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73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在因为其适用的普遍性,已经运用在生活的各处,因此在人们对升降平台进行使用时,大多人是无法有着丰富的使用经验,更没有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指导使用,因此因为升降平台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造成了许多意外的事故。

    在升降平台这类提升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最容易造成的事故还是因为升降平台没有提升到位,便直接从平台上跨出,这种情况非常的危险,并且发生这种事故的平台基本没有提升到位的提醒装置,平台的使用者无法准确的得知平台是否到位,从而无法做出判断或做出错误的判断,升降平台在对使用者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会产生失重或者超重的现象,若使用者的在使用者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不适会加重使用者身体不适的感觉,严重者会是使用者产生眩晕或者心脏严重难受的现象发生,现有的升降平台不利于对使用者的心率和血压进行检测,从而增大了使用者在使用升降平台过程中的危险程度,同时不利于对使用者在使用升降平台过程中的危险进行检测,同时不利于对使用者的健康进行干预,因此设计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及控制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及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包括底座、止动轮、助力梯、升降框架、升降板、定位框、安装组件、操作显示屏和围栏组件,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止动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助力梯,所述助力梯的两侧均设有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的内侧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方设有定位框;

    所述定位框包括外框、固定座、活动板、开关座、接电线和显示灯带,所述外框的内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侧设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连接有接电线,所述接电线远离开关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显示灯带上,所述显示灯带固定安装在外框的内侧,所述升降板中的板体顶端中心一侧与安装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紧固螺栓、l型限位杆、支撑杆、移动罩、放置孔、安装板、血氧探头本体、嵌入槽、红外线体温计本体、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和限位条,所述升降板中的板体的顶端中心一侧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顶端与安装板的一侧顶端铰接,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底端嵌入安装有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底端两侧分别嵌入安装有红外线体温计本体和血氧探头本体,所述支撑杆与移动罩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罩的顶端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中心处与限位条的底端铰接,所述限位条与安装板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安装的l型限位杆相互配合,所述板体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围栏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围栏组件包括转动杆、第一挡条、横杆、螺管、限位环、凸起和第二挡条,所述板体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管的内部与转动杆的外部底端开设的螺纹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中心两端分别与限位环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中心两端分别安装有横杆,且横杆与转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横杆位于两个相互对应的限位环的内侧,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挡条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挡条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条的另一侧中心处与凸起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起的另一端与第一挡条的相邻两侧中心处开设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

    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外置按钮的下方,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活动对接板、固定对接板和连接器,所述活动对接板位于固定对接板的上方,活动对接板的一端与固定对接板相分离,活动对接板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对接板上,所述固定对接板通过连接器与接电线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框架包括框架本体、驱动电机、螺纹杆和定位轴,所述框架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外框上,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定位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框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包括板体和对接斜板,所述板体的两侧均设有对接斜板,所述对接斜板与板体之间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座包括盒体、外置按钮、内置杆和弹簧,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外置按钮,所述外置按钮的顶端位于盒体的外部,所述外置按钮被内置杆所贯穿,所述内置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按钮上,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盒体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中心区域围绕着固定座进行转动,活动板位于外框外部的一端与对接斜板相互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中心顶端开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显示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罩与紧固螺栓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紧固螺栓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紧固螺栓与支撑杆的连接处粘接有防滑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罩的中心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孔,且放置孔与安装板相互配合,所述放置孔的内部粘接有防磨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利用安装的围栏组件,有利于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当板体上升使所需位置时,利用安装的显示灯带发光,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使工作人员在得到提示后才能安全的从平台上离开,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当使用者在使用之间,保护了使用者在使用升降平台过程中的安全,利用安装的血氧探头本体、红外线体温计本体和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有利于对使用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升降平台的过程中由于产生失重或者超重的现象加重使用者的不适状态,从而降低了使用者使用升降平台过程中的危险程度,同时有利于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干预,且通过检查的结果显示在操作显示屏上,有利于对检测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或者吃药提醒,便于时刻对使用者的健康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定位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活动板的运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开关座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中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l型限位杆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围栏组件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围栏组件与板体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电控组件的模块图;

    图中:1、底座;2、止动轮;3、助力梯;4、升降框架;41、框架本体;42、驱动电机;43、螺纹杆;44、定位轴;5、升降板;51、板体;52、对接斜板;6、定位框;61、外框;62、固定座;63、活动板;64、开关座;641、盒体;642、外置按钮;643、内置杆;644、弹簧;645、电控组件;6451、活动对接板;6452、固定对接板;6453、连接器;65、接电线;66、显示灯带;7、安装组件;701、紧固螺栓;702、l型限位杆;703、支撑杆;704、移动罩;705、放置孔;706、安装板;707、血氧探头本体;708、嵌入槽;709、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10、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1、限位条;8、操作显示屏;9、围栏组件;901、转动杆;902、第一挡条;903、横杆;904、螺管;905、限位环;906、凸起;907、第二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包括底座1、止动轮2、助力梯3、升降框架4、升降板5、定位框6、安装组件7、操作显示屏8和围栏组件9,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止动轮2,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助力梯3,助力梯3的两侧均设有升降框架4,升降框架4包括框架本体41、驱动电机42、螺纹杆43和定位轴44,框架本体4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框架本体41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的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外框61上,螺纹杆43的两侧均设有定位轴44,定位轴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定位轴4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框61上,有利于利用升降框架4的安装带动使用者的升降,升降框架4的内侧设有升降板5,升降板5包括板体51和对接斜板52,板体51的两侧均设有对接斜板52,对接斜板52与板体51之间固定连接,有利于使对接斜板52与活动板63配合,升降板5的上方设有定位框6;

    定位框6包括外框61、固定座62、活动板63、开关座64、接电线65和显示灯带66,外框61的内部设有固定座62,固定座62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板63,活动板63的内侧设有开关座64,开关座64远离活动板63的一侧连接有接电线65,活动板63的中心区域围绕着固定座62进行转动,活动板63位于外框61外部的一端与对接斜板52相互重合,接电线65远离开关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显示灯带66上,开关座64包括盒体641、外置按钮642、内置杆643和弹簧644,盒体641的内部设有外置按钮642,外置按钮642的顶端位于盒体641的外部,外置按钮642被内置杆643所贯穿,内置杆643的外侧设有弹簧644,弹簧64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按钮642上,弹簧6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盒体641上,有利于利用开关座64的安装是显示灯带66处于通电或者断电状态,便于提醒使用者,显示灯带66固定安装在外框61的内侧,升降板5中的板体51顶端中心一侧与安装组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

    安装组件7包括紧固螺栓701、l型限位杆702、支撑杆703、移动罩704、放置孔705、安装板706、血氧探头本体707、嵌入槽708、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和限位条711,升降板5中的板体51的顶端中心一侧与支撑杆703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703的一侧顶端与安装板706的一侧顶端铰接,安装板706的另一侧中心顶端开设有嵌入槽708,且嵌入槽708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显示屏8,有利于显示利用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和血氧探头本体707对使用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查的结果进行显示,安装板706的中心底端嵌入安装有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安装板706的中心底端两侧分别嵌入安装有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和血氧探头本体707,支撑杆703与移动罩704通过紧固螺栓701固定连接,移动罩704与紧固螺栓701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紧固螺栓701相互配合连接,紧固螺栓701与支撑杆703的连接处粘接有防滑垫,有利于使紧固螺栓701与支撑杆703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杆703与移动罩704固定连接,移动罩704的顶端远离支撑杆703的一侧中心处与限位条711的底端铰接,限位条711与安装板706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安装的l型限位杆702相互配合,移动罩704的中心远离支撑杆703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孔705,且放置孔705与安装板706相互配合,放置孔705的内部粘接有防磨圈,避免了安装板706位于该放置孔705的内部时导致嵌入安装的安装板706上的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和血氧探头本体707与放置孔705产生磨损,板体51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围栏组件9的底端固定连接;

    围栏组件9包括转动杆901、第一挡条902、横杆903、螺管904、限位环905、凸起906和第二挡条907,板体51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管904的底端固定连接,螺管904的内部与转动杆901的外部底端开设的螺纹槽相互配合连接,转动杆901的两端中心两端分别与限位环90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转动杆901的中心两端分别安装有横杆903,且横杆903与转动杆901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横杆903位于两个相互对应的限位环905的内侧,横杆90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挡条902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横杆90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挡条907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条907的另一侧中心处与凸起906的一端固定连接,凸起906的另一端与第一挡条902的相邻两侧中心处开设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组件645,电控组件645位于外置按钮642的下方,电控组件645包括活动对接板6451、固定对接板6452和连接器6453,活动对接板6451位于固定对接板6452的上方,活动对接板6451的一端与固定对接板6452相分离,活动对接板6451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对接板6452上,固定对接板6452通过连接器6453与接;当使用该装置时,人工使转动杆901位于螺管904的正上方,随后旋转转动杆901使转动杆901与螺管904相互固定连接,且使转动杆901与螺管904固定的过程中,人工使凸起906位于第一挡条902上开设的凹槽内部,随后一侧使围栏组件9与板体51固定连接,然后人工旋转紧固螺栓701使紧固螺栓701与支撑杆703分离,进而使移动罩704位于支撑杆703上移动,利用移动罩704的移动然后使安装板706与放置孔705分离,随后人工拉动安装板706带动安装板706与支撑杆703之间相对转动,进而对安装板706与支撑杆703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人工使移动罩704位于支撑杆703上移动,由于限位条711与移动罩704之间铰接,进而使限位条711的两端分别位与l型限位杆702和安装板706之间,进而利用安装的限位条711对安装板706进行限位工作,随后反向旋转紧固螺栓701使紧固螺栓701与支撑杆703相互固定,进而使移动罩704与支撑杆703相互固定,当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的手指与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触碰,且触碰的过程中利用安装的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血氧探头本体707和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对工作人员的体温、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浓度进行测量,随后将测量结构显示在操作显示屏8上,当工作人员的体温、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浓度处于正常值时,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助力梯3踏上板体51后,启动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带动螺纹杆43进行转动,螺纹杆43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板体51的内部与螺纹杆43的相互咬合,螺纹杆43带动板体51在定位轴44上向上运动,板体51的底部上升至与外框61的底部相平齐时,板体51两侧的对接斜板52与活动板63相接触,对接斜板52将活动板63的一端向上抬起,同时活动板63的中心区域围绕着固定座62进行转动,活动板63的另一端下降,活动板63的下降对外置按钮642进行下压,外置按钮642受到压力时,外置按钮642在内置杆643上下降,弹簧644发生压缩,同时外置按钮642的下降对活动对接板6451进行下压,使活动对接板6451的一端与固定对接板6452的一端相接触,使电力实现流通,将接通后的电流从连接器6453处通过接电线65连接在显示灯带66上,显示灯带66实现发光,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避免了工作人员发生危险现象,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安装的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血氧探头本体707和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避免了由于身体不适在升降的过程中由于失重或者超重的现象加重了使用者不适的状态,同时利用检测的结构有利于对身体不适者提醒吃药,进而危险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干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包括底座(1)、止动轮(2)、助力梯(3)、升降框架(4)、升降板(5)、定位框(6)、安装组件(7)、操作显示屏(8)和围栏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止动轮(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助力梯(3),所述助力梯(3)的两侧均设有升降框架(4),所述升降框架(4)的内侧设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上方设有定位框(6);

    所述定位框(6)包括外框(61)、固定座(62)、活动板(63)、开关座(64)、接电线(65)和显示灯带(66),所述外框(61)的内部设有固定座(62),所述固定座(62)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板(63),所述活动板(63)的内侧设有开关座(64),所述开关座(64)远离活动板(63)的一侧连接有接电线(65),所述接电线(65)远离开关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显示灯带(66)上,所述显示灯带(66)固定安装在外框(61)的内侧,所述升降板(5)中的板体(51)顶端中心一侧与安装组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7)包括紧固螺栓(701)、l型限位杆(702)、支撑杆(703)、移动罩(704)、放置孔(705)、安装板(706)、血氧探头本体(707)、嵌入槽(708)、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和限位条(711),所述升降板(5)中的板体(51)的顶端中心一侧与支撑杆(7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03)的一侧顶端与安装板(706)的一侧顶端铰接,所述安装板(706)的中心底端嵌入安装有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710),所述安装板(706)的中心底端两侧分别嵌入安装有红外线体温计本体(709)和血氧探头本体(707),所述支撑杆(703)与移动罩(704)通过紧固螺栓(70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罩(704)的顶端远离支撑杆(703)的一侧中心处与限位条(711)的底端铰接,所述限位条(711)与安装板(706)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安装的l型限位杆(702)相互配合,所述板体(51)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围栏组件(9)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围栏组件(9)包括转动杆(901)、第一挡条(902)、横杆(903)、螺管(904)、限位环(905)、凸起(906)和第二挡条(907),所述板体(51)的顶端边缘处均匀与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管(9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管(904)的内部与转动杆(901)的外部底端开设的螺纹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杆(901)的两端中心两端分别与限位环(90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01)的中心两端分别安装有横杆(903),且横杆(903)与转动杆(901)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横杆(903)位于两个相互对应的限位环(905)的内侧,所述横杆(90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挡条(902)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90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挡条(907)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条(907)的另一侧中心处与凸起(9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起(906)的另一端与第一挡条(902)的相邻两侧中心处开设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

    2.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组件(64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645)位于外置按钮(642)的下方,所述电控组件(645)包括活动对接板(6451)、固定对接板(6452)和连接器(6453),所述活动对接板(6451)位于固定对接板(6452)的上方,活动对接板(6451)的一端与固定对接板(6452)相分离,活动对接板(6451)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对接板(6452)上,所述固定对接板(6452)通过连接器(6453)与接电线(6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4)包括框架本体(41)、驱动电机(42)、螺纹杆(43)和定位轴(44),所述框架本体(4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框架本体(41)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的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外框(61)上,所述螺纹杆(43)的两侧均设有定位轴(44),所述定位轴(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轴(4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框(6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包括板体(51)和对接斜板(52),所述板体(51)的两侧均设有对接斜板(52),所述对接斜板(52)与板体(5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座(64)包括盒体(641)、外置按钮(642)、内置杆(643)和弹簧(644),所述盒体(641)的内部设有外置按钮(642),所述外置按钮(642)的顶端位于盒体(641)的外部,所述外置按钮(642)被内置杆(643)所贯穿,所述内置杆(643)的外侧设有弹簧(644),所述弹簧(64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按钮(642)上,所述弹簧(6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盒体(6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3)的中心区域围绕着固定座(62)进行转动,活动板(63)位于外框(61)外部的一端与对接斜板(52)相互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06)的另一侧中心顶端开设有嵌入槽(708),且嵌入槽(708)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显示屏(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罩(704)与紧固螺栓(701)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紧固螺栓(701)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紧固螺栓(701)与支撑杆(703)的连接处粘接有防滑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罩(704)的中心远离支撑杆(703)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孔(705),且放置孔(705)与安装板(706)相互配合,所述放置孔(705)的内部粘接有防磨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电子设备智能化提醒装置及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止动轮、助力梯、升降框架、升降板、定位框、安装组件、操作显示屏和围栏组件,该发明,通过使板体的移动使活动对接板的一端与固定对接板的一端相接触,进而打开显示灯带实现发光提醒,随后工作人员从平台上离开,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利用安装的围栏组件,有利于使用者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使用者进行保护,同时利用安装的血氧探头本体、红外线体温计本体和心率血压测试仪本体有利于对使用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有利于对工作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有利于根据检测结果对检测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或吃药的提醒,有利于对使用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干预。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3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