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淡水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滨海新生湿地,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有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有较大的渔业发展潜力。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水产养殖在其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河三角洲土地由千百年来河口沉积和河流泛滥作用而成的沉积物上发育而成,处于自然与人为影响下的复杂的盐渍环境中,该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高,特别是在近海的沼泽地和滩涂,土壤含盐量>2g/l,地下埋深<1m,矿化度>30g/l,池塘水体盐度普遍在0.9-1.5‰。多年来东营地区水资源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东营水产养殖的发展,淡水经济鱼种仅仅是草鱼、鲤鱼、鲫鱼、花鲢、白鲢等。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全国水产养殖结构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池塘水资源短缺,池塘租金水涨船高;消费升级,常规淡水鱼消费严重下滑,淡水养殖品种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在水产养殖大环境改变的情况,如何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在单位水体中创造更多的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在不需过度增加养殖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水体的产出和效益。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池环境控制:水面面积≥100亩;池水水深1.5-5米,水体溶氧≥5mg/l;氨氮浓度≤0.2mg/l,亚硝酸盐含量度≤0.1mg/l,ph值7-8;放苗:按下表在养殖池中放入苗种:品种放苗时间规格密度(尾/亩)草鱼3-4月3-4尾/斤200-800花鲢3-4月1-2斤/尾20-80白鲢3-4月0.5-1斤/尾10-50南美白对虾5-6月3-5万尾/斤2-3万中华绒螯蟹2-3月≤60头/斤200-400喂养:以草鱼总质量计算,在3-4月时,日投铒率在0.5-1%;5-6月时,日投铒率1-2%;7-8月时,日投铒率1.5-2%;9月-12月,日投铒率2-2.5%;水质管理:每月向养殖池内喷洒肥水产品1-2次,每次用量为1-2kg/亩*米。优选地,所述喂养步骤中:在3-4月时,喂养颗粒沉水料;在5-8月喂养颗粒沉水料和膨化漂浮料;在9-12月投喂沉水颗粒料。进一步优选地,以质量比计算,所述颗粒沉水料的粗蛋白≥28%,粗脂肪≥5.5%,赖氨酸≥1.6%。进一步优选地,以质量比计算,所述膨化漂浮料的粗蛋白≥28%,粗脂肪≥5.5%,赖氨酸≥1.6%。优选地,所述喂养步骤中,当水温15-20℃时,每天投喂3次;当水温>20℃时,每天投喂4次。优选地,所述放苗步骤前,鱼类放入养殖池前用食盐水浸泡;南美白对虾放入养殖池前10-15天施放消毒剂杀毒,放入养殖池前3-5天施放改底剂,放苗前1-2天施放解毒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鱼类放入养殖池前用3-5%体积浓度的食盐水浸泡至少5分钟;所述消毒剂为碘制剂,即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有效碘质量分数不低于10%,如通威菌毒宁,用量为0.25-2l/亩*米。所述改底剂为化学改底剂或生物改底剂;所述化学改底剂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毒素分解复合酶、阴离子交换剂、增氧素的混合物;化学改底剂的用量为250-300g/亩*米;所述生物改底剂为复合微生物;生物改底剂的用量为200-250g/亩*米;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优选地,所述肥水产品为速溶营养元素、小肽、有益菌、有益酶、水质改良剂的混合物,用量为每次1-2kg/亩*米水体,每个月肥水1-2次。本发明通过上层、中层、底栖养殖品种的混搭,提高单位水体的利用率和收益。在常规养殖模式中盈利来源主要是草鱼、花鲢和白鲢,该模式增加南美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充分利用盐碱地区池塘资源。本发明通过专业的调水、肥水和改底措施以及合理搭配饲料,全程保持水体稳定以及丰富的生物饵料,同时适应多种养殖品种的生长情况,在不额外增加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经济收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于苗种的供应、天气的变化等原因,水产养殖中放苗时间一般较难确定准确的放苗日期,只要在符合要求的时间段内放苗均不会影响最终的效果的。本发明中“/亩*米”是指一米水深,每亩水面计算。实施例一(1)池塘选择,选水、电、路通畅的地理位置,电路通畅,离最近变压器200-500米以保证池塘投料机和增氧机械的正常运转。池塘面积≥100亩,水深1.5-2米;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东西走向,“锅底型”池塘,保证投饵区水深略深;塘埂坡度1:3,最好用建筑垃圾或无纺布护坡。(2)池塘加水:在年前或次年3月份通过水泵加注黄河水,5-7天完成池塘加水,进水管口用网兜过滤掉黄河水中可能存在的肉食性鱼类(如黑鱼、翘嘴红鲌等)。(2)机械配置:根据池塘面积配置风送投饵机,3kw风送投饵机的投料半径15-20米;同时为了满足溶氧要求,每100-150亩面积池塘在投饵区周围配置3kw叶轮增氧机两台,1.5kw水车增氧机两台,2.2kw涌浪机两台,1.5kw水车增氧机两台,以上增氧机械围绕投料区均匀分散排布;投饵区外的5-6台叶轮增氧机在池塘中央水平排布,间隔10-20米;保持水体溶氧≥5mg/l。(4)苗种放养:放苗前首先对池塘水进行预处理,开启增氧机曝气,提高水体溶氧水平,至少达到5mg/l,并用生石灰消毒;待达到放苗要求后,采购的苗种在鱼罐车中用3-5%的食盐水杀菌消毒。达到要求后,根据下表1放养。表1放养苗种比例表品种放苗时间规格密度(尾/亩)草鱼3-4月3-4尾/斤500花鲢3-4月1-2斤/尾40白鲢3-4月0.5-1斤/尾10南美白对虾5-6月3-5万尾/斤2-3万中华绒螯蟹2-3月60头/斤300草鱼、花鲢和白鲢苗在放入池塘之前,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以便达到杀菌消毒和杀虫的效果;虾苗入池之前10-15天,需对全池进行杀虫消毒;放苗前3-5天,全池改底调水;放苗前1-2天,全池解毒;蟹苗直接入池。池塘杀菌消毒选择较为温和的碘制剂,如通威菌毒宁,通威菌毒宁为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有效碘质量分数不低于10%,用量为0.25-2l/亩*米;池塘解毒选用以果酸、多元有机酸、天然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解毒剂,如通威菌毒宁,该类产品需要溶水稀释1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150-250ml/亩*米水体,一般在鱼体发生细菌性疾病期间使用。所述改底剂,化学改底剂主要成分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毒素分解复合酶、阴离子交换剂、增氧素等,如通威底改;生物改底剂主要成分为复合微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如通威活菌底改王,两种改底剂使用频率每间隔10~15天使用一次(阴雨天气不使用生物改底剂)。当为化学改底剂时,用量为250-300g/亩*米;当为生物改底剂时,用量为200-250g/亩*米;池塘解毒选用以果酸、多元有机酸、天然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解毒剂,如通威菌毒宁,该类产品需要溶水稀释1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150-250ml/亩*米水体,一般在鱼体发生细菌性疾病期间使用。(5)饲料投喂:本发明选用膨化料和颗粒料组合投喂的模式,3-4月投喂颗粒沉水料,日投铒率控制0.5-1%,每天投喂三餐(8:00、12:00、16:00);在5-6月投喂膨化漂浮料和沉水颗粒料,日投铒率控制在1-2%,每天投喂四餐(6:00、10:00、14:00、18:00),早晚两次投喂膨化料,中间两次投喂颗粒料;7-8月份投喂膨化漂浮料和沉水颗粒料,日投铒率1.5-2%,每天投喂四餐(6:00、10:00、14:00、18:00),早晚投喂膨化漂浮料,保证更好的摄食效果;9-10月份投喂沉水颗粒料,日投铒率2-2.5%,每天投喂四餐6:00、10:00、14:00、18:00)。由于本养殖模式下只有草鱼为吃食鱼,其他养殖品种如大闸蟹等均以草鱼吃剩下的碎屑、水体浮游生物、养殖品种残体作为食物来源,因此其他的养殖品质不需要考虑投喂饲料;其投喂率以草鱼的总质量计算。(6)水质管理:肥水选用以速溶营养元素、小肽、有益菌、有益酶和水质改良剂、功能氨基酸、植物多糖、生物酶为主要成份的肥水产品,如通威藻菌多肽,该类产品需要溶水后全池泼洒,用量1-2kg/亩*米水体,每个月肥水1-2次,选择在晴天进行;在池塘水质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下,及时使用富含反硝化细菌的产品(如通威亚硝净);当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在0.2-0.3mg/l时,4-6/亩*米水体使用通威亚硝净1kg;当氨氮≥0.2mg/l时,使用通威复合芽孢(1kg/袋),加入40~50倍水充分活化2~4小时后全池泼洒,每袋用16~20/亩*米,使池塘水质长期保持相对最佳的状态。(7)收获捕捞:等养殖品种达到表2中的规格后,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出售,开始陆续捞鱼销售,逐渐降低池塘密度,保证剩余相对小规格的鱼快速成长,降低池塘密度。表2养殖市场规格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池环境控制:水面面积≥100亩;池水水深1.5-5米,水体溶氧≥5mg/l;氨氮浓度≤0.2mg/l,亚硝酸盐含量度≤0.1mg/l,ph值7-8;
放苗:在养殖池中放入以下苗种:
草鱼,3-4月放苗,3-4尾/斤,放苗密度为200-800尾/亩;
花鲢,3-4月放苗,1-2尾/斤,放苗密度为20-80尾/亩;
白鲢,3-4月放苗,0.5-1尾/斤,放苗密度为10-50尾/亩;
南美白对虾,5-6月放苗,3-5尾/斤,放苗密度为2-3万尾/亩;
中华绒螯蟹,2-3月放苗,≤60头/斤,放苗密度为200-400尾/亩;
喂养:以草鱼总质量计算,在3-4月时,日投铒率在0.5-1%;5-6月时,日投铒率1-2%;7-8月时,日投铒率1.5-2%;9月-12月,日投铒率2-2.5%;
水质管理:每月向养殖池内喷洒肥水产品1-2次,每次用量为1-2kg/亩*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养步骤中:在3-4月时,喂养颗粒沉水料;在5-8月喂养颗粒沉水料和膨化漂浮料;在9-12月投喂沉水颗粒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算,所述颗粒沉水料的粗蛋白≥28%,粗脂肪≥5.5%,赖氨酸≥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算,所述膨化漂浮料的粗蛋白≥28%,粗脂肪≥5.5%,赖氨酸≥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养步骤中,当水温15-20℃时,每天投喂3次;当水温>20℃时,每天投喂4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苗步骤前,鱼类放入养殖池前用食盐水浸泡;南美白对虾放入养殖池前10-15天施放消毒剂杀毒,放入养殖池前3-5天施放改底剂,放苗前1-2天施放解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放入养殖池前用3-5%体积浓度的食盐水浸泡至少5分钟;
所述消毒剂为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有效碘质量分数≥10%,用量为0.25-2l/亩*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底剂为化学改底剂或生物改底剂;
所述化学改底剂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毒素分解复合酶、阴离子交换剂、增氧素的混合物;化学改底剂的用量为250-300g/亩*米;
所述生物改底剂为复合微生物;生物改底剂的用量为200-250g/亩*米;
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产品为速溶营养元素、小肽、有益菌、有益酶、水质改良剂的混合物,用量为每次1-2kg/亩*米水体,每个月肥水1-2次。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盐碱地区域的立体化水产养殖方法,属于淡水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养殖池环境控制、放苗、喂养、水质管理四个方面。本发明通过上层、中层、底栖养殖品种的混搭,提高单位水体的利用率和收益。在常规养殖模式中盈利来源主要是草鱼、花鲢和白鲢,该模式增加南美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充分利用盐碱地区池塘资源。本发明通过专业的调水、肥水和改底措施以及合理搭配饲料,全程保持水体稳定以及丰富的生物饵料,同时适应多种养殖品种的生长情况,在不额外增加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经济收益。
技术研发人员:冯硕恒;任鸣春;张璐;薛春雨;吴业阳;米海峰;尹恒;刘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