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31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及粗氨水提纯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大气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废气的脱硝是改善大气环境的技术手段,也是现行环境制度的要求。目前常用的脱销技术是氨法脱硝,在化肥、焦化、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化工产品的企业,产生大量需脱硝的废气,同时这些企业也产生大量粗氨水,由于这些粗氨水含有杂质,不能直接用于脱硝,或者用作其他用途,常需要对粗氨水进行提纯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经过提纯能够用作其他用途,然而现有的脱氨工艺以及设备结构很复杂、耗能大,且产物单一,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及粗氨水提纯工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脱氨设备结构复杂,产物单一,经济效益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包括:

    吸氨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注入有粗氨水以及反应物原料;

    脱氨反应系统,与所述吸氨反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器内的反应产物能够进入所述脱氨反应系统;

    精馏系统,与所述脱氨反应系统连通,所述脱氨反应系统供给的反应产物部分进入所述精馏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物原料至少包括循环利用的磷酸一铵溶液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反应物原料酸度的磷酸和软水;所述磷酸一铵溶液能够与所述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氨反应系统还包括:

    软水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软水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

    磷酸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磷酸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

    粗氨水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粗氨水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泵体;

    净化器,所述净化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净化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杂质槽,所述净化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有储液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的出液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进液口,且所述储液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四泵体;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脱酸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脱氨反应系统包括:

    脱氨塔,所述脱氨塔设置有第一蒸气接口;

    第二换热器,所述脱氨塔的氨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脱酸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经过所述脱酸器的脱酸处理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氨气和水蒸气换热后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进入所述脱氨塔;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有精氨水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脱氨反应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脱氨塔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脱氨塔连通,且所述脱氨塔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五泵体;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所述脱氨塔内的部分原料并在加热完成后输送回所述脱氨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精馏系统包括:

    精馏塔,设置有第二蒸气接口;

    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三换热器,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且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六泵体;

    所述精馏塔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设置有液氨罐;

    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液氨罐之间设置有回流槽;

    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液氨罐和所述精馏塔两者连通;

    所述回流槽的出液口设置有第七泵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精馏系统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所述精馏塔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八泵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脱氨塔的塔内压力为980~1490kpa;

    所述精馏塔的塔内压力为1290~1650kpa。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粗氨水提纯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向反应器内注入软水和磷酸以调节所述磷酸的酸度;将粗氨水注入所述反应器内,所述反应器内生成磷酸二铵;

    将所述磷酸二铵通入净化器进行净化,去除所述磷酸二铵内的杂质;

    将净化完成的磷酸二铵通入脱氨塔内进行脱氨处理,生成磷酸一铵并释放氨气;

    将所述氨气以及与所述氨气一同蒸出的水蒸气通入冷却器,使所述氨气液化成高纯氨水;

    将所述高纯氨水通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处理并释放高纯氨气;

    将所述高纯氨气通入冷凝器,使所述高纯氨水冷凝成液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提供的粗氨水提纯设备,通过对满足磷酸一铵与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的反应条件,并提供脱氨反应、蒸馏反应的环境条件,实现粗氨水提纯并制备高纯氨水和液氨,其中高纯氨水能够用于废气脱硝,做到以废治废、产物可作为商品出售,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且结构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工初期,可用磷酸代替磷酸一铵与粗氨水发生反应,直至有循环的磷酸一铵进入反应器。

    本申请提供的粗氨水提纯工艺,包括上述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具体适用上述粗氨水提纯设备,一方面实现粗氨水提纯,同时能够生成高纯氨水和液氨多种产物,其中,高纯氨水可用于烟气脱硝,做到以废治废的同时,附属产物可二次利用或作为商品出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且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粗氨水提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反应器,2-软水槽,3-磷酸槽,4-粗氨水槽,5-净化器,6-第一泵体,7-第二泵体,8-第三泵体,9-杂质槽,10-储液槽,11-第一换热器,12-第四泵体,13-脱酸器,14-第一冷却器,15-脱氨塔,151-第一蒸气接口,152-氨气出口,16-第二换热器,17-第二冷却器,18-精氨水槽,19-第一加热装置,20-第五泵体,21-精馏塔,211-第二蒸气接口,22-第三换热器,23-冷凝器,24-回流槽,25-液氨罐,26-第七泵体,27-第二加热装置,28-第八泵体,29-第六泵体,30-第九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及粗氨水提纯工艺。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吸氨反应系统、脱氨反应系统以及精馏系统,其中,吸氨反应系统具体包括反应器1、软水槽2、磷酸槽3、粗氨水槽4以及净化器5,反应器1内能够通入反应原料,反应原料具体可以包括与粗氨水(本申请中的粗氨水具体可以为氨含量较低且具有一定量杂质的溶液)反应的磷酸一铵,以及用于调节反应液(磷酸一铵与粗氨水)的酸度的磷酸和软水;磷酸一铵能够与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需要说明的是,磷酸一铵的来源主要在与下述脱氨塔15产生并循环向反应器1内供给,在开工初期,可以适当调节磷酸的量代替磷酸一铵,当有足量的磷酸一铵进入反应器1后可减少磷酸的量;软水槽2通过管路与反应器1连通,并且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泵体6,用于将软水泵入反应器1,磷酸槽3同样通过另一管路与反应器1连通,且磷酸槽3与反应器1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二泵体7,用于将磷酸泵入反应器1内,通过控制软水和磷酸的比例能够调节进入反应器1内的磷酸的酸度;粗氨水与反应器1通过管路连通,且两者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三泵体8,第三泵体8用于将粗氨水泵入反应器1内,在反应器1内,粗氨水与磷酸一铵发生反应,磷酸一铵中的氢离子被氨离子逐步取代,通过控制酸度的方法,可控制反应产物为磷酸二铵溶液,反应器1的靠近中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液口,反应器1内的磷酸二铵溶液通过溢流的形式进入净化器5内,磷酸二铵溶液的密度较大,对酸性气体溶解度低于氨水,容易与有机物以及其他杂质分离,通过向净化器5内通气,能够将分离出的有机物及其他杂质吹至净化器5内的液面,同时净化器5设置有溢流口(即第一出液口),有机物以及其他杂质通过溢流的方式从溢流口流出并流入至杂质槽9内,对杂质进行回收、处理,净化器5还设置有第二出液口,优选地,第二出液口位于净化器5的底部,经过净化处理的磷酸二铵溶液经第二出液口流入储液槽10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储液槽10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1,储液槽10的出液口与第一换热器11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且储液槽10与第一换热器11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第四泵体12,用于将储液槽10内的磷酸二铵溶液泵入第一换热器11内;第一换热器11还设置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中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出液口与脱酸器13连接,进入第一换热器11的磷酸二铵溶液经过换热进入脱酸器13内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器13的出液口与下述的脱氨塔15连通,经过脱酸器13脱酸处理的磷酸二铵能够进入脱氨塔15内,例如,经过脱酸器13脱酸处理的磷酸二铵能够通过第九泵体30、下述的第二换热器16进入进入脱氨塔15内;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出液口与反应器1连通,且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出液口与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器1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脱氨反应系统包括:脱氨塔15、第二换热器16、第一加热装置19、以及第二冷却器17,第二冷却器17的出口端连接有精氨水槽18,其中具体地,脱氨塔15设置有第一蒸气接口151,用于向脱氨塔15内通入蒸气,以调节脱氨塔15内的温度,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体温度范围值见下述),进入脱氨塔15内的磷酸二铵不稳定,氨气从磷酸二铵中脱出并生成磷酸一铵,脱氨塔15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脱氨塔15的出液口与第一换热器11连通,脱氨塔15内的磷酸一铵经底部的出液口进入第一换热器11与进入第一换热器11的磷酸二铵换热,经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出液口流出的磷酸一铵首先进入第一冷却器14降温,而第一冷却器14的出液口与反应器1连通,使得磷酸一铵能够被注入反应器1内,用于与粗氨水反应,需要说明的是,当有磷酸一铵注入反应器1时,将原来连续向反应器1注入磷酸的操作改变为间歇补充磷酸,避免反应器1内酸度过强;脱氨塔15的顶部设置有氨气出口152,脱氨塔15内产生的氨气以及经第一蒸气接口151注入的水蒸气一同经脱氨塔15顶部的氨气出口152逸出并通过管路进入第二换热器16,经过脱酸器13流出的磷酸二铵首先进入第二换热器16与氨气和水蒸气换热后才进入脱氨塔15,使得氨气进行初步降温后从第二换热器16流出,随后氨气和水蒸气经过管路进入冷却器进一步降温、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高纯氨水进入并存储于精氨水槽18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脱氨反应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19,脱氨塔15的出液口与第一加热装置19的进液口连通,第一加热装置19的出液口与脱氨塔15连通,且脱氨塔15与第一加热装置19之间设置有第五泵体20;第一加热装置19用于对脱氨塔15内的部分原料加热并在加热完成后输送回脱氨塔15。

    具体地说,经脱氨塔15的出液口流出的磷酸一铵部分流向第一换热器11与磷酸二铵换热,另一部分磷酸一铵由第五泵体20泵入第一加热装置19内加热并流回脱氨塔15,用于向脱氨塔15提供热量。第一加热装置19可以但不限于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加热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精馏系统包括:精馏塔21、第三换热器22、冷凝器23、回流槽24以及液氮罐;其中,精氨水槽18、第三换热器22和精馏塔21三者、顺次连通,并且精氨水槽18、第三换热器22和精馏塔21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六泵体29,用于将精氨水槽18内的高纯氨水泵入第三换热器22内并经第三换热器22流出进入精馏塔21,精馏塔21设置有第二蒸气接口211,用于向精馏塔21内注入高温蒸气以向精馏塔21提供热量,这是向精馏塔21提供热量的一种方式;在精馏塔21内的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精馏塔21内的温度、压力的具体条件见下述),进入精馏塔21内的高纯氨水释放出氨气并留下残液(以下称之为废水),废水经由设置于精馏塔21底部的出液口进入第三换热器22内,与进入第三换热器22的高纯氨水进行换热,对高纯氨水在一定程度上加热,以进入精馏塔21内的高纯氨水的温度,而精馏塔21内的具有高纯度的高纯氨气经精馏塔21顶部的出气口逸出并流入冷凝器23内冷凝、液化形成液氨,液氨进入回流槽24内,在第七泵体26的作用下,部分液氨作为精馏塔21的回流送入塔顶,另一部分液氨被存储于液氨罐25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精馏系统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27;第二加热装置27的进液口与精馏塔21的出液口连通,第二加热装置27的出液口与精馏塔21连通;精馏塔21与第二加热装置27之间设置有第八泵体28。

    具体地,经精馏塔21流出的废水一部分进入第三换热器22内与高纯氨水换热并流向废水处理系统,另一部分废水在第八泵体28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加热装置27进行加热并流回精馏塔21,用于向精馏塔21提供热量,这是向精馏塔21提供热量的另一种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为满足脱氨、精馏过程的反应条件,脱氨塔15和精馏塔21均具有较高压力的环境条件,其中,脱氨塔15的塔内压力具体为脱氨塔15塔顶部分的压力为980~1490kpa;精馏塔21的塔内压力具体为精馏塔21塔顶部分的压力为1290~1650kpa。

    本实施例提供的粗氨水提纯设备,通过对满足磷酸一铵与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的反应条件,并提供脱氨和精馏的环境条件,实现粗氨水提纯并制备高纯氨水和液氨,其中高纯氨水能够用于废气脱硝,做到以废治废、产物可作为商品出售,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且结构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粗氨水提纯工艺,使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因而,具有该粗氨水提纯设备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粗氨水提纯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向反应器1内注入软水和磷酸以调节磷酸的酸度,将粗氨水注入反应器1内,反应器1内生成磷酸二铵;通过控制酸度,并确保进入反应器1的粗氨水的浓度在5%~23%,温度在0~60℃,在此温度下通过控制反应器1个反应物混合后的溶液的酸度能够实现磷酸与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

    (2)将磷酸二铵通入净化器5进行净化,去除磷酸二铵内的杂质;净化器5对磷酸二铵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有机物以及其他杂质,并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此外,还需对净化完成的磷酸二铵经过第一换热器11与磷酸一铵进行换热,然后将换热后的磷酸二铵通入脱酸器13中进行脱酸处理,经过换热处理的磷酸二铵也就是进入脱酸器13的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应小于等于132℃,应注意对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收集、处理。

    (3)将净化完成并进行脱酸处理的磷酸二铵通入脱氨塔15内进行脱氨处理,生成磷酸一铵并释放氨气;这一过程脱氨塔15内塔顶的温度应在170~205℃范围内,塔顶的压力应在980~1490kpa范围内(塔底存有液态原料,不做过多限制),此外,流入脱氨塔15的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在160~195℃范围内,经脱氨塔15流出的磷酸一铵溶液的温度在181~216℃。

    (4)将经脱氨塔15逸出的氨气和水蒸气通入冷却器,使氨气冷凝成高纯氨水,并存储于精氨水槽18中。

    (5)将精氨水槽18内的高纯氨水通入精馏塔21进行精馏处理并释放高纯氨气;为确保精馏效果,精馏塔21内的塔顶压力在1290~1605kpa范围内,塔内的塔顶温度应维持在36.8~42.6℃范围内,塔底的温度维持在182~217℃范围内,并且经前述脱酸器13的处理,进入精馏塔21内的各原料的酸性气体的含量小于等于0.15%,确保后续产生液氨的浓度。

    (6)将高纯氨气通入冷凝器23,使高纯氨水液化成液氨;生成的液氨流入回流槽24内,回流槽24内的一部分液氨进入精馏塔21内作为精馏塔21的回流送入塔顶,回流槽24内的另一部分液氨进入液氨罐25内贮存,液氨的浓度不小于99.8%,杂质含量不超过0.2%;精馏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应将废水排放至废水处理系统,并且废水的含氨量小于等于1000ppm,也就是说,本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具有较高的提纯效果。

    可见,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粗氨水提纯工艺具体适用上述粗氨水提纯设备,一方面实现粗氨水提纯,同时能够生成高纯氨水和液氨多种产物,其中,高纯氨水可用于烟气脱硝,做到以废治废的同时,产物可充分利用或作为商品出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且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氨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注入有粗氨水以及反应物原料;

    脱氨反应系统,与所述吸氨反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器内的反应产物能够进入所述脱氨反应系统;

    精馏系统,与所述脱氨反应系统连通,所述脱氨反应系统供给的反应产物部分进入所述精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原料至少包括循环利用的磷酸一铵溶液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反应物原料酸度的磷酸和软水;所述磷酸一铵溶液能够与所述粗氨水反应生成磷酸二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氨反应系统还包括:

    软水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软水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

    磷酸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磷酸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

    粗氨水槽,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粗氨水槽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泵体;

    净化器,所述净化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净化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杂质槽,所述净化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有储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出液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进液口,且所述储液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四泵体;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脱酸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反应系统包括:

    脱氨塔,所述脱氨塔设置有第一蒸气接口;

    第二换热器,所述脱氨塔的氨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脱酸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经过所述脱酸器的脱酸处理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氨气和水蒸气换热后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进入所述脱氨塔;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有精氨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反应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脱氨塔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脱氨塔连通,且所述脱氨塔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五泵体;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所述脱氨塔内的部分原料并在加热完成后输送回所述脱氨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系统包括:

    精馏塔,设置有第二蒸气接口;

    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三换热器,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且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六泵体;

    所述精馏塔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设置有液氨罐;

    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液氨罐之间设置有回流槽;

    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液氨罐和所述精馏塔两者连通;

    所述回流槽的出液口设置有第七泵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系统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所述精馏塔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八泵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粗氨水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的塔内压力为980~1490kpa;

    所述精馏塔的塔内压力为1290~1650kpa。

    10.一种粗氨水提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向反应器内注入软水和磷酸以调节所述磷酸的酸度;将粗氨水注入所述反应器内,所述反应器内生成磷酸二铵;

    将所述磷酸二铵通入净化器进行净化,去除所述磷酸二铵内的杂质;

    将净化完成的磷酸二铵通入脱氨塔内进行脱氨处理,生成磷酸一铵并释放氨气;

    将所述氨气以及与所述氨气一同蒸出的水蒸气通入冷却器,使所述氨气液化成高纯氨水;

    将所述高纯氨水通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处理并释放高纯氨气;

    将所述高纯氨气通入冷凝器,使所述高纯氨水冷凝成液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粗氨水提纯设备包括:吸氨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反应器内注入有粗氨水以及反应物原料,以发生吸氨反应吸收粗氨水的中的氨;脱氨反应系统,与吸氨反应系统连通,反应器内的反应产物能够进入脱氨反应系统;精馏系统,与脱氨反应系统连通,脱氨反应系统给的反应产物部分进入精馏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粗氨水提纯设备,通过对满足磷酸与氨水反应生成氨气和磷酸二铵的反应条件,并提供氨气吸收、解吸反应的环境条件,实现粗氨水提纯并制备高纯氨水和液氨,能够用于废气脱硝,做到以废治废、产物可作为商品出售,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且结构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军;李湛;魏艳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同军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