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社区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对车辆的管理也越来越关注。对于机动车辆不准许进入社区底面范围内,仅能够进入地下车库停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安全。但是为了保证出行的便捷,对于非机动车辆,如电动车等多是可以准许进入到社区内的。一般社区内非机动车是集中停放的,这样便于管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通过电梯将非机动车移送至自家室内;但这个电梯运行以及社区管理带来了麻烦。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以及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的监管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终端、远程控制终端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图像处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电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部后侧面正对电梯门,用于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正视图像分割形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传递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存储模块内预存储人脸数据库以及车辆数据库;
所述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识别结果选择电梯控制模式控制电梯启动;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延迟启动模式;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不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正常启动模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延迟启动模式下,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高清摄像机;所述第二高清摄像机与微处理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顶部中心位置,用于拍摄俯视图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且电梯启动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俯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远程控制终端通过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存储到中心数据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将中心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更新至图像采集终端的人脸数据库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设置并更新各电梯控制系统的延迟时间t。
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a00:乘客进入电梯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高清摄像机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图像处理模块;
a01:图形处理模块对正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a02:图形处理模块分别传递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识别模块;
a03: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
a04: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a05:电梯控制系统判断车辆识别结果是否存在车辆;若是,则执行步骤a06;若否,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正常启动;
a06: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a06之后还包括如下:
b00: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关闭电梯门后,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
b01:图像处理模块将俯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b02:图像处理模块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
b03: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b04: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同时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微处理器控制第一高清摄像机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图像处理模块;车辆识别模块对比分割出的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判断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实现对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的高效监控的同时为乘客推出非机动车提供安全保障。
2、本发明在延迟启动模式下电梯门关闭后,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车辆识别模块对比分割出的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同时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实现对电梯非机动车进出的高效监控,为非机动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在延迟启动模式下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关闭电梯门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终端、远程控制终端以及电梯控制系统;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图像处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电信号连接;第一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部后侧面正对电梯门,用于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具体的,第一高清摄像机正对电梯门中间且安装高度一般在1.5-2米之间为宜,保证能够拍摄到人脸图像,实现有效监控;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正视图像分割形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传递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存储模块内预存储人脸数据库以及车辆数据库;实际上,远程控制终端通过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存储到中心数据库;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将中心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更新至图像采集终端的人脸数据库中;
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识别结果选择电梯控制模式控制电梯启动;若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延迟启动模式,延迟模式下为乘客将非机动车推出电梯提供充足时间,避免电梯事故的出现,提高安全性;若车辆识别结果为不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正常启动模式。
具体的,在延迟启动模式下,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具体的,第一提醒语音为提醒乘客非机动车不允许进入电梯以及关于非机动车应当停放位置,还可以包括电梯当前采用延迟启动模式,避免乘客慌乱;另外,远程控制终端,用于设置并更新各电梯控制系统的延迟时间t。
另外,本发明中还包括第二高清摄像机;第二高清摄像机与微处理器电信号连接;第二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顶部中心位置,用于拍摄俯视图像;具体的,若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且电梯启动后,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而后,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若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具体的,第二提醒语音包括将乘客的身份以及拍摄图像上传至社区中心,此处社区中心对应远程控制终端。
具体的,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请参阅图2所示,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a00:乘客进入电梯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高清摄像机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图像处理模块;
a01:图形处理模块对正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a02:图形处理模块分别传递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识别模块;
a03: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
a04: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a05:电梯控制系统判断车辆识别结果是否存在车辆;若是,则执行步骤a06;若否,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正常启动;
a06: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
请参阅图3所示,a06之后还包括如下:
b00: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关闭电梯门后,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
b01:图像处理模块将俯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b02:图像处理模块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
b03: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b04: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同时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本发明实际使用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高清摄像机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图像处理模块;车辆识别模块对比分割出的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判断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实现对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的高效监控的同时为乘客推出非机动车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在延迟启动模式下电梯门关闭后,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车辆识别模块对比分割出的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同时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实现对电梯非机动车进出的高效监控,为非机动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终端、远程控制终端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图像处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模块、第一高清摄像机、人脸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电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部后侧面正对电梯门,用于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正视图像分割形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传递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存储模块内预存储人脸数据库以及车辆数据库;
所述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识别结果选择电梯控制模式控制电梯启动;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延迟启动模式;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不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模式为正常启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迟启动模式下,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高清摄像机;所述第二高清摄像机与微处理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高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内顶部中心位置,用于拍摄俯视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且电梯启动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俯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传递车辆识别结果至电梯控制系统;若所述车辆识别结果为存在车辆,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通过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用于识别的人脸图像并存储到中心数据库;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将中心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更新至图像采集终端的人脸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设置并更新各电梯控制系统的延迟时间t。
9.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a00:乘客进入电梯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一高清摄像机拍摄正视图像并传递图像处理模块;
a01:图形处理模块对正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a02:图形处理模块分别传递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至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识别模块;
a03:人脸识别模块对比人脸图像与人脸数据库识别人脸身份信息并传递至微处理器;
a04: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a05:电梯控制系统判断车辆识别结果是否存在车辆;若是,则执行步骤a06;若否,则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正常启动;
a06: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延迟时间t后控制电梯关门并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一提醒语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a06之后还包括如下:
b00: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关闭电梯门后,微处理器控制第二高清摄像机拍摄俯视图像并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
b01:图像处理模块将俯视图像分割成人脸图像以及非人脸图像;
b02:图像处理模块传递非人脸图像至车辆识别模块;
b03:车辆识别模块对比非人脸图像与车辆数据库获取车辆识别结果并传递至电梯控制系统;
b04:梯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第二提醒语音同时微处理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传递人脸身份信息、正视图像以及俯视图像至远程控制终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