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玻璃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温室为了美观一般都采用玻璃或pc板覆盖,其框架结构虽大同小异,但其安装玻璃或pc板等覆盖材料的连接件结构及安装方式的不同,导致产生的效果也就大不相同了。现有技术中如要建造面积较大的玻璃房,其屋面需要采用多个连绵不断的屋脊才能实现,所以安装时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屋面的排水性,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屋面渗水、密封性能降低等问题;还有后期出现维修、拆卸或更换覆盖材料等情况时具有费时费力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201821866425.0号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温室玻璃花房结构,其中屋脊连接组件只包含了一组屋脊连接件和两组屋脊连接内扣组件,此种结构虽然提高了屋面的排水性和防水性,但在建造面积较大的玻璃房时,屋面必会产生多个屋脊,如要实现通过一个大屋脊解决屋面问题,此种结构在加宽延长屋面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的加宽或延长屋面,这样一来,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在为了提升屋面稳固性、密封性和排水性及降低整个玻璃房的制作成本方面还需有待改进。另上述现有专利中的玻璃连接组件因其结构原因在加装玻璃后由于自身重量加大,其整个玻璃花房的稳固性和牢固性还需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各个连接件间与整体结构间的组合使整个玻璃房结构更加牢固,防水性和排水性更加的优越,更解决了整个屋面玻璃加宽延长连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包括立柱、桁架、屋脊横梁、屋面椽子、屋脊玻璃连接组件、雨水槽、玻璃连接组件和玻璃,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桁架和雨水槽,所述屋脊横梁固定连接屋面椽子,所述屋面椽子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安装在屋脊横梁及屋面椽子上端部,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分别安装在立柱外侧面的上中下处,玻璃插装在每个玻璃连接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横梁为多根,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椽子靠近雨水槽端为“人”字型结构,固定连接在立柱内侧。提高整个屋顶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包含一组桥型屋脊连接件和多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其中一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插装在桥型屋脊连接件内,另外多组安装在屋脊横梁及屋面椽子上端部,屋面的玻璃分别插装在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包含l型上连接件、l型下连接件、l型支撑杆、凸型横连接件、竖连接件、通风窗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l型上连接件和l型下连接件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外侧面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窗组件包含玻璃推拉上槽、玻璃推拉下槽和防虫网。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推拉上槽、玻璃推拉下槽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外侧面的中间部位,防虫网安装在玻璃推拉上槽和玻璃推拉下槽之间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撑杆分别平行安装在l型上连接件、l型下连接件、凸型横连接件、玻璃推拉上槽和玻璃推拉下槽的底部,起到更好的支撑及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竖连接件分别竖向垂直交叉安装在每个玻璃连接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槽底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立柱顶部,侧面槽口插装在h型屋脊连接组件内,同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的“人”字端处,更好地提升了屋面的排水性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各个连接件间与整体结构间的组合使整个玻璃房结构更加稳固,防水性能更加的优越,更解决了整个屋面玻璃加宽延长连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以屋脊为对称的整体结构剖向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连接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立柱1,桁架2,屋脊横梁3,屋面椽子4,雨水槽5,桥型屋脊连接件6,h型屋脊连接组件7,玻璃8,l型上连接件9,l型下连接件10,凸型横连接件11,玻璃推拉上槽12,玻璃推拉下槽13,防虫网14,竖连接件15,紧固件15,l型支撑杆16,紧固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包括立柱1、桁架2、屋脊横梁3、屋面椽子4、屋脊玻璃连接组件、雨水槽5、玻璃连接组件和玻璃8。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桁架2和雨水槽5,所述屋脊横梁3固定连接屋面椽子4,所述屋面椽子4固定连接在立柱1上,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安装在屋脊横梁3及屋面椽子4的上端部,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分别安装在立柱1外侧面的上中下处,玻璃8插装在每个玻璃连接件内。

    所述屋脊横梁3为多根,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4上。

    所述屋面椽子4靠近雨水槽端为“人”字型结构,固定连接在立柱1及雨水槽5内侧,此种结构的效果使提高整个屋顶的稳固性。

    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包含一组桥型屋脊连接件6和多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7,其中一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7插装在桥型屋脊连接件6内,另外多组安装在屋脊横梁3及屋面椽子4上端部,屋面的玻璃8分别插装在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内。

    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包含l型上连接件9、l型下连接件10、l型支撑杆16、凸型横连接件11、竖连接件15、通风窗组件。

    所述l型上连接件9和l型下连接件10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1外侧面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通风窗组件包含玻璃推拉上槽12、玻璃推拉下槽13和防虫网14。所述玻璃推拉上槽12、玻璃推拉下槽13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1外侧面的中间部位,防虫网14安装在玻璃推拉上槽和玻璃推拉下槽之间的外侧。

    所述l型支撑杆16分别平行安装在l型上连接件9、l型下连接件10、凸型横连接件11、玻璃推拉上槽12和玻璃推拉下槽13的底部,起到更好的支撑及加固作用。

    所述竖连接件15分别竖向垂直交叉安装在每个玻璃连接组件之间。

    所述雨水槽5底部通过紧固件17固定连接立柱1顶部,内侧面槽口插装在h型屋脊连接组件7内,同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4的“人”字端处,此种结构安装更好地提升了屋面的排水性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各个连接件间与整体结构间的组合使整个玻璃房结构更加稳固,防水性和排水性更加的优越,更解决了整个屋面玻璃无限加宽延长连接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包括立柱、桁架、屋脊横梁、屋面椽子、屋脊玻璃连接组件、雨水槽、玻璃连接组件和玻璃,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桁架和雨水槽,所述屋脊横梁固定连接屋面椽子,所述屋面椽子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安装在屋脊横梁及屋面椽子上端部,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分别安装在立柱外侧面的上中下处,玻璃插装在每个玻璃连接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屋脊横梁为多根,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屋面椽子靠近雨水槽端为“人”字型结构,固定连接在立柱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包含一组桥型屋脊连接件和多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其中一组h型屋脊连接组件插装在桥型屋脊连接件内,另外多组安装在屋脊横梁及屋面椽子上端部,屋面的玻璃分别插装在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包含l型上连接件、l型下连接件、l型支撑杆、凸型横连接件、竖连接件、通风窗组件;

    所述l型上连接件和l型下连接件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外侧面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通风窗组件包含玻璃推拉上槽、玻璃推拉下槽和防虫网;

    所述玻璃推拉上槽、玻璃推拉下槽分别平行安装于每两立柱外侧面的中间部位,防虫网安装在玻璃推拉上槽和玻璃推拉下槽之间的外侧;

    所述l型支撑杆分别平行安装在l型上连接件、l型下连接件、凸型横连接件、玻璃推拉上槽和玻璃推拉下槽的底部;

    所述竖连接件分别竖向垂直交叉安装在每个玻璃连接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雨水槽底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立柱顶部,内侧面槽口插装在h型屋脊连接组件内,同时固定连接在屋面椽子的“人”字端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玻璃房结构,包括立柱、桁架、屋脊横梁、屋面椽子、屋脊玻璃连接组件、雨水槽、玻璃和玻璃连接组件。所述整个玻璃房框架结构由立柱、桁架、屋脊横梁和屋面椽子组成。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桁架和雨水槽,所述屋脊横梁固定连接屋面椽子,所述屋面椽子靠近雨水槽端为“人”字型结构,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所述屋脊玻璃连接组件安装在屋脊横梁及屋面椽子上端部,所述玻璃连接组件安装在立柱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各个连接件间与整体结构间的组合使整个玻璃房结构更加稳固,防水性能更加的优越,更解决了整个屋面玻璃无限加宽延长连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代良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合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