固定稳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因压力过大垮塌。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模板的左右两侧边部位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陷槽,当侧模板上的插入杆插入进插入套内后,侧模板的底侧正好陷入进凹陷槽内,从而避免底模板与侧模板的底侧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在浇筑混凝土后能够减少流体态的混凝土从缝隙部位渗出的现象。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侧模板的顶部外侧部位固定设置有凸出板,在对插入杆进行插入时,可以向下击打凸出板部位产生向下冲击力,而需要将插入杆拔出时则可以向上击打凸出板部位产生向上冲击力,方便侧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模板上设置的插入套的外侧与底模板的上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撑板,所述加强支撑板为三角状,作用是增加插入套与底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强度,在侧模板安装后,为侧模板提供更牢靠的支撑,进一步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因压力过大垮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如图1所示,包括底模板1,侧模板2,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侧模板2为长条形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底模板1与侧模板2均可以采用钢模板形式,结构坚固耐用,所述侧模板2的外侧面部位排列设置有多道插入杆21,所述插入杆21的顶端部位与侧模板2的外侧面连接固定,如图2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插入杆21与侧模板2的外侧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插入杆21与侧模板2之间处于平行关系,所述插入杆21与侧模板2的底侧边处于垂直关系,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部位排列固定有多道插入套11,如图1所示,所述插入套11与底模板1处于垂直关系,所述插入套11内存在内部空腔,且其内的内部空腔顶部与外界贯通,如图4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插入杆21能够正好插入进插入套11的内部空腔内,所述插入套11在底模板1左右两侧边上的排列位置与插入杆21在侧模板2外侧面上的排列位置对应,侧模板2外侧面上排列的插入杆21能够对应插入进底模板1左右两侧边上排列的插入套11内,如图3所示,使得侧模板2连接固定到底模板1的侧边部位,且由于插入套11与底模板1处于垂直关系,而插入杆21与侧模板2处于平行关系,则侧模板2在固定后与底模板1处于垂直关系,当然这是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因为预制结构体的棱边一般为直角边,若是非直角边也可以根据预制结构体的形状进行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底模板1的四周侧边部位均可根据需要固定设置插入套11,这样侧模板2可以按此方式固定到底模板1的四周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在安装时只需要将侧模板2上的插入杆21插入进底模板1侧边对应部位的插入套11内,即可将侧模板2对应安装到底模板1的侧边部位,形成浇筑空间后,后便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待预制构件完全凝固后,只需要将插入杆21从插入套11部位拔出即可将侧模板2取下,这样不对侧模板2以及底模板1造成破坏,预制构件取出后,侧模板2以及底模板1还可用于再次使用,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具体的,当侧模板2上的插入杆21插入进插入套11内后,插入套11的侧边正好贴靠侧模板2的外侧面,如图4所示,这样在混凝土浇筑后,作用到侧模板2部位的侧向压力会直接传递至插入套11上,最终由底模板1承担,有利于侧模板2的固定稳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因压力过大垮塌。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部位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陷槽12,如图1及图2所示,当侧模板2上的插入杆21插入进插入套11内后,侧模板2的底侧正好陷入进凹陷槽12内,如图3及图4所示,从而避免底模板1与侧模板2的底侧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在浇筑混凝土后能够减少流体态的混凝土从缝隙部位渗出的现象。

    作为改进实施例,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侧模板2的顶部外侧部位固定设置有凸出板23,在对插入杆21进行插入时,可以向下击打凸出板23部位产生向下冲击力,而需要将插入杆21拔出时则可以向上击打凸出板23部位产生向上冲击力,方便侧模板2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改进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模板1上设置的插入套11的外侧与底模板1的上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撑板13,所述加强支撑板13为三角状,作用是增加插入套11与底模板1之间的连接固定强度,在侧模板2安装后,为侧模板2提供更牢靠的支撑,进一步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因压力过大垮塌。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相似的变换或改进,这些变换或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1),侧模板(2),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侧模板(2)为长条形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侧模板(2)的外侧面部位排列设置有多道插入杆(21),所述插入杆(21)的顶端部位与侧模板(2)的外侧面连接固定,插入杆(21)与侧模板(2)的外侧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插入杆(21)与侧模板(2)之间处于平行关系,所述插入杆(21)与侧模板(2)的底侧边处于垂直关系,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部位排列固定有多道插入套(11),所述插入套(11)与底模板(1)处于垂直关系,所述插入套(11)内存在内部空腔,且其内的内部空腔顶部与外界贯通,所述插入杆(21)能够正好插入进插入套(11)的内部空腔内,所述插入套(11)在底模板(1)左右两侧边上的排列位置与插入杆(21)在侧模板(2)外侧面上的排列位置对应,侧模板(2)外侧面上排列的插入杆(21)能够对应插入进底模板(1)左右两侧边上排列的插入套(11)内,使得侧模板(2)连接固定到底模板(1)的侧边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当侧模板(2)上的插入杆(21)插入进插入套(11)内后,插入套(11)的侧边正好贴靠侧模板(2)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部位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陷槽(12),当侧模板(2)上的插入杆(21)插入进插入套(11)内后,侧模板(2)的底侧正好陷入进凹陷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2)的顶部外侧部位固定设置有凸出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上设置的插入套(11)的外侧与底模板(1)的上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撑板(13),所述加强支撑板(13)为三角状。

    技术总结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其搭建操作简单快捷,同时方便拆除,且还能够重复利用,减少浪费现象,包括底模板,侧模板,侧模板的外侧面部位排列设置有多道插入杆,底模板的左右两侧边部位排列固定有多道插入套,插入套在底模板左右两侧边上的排列位置与插入杆在侧模板外侧面上的排列位置对应,侧模板外侧面上排列的插入杆能够对应插入进底模板左右两侧边上排列的插入套内,使得侧模板连接固定到底模板的侧边部位,形成浇筑空间,后便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待预制构件完全凝固后,只需要将插入杆从插入套部位拔出即可将侧模板取下,不造成破坏,可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天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3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