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利行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灌溉,即用水浇地,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的灌溉范围为圆形,这导致在实际灌溉时,为了保证全面的灌溉效果,会有部分区域重复灌溉,进而不仅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一定程度上造成水源的浪费,不利于节省水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柱和进水管,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的顶端和支撑柱的内侧安装有双重能源回收装置,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和支撑柱之间安装有自动转向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左端下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包括侧板、底板、顶板、连接杆和调节电机,所述自动转向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数量为2个,且侧板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侧板之间下侧安装有底板,位于后侧的所述侧板的后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嵌设有密封条,所述顶板通过密封条与侧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端和顶板的左端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底板的左端内侧与顶板的左端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左端的圆弧结构和顶板左端的圆弧结构与调节电机的主轴为同轴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中间部分连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位于控制器的正上方,且增压泵的一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重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发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后端面上,所述发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嵌设在支撑柱的内侧,所述水箱安装在进水管的内侧,且水箱上下两端均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的顶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太阳能发电板。
优选的,所述自动转向装置包括转动电机、转动杆和转动管,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内侧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外侧和进水管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转动管通过固定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固定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转动杆通过滑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外侧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卡有密封圈。
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定点安装支撑柱: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定点安装支撑柱,使得支撑柱呈矩阵状设置,然后根据每个支撑柱的覆盖范围进行调节控制器,使得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和调节电机的转动,调节电机转动时,会通过连接杆带动顶板转动,从而调节水源喷射的角度和范围,从而便于进行控制灌溉的面积,转动电机转动的快慢,可以配合调节电机调节单个区域内灌溉水源的多少,从而使得灌溉的面积呈矩形状设置,从而既保证了均匀灌溉的效果,同时节省了水源;
步骤二:能源回收利用:在进行灌溉时,水源会进行冲击叶轮,从而带动发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发电的效果,而在晴天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处理,发出的电量可以存入蓄电池中,或者经过升压处理并入电网,从而可以较好的节省电能;
步骤三:水源增压处理:当输入的水源压力较小,不能满足于较远的喷射范围内时,可以启动增压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水源从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喷出的初速度,从而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连接杆带动顶板转动,从而调节水源喷射的角度和范围,从而便于进行控制灌溉的面积,转动电机转动的快慢,可以配合调节电机调节单个区域内灌溉水源的多少,从而使得灌溉的面积呈矩形状设置,从而既保证了均匀灌溉的效果,同时节省了水源;
2、本发明中,在进行灌溉时,水源会进行冲击叶轮,从而带动发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发电的效果,而在晴天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处理,发出的电量可以存入蓄电池中,或者经过升压处理并入电网,从而可以较好的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双重能源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进水管、3-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01-侧板、302-底板、303-顶板、304-连接杆、305-调节电机、306-密封条、4-双重能源回收装置、401-发电机、402-叶轮、403-导流板、404-水箱、405-立杆、406-太阳能发电板、5-自动转向装置、501-转动电机、502-转动杆、503-齿轮、504-齿环、505-滑环、506-转动管、507-固定架、508-密封圈、6-控制器、7-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柱1和进水管2,支撑柱1的内侧设有进水管2,支撑柱1的顶端设有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的顶端和支撑柱1的内侧安装有双重能源回收装置4,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和支撑柱1之间安装有自动转向装置5,支撑柱1的左端下侧安装有控制器6,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包括侧板301、底板302、顶板303、连接杆304和调节电机305,自动转向装置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01,侧板301的数量为2个,且侧板301呈前后对称设置,侧板301之间下侧安装有底板302,位于后侧的侧板301的后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305,调节电机30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连接杆3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03。
顶板30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嵌设有密封条306,顶板303通过密封条306与侧板301滑动连接,这种设置可以保证较好的密封性,使得水源不会从侧边流出,底板302的左端和顶板303的左端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底板302的左端内侧与顶板303的左端外侧滑动连接,底板302左端的圆弧结构和顶板303左端的圆弧结构与调节电机305的主轴为同轴心设置,这种设置保证了在调节喷射角度时,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的密封性,进水管2的中间部分连通有增压泵7,增压泵7位于控制器6的正上方,且增压泵7的一侧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这种设置可以在水压较低时,提供额外的水压,从而便于进行灌溉处理,双重能源回收装置4包括发电机401和太阳能发电板406,发电机40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的后端面上,发电机40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叶轮402,叶轮4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流板403,导流板4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404,水箱404嵌设在支撑柱1的内侧,水箱404安装在进水管2的内侧,且水箱404上下两端均与进水管2连通,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的顶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立杆405,立杆405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太阳能发电板406,这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利用能源,从而有效的节省能源,自动转向装置5包括转动电机501、转动杆502和转动管506,支撑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01,转动电机50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03,齿轮503的外侧啮合有齿环504,齿环50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2,进水管2的顶端内侧设有转动管506,转动管506的外侧和进水管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07,转动管506通过固定架507与转动杆502固定连接,进水管2通过固定架507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这种设置可以配合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进行较好的进行转动调节喷射,从而便于进行灌溉,转动杆502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支撑杆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505,转动杆502通过滑环505与支撑杆1转动连接,转动管506的外侧底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侧卡有密封圈508,这种设置可以保证进水管2和转动管506之间的密封性。
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定点安装支撑柱: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定点安装支撑柱1,使得支撑柱1呈矩阵状设置,然后根据每个支撑柱1的覆盖范围进行调节控制器6,使得控制器6控制转动电机501和调节电机305的转动,调节电机305转动时,会通过连接杆304带动顶板303转动,从而调节水源喷射的角度和范围,从而便于进行控制灌溉的面积,转动电机501转动的快慢,可以配合调节电机调节单个区域内灌溉水源的多少,从而使得灌溉的面积呈矩形状设置,从而既保证了均匀灌溉的效果,同时节省了水源;
步骤二:能源回收利用:在进行灌溉时,水源会进行冲击叶轮402,从而带动发电机401的转动,从而实现发电的效果,而在晴天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板406进行发电处理,发出的电量可以存入蓄电池中,或者经过升压处理并入电网,从而可以较好的节省电能;
步骤三:水源增压处理:当输入的水源压力较小,不能满足于较远的喷射范围内时,可以启动增压泵7,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水源从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喷出的初速度,从而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设有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的顶端和支撑柱(1)的内侧安装有双重能源回收装置(4),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和支撑柱(1)之间安装有自动转向装置(5),所述支撑柱(1)的左端下侧安装有控制器(6),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包括侧板(301)、底板(302)、顶板(303)、连接杆(304)和调节电机(305),所述自动转向装置(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01),所述侧板(301)的数量为2个,且侧板(301)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侧板(301)之间下侧安装有底板(302),位于后侧的所述侧板(301)的后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305),所述调节电机(30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0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嵌设有密封条(306),所述顶板(303)通过密封条(306)与侧板(30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2)的左端和顶板(303)的左端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底板(302)的左端内侧与顶板(303)的左端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底板(302)左端的圆弧结构和顶板(303)左端的圆弧结构与调节电机(305)的主轴为同轴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中间部分连通有增压泵(7),所述增压泵(7)位于控制器(6)的正上方,且增压泵(7)的一侧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能源回收装置(4)包括发电机(401)和太阳能发电板(406),所述发电机(40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的后端面上,所述发电机(40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叶轮(402),所述叶轮(4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流板(403),所述导流板(4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404),所述水箱(404)嵌设在支撑柱(1)的内侧,所述水箱(404)安装在进水管(2)的内侧,且水箱(404)上下两端均与进水管(2)连通,所述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的顶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立杆(405),所述立杆(405)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太阳能发电板(4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向装置(5)包括转动电机(501)、转动杆(502)和转动管(506),所述支撑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01),所述转动电机(50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03),所述齿轮(503)的外侧啮合有齿环(504),所述齿环(50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2),所述进水管(2)的顶端内侧设有转动管(506),所述转动管(506)的外侧和进水管(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07),所述转动管(506)通过固定架(507)与转动杆(502)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2)通过固定架(507)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02)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505),所述转动杆(502)通过滑环(505)与支撑柱(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506)的外侧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卡有密封圈(5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节水灌溉装置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定点安装支撑柱: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定点安装支撑柱(1),使得支撑柱(1)呈矩阵状设置,然后根据每个支撑柱(1)的覆盖范围进行调节控制器(6),使得控制器(6)控制转动电机(501)和调节电机(305)的转动,调节电机(305)转动时,通过连接杆(304)带动顶板(303)转动,从而调节水源喷射的角度和范围,从而便于进行控制灌溉的面积,转动电机(501)转动的快慢,可以配合调节电机调节单个区域内灌溉水源的多少,从而使得灌溉的面积呈矩形状设置,从而既保证了均匀灌溉的效果,同时节省了水源;
步骤二:能源回收利用:在进行灌溉时,水源会进行冲击叶轮(402),从而带动发电机(401)的转动,从而实现发电的效果,而在晴天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板(406)进行发电处理,发出的电量可以存入蓄电池中,或者经过升压处理并入电网,从而可以较好的节省电能;
步骤三:水源增压处理:当输入的水源压力较小,不能满足于较远的喷射范围内时,可以启动增压泵(7),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水源从自动调节灌溉角度喷头装置(3)喷出初速度,从而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