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86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能源转换系统和储存装置,不仅具有传统电容器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同时还具有电池的储能特性,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使其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大型电力储能装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决定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比电容高、循环稳定性优越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目前广泛研究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有碳电极材料、如多孔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如聚吡咯、聚噻吩等;以及氧化物电极材料,如mno2、fe2o3、co3o4等;其中镍基氧化物如nico2o4、nio等具有很高的理论比电容,并且其廉价易得,污染很小,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电极材料,但是nio的导电性不高,不利于电子的传输和超级电容器的倍率性能,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变化较大,循环稳定性较差,电容量衰减严重,限制了nio电极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解决了nio电极材料导电性不高,以及体积膨胀变化较大,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所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置于超声分散设备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3-6h,在30-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420-480℃,保温煅烧4-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匀速搅拌反应12-24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和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硝酸镍、柠檬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质量比为100-150:120-200: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二酐单体为1,4,5,8-萘四甲酸酐或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或均苯四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二胺单体为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分子式为c18h17n2o3p,结构式为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的质量比为150-250:100:65-85。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为:先在100-120℃下,热处理1-1.5h,升温至180-200℃,热处理1-1.5h,再升温至240-260℃,热处理1-1.5h,最后升温至280-320℃,热处理1-1.5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预氧化处理为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00-550℃,保温30-6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高温碳化处理为氮气氛围,在800-850℃下,碳化2-3h。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作为胶晶模板,柠檬酸作为络合剂,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具有丰富和均匀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巨大,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赝电容和电容特性。

    该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作为二胺单体,通过界面合成法,与二胺单体在蜂窝状纳米nio的孔道和表面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该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含磷聚酰亚胺组分具有热稳定性强,成炭率高的特点,在高温预氧化过程中,并且聚酰亚胺中的磷酸酯基团热分解生成磷酸衍生物,具有促进碳化的作用,从而在高温碳化过程中,使无定型碳化产物转变为电化学性质更好的石墨化碳,并且聚酰亚胺含有丰富且高度分布氮、磷原子,形成氮、磷共掺杂石墨化碳,氮掺杂主要以石墨氮、吡啶氮和吡咯氮结构存在,有利于调节石墨化碳的导电性和提供额外的赝电容效应,而磷掺杂在碳层基体中产生结构缺陷和剥离碳层,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促进了电子和离子的传输和扩散,有利于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使石墨化多孔碳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在石墨化多孔碳的包覆作用下,有利于缓冲蜂窝状纳米nio的体积膨胀现象,提高电极材料的基体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超声分散设备正面示意图;

    图2是移动螺杆升降正面示意图。

    1-超声分散设备;2-超声波器;3-水浴槽;4-支撑杆;5-转动齿轮;6-移动螺杆;7-载物盘;8-反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100-150:120-200: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3-6h,在30-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420-480℃,保温煅烧4-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1,4,5,8-萘四甲酸酐或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或均苯四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分子式为c18h17n2o3p,结构式为三者质量比为150-250:100:65-85,匀速搅拌反应12-24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00-120℃下,热处理1-1.5h,升温至180-200℃,热处理1-1.5h,再升温至240-260℃,热处理1-1.5h,最后升温至280-320℃,热处理1-1.5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00-550℃,保温预氧化处理30-60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00-850℃下,高温碳化处理2-3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实施例1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100:120: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3h,在3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1℃/min,升温至420℃,保温煅烧4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1,4,5,8-萘四甲酸酐,分子式为c18h17n2o3p的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三者质量比为150:100:80,匀速搅拌反应12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00℃下,热处理1h,升温至180℃,热处理1h,再升温至240℃,热处理1h,最后升温至280℃,热处理1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00℃,保温预氧化处理30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00℃下,高温碳化处理2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

    实施例2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120:150: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5h,在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20℃,保温煅烧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1,4,5,8-萘四甲酸酐,分子式为c18h17n2o3p的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80:100:80,匀速搅拌反应24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10℃下,热处理1.5h,升温至200℃,热处理1h,再升温至250℃,热处理1h,最后升温至300℃,热处理1.5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00℃,保温预氧化处理60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20℃下,高温碳化处理3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2。

    实施例3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130:175: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5h,在35℃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50℃,保温煅烧5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分子式为c18h17n2o3p的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三者物质的量比为220:100:85,匀速搅拌反应18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10℃下,热处理1.2h,升温至190℃,热处理1.2h,再升温至250℃,热处理1.2h,最后升温至300℃,热处理1.2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20℃,保温预氧化处理45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20℃下,高温碳化处理2.5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3。

    实施例4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150:200: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6h,在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3℃/min,升温至480℃,保温煅烧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均苯四甲酸酐,分子式为c18h17n2o3p的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三者物质的量比为250:100:65,匀速搅拌反应24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20℃下,热处理1.5h,升温至200℃,热处理1.5h,再升温至260℃,热处理1.5h,最后升温至320℃,热处理1.5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50℃,保温预氧化处理60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50℃下,高温碳化处理3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4。

    对比例1

    (1)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溶剂、硝酸镍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三者质量比为80:90:100,置于超声分散设备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3h,在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3℃/min,升温450℃,保温煅烧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分子式为c18h17n2o3p的二胺单体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三者物质的量比为120:100:85,匀速搅拌反应24h,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先在120℃下,热处理1.5h,升温至190℃,热处理1..2h,再升温至240℃,热处理1.5h,最后升温至280℃,热处理1.5h,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先在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30℃,保温预氧化处理45min,然后在氮气氛围,在850℃下,高温碳化处理3h,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对比1。

    分别以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pt片作为辅助电极,在pgstat302n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测试,测试标准为gb/t34870.1-2017。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向甲醇溶剂中加入硝酸镍、柠檬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置于超声分散设备中超声分散均匀,静置陈化3-6h,在30-40℃下自然挥发溶剂,将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420-480℃,保温煅烧4-6h,制备得到蜂窝状纳米nio;

    (2)在氮气氛围下,向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加入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反应12-24h,制备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

    (3)将聚酰胺酸前驱体负载蜂窝状纳米nio置于烘箱中,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制备得到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

    (4)将含磷聚酰亚胺包覆蜂窝状纳米nio置于气氛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和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

    (5)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8:1:1的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导电碳黑和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将浆料涂敷在泡沫镍集流体上,干燥后制备得到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硝酸镍、柠檬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质量比为100-150:120-20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分散设备包括超声波器,超声分散设备内部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有移动螺杆,移动螺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载物盘,载物盘上方设置有反应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二酐单体为1,4,5,8-萘四甲酸酐或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或均苯四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二胺单体为二氨基苯基磷酸酯衍生物,分子式为c18h17n2o3p,结构式为蜂窝状纳米nio、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的质量比为150-250:100:6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为:先在100-120℃下,热处理1-1.5h,升温至180-200℃,热处理1-1.5h,再升温至240-260℃,热处理1-1.5h,最后升温至280-320℃,热处理1-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预氧化处理为空气氛围中,升温至500-550℃,保温3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高温碳化处理为氮气氛围,在800-850℃下,碳化2-3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化多孔碳包覆NiO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多孔纳米NiO具有丰富和均匀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巨大,含磷聚酰亚胺组分的热稳定性强,成炭率高,在高温预氧化过程中,聚酰亚胺中的磷酸酯基团热分解生成磷酸衍生物,促进无定型碳化产物转变为石墨化碳,形成氮、磷共掺杂石墨化碳,氮掺杂主要以石墨氮、吡啶氮和吡咯氮结构存在,有利于调节石墨化碳的导电性和提供额外的赝电容效应,磷掺杂在碳层基体中产生结构缺陷和剥离碳层,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促进了电子和离子的传输和扩散,石墨化多孔碳的包覆作用有利于缓冲蜂窝状纳米NiO的体积膨胀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胥佳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胥佳媛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8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