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69


    本发明涉及播种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山桐子(idesiapolycarpa),俗称油葡萄,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树干高大通直,树皮灰白色,树型美观。入秋后果实成串下垂,鲜艳夺目,果实产量高,盛果期长,也是一种优良的冬季观果的珍稀乔木树种。山桐子含油量一般在22%~26%,油质好;油中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总含量高达82%,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更是高达66%,明显高于芝麻油和花生油中亚油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益。

    山桐子在我国虽然分布较广,但资源量较少;山桐子种子属于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种子颗粒微小,种皮坚硬致密,表面有角质层,自然繁殖能力极差,自然发芽率极低,发芽慢且不整齐。人工播种育苗时常用机械法去蜡及揉捻处理种子种皮的方式来打破休眠,但发芽率通常也只有20%左右,且发芽不整齐,操作繁琐费工,对山桐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带来极大不便,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此外,研究人员使用过氧化氢、洗衣粉、洗洁精、去污粉等对种子进行处理,皆存在缺陷:过氧化氢在生产实践中运输和贮藏不方便,需要密闭和避光,在浸泡过程中容易分解产生大量气体,进而失效,造成萌芽率不稳定;高浓度长时间放置于一个空间中,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洗衣粉、去污粉等处理效果不稳定,成分复杂,泡沫多,后期冲洗时间长,需要大量用水。

    因此,如何解决山桐子的种子繁殖难关,提高了种子播种成苗率,实现山桐子大田规模化播种育苗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通过对山桐子种子的处理及播种管理,提高山桐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发芽快速且整齐,适于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采收脱粒后,进行低温春化,解除主动休眠;

    (2)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洗净并浸泡8-12h;

    (3)种子从清水中捞出,使用质量分数20%的h2so4溶液 150mg/kgga3浸泡

    (4)种子再使用150mg/kgga3浸泡打破被动休眠;

    (5)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装填好洁净基质的育苗盘上,然后覆盖薄层细沙;

    (6)播种后每天浇水一次,待出芽并长出真叶后移栽;

    (7)移栽后根据种苗长势进行容器苗培育、定植。

    本发明在种子采收脱粒后,冷藏储存,相交于传统的沙藏方法而言无需使用透气袋,操作简便,且能够有效解除种子的主动休眠,进而保证较高的发芽率。播种前使用清水长时间浸泡,有利于促进致密的种皮的软化,有利于后续药剂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后采用含15%硫酸的处理液对种子进行浸泡,硫酸化学成分单一且稳定,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稳定,打破种皮的障碍,硫酸浓度和时间的精准掌控,对种子无损伤,处理后种子冲洗方便,储运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大规模生产中可行。最后再使用150mg/kgga3浸泡可进一步打破被动休眠,在提高发芽率的同时,保证发芽快速且整齐。

    优选地,步骤(2)中,播种时间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

    优选地,步骤(3)中,先将种子与河沙以1:2重量比混匀,再均匀撒播于装填好基质的育苗盘上,撒播密度为每1cm2粒种子。

    先将种子与河沙混匀,再进行撒播,有利于撒播均匀。

    进一步优选地,育苗盘和基质预先采用高锰酸钾消毒。

    优选地,步骤(3)中,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泥炭土与珍珠岩质量比为

    进一步优选地,基质填装厚度为2cm。

    进一步优选地,泥炭土为德国klasmann进口育苗专用泥炭土,珍珠岩为水洗大粒珍珠岩。

    优选地,步骤(3)中,播撒后所盖细沙厚度为

    优选地,步骤(4)中每次浇水浇透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使用200~500目细孔喷水壶浇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山桐子种子的处理及播种管理,提高山桐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发芽快速且整齐,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山桐子种子;

    图2所示为山桐子种子结构电镜扫描图;

    图3所示为山桐子种子横切电镜扫描图;

    图4所示为山桐子种子纵切电镜扫描图;

    图5所示为山桐子育苗盘状态;

    图6所示为山桐子移栽至营养钵状态;

    图7所示为山桐子容器苗培养状态;

    图8所示为山桐子大田定植;

    图9所示为不同种子处理验证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四川山桐子)采收脱粒后,4℃冷藏储存(图1-4);

    (2)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洗净并浸泡过夜(约10h),然后用处理液浸泡15min,再用150mg/kg赤霉素ga3浸泡8h;处理液为h2so4、ga3的混合水溶液,其中h2so4质量分数为15%,ga3浓度为150mg·kg-1

    (3)2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先将种子与河沙以1:2重量比混匀,然后均匀撒播于装填有2cm厚基质的育苗盘上,盖上厚的细沙;撒播密度为每1cm2粒种子。

    基质组成为泥炭土:珍珠岩(w/w)=2:1,其中泥炭土为德国klasmann进口育苗专用泥炭土,珍珠岩为水洗珍珠岩。育苗盘和基质预先采用高锰酸钾消毒。

    (4)播种后使用400目细孔喷水壶将基质浇透,之后每5天浇水一次。

    (5)待出芽并长出真叶(图5)后移栽至10cm的营养钵中,真叶长大后(图6),增加种苗的施肥,同时每周喷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止猝倒病,防止虫害;后续根据种苗长势转移至160规格的花盆中进行容器苗培育(图7);

    (6)夏天雨季来临后进行大田定植(图8),定植地采用顶部加盖遮阴网遮阴,种苗当年株高可达1米以上,茎干充实,封顶正常。

    使用上述方法播种培育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达95%以上,发芽势达70%以上,规模化生产的温室出苗率达到92%以上,地栽出苗率达到85%以上。

    实施例2

    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贵州山桐子)采收脱粒后,4℃冷藏储存;

    (2)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洗净并浸泡过夜(约10h),然后用处理液浸泡15min,再用150mg/kg赤霉素ga3浸泡8h;处理液为h2so4、ga3的混合水溶液,其中h2so4质量分数为15%,ga3浓度为150mg·kg-1

    (3)3月中旬进行播种,先将种子与河沙以1:2重量比混匀,然后均匀撒播于装填有2cm厚基质的育苗盘上,盖上厚的细沙;撒播密度为每1cm2粒种子。

    基质组成为泥炭土:珍珠岩(w/w)=10:1,其中泥炭土为德国klasmann进口育苗专用泥炭土,珍珠岩为水洗珍珠岩。育苗盘和基质预先采用高锰酸钾消毒。

    (4)播种后使用400目细孔喷水壶将基质浇透,之后每5天浇水一次。

    (5)待出芽并长出真叶后移栽至10cm的营养钵中,真叶长大后,增加种苗的施肥,同时每周喷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止猝倒病,防止虫害;后续根据种苗长势转移至160规格的花盆中进行容器苗培育;

    (6)夏天雨季来临后进行大田定植,定植地采用顶部加盖遮阴网遮阴,种苗当年株高可达1m以上,茎干充实,封顶正常。

    使用上述方法播种培育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达96%以上,发芽势达72%以上规模化生产的温室出苗率达到93%以上,地栽出苗率达到88%以上。

    实施例3

    验证不同种子处理对发芽的影响:

    以4℃冷藏储存的贵州山桐子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用清水洗净并浸泡过夜(约10h)后分别进行如下浸种处理:

    (1)蒸馏水浸种15min;

    (2)质量分数5%的h2so4浸种15min;

    (3)质量分数10%的h2so4浸种15min;

    (4)质量分数15%的h2so4浸种15min;

    (5)质量分数5%的h2so4浸种15min;

    (6)100mg/kgga3浸泡8h;

    (7)150mg/kgga3浸泡8h;

    (8)200mg/kgga3浸泡8h;

    (9)250mg/kgga3浸泡8h;

    (10)300mg/kgga3浸泡8h;

    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按照实施例2步骤(3)方法播种,结果如图9所示,其发芽率及发芽势均低于实施例2处理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采收脱粒后,进行低温春化,解除主动休眠;

    (2)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洗净并浸泡

    (3)种子从清水中捞出,使用质量分数20%的h2so4溶液 150mg/kgga3浸泡

    (4)种子再使用150mg/kgga3浸泡打破被动休眠;

    (5)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装填好洁净基质的育苗盘上,然后覆盖薄层细沙;

    (6)播种后每天浇水一次,待出芽并长出真叶后移栽;

    (7)移栽后根据种苗长势进行容器苗培育、定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先将种子与河沙以1:2重量比混匀,再均匀撒播于装填好基质的育苗盘上,撒播密度为每粒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播撒后所盖细沙厚度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泥炭土与珍珠岩质量比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桐子播种成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采收脱粒后,进行低温春化,解除主动休眠;(2)播种前种子用水洗净并浸泡一夜,使用质量分数20%的H2SO4溶液 150mg/kg GA3浸泡后,再使用150mg/kg GA3浸泡打破被动休眠;(3)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装填好基质的育苗盘上,然后覆盖薄层细沙;(4)播种后每天浇水一次,待出芽并长出真叶后移栽;(5)移栽后根据种苗长势进行容器苗培育、定植。通过对山桐子种子的解除休眠等催芽处理及播种管理,提高山桐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发芽快速且整齐,适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元;李振坚;许新桥;苏上;孙雪梅;曾艺芸;张萌;翟飞飞;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4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