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温湿度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养殖由于养殖地域不同从而导致养殖环境也不相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温湿度与养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不同地域气候所产生的温湿度也不相同,从而导致养植物收成不佳,温度和湿度严重较高时还可能会致使养植物难以存活,从而采用人工喷水进行降温,通过人工喷水进行降温一方面,人工劳动强度大,降温效率低;另一方面,在喷水进行降温时容易将水浇至种植物上,从而导致种植物因浇水太多而难以存活。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对温湿度进行控制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温湿度进行控制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上盖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棚体内设置有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柱,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一连接座的外侧连接;

    所述第二集水池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柱,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二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导流单元;

    所述导流单元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内侧连接,所述弧形板与各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各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挡板,各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与连接板和第一挡板连接,各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连接;

    各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正上方;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通过与第一定位板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螺杆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板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与第一定位板连接;

    所述弧形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水单元,所述第一喷水单元的一侧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喷水单元的另一侧套设在螺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棚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通风扇。

    作为优选,各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管,各所述导流管分别位于各所述通孔处且与各所述通孔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同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水单元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各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体内壁连接,各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体并同时与进水主管道连通,各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框体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立柱,各所述立柱的上端同时与遮阳板连接,所述遮阳板上端设置有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水单元,所述第二喷水单元与所述第一喷水单元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通过水管和水泵分别所述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上的进水主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向相对方向移动从而缩短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上的遮阳板对其遮阳,并且通过喷头喷水进行降温,喷出的水通过通孔向下流并通过导流管导向,在水源从导流管27落入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时对整个棚体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前侧板和上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与导向杆和螺杆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喷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棚体1,所述棚体1的上盖板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第一集水池3和第二集水池5;所述第一集水池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柱6,各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一连接座7的外侧连接;

    所述第二集水池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柱8,各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二连接座9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7与所述第二连接座9之间设置有导流单元10;

    所述导流单元10包括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弧形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2的内侧连接,所述弧形板11与各所述连接板1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13,各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5,各所述第二挡板15的内侧与连接板12和第一挡板13连接,各所述第二挡板15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7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的内侧连接;

    各所述连接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6,各所述通孔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池3和所述第二集水池5的正上方;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上端通过与第一定位板17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定位板18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17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8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螺杆19和导向杆20,所述导向杆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7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8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8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板17并与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21与第一定位板17连接;

    所述弧形板11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水单元22,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的一侧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0上,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的另一侧套设在螺杆19上。

    所述棚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23,各所述开口23处设置有通风扇26。

    各所述连接板1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管27,各所述导流管27分别位于各所述通孔16处且与各所述通孔16配合使用。

    所述电机21设置在电机安装座28上,所述电机安装座28同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7和所述第一支撑柱6连接。

    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包括矩形框体29,所述矩形框体29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30,各所述喷水管30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体29内壁连接,各所述喷水管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体29并同时与进水主管道31连通,各所述喷水管30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102。

    所述矩形框体29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立柱32,各所述立柱32的上端同时与遮阳板33连接,所述遮阳板33上端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弧形板11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水单元35,所述第二喷水单元35与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水主管道31与水源连接使用,为了避免浪费重复利用所述第一集水池3和所述第二集水池5中的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集水池3和所述第二集水池5通过水管和水泵分别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和第二喷水单元35上的进水主管道31连通,在连接时水管可通过第一长条形穿孔100和第二长条形穿孔101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9后与各进水主管道31连接。

    本使用新型中所述弧形板1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当需要进行降温时,通过电机21带动螺杆19转动,从而使第一喷水单元22和第二喷水单元35向相对方向移动从而缩短第一喷水单元22和第二喷水单元35之间的距离,此时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喷水单元22和第二喷水单元35上的遮阳板33对其遮阳,并且通过喷头102喷水进行降温,喷出的水通过通孔16向下流并通过导流管27导向,在水源从导流管27落入第一集水池3和第二集水池5时对整个棚体1进行降温。同时开启通风扇26。本实用新型设置导流单元10的存在,在进行降温是能够有效的避免从喷头102喷出的水直接落在种植物上,有效的避免了为了降温而对种植物浇水太多而致使种植物难以存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棚体(1),所述棚体(1)的上盖板(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其特征是: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第一集水池(3)和第二集水池(5);所述第一集水池(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柱(6),各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一连接座(7)的外侧连接;

    所述第二集水池(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柱(8),各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二连接座(9)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7)与所述第二连接座(9)之间设置有导流单元(10);

    所述导流单元(10)包括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弧形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2)的内侧连接,所述弧形板(11)与各所述连接板(1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13),各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5),各所述第二挡板(15)的内侧与连接板(12)和第一挡板(13)连接,各所述第二挡板(15)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7)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的内侧连接;

    各所述连接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6),各所述通孔(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集水池(3)和所述第二集水池(5)的正上方;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上端通过与第一定位板(17)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柱(8)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定位板(18)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17)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8)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螺杆(19)和导向杆(20),所述导向杆(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7)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8)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8)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板(17)并与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21)与第一定位板(17)连接;

    所述弧形板(11)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水单元(22),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的一侧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0)上,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的另一侧套设在螺杆(1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棚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23),各所述开口(23)处设置有通风扇(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连接板(1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管(27),各所述导流管(27)分别位于各所述通孔(16)处且与各所述通孔(16)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21)设置在电机安装座(28)上,所述电机安装座(28)同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7)和所述第一支撑柱(6)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包括矩形框体(29),所述矩形框体(29)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30),各所述喷水管(30)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体(29)内壁连接,各所述喷水管(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框体(29)并同时与进水主管道(31)连通,各所述喷水管(30)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1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框体(29)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立柱(32),各所述立柱(32)的上端同时与遮阳板(33)连接,所述遮阳板(33)上端设置有隔热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板(11)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水单元(35),所述第二喷水单元(35)与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集水池(3)和所述第二集水池(5)通过水管和水泵分别所述第一喷水单元(22)和第二喷水单元(35)上的进水主管道(31)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棚体,棚体的上盖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其特征是:棚体内设置有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第一集水池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柱,各第一支撑柱的上半段内侧同时与第一连接座的外侧连接;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导流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向相对方向移动从而缩短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喷水单元和第二喷水单元上的遮阳板对其遮阳,并且通过喷头喷水进行降温,喷出的水通过通孔向下流并通过导流管导向,在水源从导流管27落入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时对整个棚体进行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彭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端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