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6


    本发明属于天敌昆虫野外人工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具有专性强、繁殖便利的特点,常被人工室内繁殖,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以减少农业生产中防虫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安全。

    当前所使用的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主要靠人工野外大量捕捉,其收集效率低,不适合长期大量连续收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以节约人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及方法,向箱体内放入鳞翅目昆虫蛹,通过鳞翅目昆虫蛹即可自然吸引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进而提高收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包括箱体,箱盖,支柱和支脚;

    箱体顶部与侧面开口,底部封闭,侧面围罩有纱网,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隔间;

    箱盖可开合地安装于箱体顶部开口;

    支柱设置于箱体底部;

    支脚为空心杯状,开口向上,支柱底端固定于支脚内。

    箱体侧面围罩纱网,方便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从四周进入箱体,寄生于鳞翅目昆虫蛹上;箱体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隔间,各隔间可分别进行收集,方便操作;箱盖设置于顶部,方便鳞翅目昆虫蛹的放入和取出,并且具有遮阳效果,可避免长时间暴晒对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影响;支脚为空心杯状,支柱底端固定于支脚内,使用时向支脚中注入防虫液,可防止蚂蚁等捕食性昆虫沿着支柱放入箱体。

    优选地,纱网的网孔孔径根据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大小确定,使纱网网孔孔径略大于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保证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能够飞入箱体的同时,避免鸟类取食。

    优选地,箱盖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优选地,支脚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柱的安装槽,以提高支柱的稳定性。

    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方法,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野外收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装置置于有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出没的农田中,取鳞翅目昆虫蛹放置于箱体内的各隔间中,盖上顶盖;

    2)向支脚内充入防虫液,使支柱底部浸泡于防虫液中;

    3)定期收集箱体内的鳞翅目昆虫蛹,得到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

    进一步地,收集鳞翅目昆虫蛹时更换新的鳞翅目昆虫蛹,可实现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持续收集。

    优选地,防虫液可选用质量分数20-50%的福尔马林溶液。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相比以往野外人工捕捉法,结构、方法简单,成本低,收集效率高,可实现大量长期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纱网;12.隔板;2.箱盖;3.支柱;4.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支柱3和支脚4;

    箱体1顶部与侧面开口,底部封闭,侧面围罩有纱网11,内部由隔板12分成8个隔间;纱网11的网孔孔径根据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大小确定,使纱网网孔孔径略大于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

    箱盖2可开合地安装于箱体1顶部开口,且箱盖2为不透光材料制成,避免阳光由顶部直射箱体内部。

    支柱3为4个,分别设置于箱体1底部四角。

    支脚3为空心杯状,开口向上,支脚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柱3的安装槽,支柱3底端安插于安装槽内。

    实施例2

    以蝶蛹金小蜂为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利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采用11目纱网进行蝶蛹金小蜂的野外收集。

    1)将装置置于有蝶蛹金小蜂出没的菜田中,取30-40个,重量为170mg-220mg的小菜粉蝶蛹放置于每个箱体内的隔间中,盖上顶盖;

    2)向各支脚内充入质量分数2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支柱底部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3)每隔96h,收集箱体内的小菜粉蝶蛹,并向箱体内放入新的小菜粉蝶蛹;将收集的小菜粉蝶蛹带回室内饲养,得到寄生于小菜粉蝶蛹上的蝶蛹金小蜂。使用该方法带回的小菜粉蝶蛹中,50%以上被寄生,相较于人工收集(每天难以收集1-2个被寄生的蛹)效率极大提高,可节约人工成本200元/天。

    实施例3

    利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11目纱网)进行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野外收集。

    1)将装置置于有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出没的玉米田中,取草地贪夜蛾蛹放置于箱体内的各隔间中,盖上顶盖;

    2)向各支脚内充入质量分数3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支柱底部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3)每隔48h,收集箱体内的草地贪夜蛾蛹,并向箱体内放入新的草地贪夜蛾蛹;将收集的草地贪夜蛾蛹带回室内饲养,得到寄生于草地贪夜蛾蛹上的草地贪夜蛾寄生蜂。

    实施例4

    利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11目纱网)进行甜菜夜蛾寄生蜂的野外收集。

    1)将装置置于有甜菜夜蛾寄生蜂出没的甜菜田中,取甜菜夜蛾蛹放置于箱体内的各隔间中,盖上顶盖;

    2)向各支脚内充入质量分数4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支柱底部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3)每隔48h,收集箱体内的甜菜夜蛾蛹,并向箱体内放入新的甜菜夜蛾蛹;将收集的甜菜夜蛾蛹带回室内饲养,得到寄生于甜菜夜蛾蛹上的甜菜夜蛾寄生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箱盖,支柱和支脚;

    所述箱体顶部与侧面开口,底部封闭,侧面围罩有纱网,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隔间;

    所述箱盖可开合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开口;

    所述支柱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

    所述支脚为空心杯状,开口向上,所述支柱底端固定于所述支脚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网的网孔孔径根据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大小确定,以保证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能够飞入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盖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脚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柱的安装槽。

    5.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野外收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装置置于有靶标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出没的农田中,取鳞翅目昆虫蛹放置于箱体内的各隔间中,盖上顶盖;

    2)向支脚内充入防虫液,使支柱底部浸泡于防虫液中;

    3)定期收集箱体内的鳞翅目昆虫蛹,得到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收集鳞翅目昆虫蛹时更换新的鳞翅目昆虫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装置,属于天敌昆虫野外人工收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盖,支柱和支脚;箱体顶部与侧面开口,底部封闭,侧面围罩有纱网,内部由隔板分成多个隔间;箱盖可开合地安装于箱体顶部开口;支柱设置于箱体底部;支脚为空心杯状,开口向上,支柱底端固定于支脚内。并公开了使用该装置收集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方法。本发明结构、方法简单,成本低,收集效率高,可实现鳞翅目昆虫蛹寄生蜂的大量长期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伍绍龙;周志成;曾维爱;谭琳;许洪明;蔡海林;陆中山;何命军;谢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5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