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5


    本发明涉及叉车平衡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平衡重是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叉车起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散热性能也有帮助,目前现在许多厂家把平衡重后端开有一个散热口,容易烫伤人员。现在设计一款起到保护作用的平衡重。从而可以提高叉车的安全性能。安全是工程车辆的重要部分,对于叉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叉车平衡重上开有散热功能的通气孔,由于通气孔比较大,在叉车运行时容易飞溅物进入车体内伤害叉车内部的零部件。由于叉车后端设有消声器,在叉车运行一段时间后,消声器温度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当叉车停下来时,温度不能及时散去,当人在维修和离热源较近时容易伤害。目前叉车上还没有对散热口进行保护的结构。

    专利号为cn201820442382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叉车平衡重,包括配重本体以及开设在配重本体上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安装有防护网,该防护网包括与散热口上端铰接的框体,以及能够将框体支撑打开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散热口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体可拆卸连接,该技术方案通过在配重散热口设置防护网来防止物体进入,提高了叉车的安全性,并且将防护网设计成可打开撑起的结构,使得防护网打开较为方便,便于通过散热口对叉车进行检修。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配重本体内的温度散热较慢,且温度过高时工作人员不易发现,易被热气灼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散热组件配合驱动组件,使得散热组件用于不断的调节散热口的大小,进而叉车运行时飞溅物不易进入车体内伤害叉车内部的零部件;另一方面利用水流加快配重本体内热量的降温工作,从而解决了该配重本体内的温度散热较慢,且温度过高时工作人员不易发现,易被热气灼伤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配重本体以及开设在配重本体上的散热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散热口上的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连通设置的循环组件、驱动所述循环组件进行循环传送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配合工作的警报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散热口下端的框架以及沿所述框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弹性管;

    所述框架上下边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弹性管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框架的上端与所述散热口过硬卡合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管采用软皮管结构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口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水腔室且该散热口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水腔室;

    所述出水腔室与任一所述弹性管上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进水腔室与任一所述弹性管下端均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上的暂存箱以及冷却箱,所述暂存箱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进水腔室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箱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出水腔室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u型管。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凝介质且该冷凝介质位于所述u型管外。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涡轮水泵,该涡轮水泵一端与所述暂存箱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箱连通设置。

    作为又优选,所述警报组件包括与框架固定连接的支架、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竖直开设的腰槽内的传动杆、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上的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驱动杆、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上且与所述驱动杆间断式接触设置的触碰开关以及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上的警报器;

    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杆间断式接触设置;

    所述驱动杆通过弹性单元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散热组件配合驱动组件,使得散热组件用于不断的调节散热口的大小,进而叉车运行时飞溅物不易进入车体内伤害叉车内部的零部件;另一方面利用水流加快配重本体内热量的降温工作;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散热组件自动打开散热口或者关闭散热口,利用散热口关闭工作配合配重本体与外界空气的压强差,当温度达到一定高温时,实现警报组件的自动开启,进而警醒工作人员原理叉车散热口,造成热气灼烧问题。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散热充分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叉车平衡组件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循环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循环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循环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三。

    图6为冷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警报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警报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警报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包括车体101、安装在所述车体101上的配重本体102以及开设在配重本体102上的散热口10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散热口103上的散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通设置的循环组件3、驱动所述循环组件3进行循环传送的驱动组件4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2配合工作的警报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组件2配合驱动组件4,使得散热组件2用于不断的调节散热口103的大小,进而叉车运行时飞溅物不易进入车体内伤害叉车内部的零部件;另一方面利用水流加快配重本体102内热量的降温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散热组件2自动打开散热口103或者关闭散热口103,利用散热口103关闭工作配合配重本体102与外界空气的压强差,当温度达到一定高温时,实现警报组件5的自动开启,进而警醒工作人员原理叉车散热口103,造成热气灼烧问题。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散热口103下端的框架20以及沿所述框架2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弹性管21;

    所述框架20上下边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口201,所述出口201与所述弹性管2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框架20的上端与所述散热口103过硬卡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组件2转动设置在配重本体102上,使得散热组件2打开较为方便,便于通过散热口对叉车进行检修,由于通过散热组件2的保护,配重散热口的尺寸可以加大,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配重散热口也相当于一个备用的检修口。

    需要说明的是,翻转检修工作时,只需要人工将第一水管33以及第二水管34进行拆卸即可。

    进一步,所述弹性管21采用软皮管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管21采用软皮弹性管结构设置,进而通入水流后,软皮管充足撑开,进而相邻两个所述软皮管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提高配重本体102内热气与软皮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果;反之,水流未冲入软皮管时,相邻两个所述软皮管之间的距离打开,实现配重本体102内热气的快速散去,此时的热气已经经过冷却,将其直接排出不易对周遭的工作人员造成热气灼烧。

    进一步,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涡轮水泵,该涡轮水泵一端与所述暂存箱31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箱32连通设置。

    进一步,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间断式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间断式启动的驱动组件4,涡轮水泵启动时,水冲入弹性管21内,弹性管21膨胀;涡轮水泵关闭时,弹性管21内的水失去吸力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流至暂存箱31内。

    进一步,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散热口103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水腔室22且该散热口103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水腔室23;

    所述出水腔室22与任一所述弹性管21上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进水腔室23与任一所述弹性管21下端均连通设置。

    进一步,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循环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暂存箱31以及冷却箱32,所述暂存箱31通过第一水管33与所述进水腔室23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箱32通过第二水管34与所述出水腔室22连通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涡轮水泵的作用,水依次由述暂存箱31通过第一水管33进入弹性管21内,再由弹性管21通过第二水管34进入冷却箱32内进行冷却,进入涡轮水泵后的水由重力自由掉落至暂存箱31内,进而实现循环。

    进一步,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警报组件5包括与框架20固定连接的支架54、与所述散热组件2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54上竖直开设的腰槽50内的传动杆51、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底座55、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5上的驱动杆56、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且与所述驱动杆56间断式接触设置的触碰开关53以及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警报器52;

    所述传动杆51与所述驱动杆56间断式接触设置;

    所述驱动杆56通过弹性单元57安装在所述底座55上。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弹性管21膨胀对配重本体102内的热气进行降温工作时,相邻两个弹性管21之间距离为零,配重本体102内的热气与外界温度形成温度差,进而利用压强差,实现弹性管21中部向配重本体102外凸,此时传动杆51沿着腰槽50滑动,当配重本体102内温度过高时,传动杆51推动驱动杆56,驱动杆56接触到触碰开关53,触碰开关53驱动警报器52自动开启,进而起到警醒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腰槽50,起到对传动杆51的支撑以及导向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冷却箱32内设置有u型管321。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32内设置有冷凝介质且该冷凝介质位于所述u型管321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冷凝介质将u型管321内进行热量交换的水进行快速冷却工作,利于对下一次的配重本体102内的热量进行冷却,进而实现水循环。

    工作过程:

    车体101工作时,启动驱动组件4,水依次由述暂存箱31通过第一水管33进入弹性管21内,进而完成对配重本体102内热量的降温工作,水再由弹性管21通过第二水管34进入冷却箱32内进行冷却,进入涡轮水泵后的水由重力自由掉落至暂存箱31内,进而实现循环;驱动组件4关闭时,弹性管21变瘪,散热口103打开,完成热量输出工作;

    车体101非工作时,人工打开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向下翻转,人工可以通过散热口对车体101进行检修;另外可以对散热组件2进行清洁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包括车体(101)、安装在所述车体(101)上的配重本体(102)以及开设在配重本体(102)上的散热口(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散热口(103)上的散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通设置的循环组件(3)、驱动所述循环组件(3)进行循环传送的驱动组件(4)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2)配合工作的警报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散热口(103)下端的框架(20)以及沿所述框架(2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弹性管(21);

    所述框架(20)上下边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口(201),所述出口(201)与所述弹性管(2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框架(20)的上端与所述散热口(103)过硬卡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21)采用软皮管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103)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水腔室(22)且该散热口(103)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水腔室(23);

    所述出水腔室(22)与任一所述弹性管(21)上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进水腔室(23)与任一所述弹性管(21)下端均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暂存箱(31)以及冷却箱(32),所述暂存箱(31)通过第一水管(33)与所述进水腔室(23)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箱(32)通过第二水管(34)与所述出水腔室(22)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32)内设置有u型管(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32)内设置有冷凝介质且该冷凝介质位于所述u型管(321)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涡轮水泵,该涡轮水泵一端与所述暂存箱(31)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箱(32)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组件(5)包括与框架(20)固定连接的支架(54)、与所述散热组件(2)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54)上竖直开设的腰槽(50)内的传动杆(51)、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底座(55)、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5)上的驱动杆(56)、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且与所述驱动杆(56)间断式接触设置的触碰开关(53)以及安装在所述配重本体(102)上的警报器(52);

    所述传动杆(51)与所述驱动杆(56)间断式接触设置且其接触的一面均设置有圆角;

    所述驱动杆(56)通过弹性单元(57)安装在所述底座(5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间断式启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置强制散热的叉车控制装置,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配重本体以及开设在配重本体上的散热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散热口上的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连通设置的循环组件、驱动所述循环组件进行循环传送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散热组件配合工作的警报组件;本发明解决了该配重本体内的温度散热较慢,且温度过高时工作人员不易发现,易被热气灼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达宇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2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