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收线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整机柜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服务器的主要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
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的it设备会集中放置在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包含各类型的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及大量的机柜及其它基础设施。每种it设备都是有各种硬件板卡组成,如计算模块、存储模块、机箱、风扇模块等等。
整机柜服务器是一种包括机柜、服务器节点、供电设备、信号交互设备(如交换机)、连接线缆等集成为一体的综合产品。目前,服务器整机柜产品主要采用连接线缆的方式将信号交互设备与各个服务器节点实现信号连接和通信,传统的标准19英寸机柜多采用后出线的系统架构,即服务器节点的线缆插拔在机柜的后端,而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整机柜系统架构除了后出线布局外,还有前出线的整机柜系统架构,即信号交互设备与服务器节点间的连接线缆在机柜的前端。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整机柜出货的是集成机柜、连接线缆、配电盒、服务器节点等集成一体化的产品,连接线缆虽然可以布置到机柜的前端两侧,但由于连接线缆没有固定或支撑,在插拔服务器节点时,连接线缆容易占用插拔空间,影响服务器节点的插拔操作。同时在插拔机箱节点的过程中,操作工人不得不额外花费精力拨开挡道的连接线缆,导致服务器节点的插拔操作麻烦,效率低下,且存在服务器机箱在插拔过程中刮伤连接线缆的风险。
因此,如何防止连接线缆阻挡服务器节点的插拔操作空间,避免在服务器节点的插拔过程中刮伤连接线缆,提高服务器节点在柜体中的插拔拆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收线机构,能够防止连接线缆阻碍服务器节点的插拔操作空间,避免在插拔过程中刮伤连接线缆,提高服务器节点在柜体中的插拔拆装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整机柜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收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柜体上的收线壳体、设置于所述收线壳体内且沿环向具有弹性的卷簧组件、层叠旋绕在所述卷簧组件的外圈上并与其同步旋绕的连接线缆,且所述连接线缆的固定连接端从所述收线壳体的一端穿出并与安装于所述柜体上的信号交互设备相连,所述连接线缆的活动连接端从所述收线壳体的另一端穿出并与安装于所述柜体上的服务器节点相连。
优选地,所述收线壳体包括互相扣合的连接壳体与安装壳体,且所述连接壳体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卷簧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所述固定连接端提供穿行通道及随所述卷簧组件旋转的扰动空间的避位孔,且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活动连接端提供穿行通道的伸缩孔。
优选地,所述卷簧组件包括可旋转地立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表面并用于供所述连接线缆旋绕的卷线环套、沿周向卷缩于所述卷线环套内的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圆心端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表面相连,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外伸端与所述卷线环套相连。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表面上立设有安装柱,所述卷线环套套设于所述安装柱上,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圆心端与所述安装柱相连;所述卷线环套的外缘区域设置有卡勾柱,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外伸端与所述卡勾柱卡接。
优选地,所述卷簧组件还包括盖压连接在所述卷线环套的顶端端面上的弹簧盖板,且所述弹簧盖板的外缘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固定连接端以在旋转时带动所述连接线缆同步旋绕的卡线槽。
优选地,所述卷线环套的底端端面分别开设有位于内圈区域的内环槽和位于外圈区域的外环槽,所述安装壳体的内表面沿所述卷线环套的径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环槽及所述外环槽配合滚动的滚珠;所述内环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滚珠滚动至所述外环槽内的顺向过渡槽,且所述外环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滚珠在滚动至所述内环槽的途中卡止在槽口处的弹性过渡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用于暂存所述活动连接端的线缆托盘,且所述线缆托盘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束线带绑定所述活动连接端的束线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柜体上的遮线板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板,且所述安装壳体的外表面另一侧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纳手掌以便于扣拉解除所述卡接板与所述遮线板之间的卡接锁定的容纳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机柜服务器,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自动收线机构,其中,所述自动收线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壳体、卷簧组件和连接线缆。其中,收线壳体为本机构的主体结构,设置在整机柜服务器的柜体上,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同时提供对连接线缆进行收线、放线的场所。卷簧组件设置在收线壳体内,为本结构的核心部件,具有与卷簧相同的沿环向分布的弹性特点,可以进行卷动收缩或卷动放松。连接线缆设置在收线壳体内,并且层叠旋绕在卷簧组件的外圈上,以在卷簧组件进行弹性卷缩或弹性放松时与其进行同步旋绕运动,从而在旋绕过程中,使得连接线缆更多地旋绕在卷簧组件上,实现收线,或者更多地被放松至收线壳体外,实现放线。同时,连接线缆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固定连接端,主要用于从收线壳体的一端位置穿出,并与安装在柜体上的信号交互设备相连,形成信号交互;该固定连接端始终保持固定不动,收线或放线操作对其没有影响。另外一端为活动连接端,主要用于从收线壳体的另一端位置穿出,并与安装在柜体上的对应服务器节点相连,形成信号交互;该活动连接端伸出收线壳体的长度是活动可变的,收线操作时长度变小,反之放线操作时长度变大。
如此,利用卷簧组件的环向弹性特点,可在柜体上插拔服务器节点的过程中,将连接线缆从原服务器节点上拔除,之后即可在卷簧组件的环向弹性放松作用的驱动下,将露出在外的连接线缆的活动连接端收回至收线壳体内并旋绕在卷簧组件的外圈上,从而防止连接线缆阻碍服务器节点的插拔操作空间,避免在服务器节点的插拔过程中刮伤连接线缆,提高服务器节点在柜体中的插拔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收线机构在整机柜服务器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收线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连接线缆在收线壳体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卷线环套在安装壳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安装壳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卷线环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其中,图1—图10中:
信号交互设备—a,服务器节点—b;
柜体—1,收线壳体—2,卷簧组件—3,连接线缆—4,遮线板—5;
连接壳体—21,安装壳体—22,卷线环套—31,涡卷弹簧—32,弹簧盖板—33,滚珠—34,固定连接端—41,活动连接端—42;
避位孔—211,葫芦孔—212,伸缩孔—221,安装柱—222,滑槽—223,线缆托盘—224,束线孔—225,卡接板—226,容纳槽—227,卡勾柱—311,内环槽—312,外环槽—313,顺向过渡槽—314,弹性过渡槽—315,定位柱—316;圆心端—321,外伸端—322,卡线槽—331,定位孔—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收线机构在整机柜服务器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收线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壳体2、卷簧组件3和连接线缆4。
其中,收线壳体2为本机构的主体结构,设置在整机柜服务器的柜体1上,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同时提供对连接线缆4进行收线、放线的场所。
卷簧组件3设置在收线壳体2内,为本结构的核心部件,具有与卷簧相同的沿环向分布的弹性特点,可以进行卷动收缩或卷动放松。
连接线缆4设置在收线壳体2内,并且层叠旋绕在卷簧组件3的外圈上,以在卷簧组件3进行弹性卷缩或弹性放松时与其进行同步旋绕运动,从而在旋绕过程中,使得连接线缆4更多地旋绕在卷簧组件3上,实现收线,或者更多地被放松至收线壳体2外,实现放线。
同时,连接线缆4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固定连接端41,主要用于从收线壳体2的一端位置穿出,并与安装在柜体1上的信号交互设备a相连,形成信号交互;该固定连接端41始终保持固定不动,收线或放线操作对其没有影响。另外一端为活动连接端42,主要用于从收线壳体2的另一端位置穿出,并与安装在柜体1上的对应服务器节点b相连,形成信号交互;该活动连接端42伸出收线壳体2的长度是活动可变的,收线操作时长度变小,反之放线操作时长度变大。
如此,利用卷簧组件3的环向弹性特点,可在柜体1上插拔服务器节点b的过程中,将连接线缆4从原服务器节点b上拔除,之后即可在卷簧组件3的环向弹性放松作用的驱动下,将露出在外的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收回至收线壳体2内并旋绕在卷簧组件3的外圈上,从而防止连接线缆4阻碍服务器节点b的插拔操作空间,避免在服务器节点b的插拔过程中刮伤连接线缆4,提高服务器节点b在柜体1中的插拔拆装效率。当然,在将新的服务器节点b插入到柜体1后,即可将对应的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从收线壳体2内扯出,将连接线缆4拉长至足够长度后,即可使活动连接端42与服务器节点b相连,同时使卷簧组件3产生一定程度地环向弹性卷缩作用。
如图7、图8所示,图7为安装壳体2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在关于收线壳体2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收线壳体2具体为分体式结构,主要包括互相扣合的连接壳体21与安装壳体22两部分。
其中,连接壳体21与安装壳体22一般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互相连接,方便拆装。并且,连接壳体21主要用于与柜体1相连,而安装壳体22主要用于安装卷簧组件3等零部件。具体的,考虑到自动收线机构为避开服务器节点b的安装空间,一般整体设置在柜体1的前端左右两侧位置,相应的,连接壳体21即与柜体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为方便连接壳体21与柜体1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在连接壳体21上面朝柜侧壁的表面上开设有葫芦孔212,从而通过葫芦孔212与设置在柜体1侧壁上的工字钉的装配实现连接壳体21的安装,进而能够通过对连接壳体21的滑动操作,实现连接壳体21在柜体1上的滑动拆装。一般的,为了加强连接,在连接壳体21上还可通过若干个螺丝等紧固件与柜体1侧壁相连。
此外,考虑到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和活动连接端42均需从收线壳体2上穿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壳体2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避位孔211,同时安装壳体22的侧壁上开设有伸缩孔221。
其中,避位孔211具体大致呈圆形,其半径与旋绕在卷簧组件3上的连接线缆4的半径相当,主要用于供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穿出,并且沿卷簧组件3的切线方向穿出。同时考虑到固定连接端41与信号交互设备a固定连接,在连接线缆4于卷簧组件3上旋绕时,固定连接端41难免会随之产生旋转扰动,而避位孔211即可对固定连接端41在穿出时提供足够的扰动空间,防止固定连接端41出现卡线情况。
伸缩孔221具体开设在安装壳体22的侧壁上,一般位于安装壳体22的侧壁一侧位置,并与卷簧组件3的切线方向平行,可使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从伸缩孔221处沿切线方向进行出线或收线。
如图5、图6所示,图5为连接线缆4在收线壳体2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卷线环套31在安装壳体22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卷簧组件3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卷簧组件3主要包括卷线环套31、涡卷弹簧32和弹簧盖板33。
其中,卷线环套31立设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并且可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进行周向旋转运动,主要用于旋绕连接线缆4和带动涡卷弹簧32旋转。涡卷弹簧32也设置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并且沿周向方向卷缩在卷线环套31内。同时,涡卷弹簧32的圆心端321与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相连,保持固定,而涡卷弹簧32的外伸端322经过多圈卷绕后与卷线环套31相连。如此设置,当卷线环套31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进行定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即可通过外伸端322带动涡卷弹簧32进行卷缩蓄能或扩张回弹。
为方便涡卷弹簧32的圆心端321与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相连,本实施例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中心位置立设有安装柱222,从而使得涡卷弹簧32的圆心端321与该安装柱222相连,比如可套设在安装柱222上或通过连接部件相连等。同时,为方便安装卷线环套31,在本实施例中,卷线环套31整体呈筒状,且其筒底板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套设在安装柱222上,再将涡卷弹簧32整体套设在安装柱222上,并塞入到卷线环套31内。
此外,为方便涡卷弹簧32的外伸端322与卷线环套31相连,本实施例在卷线环套31的筒底板的表面外缘区域设置有卡勾柱311,以方便涡卷弹簧32层叠旋绕后,外伸端322顺势与卡勾柱311形成卡接,从而保证涡卷弹簧32的外伸端322与卷线环套31同步旋转。当然,为便于外伸端322与卡勾柱311卡接,卷线环套31的侧壁上还可开设大小两道缺缝,以使外伸端322首先从小缺缝中伸出后贴着卷线环套31的外壁弯曲延伸,再从大缺缝处绕回至其内壁,并与卡勾柱311的外壁弯曲缠绕,使得外伸端322整体形成“z”型形状。同时,该大缺缝还可用于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沿垂向穿行。
弹簧盖板33盖压连接在卷线环套31的顶端端面上,同时将涡卷弹簧32遮挡,防止涡卷弹簧32在卷缩形变时沿垂向脱出。并且,为保证卷线环套31和涡卷弹簧32进行旋转时,能够稳定地带动连接线缆4进行同步旋绕,实现高同步地收线与放线操作,本实施例在弹簧盖板33的外缘上开设有卡线槽331。具体的,该卡线槽331在垂向上与卷线环套31侧壁上开设的大缺缝互相对应,以使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沿垂向穿过大缺缝后,被夹持在该卡线槽331内,从而在弹簧盖板33旋转时,通过卡线槽331带动连接线缆4在卷线环套31的外圈上进行旋绕。
此外,为方便弹簧盖板33与卷线环套31之间的连接安装,保证两者在旋转时的同步性,在本实施例中,卷线环套31的顶端端面上沿周向立设有若干个定位柱316,同时在弹簧盖板33的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332,从而通过各个顶柱与对应定位孔332的轴孔配合,实现弹簧盖板33与卷线环套31之间的稳定连接和快速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考虑到卷线环套31内还存在安装柱222,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盖板33的圆心位置处还开设有过孔,以便螺栓等紧固件穿过,并安装至安装柱222的顶端端面上,相应的,在安装柱222的顶端端面上可开设螺纹孔等。
在关于卷簧组件3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卷簧组件3除了包括卷线环套31、涡卷弹簧32和弹簧盖板33之外,还包括滚珠34。
如图9、图10所示,图9为卷线环套3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其中,在卷线环套31的底端端面(筒底板底面)上分别开设有内环槽312和外环槽313,以及连接在内环槽312与外环槽313之间的顺向过渡槽314和弹性过渡槽315。相应的,在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还沿卷线环套31的某一径向方向开设有一定深度的滑槽223,而滚珠34则可滚动地放置在该滑槽223内。
具体的,滚珠34的直径高于滑槽223的深度,其下半部分位于滑槽223内,而上半部分位于卷线环套31底端的槽内。同时,内环槽312位于卷线环套31的内圈区域,外环槽313位于卷线环套31的外圈区域,内环槽312与外环槽313均处于滑槽223的径向覆盖范围内。顺向过渡槽314开设在内环槽312的侧壁上,主要用于使滚珠34在内环槽312内定向旋转时,顺着顺向过渡槽314滚动到外环槽313内,且反向旋转时则不会滚动到外环槽313内。而弹性过渡槽315开设在外环槽313的侧壁上,其槽口略小于滚珠34直径,可将滚珠34卡止在此处,并且外环槽313的底部略高,且内环槽312的底部略低,使得滚珠34只能从外环槽313通过弹性过渡槽315后进入到内环槽312。同时,在滚珠34通过弹性过渡槽315时,由于被槽口卡止,需要用户使用外力使其通过。当然,滚珠34在内环槽312内或外环槽313内滚动时,也同时在滑槽223内沿径向方向前后滚动。
如此设置,在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被拉扯出一定长度(如最大值)时,涡卷弹簧32卷缩到一定程度,且滚珠34在外环槽313内滚动至弹性过渡槽315的槽口处,并被卡止,使得连接线缆4此时在用户松手撤力后不会在弹力作用下收缩,而是保持在当前伸出状态,从而方便地将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接插到对应的服务器节点b上。之后,若要拆卸该服务器节点b以实现收线时,用户可继续用力拉扯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使得滚珠34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弹性过渡槽315的槽口,从外环槽313滚动到内环槽312中,之后用户松手撤力,在涡卷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连接线缆4自动收线,滚珠34在内环槽312内反向回滚,直至到达顺向过渡槽314处滚动至外环槽313,如此循环。
另外,考虑到服务器节点b在尚未安装好且对应的连接线缆4尚未启用时,为防止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干扰服务器节点b的插拔作业,本实施例在安装壳体22的外表面一侧位置设置了线缆托盘224,同时在该线缆托盘224上开设有束线孔225。具体的,线缆托盘224主要用于暂存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防止其在未与服务器节点b连接时随意晃动。而束线孔225主要用于与束线带配合,使得束线带穿过后将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绑定到线缆托盘224上,使得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保持固定,且外观整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在安装壳体22的外表面另一侧区域设置了卡接板226和容纳槽227。具体的,卡接板226主要用于与柜体1上设置的遮线板5配合,该遮线板5可以柜体1侧壁上进行翻转运动,主要用于遮住柜体1侧壁的立柱空间,而该立柱空间主要用于供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从连接壳体21上穿出后进行走线,从而通过卡接板226与该遮线板5的卡接配合,将遮线板5固定在当前状态,保持遮线状态。同时,容纳槽227为内陷的凹槽,具有一定深度,可较为容易地容纳用户的手掌,以方便用户将手背伸入到容纳槽227中,反向用力扣拉卡接板226与遮线板5的卡接配合处,从而将两者的卡接锁定解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整机柜服务器,主要包括柜体1和设置于柜体1内的自动收线机构,其中,该自动收线机构的具体内容与上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整机柜服务器还包括信号交互设备a、服务器节点b等。具体的,信号交互设备a一般为交换机等,可设置在柜体1的顶层位置,并且可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而服务器节点b一般同时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柜体1的高度方向层叠设置多层。
为避免自动收线机构阻碍服务器节点b的插拔操作,该自动收线机构一般设置在柜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立柱空间内,同样可沿垂向分层设置多个,并且每个自动收线机构均对应其中一个服务器节点b。如此设置,在整机柜服务器内,信号交互设备a与各个服务器节点b之间的连接线缆4均收纳在对应的自动收线机构中,并且,每根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均与信号交互设备a连接,而每根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分别与对应的服务器节点b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柜体(1)上的收线壳体(2)、设置于所述收线壳体(2)内且沿环向具有弹性的卷簧组件(3)、层叠旋绕在所述卷簧组件(3)的外圈上并与其同步旋绕的连接线缆(4),且所述连接线缆(4)的固定连接端(41)从所述收线壳体(2)的一端穿出并与安装于所述柜体(1)上的信号交互设备(a)相连,所述连接线缆(4)的活动连接端(42)从所述收线壳体(2)的另一端穿出并与安装于所述柜体(1)上的服务器节点(b)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壳体(2)包括互相扣合的连接壳体(21)与安装壳体(22),且所述连接壳体(21)与所述柜体(1)连接,所述卷簧组件(3)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2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所述固定连接端(41)提供穿行通道及随所述卷簧组件(3)旋转的扰动空间的避位孔(211),且所述安装壳体(2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活动连接端(42)提供穿行通道的伸缩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组件(3)包括可旋转地立设于所述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并用于供所述连接线缆(4)旋绕的卷线环套(31)、沿周向卷缩于所述卷线环套(31)内的涡卷弹簧(32),所述涡卷弹簧(32)的圆心端(321)与所述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相连,且所述涡卷弹簧(32)的外伸端(322)与所述卷线环套(3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上立设有安装柱(222),所述卷线环套(31)套设于所述安装柱(222)上,且所述涡卷弹簧(32)的圆心端(321)与所述安装柱(222)相连;所述卷线环套(31)的外缘区域设置有卡勾柱(311),且所述涡卷弹簧(32)的外伸端(322)与所述卡勾柱(31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组件(3)还包括盖压连接在所述卷线环套(31)的顶端端面上的弹簧盖板(33),且所述弹簧盖板(33)的外缘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固定连接端(41)以在旋转时带动所述连接线缆(4)同步旋绕的卡线槽(3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环套(31)的底端端面分别开设有位于内圈区域的内环槽(312)和位于外圈区域的外环槽(313),所述安装壳体(22)的内表面沿所述卷线环套(31)的径向开设有滑槽(223),且所述滑槽内(223)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环槽(312)及所述外环槽(313)配合滚动的滚珠(34);所述内环槽(31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滚珠(34)滚动至所述外环槽(313)内的顺向过渡槽(314),且所述外环槽(313)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滚珠(34)在滚动至所述内环槽(312)的途中卡止在槽口处的弹性过渡槽(3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2)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用于暂存所述活动连接端(42)的线缆托盘(224),且所述线缆托盘(224)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束线带绑定所述活动连接端(42)的束线孔(2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2)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柜体(1)上的遮线板(5)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板(226),且所述安装壳体(22)的外表面另一侧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纳手掌以便于扣拉解除所述卡接板(226)与所述遮线板(5)之间的卡接锁定的容纳槽(227)。
10.一种整机柜服务器,包括柜体(1)和设置于所述柜体(1)内的自动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线机构具体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线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