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80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希望电子设备的屏幕在使用时越大越好,在携带时越小越好。为了实现这种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推出了双面屏电子设备,这种双面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和副屏幕彼此分离。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用户在使用这种双面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观看视频或打游戏时的视觉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用户使用双面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观看视频或打游戏时视觉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可伸缩的支撑组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相背设置;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屏幕区域重叠;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重叠,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沿所述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相邻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侧边上设置有开口;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设备本体之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可伸缩的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使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能够通过该支撑组件相对运动,实现了在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在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的第一屏幕区域重叠,在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在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重叠,如此,用户在使用第二显示屏时能够实现对第二显示屏的扩展,提高用户的视觉观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俯视图之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俯视图之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的俯视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如图5至图12所示为包括该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具体的,该显示模组包括:可伸缩的支撑组件1、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

    其中,如图1和图7所示,支撑组件1设置于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之间,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通过支撑组件1能够相对运动,如此,随着支撑组件1的拉伸,第二显示屏3跟随该支撑组件1的运动而相对于该第一显示屏2运动,使得该第二显示屏3能够扩展,以增大用户的可操控或观看的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其中,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面与第二显示屏3的显示面相背设置;如此,如图5所示,在显示模组扣合在设备本体时,第一显示屏2位于电子设备本体的表面,因而,第一显示屏2可以作为此种状态下的工作显示屏,这样,第一显示屏2即可为电子设备的副屏,一方面,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续航,另一方面,使得电子设备便于携带;第二显示屏3隐藏于电子设备内部,处于休眠或待工作状态,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支撑组件1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2在第二显示屏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屏幕区域重叠;

    如图7所示,在支撑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2在第二显示屏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屏幕区域重叠,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沿所述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相邻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使得包括该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具有两个显示屏,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显示模组扣合于设备本体上)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对设置于电子设备外表面的屏幕进行快速操作,如:查阅时间、天气和提示信息等;通过将支撑组件1设置于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之间,且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面与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相背设置,实现了显示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之后,在显示模组扣合在设备本体的情况下,一个显示屏位于电子设备的表面,作为电子设备的工作显示屏,另一个显示屏隐藏在电子设备内,处于休眠或待工作的状态,如此,一者,方便用户携带,二者,减小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续航;通过将支撑组件1设置为可伸缩的支撑组件,使得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能够通过支撑组件1的伸缩而相对运动,实现屏幕的延展,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9和图11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部11和伸缩部12;第一显示屏2设置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设置于伸缩部12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固定部11远离伸缩部12的表面,第二表面为伸缩部12远离固定部11的表面;第一部分31的屏幕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区域。

    这里,将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设置于伸缩部12的第二表面,实现了在支撑组件1拉伸的过程中,第一部分31能够跟随该伸缩部12相对于该第一显示屏2运动,以实现拉伸出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部分32,从而实现第二显示屏3的扩展,增大用户的可观看或可操控的屏幕区域。

    具体的,第一显示屏2可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可通过粘接方式设置于伸缩部12的第二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屏3可以为柔性屏,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是沿伸缩部12的伸缩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部分,在显示模组安装于电子设备上时,支撑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部分32具体可以设置在设备本体内,且随着伸缩部12的拉伸,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伸出于设备本体之外,使得第二部分的显示区域成为当前显示的部分屏幕区域,以增大目前处于工作状态的屏幕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方便用户观看视频、玩游戏或浏览网页等。

    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该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该固定部11和该伸缩部12相互重叠;具体可以为:该固定部11的第一端与该伸缩部12的第一端位于同一平面,该固定部11的第二端与该伸缩部12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该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该固定部11和该伸缩部12交错分布,具体可以为,该固定部11的第二端与该伸缩部1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该固定部11的第一端和该伸缩部12的第二端分设在该固定部11的第二端(该伸缩部12的第一端)的两侧。

    可选地,如图2所示,固定部11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13,伸缩部12上设置有与第一滑轨13相适配的第二滑轨14,通过第一滑轨13与第二滑轨14的相互配合,固定部11与伸缩部12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固定部11和伸缩部12的滑动连接,只是实现伸缩部12相对于固定部11沿第一方向运动的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它滑动连接方式,如:固定部11和伸缩部12均为一个侧表面为开口的中空棱柱件,其中,固定部11的开口侧表面和伸缩部12的开口侧表面相对,且固定部11位于伸缩部12的内部或伸缩部12位于固定部11的内部,这样,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本申请实施例对伸缩部12相对于固定部11的滑动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凡是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的结构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第一滑轨13和该第二滑轨14,能够实现伸缩部12相对于固定部11运动时的导向作用,使得伸缩部12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固定部11滑动。

    可选地,第一滑轨13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滑轨14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二限位部;

    在第二滑轨14的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一滑轨13滑动至第一滑轨13的第一端部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接,第一滑轨13与第二滑轨14在第一方向上交错分布。

    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一滑轨13为截面为倒置梯形的凸起结构,该第二滑轨14为与该第一滑轨13相适配的滑道(滑轨套),该第一限位部可以通过增大凸起结构的第一端部的顶面与侧面之间的角度实现,该第二限位部可以通过减小滑道的顶面与侧面之间的角度实现。如此,即可避免伸缩部12在滑动过程中与固定部11之间的脱离,实现了对伸缩部12和固定部11的限位作用。

    当然,该第一滑轨13和该第二滑轨14的结构也可以互换,能够实现第一滑轨13与第二滑轨14之间的相对滑动即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能够通过用户手动拉伸该第二显示屏3,以使该伸缩部12相对于该固定部11拉伸或收缩,以实现第二显示屏3的显示区域的调整。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电机41、至少两个驱动滚轮42和驱动卷带43;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41与驱动滚轮42连接,驱动卷带43绕接于至少两个驱动滚轮42,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部分32远离第一部分31的端部与所述驱动卷带43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驱动滚轮42间隔分布,如此,能够实现该驱动电机41驱动该驱动滚轮42转动,以使该驱动滚轮42带动该驱动卷带43运动,且第二部分32跟随该驱动卷带43运动,以实现扩展第二屏幕3的屏幕显示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可选地,驱动滚轮42和驱动卷带43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状结构。如此,可以使驱动卷带43的运动过程平稳、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通过将第一显示屏2固定于可伸缩的支撑组件1的固定部11上,将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固定于可伸缩的支撑组件2的伸缩部12上,实现了第二显示屏3相对于第一显示屏2的相对运动,以使用户通过手动拉动该第一部分31,实现支撑组件1的拉伸或收缩,以扩展第二显示屏的显示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通过将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面与第二显示屏3的显示面相背设置,实现了如图6所示,在显示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且显示模组扣合在设备本体时,仅第一显示屏2位于电子设备的表面且处于工作状态,使得电子设备方便携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子设备功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续航。

    如图5至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5和如前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如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该显示模组与该设备本体5的侧边转动连接;该侧边上设置有开口;如图5和图7所示,在该支撑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该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部分32位于该设备本体5内;如图9和图11所示,在支撑组件1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该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通过该开口伸出于该设备本体5之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设备本体5的内部应设置有用于容纳该第二部分32的容纳空间,该开口与该容纳空间连通,该容纳空间可以为预设的容纳槽,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主板与设备本体5的上盖体之间的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一者,通过将显示模组与设备本体1的侧边转动连接,实现了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显示模组扣合于设备本体5上的折叠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模组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展开状态(如图7和图8,以及图9和图10所示)。以及,显示模组与设备本体呈180°的第二展开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以使电子设备具有满足用户需求的不同状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二者,在电子设备处于如图9所示的第一展开状态或如图11所述的第二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显示屏3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通过拉伸该第一部分31以带动该伸缩部12拉伸,实现将该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从该开口伸出于该设备本体5之外,以扩展该第二屏幕3的屏幕显示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和操控体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模组与设备本体5的转动连接,具体可以为第一显示屏2与该设备本体5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为与该第一显示屏2粘接的固定部11与该设备本体5转动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另外,显示模组与设备本体5的转动连接具体可以为铰链连接、转轴连接或通过连接链连接,凡是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动的连接方式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该第一显示屏2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副屏,这样,可以适当降低第一显示屏的分辨率,以节省电子设备的能耗,延长续航时间。该第二显示屏3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主屏,以提高用户的观影或游戏等操作体验。

    可选地,设备本体5的内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三滑轨,该第二部分32远离该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的端部设置有滑动部件,在支撑组件1拉伸或收缩的过程中,该滑动部件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滑轨的延伸方向应与伸缩部12的伸缩方向一致,如此,在用户通过拉动该第二显示屏3以带动该伸缩部12拉伸或收缩的过程中,第二部分32的滑动部件能够沿该第三滑轨滑动,以使该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从该开口伸出于该设备本体5,实现第二显示屏3的显示区域的扩展,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和操控体验。

    当然,如图5、图7和图9所示,显示模组的驱动组件还可以设置于该设备本体5内,如此,既可以实现用户手动控制伸缩部12的拉伸或收缩,也可以电动控制伸缩部12的拉伸或收缩,以实现调整第二显示屏3的有效显示区域的大小。

    具体的,手动拉伸的过程为:通过手动拉动第二部分32以带动伸缩部12上的第二滑轨14沿第一滑轨13向远离设备本体5的方向运动,以实现支撑组件1的拉伸,在此过程中,第二部分32亦同方向运动,以带动驱动电机4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动收缩过程为拉伸过程的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手动 电动的拉伸过程为:用户拉动第二部分32以带动伸缩部12上的第二滑轨14沿第一滑轨13向远离设备本体5的方向运动,在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的拉力大于预设拉力,或者,检测到驱动电机41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的情况下,控制驱动电机41转动,以使驱动电机41驱动驱动滚轮42转动,从而使第二部分32跟随驱动卷带43运动而至少部分伸出于该设备本体5。其中,手动 电动的收缩过程与手动 电动的拉伸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电动拉伸过程: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的输入操作为预设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则控制驱动电机4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驱动驱动滚轮4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实现驱动卷带43带动第二部分32运动,以使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伸出于该设备本体5之外,电动收缩过程与电动拉伸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8、图10和图12所示,设备本体5上设置有触控区6;触控区6位于设备本体5靠近显示模组的表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触控区6可以为实体触控按键,也可以为虚拟触控区,在该触控区6为虚拟触控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置输入法调用该虚拟触控区,用户在该虚拟触控区进行点选操作;当然,该触控区6还可以为触控笔手写输入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该触控区6,增加了人机交互功能,提升了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设备本体5上设置如前所述的显示模组,使得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显示屏2(电子设备折叠状态时位于电子设备的表面),以及,第二显示屏3(电子设备展开状态时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样,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能够直接对第一显示屏2操作,以快速查阅时间、天气和提示信息等,且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功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续航;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能够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延展,以扩大第二显示屏3的有效显示区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通过在设备本体5上设置触控区,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增加了人机交互的功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支撑组件(1)、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和所述第二显示屏(3)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屏(2)和所述第二显示屏(3)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能够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显示面相背设置;

    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2)在所述第二显示屏(3)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屏幕区域重叠;

    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2)在所述第二显示屏(3)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屏幕区域重叠,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沿所述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部(11)和伸缩部(12);

    所述第一显示屏(2)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1)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设置于所述伸缩部(12)的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固定部(11)远离所述伸缩部(12)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伸缩部(12)远离所述固定部(11)的表面;所述第一部分(31)的屏幕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部(11)和所述伸缩部(12)相互重叠;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部(11)和所述伸缩部(12)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13),所述伸缩部(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13)相适配的第二滑轨(14),通过所述第一滑轨(13)与所述第二滑轨(14)的相互配合,所述固定部(11)与所述伸缩部(12)滑动连接,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3)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滑轨(14)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二限位部;

    在所述第二滑轨(14)的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13)滑动至所述第一滑轨(13)的第一端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所述第一滑轨(13)与所述第二滑轨(1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部分(32)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的端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31)的屏幕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所述第二部分(32)的屏幕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屏幕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1)、至少两个驱动滚轮(42)和驱动卷带(43);

    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驱动滚轮(42)连接,所述驱动卷带(43)绕接于所述至少两个驱动滚轮(42);

    所述第二部分(32)远离所述第一部分(31)的端部与所述驱动卷带(4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轮(42)和所述驱动卷带(43)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状结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5)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设备本体(5)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侧边上设置有开口;

    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二部分(32)位于所述设备本体(5)内;

    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32)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设备本体(5)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5)的内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三滑轨,所述第二部分(32)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屏(3)的第一部分(31)的端部设置有滑动部件,在所述支撑组件(1)拉伸或收缩的过程中,所述滑动部件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5)上设置有触控区(6);所述触控区位于所述设备本体(5)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显示模组包括:可伸缩的支撑组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其中,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通过支撑组件能够相对运动,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面与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面相背设置;在支撑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在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的第一屏幕区域重叠;在支撑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在第二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重叠,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沿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相邻设置。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屏幕延展实现了增大用户在使用时的屏幕,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吕雷;蔡庆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5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