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6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蔬菜育苗基质大部分以泥炭为主要原料,而天然泥炭资源有限,短期内不可再生。因此出现了各种非泥炭的蔬菜育苗基质,如草碳、腐熟的鸡粪、腐熟的牛粪、植物纤维等为主要成份的育苗基质。草碳采用进口草碳、东北草碳等,进口草碳价格较高,东北草碳矿同样为有限资源;腐熟的鸡粪、腐熟的牛粪容易烧苗;植物纤维为主要成份的基质需要补充肥料增加有机质,并且大多数育苗基质需使用杀菌剂、农药,存在破坏、污染生态环境、成本高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育苗基质存在的烧苗、使用杀菌剂、农药,需要补充肥料,破坏、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一种营养丰富,育苗期间不需要补充肥料、杀菌剂和农药,减少环境污染、破坏,肥力稳定持久的蔬菜育苗基质配方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植物纤维40-50份、基质孔隙调节剂10-15份、营养补充剂30-35份。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水洗椰粉、发酵树皮、发酵木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质孔隙调节剂为珍珠岩,所述营养补充剂为污泥堆肥。进一步的,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泥炭0-20份,所述泥碳粒径为0-10mm。进一步的,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蛭石0-5份。进一步的,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轻质碳酸钙0-1kg/m3。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堆肥制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污泥干重的1%添加氯化钾混合;步骤2,一次发酵:将步骤1混合后污泥分散为成分、含水率和粒径基本一致的颗粒,物料湿度50%-60%,添加嗜热菌,堆积发酵至少28天;步骤3,翻堆与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后打开堆层,出料,送往二次发酵场地堆积,生物降解、二次发酵,周期至少14天,入陈化仓陈化。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还添加有掺合料,所述掺合料为园林废弃物,所述污泥、掺合料按体积比3:7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发酵为覆膜高温发酵。更进一步的,所述园林废弃物的制备方法为采集园林枯枝落叶并粉碎成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的生产方法,在所述营养补充剂中加入所述其它配料,混配生产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蔬菜育苗基质营养丰富,育苗期间不需要补充肥料,不使用杀菌剂和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具有肥力稳定持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花菜种植12天的出苗率及长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1-4及对照组基质成分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4中污泥堆肥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污泥和掺合料按体积比3:7混合,按污泥干重的1%添加氯化钾,所述掺和料为园林废弃物,所述园林废弃物的制备方法为采集园林枯枝落叶并粉碎成颗粒。步骤2,一次发酵:将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分散为成分、含水率和粒径基本一致的颗粒,物料湿度控制在50%-60%,添加嗜热菌,利用膜覆盖高温发酵处理,一次发酵周期28天。步骤3,翻堆与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后打开堆层,里面的易降解有机物基本被降解;出料,送往二次发酵场地堆积,同样覆盖膜,继续生物降解、发酵;二次发酵周期约14天之后,入陈化仓陈化。污泥堆肥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及植物可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本实施例添加的嗜热菌,选用特基拉芽孢杆(baciilustequiiensiswm031),该菌芽胞生长耐80℃高温,能产生丰富的表面活性剂,促进菌体与有机物的接触,提高发酵能力,当堆体温度快速升温至60-70℃高温阶段,能杀灭有害病原菌,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活性代谢分解有机废物,从而在堆肥生成过程中提高分解速度与效率。污泥发酵完成后,得到营养全面的污泥堆肥。在本实施例所述污泥堆肥中加入本发明所述其它配料,混配生产即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污泥及椰粉是有机废弃物,污泥富含有机质、氮、磷及其他微量元素,经堆肥发酵处理,养分高,ph值适宜;椰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保肥性。本发明实施例1-4及对照例基质情况如下表所示:在实施例1-4及对照例基质上进行花菜育苗,具体育苗、采样方法如下:步骤1,穴盘育苗,挑选饱满的花菜种子,每穴一粒播种,每个配方4盘;步骤2,出苗前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出苗后每日视基质干湿情况浇水;步骤3,种子发芽后统计不同处理发芽率,12天统计出苗率,并拍照记录不同处理的对比照片;步骤4,花菜长到四叶一心,育苗结束,每个处理随机选取9株花菜苗测量株高、根长、茎粗、地上部和根系鲜重、干重,计算壮苗指数。实施例1-4及对照例基质花菜出苗率及12天长势,如图1及下表所示:实施例1-4及对照例基质花菜幼苗生物指标如下表所示:名称根干重g地上部干重g株高cm茎粗cm壮苗指数实施例10.0183±0.00180.1504±0.009015.50±0.480.25±0.010.0233±0.0024实施例20.0164±0.00220.1546±0.010716.10±0.470.24±0.010.0207±0.0028实施例30.0193±0.00160.1600±0.002015.84±0.670.24±0.010.0244±0.0019实施例40.0171±0.00040.1667±0.007917.34±0.690.24±0.0030.0214±0.0005ck(对照组)0.0130±0.00210.1305±0.014114.02±0.360.23±0.010.0167±0.0028实施例1-4及对照例基质播种的花菜幼苗根系白,主根发达,侧根多,盘根好。实施例1-4基质播种的花菜幼苗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大部分都大于ck(对照组)基质播种的幼苗。本发明以营养补充剂、植物纤维、基质孔隙调节剂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泥炭、珍珠岩、蛭石等原料混配,特别是污泥堆肥做为营养补充剂,水洗椰粉为植物纤维,营养丰富全面。由实施例1-4可以看出本发明基质育苗期间不需要补充肥料、杀菌剂和农药,肥力稳定持久。本发明蔬菜育苗基质在保证育苗效果的前提下,既减少了泥炭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污泥资源化利用,改良生态环境,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植物纤维40-50份、土壤密度调节剂10-15份、土壤改良剂3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水洗椰粉、发酵树皮、发酵木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土壤密度调节剂为珍珠岩,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污泥堆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泥炭0-20份,所述泥碳粒径为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蛭石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配比原料中还含有轻质碳酸钙0-1kg/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堆肥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污泥干重的1%添加氯化钾混合;

    步骤2,一次发酵:将步骤1混合后污泥分散为成分、含水率和粒径基本一致的颗粒,物料湿度50%-60%,添加嗜热菌,堆积发酵至少28天;

    步骤3,翻堆与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后打开堆层,出料,送往二次发酵场地堆积,生物降解、二次发酵,周期至少14天,入陈化仓陈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还添加有掺合料,所述掺合料为园林废弃物,所述污泥、掺合料按体积比3:7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覆膜高温发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园林废弃物的制备方法为采集园林枯枝落叶并粉碎成颗粒。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土壤改良剂中加入所述其它配料,混配生产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免施肥型蔬菜育苗基质,由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制成:植物纤维40‑50份、基质孔隙调节剂10‑15份,营养补充剂30‑35份,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蔬菜育苗基质营养丰富,育苗期间不需要补充肥料,不使用杀菌剂和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具有肥力稳定持久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夏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5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