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81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我国农业支柱之一的水产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在追求数量与增长速度的过程中,也因为占用、消耗大量资源造成了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在这种背景下,水产养殖业向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循环水养殖发展势在必行。循环水养殖,又称为设施渔业,已成为当前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前沿产业。怎样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水产生物生长对环境的需要,以控制其最适应的生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995159u,公告日:2020.01.31)公布了一种循环水养殖装置,该循环水养殖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槽、循环泵和循环管来实现水循环利用处理,具有结构简单、循环处理块等优点,但是,该循环水养殖装置仅通过循环泵和循环管来实现水循环,循环模式单一,且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不好,同时,也不适用与室内养殖的场合,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设置的养殖桶,所述养殖桶内部设有竖流管,所述养殖桶上方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若干个水龙头,所述养殖桶下方设有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右端均与水处理箱相连,所述养殖桶的上方设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下端连接有出水管,过滤桶内部设有若干个生物滤包,所述养殖桶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养殖桶的底部开有吸水口,吸水口内设有挡网,所述吸水口与初排水管路上端相连,所述初排水管路的右端与排水管道相连,所述排水管道的下端开有排出口,所述养殖桶后方位置设有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升水管、空气输送管道、分气管和离心风机,所述升水管的左端伸入到过滤桶内,且在升水管的左端设有气压调节阀,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左端伸入到升气管内,且空气输送管道的左端设有曝气头,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右端与分气管相连,所述分气管的下端与离心风机相连,所述分气管的中部设有空气转子流量计,分气管与离心风机的连接处设有精密针芯调节阀,所述水处理箱由第一格箱、第二格箱、第三格箱和第四格箱四个部分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道的右端通过连接竖管和连接横管与第一格箱相连,第一格箱与第二格箱相通,所述第一格箱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40目筛绢、过滤棉、生化球和珊瑚砂,所述第二格箱、第三格箱内养有大型海藻,所述第二格箱与第三格箱相通,第三格箱与第四格箱相通,所述第四格箱内设有水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殖桶通过放置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养殖桶上部的桶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过滤箱设置在放置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排水管路的右端和出水管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门和第二调节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排水管路的管道设置为倾斜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水管的内部、位于曝气头与排水管道之间部分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竖管内设有紫外线消毒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循环水养殖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水处理箱实现主要水循环处理,通过初排水管路能对污水中的残饵粪便做更好的沉淀处理,初步处理之后的污水进入水处理箱,并通过水处理相内部的分层结构来实现进一步污水生态处理,整体处理效果更好,养殖桶的后方设有供氧机构,初排水管路、升水管和排水管道相连通,可在升水管内形成气升泵,这样在供氧时便不会额外浪费水资源,供氧的同时,将排水管道内的部分水排入到过滤箱内,在通过过滤箱排入到养殖桶内,这样就实现了二次水循环,整体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水循环处理利用能力强,实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的供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其中:养殖桶-1,放置板-2,过滤桶-3,进水管道-4,水龙头-5,排水管道-6,水处理箱-7,放置架-8,连接竖管-9,连接横管-10,竖流管-11,初排水管路-12,升水管-13,空气输送管道-14,分气管-15,出水管-16,离心风机-17,曝气头-18,过滤网-19,精密针芯调节阀-20,第一调节阀门-21,排出口-22,吸水口-23,挡网-24,生物滤包-25,气压调节阀-26,第二调节阀门-27,第一格箱-28,第二格箱-29,第三格箱-30,第四格箱-31,紫外线消毒灯-3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设置的养殖桶1,所述养殖桶1内部设有竖流管11,所述养殖桶1上方设有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上设有若干个水龙头5,所述养殖桶1下方设有排水管道6,所述进水管道4和排水管道6的右端均与水处理箱7相连,所述养殖桶1的上方设有过滤桶3,所述过滤桶3下端连接有出水管16,过滤桶3内部设有若干个生物滤包25,所述养殖桶1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养殖桶1的底部开有吸水口23,吸水口23内设有挡网24,所述吸水口23与初排水管路12上端相连,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右端与排水管道6相连,所述排水管道6的下端开有排出口22,所述养殖桶1后方位置设有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升水管13、空气输送管道14、分气管15和离心风机17,所述升水管13的左端伸入到过滤桶3内,且在升水管13的左端设有气压调节阀26,所述空气输送管道14的左端伸入到升气管内,且空气输送管道14的左端设有曝气头18,所述空气输送管道14的右端与分气管15相连,所述分气管15的下端与离心风机17相连,所述分气管15的中部设有空气转子流量计,分气管15与离心风机17的连接处设有精密针芯调节阀20,所述水处理箱7由第一格箱28、第二格箱29、第三格箱30和第四格箱31四个部分构成。

    具体的,所述排水管道6的右端通过连接竖管9和连接横管10与第一格箱28相连,第一格箱28与第二格箱29相通,所述第一格箱28内从上往下依次是40目筛绢、过滤棉、生化球和珊瑚砂,所述第二格箱29、第三格箱30内养有大型海藻,所述第二格箱29与第三格箱30相通,第三格箱30与第四格箱31相通,所述第四格箱31内设有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桶1通过放置架8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养殖桶1上部的桶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过滤箱设置在放置板2上。

    进一步的,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右端和出水管16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门21和第二调节阀门27,第一调节阀门21用来调节养殖桶1的排水量,第二调节阀门27用来调节养殖桶1的进水量。

    优选的,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管道设置为倾斜形,能够更好的将残饵粪便等沉淀下来,便于排出。

    优选的,所述升水管13的内部、位于曝气头18与排水管道6之间部分设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可以防止未排干净的残饵粪便等由升水管13再次流入到养殖桶1内。

    在使用时,养殖桶1内的污水通过初排水管路12流入到排水管道6内,残饵粪便会通过初排水管路12进行沉淀,初排水管路12、升水管13和空气输送管道14相连通,配合空气输送管道14,即可使升水管13充当气升泵来对过滤箱进行供水,然后通过各个调节阀门来控制进气量和进水量,排水管道6内的污水进入水处理箱7后,经过水处理箱7内植物的处理之后,在通过进水管道4补给到养殖桶1内,实现循环。

    实施例二

    参阅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虽然能够很好的进行循环水利用处理,但是,经过沉淀后的排出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到水处理箱7中,会对水处理箱7内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第二格箱29和第三格箱30内部大型海藻的生态处理工作,因此在所述连接竖管9内设有紫外线消毒灯32,消毒灯的光照方向朝下。

    经初排水管路12排出的污水会通过排水管道6进入连接竖筒内,并经过紫外线消毒灯32处理后,再由连接横管10排入到水处理箱7内,提高了了水处理箱7内部水的质量,有利于水处理箱7内植物对污水的进一步生态处理。

    综上所述,该循环水养殖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道4、排水管道6和水处理箱7实现主要水循环处理,通过初排水管路12能对污水中的残饵粪便做更好的沉淀处理,初步处理之后的污水进入水处理箱7,并通过水处理相内部的分层结构来实现进一步污水生态处理,整体处理效果更好,养殖桶1的后方设有供氧机构,初排水管路12、升水管13和排水管道6相连通,可在升水管13内形成气升泵,这样在供氧时便不会额外浪费水资源,供氧的同时,将排水管道6内的部分水排入到过滤箱内,在通过过滤箱排入到养殖桶1内,这样就实现了二次水循环,整体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水循环处理利用能力强,实用效果更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设置的养殖桶(1),所述养殖桶(1)内部设有竖流管(11),所述养殖桶(1)上方设有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上设有若干个水龙头(5),所述养殖桶(1)下方设有排水管道(6),所述进水管道(4)和排水管道(6)的右端均与水处理箱(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桶(1)的上方设有过滤桶(3),所述过滤桶(3)下端连接有出水管(16),过滤桶(3)内部设有若干个生物滤包(25),所述养殖桶(1)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养殖桶(1)的底部开有吸水口(23),吸水口(23)内设有挡网(24),所述吸水口(23)与初排水管路(12)上端相连,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右端与排水管道(6)相连,所述排水管道(6)的下端开有排出口(22),所述养殖桶(1)后方位置设有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升水管(13)、空气输送管道(14)、分气管(15)和离心风机(17),所述升水管(13)的左端伸入到过滤桶(3)内,且在升水管(13)的左端设有气压调节阀(26),所述空气输送管道(14)的左端伸入到升气管内,且空气输送管道(14)的左端设有曝气头(18),所述空气输送管道(14)的右端与分气管(15)相连,所述分气管(15)的下端与离心风机(17)相连,所述分气管(15)的中部设有空气转子流量计,分气管(15)与离心风机(17)的连接处设有精密针芯调节阀(20),所述水处理箱(7)由第一格箱(28)、第二格箱(29)、第三格箱(30)和第四格箱(31)四个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6)的右端通过连接竖管(9)和连接横管(10)与第一格箱(28)相连,第一格箱(28)与第二格箱(29)相通,所述第一格箱(28)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40目筛绢、过滤棉、生化球和珊瑚砂,所述第二格箱(29)、第三格箱(30)内养有大型海藻,所述第二格箱(29)与第三格箱(30)相通,第三格箱(30)与第四格箱(31)相通,所述第四格箱(31)内设有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桶(1)通过放置架(8)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养殖桶(1)上部的桶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过滤箱设置在放置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右端和出水管(16)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门(21)和第二调节阀门(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排水管路(12)的管道设置为倾斜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水管(13)的内部、位于曝气头(18)与排水管道(6)之间部分设有过滤网(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竖管(9)内设有紫外线消毒灯(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养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设置的养殖桶,养殖桶上、下方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右端均与水处理箱相连,养殖桶的下端连接有初排水管路,初排水管路的右端与排水管道相连,养殖桶后方位置设有供氧机构,供氧机构包括升水管、空气输送管道、分气管和离心风机,该循环水养殖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水处理箱实现主要水循环处理,初排水管路、升水管和排水管道相连通,可在升水管内形成气升泵,这样在供氧时便不会额外浪费水资源,供氧的同时,实现了二次水循环,整体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水循环处理利用能力强,实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宗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含山县环峰夏桥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