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鞍带石斑鱼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及低盐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又称龙胆石斑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alus),为暖水性海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印度-太平洋地区沿岸,在中国的海南、台湾和南海诸岛等地区都有分布,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
鱼类的存活、生长、繁殖与水体盐度密切相关,盐度会明显影响海水鱼类生长速度。正常养殖情况下,鱼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维持渗透压平衡,一般占基础代谢能量的10%~20%,有的物种甚至达到54%~68%。不同水生生物对盐度耐受范围不同,最适生长盐度也各不相同。盐度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鱼类的生长速度,甚至会导致死亡,确定适宜的生长盐度对水产养殖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鱼类养殖病害仍然逐年加剧,包括工厂化海水养殖业也同样面临病原肆虐,病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车轮虫、鱼蛭等)危害是其中之一。
淡水浴是海水鱼消毒常用的方法,短时淡浴(5-20min)能杀死大部分体表附着的寄生虫,但对于耐低盐能力较强的寄生虫,如石斑鱼鱼蛭则不能完全杀死。石斑鱼鱼蛭在淡水条件下能生存1-1.5h左右,而大部分海水鱼在淡水中的耐受时间非常有限,长时间的淡水浸泡会造成较强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死亡;传统的“短时淡水连续浸泡法”不仅耗费大量劳动力,而且鱼经过反复淡浴处理后,鱼体表黏液流失严重,体质变弱,增加了再感染及死亡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及低盐养殖方法。
本发明发现鞍带石斑鱼耐盐性强,能适应盐度的剧烈变化,能够在潮间带及河口附近盐度波动较大的海区生存。试验证明,鞍带石斑鱼在淡水环境下能生存8天左右,将幸存的活鱼在移入海水后能恢复生长,对于常见的鞍带石斑鱼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车轮虫等,短时淡浴(5-20min)能杀死大部分体表附着的寄生虫,生命力顽强的鱼蛭在淡水条件下也只能存活1-1.5h左右;鞍带石斑鱼在盐度10-12时,由于在其等渗点附近,机体用于渗透压调节所消耗的能量较少,有助于鱼类提高生长速度,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病害发生,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对推进鞍带石斑鱼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发明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包括混匀池和养殖池,在养殖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池,消毒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水排水管,消毒水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消毒池上设置可拆卸拦鱼网,在混匀池的上部接有海水入水管和淡水入水管,在海水入水管和淡水入水管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开关,在混匀池底部连有出水管,出水管另外一端伸入消毒池的上部,在混匀池和养殖池中都设有水环境检测装置,水环境检测装置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的混匀池位于养殖池的上方或者出水管上设有水泵,在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在出水管设有阀门。
优选,所述的消毒池,其高度为30cm,上设可拆卸的拦鱼网,消毒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水排水管,消毒水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消毒池面积较小,发现鱼有不适反应时便于及时调整消毒药物浓度。
优选,在混匀池中还设有曝气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鞍带石斑鱼放入淡水中,消毒1h以上,然后再在海水中进行养殖。
优选,所述的在海水中进行养殖是放入盐度为10-12的海水中养殖。
优选,所述的消毒1h以上是消毒1-2h。
优选,所述的盐度为10-12的海水,其水温28±0.5℃,养殖水体ph8.0±0.1,溶解氧6.5mg/l以上,流水养殖。
优选,是利用上述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进行养殖,
先关闭消毒池壁的消毒水排水管,在消毒池中添加淡水至20~30cm,在消毒池上安装拦鱼网,放入鞍带石斑鱼,淡浴1h以上后打开海水、淡水入水管上的流量控制开关,使得混匀池中的海水盐度控制在10-12,混匀池中的海水流入养殖池中,同时打开消毒池的消毒水排水管,使消毒池的消毒水通过消毒水排水管流出,待消毒水稀释到浓度较低时,关闭消毒水排水管,待水位没过消毒墙后,拆除拦鱼网,鱼即可越过消毒墙自由移动,进行流水养殖。
优选,所述的养殖池中,其海水维持:养殖水温28±0.5℃,养殖水体ph8.0±0.1,溶解氧6.5mg/l以上。可以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溶氧量。
在寄生虫爆发季节每隔1月进行淡水浴1次,每次1-2h左右,可有效抑制寄生虫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控制海水及淡水流量使养殖池其维持在某一盐度范围;开始放鱼时,先在养殖池中的消毒池放淡水,放入鞍带石斑鱼,淡浴1h以上后打开海水、淡水入水管上的流量控制开关,使得混匀池中的海水盐度控制在10-12,混匀池中的海水流入养殖池中,同时打开消毒池的消毒水排水管,使消毒池的消毒水通过消毒水排水管流出,待消毒水稀释到浓度较低时,关闭消毒水排水管,待水位没过消毒墙后,拆除拦鱼网,鱼即可越过消毒墙自由移动,进行流水养殖。在寄生虫爆发季节每隔1月进行淡浴1次,每次1h左右,可有效抑制寄生虫病的爆发。本发明通过直接在养殖池添加淡水浴消毒1h,可免除人工一批一批消毒的麻烦,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时间并减少了鱼体机械损伤;通过在盐度10-12水体低盐养殖,不仅提高了鞍带石斑鱼生长速度,而且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病害发生,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验在圆形玻璃钢桶(水体0.8m3)中进行,挑选摄食正常,健壮活泼,规格均匀的鞍带石斑鱼进行试验。试验设置盐度0、3、10、35四个盐度梯度,每个梯度3个平行组,每桶10尾鞍带石斑鱼。试验时将鱼直接从自然海水转入调好的盐度的水中,试验共进行30d。试验水温28±0.5℃,养殖水体ph8.0±0.1,试验期间连续充气,使得溶解氧大于6.5mg/l,每天投料2次,流水养殖。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证明,鞍带石斑鱼在淡水环境下能生存8天左右,将幸存的活鱼在移入海水后能恢复生长,对于常见的鞍带石斑鱼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车轮虫等,5-20min淡水浴能杀死大部分体表附着的寄生虫,生命力顽强的鱼蛭在淡水条件下也只能存活1-1.5h左右;鞍带石斑鱼在盐度10时,由于在其等渗点附近,机体用于渗透压调节所消耗的能量较少,有助于鱼类生长速度的提高,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病害发生,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对推进鞍带石斑鱼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可以将鞍带石斑鱼放入淡水中,消毒1-2h后,再放入盐度为10-12的海水中流水养殖。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包括混匀池1和养殖池2,养殖池底部设有消毒墙将养殖池分为消毒池3(消毒区)和主养区17,消毒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水排水管15,消毒池上设置可拆卸拦鱼网16,在混匀池的上部接有海水入水管4和淡水入水管5,在海水入水管和淡水入水管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开关6、7,在混匀池底部连有出水管8,出水管另外一端伸入消毒池的上部,在混匀池和养殖池中都设有水环境检测装置9、10,水环境检测装置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ph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温度、溶解氧和ph值的实时监控,所述的混匀池位于养殖池的上方,出水管上设有阀门11,在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上设有阀门13。所述的消毒池,其高度为30cm。在混匀池中还设有曝气装置14,消毒水排水管上也设有阀门18。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进行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关闭消毒池壁的消毒水排水管,在消毒池中添加淡水至20~30cm,在消毒池上安装拦鱼网,放入鞍带石斑鱼,淡浴1h-2h以上后打开海水、淡水入水管上的流量控制开关,使得混匀池中的海水盐度控制在10-12,混匀池中的海水流入养殖池中,同时打开消毒池的消毒水排水管,使消毒池的消毒水通过消毒水排水管流出,待消毒水稀释到浓度较低时,关闭消毒水排水管,待水位没过消毒墙后,拆除拦鱼网,鱼即可越过消毒墙自由移动,进行流水养殖。所述的养殖池中,其海水维持:养殖水温28±0.5℃,养殖水体ph8.0±0.1,溶解氧6.5mg/l以上。可以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溶氧量。在寄生虫爆发季节每隔1月进行淡水浴1次,每次1h-2h左右,可有效抑制寄生虫的发生。
1.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匀池和养殖池,在养殖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池,消毒池的底部设有消毒水排水管,消毒水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消毒池上设置可拆卸拦鱼网,在混匀池的上部接有海水入水管和淡水入水管,在海水入水管和淡水入水管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开关,在混匀池底部连有出水管,出水管另外一端伸入消毒池的上部,在混匀池和养殖池中都设有水环境检测装置,水环境检测装置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的混匀池位于养殖池的上方或者出水管上设有水泵,在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水管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池,其高度为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匀池中还设有曝气装置。
5.一种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鞍带石斑鱼放入淡水中,消毒1h以上,然后再在海水中进行养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海水中进行养殖是放入盐度为10-12的海水中养殖。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1h以上是消毒1-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度为10-12的海水,其水温28±0.5℃,养殖水体ph8.0±0.1,溶解氧6.5mg/l以上,流水养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带石斑鱼低盐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进行养殖,先关闭消毒池壁的消毒水排水管,在消毒池中添加淡水,在消毒池上安装拦鱼网,放入鞍带石斑鱼,淡浴1h以上后打开海水、淡水入水管上的流量控制开关,使得混匀池中的海水盐度控制在10-12,混匀池中的海水流入养殖池中,同时打开消毒池的消毒水排水管,使消毒池的消毒水通过消毒水排水管流出,待消毒水稀释到浓度较低时,关闭消毒水排水管,待水位没过消毒墙后,拆除拦鱼网,鱼即可越过消毒墙自由移动,进行流水养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