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水产养殖的规模也十分大,水产养殖业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大量的鱼虾蟹等水产品,随着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的规模不断增大,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大面积的水域进行饲料的投喂。
淡水鱼的养殖一般在养殖池中,养殖人员定时的投喂饲料以使鱼生长,在投喂饲料时一般都是采用抛洒式,撒入池内的饲料被鱼类吃掉,但还有少部分的饲料往往会在鱼类没有及时吃完的情况下,沉到养殖池池底,沉入池底的饲料会与鱼类粪便混合在一起,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水体污染,长时间的积累该饲料就会随着粪便被清理掉,增加饲养员的工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通过在池塘底部建设多个饲料投放台,多个饲料投放台间隔分布,在投料时,喂养人员将多个饲料投放体嵌设于饲料投放台上,饲料投放体由中空沉水杆与鱼食凝结层等结构组成,中空沉水杆以便于喂养人员手持其端部将鱼食凝结层放置于饲料投放台上,以方便对鱼儿进行定向投喂,多个饲料投放体在池塘内悬挂式间隔分布,一方面提高了鱼食的分布均匀性,另一方面,配合饲料投放台,鱼食凝结层在被咬食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碎屑会附着于饲料投放台上,大大减少了鱼食的沉底量,此外,在鱼食凝结层被咬食完毕后,位于其内侧的轻质浮球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需对该处的饲料投放体进行更换。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造池塘,通过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在池塘的上下端分别建立进水口以及排水口,将排水口与就近的农田相连接;
s2、在池塘底部打多个桩孔,多个桩孔均匀分布,在桩孔内安装上饲料投放台,在池塘的顶端水平安置多个行走架,多个饲料投放台分布于行走架的下方两侧处;
s3、向池塘内部灌入清水,挑选生命力旺盛的鱼类幼苗入池塘;
s4、制作能够放置于饲料投放台顶端的饲料投放体,所述饲料投放体包括插设于饲料投放台上的中空沉水杆,所述中空沉水杆靠近底端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鱼食凝结层,并在鱼食凝结层内部嵌设安装套设于中空沉水杆上的轻质浮球;
s5、在投料喂养过程中,喂养人员行走在行走架上,将饲料投放体通过中空沉水杆嵌设于饲料投放台上后,鱼儿对鱼食凝结层进行咬食,在鱼食凝结层被咬食过程中,一些碎屑掉落与饲料投放台上,可供鱼儿觅食;
s6、当鱼食凝结层被咬食完毕后,轻质浮球裸露出来,并在其自身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鱼食凝结层被喂食完毕,有利于饲料投放体的及时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池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池塘的长宽比为5:3,所述池塘长度为19-22m,所述池塘宽度为9-13m,所述池塘深度为3m,所述池塘池水深度为2.3m-1.7m。
进一步的,所述鱼类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幼苗每立方米投放15-20尾。
进一步的,所述饲料投放台包括固定安装于桩孔内的桩基,所述桩基的顶端设置有浮料台,所述浮料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中空沉水杆相匹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延伸至池水水面之上,中空沉水杆内部为中空结构,导向杆的设置以便于中空沉水杆套设于其外端壁并沿其外端部下沉,喂养人员在投放饲料投放体时,将中空沉水杆套设于导向杆上,饲料投放体在其自身重力下下沉与浮料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料台为圆台形结构,所述浮料台的底端面采用镂空支撑架支撑,所述镂空支撑架的上端面包覆一层浮料绒布,所述浮料绒布上设有捕捉纤维刺,设置有捕捉纤维刺的浮料绒布有利于对鱼食凝结层被咬食时所产生的碎屑起到附着作用,散落下来的碎屑不易沉入池底。
进一步的,所述浮料台的底端面距离池塘底部高度为0.2-0.4m,所述池塘底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鱼食凝结层包括位于内侧的环形镂空覆料板,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包覆一层鱼饵层,所述鱼饵层采用固态鱼饵颗粒凝结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环形镂空覆料板为中空环状结构,以便于技术人员在其外端部包覆一层鱼饵层。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内侧包覆有包裹水解层,所述包裹水解层紧密包覆于中空沉水杆上,所述轻质浮球嵌设安装于包裹水解层内部,环形镂空覆料板上开设有渗水孔,当鱼食凝结层被鱼饵咬食的过程中,包裹水解层逐渐被裸露出来,水通过环形镂空覆料板渗入包裹水解层处,包裹水解层采用水溶性材质制成,当鱼食凝结层被逐渐咬食完毕后,包裹水解层也遇水逐渐崩解后,其不再对轻质浮球起到限位作用,此时轻质浮球在其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饲料投放体需要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连接有多个浮动纤维网衣,所述浮动纤维网衣的外端延伸至鱼食凝结层的外侧部,所述轻质浮球的外侧壁通过多组定向固定杆分别与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四周内壁相连接,浮动纤维网衣浮动于水体内,在鱼食凝结层被咬食的过程中环形分布的多个浮动纤维网衣进一步对掉落的碎屑起到附着作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浮动纤维网衣为柔性纤维片,所述鱼食凝结层的底端相抵于桩基的顶端面,所述中空沉水杆的顶端与池塘顶端面的距离为0.2-0.4m。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池塘底部建设多个饲料投放台,多个饲料投放台间隔分布,在投料时,喂养人员将多个饲料投放体嵌设于饲料投放台上,饲料投放体由中空沉水杆与鱼食凝结层等结构组成,中空沉水杆以便于喂养人员手持其端部将鱼食凝结层放置于饲料投放台上,以方便对鱼儿进行定向投喂,多个饲料投放体在池塘内悬挂式间隔分布,一方面提高了鱼食的分布均匀性,另一方面,配合饲料投放台,鱼食凝结层在被咬食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碎屑会附着于饲料投放台上,大大减少了鱼食的沉底量,此外,在鱼食凝结层被咬食完毕后,位于其内侧的轻质浮球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需对该处的饲料投放体进行更换。
(2)s1中池塘为长方体结构,池塘的长宽比为5:3,池塘长度为19-22m,池塘宽度为9-13m,池塘深度为3m,池塘池水深度为2.3m-1.7m,鱼类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幼苗每立方米投放15-20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池塘的设计以及鱼儿种类的投放,设计最佳养殖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质量。
(3)饲料投放台包括固定安装于桩孔内的桩基,桩基的顶端设置有浮料台,浮料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中空沉水杆相匹配的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延伸至池水水面之上,中空沉水杆内部为中空结构,导向杆的设置以便于中空沉水杆套设于其外端壁并沿其外端部下沉,喂养人员在投放饲料投放体时,将中空沉水杆套设于导向杆上,饲料投放体在其自身重力下下沉与浮料台上。
(4)浮料台为圆台形结构,浮料台的底端面采用镂空支撑架支撑,镂空支撑架的上端面包覆一层浮料绒布,浮料绒布上设有捕捉纤维刺,设置有捕捉纤维刺的浮料绒布有利于对鱼食凝结层被咬食时所产生的碎屑起到附着作用,散落下来的碎屑不易沉入池底。
(5)鱼食凝结层包括位于内侧的环形镂空覆料板,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包覆一层鱼饵层,鱼饵层采用固态鱼饵颗粒凝结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环形镂空覆料板为中空环状结构,以便于技术人员在其外端部包覆一层鱼饵层。
(6)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内侧包覆有包裹水解层,包裹水解层紧密包覆于中空沉水杆上,轻质浮球嵌设安装于包裹水解层内部,环形镂空覆料板上开设有渗水孔,当鱼食凝结层被鱼饵咬食的过程中,包裹水解层逐渐被裸露出来,水通过环形镂空覆料板渗入包裹水解层处,包裹水解层采用水溶性材质制成,当鱼食凝结层被逐渐咬食完毕后,包裹水解层也遇水逐渐崩解后,其不再对轻质浮球起到限位作用,此时轻质浮球在其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饲料投放体需要进行更换。
(7)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连接有多个浮动纤维网衣,浮动纤维网衣为柔性纤维片,浮动纤维网衣的外端延伸至鱼食凝结层的外侧部,轻质浮球的外侧壁通过多组定向固定杆分别与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四周内壁相连接,浮动纤维网衣浮动于水体内,在鱼食凝结层被咬食的过程中环形分布的多个浮动纤维网衣进一步对掉落的碎屑起到捕捉附着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池塘、饲料投放台以及饲料投放体结合处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池塘、饲料投放台以及饲料投放体结合处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饲料投放台与饲料投放体结合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饲料投放台与饲料投放体拆分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饲料投放台与饲料投放体结合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鱼食凝结层与包裹水解层结合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饲料投放体上的鱼食凝结层被咬食完毕后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轻质浮球连同浮动纤维网衣上浮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饲料投放台、101桩基、102浮料台、103导向杆、2饲料投放体、201中空沉水杆、202鱼食凝结层、203浮动纤维网衣、204包裹水解层、205轻质浮球、206定向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造池塘,通过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在池塘的上下端分别建立进水口以及排水口,将排水口与就近的农田相连接;
s2、在池塘底部打多个桩孔,多个桩孔均匀分布,在桩孔内安装上饲料投放台1,在池塘的顶端水平安置多个行走架,多个饲料投放台1分布于行走架的下方两侧处;
s3、向池塘内部灌入清水,挑选生命力旺盛的鱼类幼苗入池塘,鱼类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幼苗每立方米投放15-20尾;
s4、制作能够放置于饲料投放台1顶端的饲料投放体2,饲料投放体2包括插设于饲料投放台1上的中空沉水杆201,中空沉水杆201靠近底端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鱼食凝结层202,并在鱼食凝结层202内部嵌设安装套设于中空沉水杆201上的轻质浮球205;
s5、在投料喂养过程中,喂养人员行走在行走架上,将饲料投放体2通过中空沉水杆201嵌设于1上后,鱼儿对鱼食凝结层202进行咬食,在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过程中,一些碎屑掉落与饲料投放台1上,可供鱼儿觅食;
s6、当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完毕后,轻质浮球205裸露出来,并在其自身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鱼食凝结层202被喂食完毕,有利于饲料投放体2的及时更换。
其中,s1中池塘为长方体结构,池塘的长宽比为5:3,池塘长度为19-22m,池塘宽度为9-13m,池塘深度为3m,池塘池水深度为2.3m-1.7m。
请参阅图3-5,饲料投放台1包括固定安装于桩孔内的桩基101,桩基101的顶端设置有浮料台102,浮料台102的底端面距离池塘底部高度为0.2-0.4m,池塘底部种植有水生植物,浮料台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中空沉水杆201相匹配的导向杆103,导向杆103的顶端延伸至池水水面之上,中空沉水杆201内部为中空结构,导向杆103的设置以便于中空沉水杆201套设于其外端壁并沿其外端部下沉,喂养人员在投放饲料投放体2时,将中空沉水杆201套设于导向杆103上,饲料投放体2在其自身重力下下沉与浮料台102上,浮料台102为圆台形结构,浮料台102的底端面采用镂空支撑架支撑,镂空支撑架的上端面包覆一层浮料绒布,浮料绒布上设有捕捉纤维刺,设置有捕捉纤维刺的浮料绒布有利于对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时所产生的碎屑起到附着作用,散落下来的碎屑不易沉入池底。
请参阅图5-8,具体的,鱼食凝结层202包括位于内侧的环形镂空覆料板,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包覆一层鱼饵层,鱼饵层采用固态鱼饵颗粒凝结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环形镂空覆料板为中空环状结构,以便于技术人员在其外端部包覆一层鱼饵层,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内侧包覆有包裹水解层204,包裹水解层204紧密包覆于中空沉水杆201上,整个鱼食凝结层202在其自身重力以及包裹水解层204的包覆力作用下,在被咬食完毕前能够较为稳定的沉在水底,包裹水解层204有利于鱼食凝结层202被限位在中空沉水杆201上,轻质浮球205嵌设安装于包裹水解层204内部,环形镂空覆料板上开设有渗水孔,当鱼食凝结层202被鱼饵咬食的过程中,包裹水解层204逐渐被裸露出来,水通过环形镂空覆料板渗入包裹水解层204处,包裹水解层204采用水溶性材质制成,当鱼食凝结层202被逐渐咬食完毕后,包裹水解层204也遇水逐渐崩解后,其不再对轻质浮球205起到限位作用,此时轻质浮球205在其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饲料投放体2需要进行更换。
此外,在此需要补充的是,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连接有多个浮动纤维网衣203,浮动纤维网衣203的外端延伸至鱼食凝结层202的外侧部,轻质浮球205的外侧壁通过多组定向固定杆206分别与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四周内壁相连接,多个浮动纤维网衣203为柔性纤维片,浮动纤维网衣203浮动于水体内,在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的过程中环形分布的多个浮动纤维网衣203进一步对掉落的碎屑起到附着作用,此外,浮动的浮动纤维网衣203以及固定设置的浮料台102都对鱼儿起到遮阳作用,鱼食凝结层202的底端相抵于桩基101的顶端面,中空沉水杆201的顶端与池塘顶端面的距离为0.2-0.4m,在鱼食凝结层202被较为完全的咬食完毕后,鱼食凝结层202内部的包裹水解层204也被逐渐分解,此时,套设于中空沉水杆201外部的轻质浮球205带动连接于其外端部的环形镂空覆料板以及多个浮动纤维网衣203向上浮动,环形镂空覆料板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中空沉水杆201的顶端部设置一个用于对轻质浮球205进行限位的限位盘。
本发明通过在池塘的底部建设多个饲料投放台1,多个饲料投放台1间隔分布,在投料喂养时,喂养人员行走在行走架上将多个饲料投放体2嵌设于饲料投放台1上,饲料投放台1对饲料投放体2起到承载与限位作用,饲料投放体2由中空沉水杆201与鱼食凝结层202等结构组成,中空沉水杆201以便于喂养人员手持其端部将饲料投放体2放置于饲料投放台1上,位于饲料投放体2底端部的鱼食凝结层202相抵于饲料投放台1上,以方便对鱼儿进行投喂,多个鱼食凝结层202在池塘内悬挂式间隔分布,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鱼食的分布均匀性,另一方面,配合位于饲料投放体2底部的饲料投放台1,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鱼食沉底,即鱼食凝结层202在被咬食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碎屑会附着于饲料投放台1上,大大减少了鱼食的沉底量,此外,在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完毕后,位于内侧的轻质浮球205不受鱼食凝结层202限位后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需对该处的饲料投放体2进行更换。
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造池塘,通过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在池塘的上下端分别建立进水口以及排水口,将排水口与就近的农田相连接;
s2、在池塘底部打多个桩孔,多个桩孔均匀分布,在桩孔内安装上饲料投放台(1),在池塘的顶端水平安置多个行走架,多个饲料投放台(1)分布于行走架的下方两侧处;
s3、向池塘内部灌入清水,挑选生命力旺盛的鱼类幼苗入池塘;
s4、制作能够放置于饲料投放台(1)顶端的饲料投放体(2),所述饲料投放体(2)包括插设于饲料投放台(1)上的中空沉水杆(201),所述中空沉水杆(201)靠近底端的外侧壁上包覆一层鱼食凝结层(202),并在鱼食凝结层(202)内部嵌设安装套设于中空沉水杆(201)上的轻质浮球(205);
s5、在投料喂养过程中,喂养人员行走在行走架上,将饲料投放体(2)通过中空沉水杆(201)嵌设于饲料投放台(1)上后,鱼儿对鱼食凝结层(202)进行咬食,在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过程中,一些碎屑掉落与饲料投放台(1)上,可供鱼儿觅食;
s6、当鱼食凝结层(202)被咬食完毕后,轻质浮球(205)裸露出来,并在其自身浮力作用下上浮,以此提示喂养人员该处的鱼食凝结层(202)被喂食完毕,有利于饲料投放体(2)的及时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池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池塘的长宽比为5:3,所述池塘长度为19-22m,所述池塘宽度为9-13m,所述池塘深度为3m,所述池塘池水深度为2.3m-1.7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幼苗每立方米投放15-20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投放台(1)包括固定安装于桩孔内的桩基(101),所述桩基(101)的顶端设置有浮料台(102),所述浮料台(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中空沉水杆(201)相匹配的导向杆(103),所述导向杆(103)的顶端延伸至池水水面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料台(102)为圆台形结构,所述浮料台(102)的底端面采用镂空支撑架支撑,所述镂空支撑架的上端面包覆一层浮料绒布,所述浮料绒布上设有捕捉纤维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料台(102)的底端面距离池塘底部高度为0.2-0.4m,所述池塘底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食凝结层(202)包括位于内侧的环形镂空覆料板,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包覆一层鱼饵层,所述鱼饵层采用固态鱼饵颗粒凝结而成的圆柱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内侧包覆有包裹水解层(204),所述包裹水解层(204)紧密包覆于中空沉水杆(201)上,所述轻质浮球(205)嵌设安装于包裹水解层(204)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连接有多个浮动纤维网衣(203),所述浮动纤维网衣(203)的外端延伸至鱼食凝结层(202)的外侧部,所述轻质浮球(205)的外侧壁通过多组定向固定杆(206)分别与环形镂空覆料板的四周内壁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少鱼食沉底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浮动纤维网衣(203)为柔性纤维片,所述鱼食凝结层(202)的底端相抵于桩基(101)的顶端面,所述中空沉水杆(201)的顶端与池塘顶端面的距离为0.2-0.4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