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通过运行速度分为一般电梯和高速电梯,由于高速电梯运行时或多或少都有震动,一般电梯运行速度慢,产生的震动较小,因此在轿厢内听不到较大的噪音,高速电梯运动速度非常快,速度越大震动就越大,那么产生的噪音就越大,噪音严重影响轿厢内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噪音太大,会导致乘坐人员产生恐惧,不敢坐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电梯有噪声而影响乘坐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包括:轿厢以及减震轿底;轿厢包括:内层板、中间层以及外层板,内层板为一侧开口的箱子结构,内层板外包裹有中间层,中间层采用隔音棉材料制成,在中间层外包裹有外层板;轿底安装在轿厢底部;减震轿底包括:底框、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底框与轿厢外底面连接,底框与第一底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块,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块,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均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框、第一底架和/或第二底架上。
优选的是,底框、第一底架以及第二底架均为环状结构,底框、第一底架以及第二底架靠近中心的面均凹陷形成凹槽。
优选的是,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均为工字型结构。
优选的是,轿厢还包括:电连接装置以及顶板;在内层板内安装有顶板,顶板位于顶部,内层板内壁与顶板之间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用于安装照明灯;内层板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中间层和外层板的穿孔,穿孔与安装腔连通,穿孔内安装有电连接装置,电连接装置用于将照明灯与外界电源连通;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穿孔内壁形成有位于外层板上的第一台阶和位于内层板上的第二台阶,第一连接头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第二连接头用于与照明灯电连接,第一连接头外包裹有第一封堵部,第二连接头外包裹有第二封堵部,第一封堵部以及第二封堵部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卡扣连接,第一连接头将第一封堵部压紧在第一台阶上,第二连接头将第二封堵部压紧在第二台阶上。
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头靠近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凹陷形成安装孔,安装孔背离第二连接头的端部比安装孔靠近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大,安装孔中部内壁形成用于与第二连接头卡扣配合的第三台阶。
优选的是,第二连接头靠近第一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钩脚,钩脚用于插入至安装孔内与第三台阶卡扣配合。
优选的是,第三台阶壁凹陷形成脱离孔,脱离孔供钩脚与第三台阶脱离,第一连接头不能相对外层板旋转,第二连接头能相对内层板旋转,在顶板顶部上安装有插脚,插脚用于插入至第二连接头开设的插孔内后限制第二连接头旋转。
优选的是,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安装有指示机构,顶板一端通过第一螺杆连接,当且仅当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后第一螺杆才能穿过内层板后与指示机构连接,第一螺杆与内层板之间无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内层板和外层板均为镀锌钢板,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夹有为隔音棉的中间层,从而使得声音到达轿厢内后声音较小,使得乘坐人员乘坐时更加舒适。由于电源一般在轿厢外,为了实现供电需要在设置贯穿内层板、中间层以及外层板的穿孔,为了避免声音通过穿孔进入到轿厢内,也方便安装,因此设计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卡扣配合式,配合的同时实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处漏水和噪音进入,提高了密封性能。
2)底框与第一底架之间没有硬性连接,底框与第一底架之间通过第一橡胶块间接连接,第一底架与第一底架之间没有硬性连接,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之间通过第二橡胶块间接连接,从而避免传统技术中有硬性连接件而导致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的弹性功能无法正常施展,从而保证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能够正常实施弹性功能,从而保证良好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3为高速电梯减震轿底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底架沿a-a方向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5为补偿绳导向设备中支撑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插杆处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第一底架沿a-a方向剖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内层板11、中间层12、外层板13、电连接装置14、第一连接头141、第三台阶1410、第二连接头142、第一封堵部143、第二封堵部144、钩脚145、顶板15、插脚150、指示机构16、板体161、升降杆162、安装环163、弹簧164、第一对弹片17、第二对弹片18、第一螺杆19、底框21、第一底架2、第二底架3、第一橡胶块4、第二橡胶块5、连接组件6、螺钉61、限脱机构62、第一限脱帽621、中间杆622、第二限脱帽623、限转机构63、第一限转板631、套筒633、第二螺杆634、第二限转板635、补偿挂板72、上挂板721、底座722、支撑架73、本体731、连接耳732、支撑组件733、支撑筒7331、第三螺杆7332、压紧环7333、压紧垫7334、连接机构74、插杆741、弹性垫7410、限脱组件742、限脱杆7421、连接架7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包括:轿厢以及减震轿底。
减震轿底包括:底框21、第一底架2、第二底架3、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底框21与轿厢外底面连接,底框21与第一底架2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块4,第一底架2与第二底架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块5,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均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框21、第一底架2和/或第二底架3上。
为了减轻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的重量,同时为后续限脱机构62以及限转机构63提供一些安装位置,避免限脱机构62以及限转机构63裸露在外而导致外观不美观,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均为环状结构,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靠近中心的面均凹陷形成凹槽。
为了方便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的安装,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均为工字型结构。
为了适应轿厢的形状,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均为长方形结构。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包括:螺钉61,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的四个角落为安装凸部,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每个安装凸部均通过一螺钉61与所在底框21、第一底架2或第二底架3连接。
轿厢包括:内层板11、中间层12、外层板13、电连接装置14以及顶板15;内层板11为一侧开口的箱子结构,内层板11外包裹有中间层12,中间层12采用隔音棉材料制成,在中间层12外包裹有外层板13;在内层板11内安装有顶板15,顶板15位于顶部,内层板11内壁与顶板15之间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用于安装照明灯;内层板11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中间层12和外层板13的穿孔,穿孔与安装腔连通,穿孔内安装有电连接装置14,电连接装置14用于将照明灯与外界电源连通;电连接装置14包括:第一连接头141、第二连接头142、第一封堵部143和第二封堵部144,穿孔内壁形成有位于外层板13上的第一台阶和位于内层板11上的第二台阶,第一连接头141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第二连接头142用于与照明灯电连接,第一连接头141外包裹有第一封堵部143,第二连接头142外包裹有第二封堵部144,第一封堵部143以及第二封堵部144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连接头141与第二连接头142卡扣连接,第一连接头141将第一封堵部143压紧在第一台阶上,第二连接头142将第二封堵部144压紧在第二台阶上。
为了奠定第一连接头141与第二连接头142卡扣连接的基础第三台阶1410,第一连接头141靠近第二连接头142的端部凹陷形成安装孔,安装孔背离第二连接头142的端部比安装孔靠近第二连接头142的端部大,安装孔中部内壁形成用于与第二连接头142卡扣配合的第三台阶1410。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钩脚145,第二连接头142靠近第一连接头141的端部形成有钩脚145,钩脚145用于插入至安装孔内与第三台阶1410卡扣配合。
为了实现第二连接头142可以拆卸,也实现限制第二连接头142转动,且避免将第二连接头142旋转到位的现象发生,第三台阶1410壁凹陷形成脱离孔,脱离孔供钩脚145与第三台阶1410脱离,第一连接头141不能相对外层板13旋转,第二连接头142能相对内层板11旋转,在顶板15顶部上安装有插脚150,插脚150用于插入至第二连接头142开设的插孔内后限制第二连接头142旋转。实现了当且仅当第二连接头142旋转到位后顶板15才能安装到位。
在内层板11与外层板13之间安装有指示机构16,顶板15一端通过第一螺杆19连接,当且仅当第一连接头141与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后第一螺杆19才能穿过内层板11后与指示机构16连接,第一螺杆19与内层板11之间无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指示机构16,指示机构16包括:板体161、升降杆162、安装环163以及弹簧164,板体161顶面形成有斜面,斜面用于与第二连接头142作用,板体161固定至升降杆162一端,升降杆162穿过安装环163,在安装环163导向下升降杆16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安装环163与内层板11固定,板体161与安装环163之间连接有弹簧164,板体161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螺杆19螺纹配合的螺孔,内层板11上开设有供第一螺杆19穿过的通孔,在弹簧164弹力下能保持螺孔与通孔偏离,也就是螺孔处于较高的位置,当第一连接头141与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后螺孔与通孔对准。
在中间层12板安装时将指示机构16安装在内层板11外壁上。
第一连接头141内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第一对弹片17,第二连接头142内设置有与负载连接的第二对弹片18,第一对弹片17和第二对弹片18在第一连接头141与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后紧密接触。
当安装电连接装置14时:首先,将第一连接头141从轿厢的外层板13插入;然后,将第二连接头142从内层板11插入,钩脚145插入至安装孔内且与第三台阶1410卡扣配合;再后,旋转第二连接头142,使得插孔朝下;再后,将灯安装在顶板15上方,顶板15上安装有用于安装灯的安装座;再后,将灯与第二连接头142通过导线连接;再后,将顶板15安装盖在内层板11顶部,插脚150插入到插孔内,限制第二连接头142自动旋转;最后,将t型第一螺杆19穿过顶板15固定的固定板,第一螺杆19与板体161螺纹连接。
该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还包括:补偿绳导向设备。
补偿绳导向设备包括:导向轮,相邻导向轮之间用于导向钢丝绳;补偿挂板72,其包括:上挂板721以及底座722,在底座722上方安装有上挂板721;支撑架73,其包括:本体731、连接耳732以及支撑组件733,本体731与上挂板721之间安装导向轮,本体731两端分别延伸有两连接耳732,本体731中部通过支撑组件733支撑在底座722上,支撑组件733的高度能调节;以及连接机构74,其包括:插杆741以及限脱组件742,每一连接耳732均对应设置有一插杆741,插杆741为t型结构,插杆741大端位于上挂板721背离支撑架73一侧,插杆741穿过上挂板721和连接耳732,与插杆741作用有限脱组件742,限脱组件742与支撑组件733作用,限脱组件742用于当支撑组件733支撑在支撑架73与底座722之间后限制插杆741与连接耳732和上挂板721脱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限脱组件742,限脱组件742包括:限脱杆7421以及连接架7422,限脱杆7421一端用于插入至插杆741小端,限脱杆7421另一端连接至连接架7422,连接架7422用于与支撑组件733作用。
为了实现支撑组件733与限脱组件742配合,连接架7422被支撑组件733和底座722夹紧。
为了使得限脱杆7421能够容易插入到插杆741内,限脱杆7421用于插入至插杆741内的端部为楔形。
为了保证插杆741压紧在上挂板721上,插杆741开设有用于供限脱杆7421插入的限脱孔,限脱孔内壁与限脱杆7421之间夹紧有弹性垫7410,弹性垫7410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弹性垫7410位于限脱杆7421背离上挂板721一侧,限脱孔内壁上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支撑弹性垫7410,限脱杆7421背离上挂板721一侧形成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夹紧弹性垫7410。
支撑组件733包括:支撑筒7331、第三螺杆7332、压紧环7333以及压紧垫7334,支撑筒7331顶面凹陷形成供本体731中部插入的插槽,支撑筒7331与第三螺杆7332一端螺纹连接,第三螺杆7332另一端压紧在底座722上,在第三螺杆7332中部固定有压紧环7333,压紧环7333上安装有有压紧垫7334,压紧垫7334将连接架7422压紧在底座722上。
安装时,首先,将插杆741穿过上挂板721和连接耳732;然后,将限脱组组件的限脱杆7421与限脱孔对准,且限脱组件742的连接架7422位于本体731下方;再后,移动支撑组件733,使得支撑筒7331的插槽内壁环绕在本体731外,本体731位于插槽内后,支撑筒7331不能相对本体731旋转;最后,旋转第三螺杆7332,使得第三螺杆7332下降,第三螺杆7332下降到与底座722紧贴的位置,同时第三螺杆7332上压紧环7333将压紧垫7334压紧在连接架7422上,压紧垫733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与此同时,限脱杆7421将弹性垫7410压紧在限脱孔内壁的第一倾斜面上,限脱杆7421限制插杆741与连接耳732脱离,从而连接耳732也不会与上挂板721脱离。从而实现了调节支撑组件733高度的同时,又实现了支撑架73的安装,方便了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仅仅对连接组件6进行了改变,避免了需要旋转多个螺钉61而导致安装麻烦。
如图1以及图3所示,连接组件6包括:限脱机构62以及限转机构63;第一橡胶块4和第二橡胶块5的四个角落为安装凸部,每一安装凸部均对应设置有一限脱机构62,每一限脱机构62均用于限制安装凸部与所在底框21、第一底架2或第二底架3脱离;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每一边缘均对应设置有一限转机构63,每一限转机构63均用于所在底框21、第一底架2或第二底架3的一个边缘上所有限脱机构62旋转。
为了结构简单的限脱机构62,每一限脱机构62均包括:第一限脱帽621、中间杆622以及第二限脱帽623,第一限脱帽621为圆盘型结构,第一限脱帽621通过中间杆622连接第二限脱帽623,第二限脱帽623为椭圆盘型结构,安装凸部、底框21、第一底架2以及第二底架3均开设有供中间杆622和第二限脱帽623穿过的穿孔,穿孔和第二限脱帽623均为条状结构,第一限脱帽621不能穿过穿孔,第二限脱帽623位于凹槽内,第一限脱帽621位于安装凸部背离第二限脱帽623一侧,限转机构63用于保持第二限脱帽623位于不能穿过穿孔的位置。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能够对位于同一凹槽内的所有限脱机构62限转,每一限转机构63均安装在凹槽内,每一限转机构63均包括:第一限转板631、套筒633、第二螺杆634以及第二限转板635,第一限转板631和第二限转板635均开设有供第二限脱帽623置入的放置槽,第二限脱帽623不能再放置槽内旋转,第一限转板631位于第二限转板635上方,凹槽顶部凹陷形成供第一限转板631置入的第一容纳槽,第一限转板631不能再第一容纳槽内旋转,凹槽底部凹陷形成供第二限转板635置入的第二容纳槽,第二限转板635不能再第二容纳槽内旋转,第一限转板631底部安装有套筒633,套筒633仅能相对安装座和第一限转板631旋转,套筒633套在第二螺杆634外,套筒633与第二螺杆634螺纹连接,第二螺杆634固定至第二限转板635。
安装时,首先,将每一安装凸部均安装上限脱机构62,具体地,将中间杆622和第二限脱帽623穿过穿孔,穿孔为条状,穿过后旋转第二限脱帽623,第二限脱帽623旋转到不能穿过穿孔的位置,使得所有第二限脱帽623均在一条线上;然后,将第一限转板631与凹槽上部的第二限脱帽623对准(底框21凹槽上部没有第二限脱帽623,就可以不对准),第二限转板635与凹槽下部的第二限脱帽623对准(第一底架2凹槽下部没有第二限脱帽623,就可以不对准);最后,旋转套筒633,套筒633相对第二螺杆634升高,第一限转板631压紧在凹槽顶部内壁,第二限转板635压紧在凹槽底部内壁上,在转动套筒633过程中,由于每个第二限脱帽623旋转围绕的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转动套筒633不会带动第二限转板635相对所在底框21、第一底架2或第二底架3旋转,方便了调节套筒63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以及减震轿底;
轿厢包括:内层板、中间层以及外层板,内层板为一侧开口的箱子结构,内层板外包裹有中间层,中间层采用隔音棉材料制成,在中间层外包裹有外层板;
轿底安装在轿厢底部;
减震轿底包括:底框、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底框与轿厢外底面连接,底框与第一底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块,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块,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均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框、第一底架和/或第二底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框、第一底架以及第二底架均为环状结构,底框、第一底架以及第二底架靠近中心的面均凹陷形成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均为工字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轿厢还包括:电连接装置以及顶板;
在内层板内安装有顶板,顶板位于顶部,内层板内壁与顶板之间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用于安装照明灯;
内层板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中间层和外层板的穿孔,穿孔与安装腔连通,穿孔内安装有电连接装置,电连接装置用于将照明灯与外界电源连通;
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穿孔内壁形成有位于外层板上的第一台阶和位于内层板上的第二台阶,第一连接头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第二连接头用于与照明灯电连接,第一连接头外包裹有第一封堵部,第二连接头外包裹有第二封堵部,第一封堵部以及第二封堵部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卡扣连接,第一连接头将第一封堵部压紧在第一台阶上,第二连接头将第二封堵部压紧在第二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头靠近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凹陷形成安装孔,安装孔背离第二连接头的端部比安装孔靠近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大,安装孔中部内壁形成用于与第二连接头卡扣配合的第三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头靠近第一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钩脚,钩脚用于插入至安装孔内与第三台阶卡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台阶壁凹陷形成脱离孔,脱离孔供钩脚与第三台阶脱离,第一连接头不能相对外层板旋转,第二连接头能相对内层板旋转,在顶板顶部上安装有插脚,插脚用于插入至第二连接头开设的插孔内后限制第二连接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内层板与外层板之间安装有指示机构,顶板一端通过第一螺杆连接,当且仅当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后第一螺杆才能穿过内层板后与指示机构连接,第一螺杆与内层板之间无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