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2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排出的污水中含有油性物质以及杂质,这部分污水排入下水道后,随着水温下降,污水中夹带的油脂颗粒、杂质便开始凝固,粘附在管壁上,使过水断面减小,从而堵塞管道,含油污水在排入城市管网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针对污水中油性物质、杂质的处理,传统的方式通常使用过滤以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但是,单纯采用化学方法对油性物质去除率不高,由于污水内油性物质的含量不知,难以精确的计算出化学物质的放入量,导致放入量少出现部分油性物质未反应的情况或者放入量多出现的化学物质残留的情况,造成了二次污染的情况,且通过化学方法产生的沉淀物也很难与污水进行直接分离,需要多重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传单纯采用化学方法对油性物质去除率不高,由于污水内油性物质的含量不知,难以精确的计算出化学物质的放入量,导致放入量少出现部分油性物质未反应的情况或者放入量多出现的化学物质残留的情况,造成了二次污染的情况,且通过化学方法产生的沉淀物也很难与污水进行直接分离,需要多重分离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除油过滤设备,该除油过滤设备包括支座、曝气框、除油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采用上述除油过滤设备对污水处理方法如下:

    s1、输入:将污水高压输送到输入方框内,通过过滤除油机构对经过的污水进行杂质过滤以及首次吸油处理;

    s2、除油:污水继续输送并进入到曝气腔内,通过隔断机构对框体的左端隔绝,污水留在了曝气腔内,对曝气腔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产生的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污水面上,通过吸油泵将污水面上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并输送到除油腔内;

    s3、沉淀:通过搅匀机构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后沉淀在沉淀收集机构上,通过沉淀收集机构对其收集;

    s4、多重吸油:输出方框打开,污水下落从而经过输出方框,通过第二吸油棉对污水进行多重吸油,对多重吸油后的污水继续输送,从而对其进行下一步处理。

    支座上安装有曝气框,曝气框的左端安装有输入装置,曝气框的下端安装有输出装置,曝气框上安装有除油装置。

    所述的曝气框包括框体、曝气腔、除油腔、曝气气泵、连通管、曝气管和隔断机构,框体的左端开设有曝气腔,框体的右端设有除油腔,曝气腔的内壁上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左端中部与曝气气泵相连通,曝气气泵安装在框体的外侧壁上,连通管的右侧均匀设有曝气管,框体的左侧安装有隔断机构,具体工作时,在污水输送到曝气腔后,通过隔断机构对曝气腔、输入方框之间进行隔绝,通过曝气气泵将气体依次吹入输送到连通管、曝气管后从气孔喷出,从而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所述的除油装置包括滑动板、泡沫板、贴合板、柔性伸缩管、输送管、吸油泵、搅匀机构、沉淀收集机构,滑动板与曝气腔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板的下端铺设有泡沫板,泡沫板的设置保证了贴合板以及对应孔漂浮在污水表面,利于对污水表面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泡沫板的下端铺设有贴合板,滑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输送腔与输送管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柔性伸缩管,输送管的右端与除油腔之间连通有吸油泵,除油腔的上端设有搅匀机构,除油腔的下端设有沉淀收集机构。

    所述的沉淀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框、沉淀板、隔绝板、铁板、磁性块和嵌入件,收集框与框体为滑动配合连接,收集框的下端设有沉淀板,收集框的上端右侧与隔绝板为滑动配合连接,隔绝板的右端安装有铁板,铁板与磁性块之间磁性相吸,磁性块安装在收集框上,框体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连接,嵌入件的下端插入到收集框上,沉淀前将隔绝板向右拉动使得收集框的上端呈打开的状态。

    所述的沉淀板包括可拆框、网格板、l型插件、防锈弹簧,可拆框上安装有网格板,可拆框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腔,l型腔与l型插件之间连有防锈弹簧,防锈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l型插件嵌入到收集框上。

    具体工作时,在泡沫浮力的作用下,泡沫板带动贴合板与污水表面相贴合,在曝气后,曝气产生的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污水面上,通过吸油泵将污水表面的油性物质从对应孔吸入输送腔内,之后经过柔性伸缩管、输送管后进入到除油腔内,通过搅匀机构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后沉淀在网格板上,沉淀完毕后,将隔绝板向左推动使得铁板、磁性块重新吸住,从而对收集框的上端封闭(避免了沉淀物重新飘出收集框),向上拨动嵌入件,收集框与框体位置解锁,向右整体拉动收集框从而将沉淀物取出(收集框右移的同时,由于收集框以及隔绝板的阻挡,絮凝剂不会漏出),相向拨动左右布置的l型插件,从而解锁可拆框与收集框的位置,将沉淀物取出。

    所述的输入装置包括输入方框、嵌入框、按压板、倾斜气缸、固定架、第一接头和过滤除油机构,输入方框与框体的左端相连通,输入方框的中部嵌入有嵌入框,嵌入框上安装有过滤除油机构,输入方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接头,输入方框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与按压板之间连有倾斜气缸,按压板与嵌入框的上端面相贴合,具体工作时,由于刚进入到除油过滤设备内的污水杂质以及油性物质较多,因此过滤除油机构需要经常性的更换,更换时,通过倾斜气缸带动按压板斜上方运动,斜上方运动保证了按压板不再对嵌入框压制的同时,也不会阻挡嵌入框从上方取出。

    所述的过滤除油机构包括过滤网、橡胶柱、格栅网和第一吸油棉,嵌入框的左端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左端面均匀安装有橡胶柱,嵌入框的右端安装有格栅网,格栅网的设置加强了第一吸油棉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污水将第一吸油棉冲开,格栅网的左端面铺设有第一吸油棉,具体工作时,污水经过过滤除油机构时,通过过滤网的过滤拦截将杂质卡在了橡胶柱之间,通过第一吸油棉对污水进行首次吸油。

    所述的输出装置包括输出方框、隔绝机构、倾斜框、第二吸油棉、第二接头,输出方框与框体的下端相连通,输出方框的上端安装有隔绝机构,输出方框的左右两端交错安装有倾斜框,倾斜框上安装有第二吸油棉,输出方框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接头,具体工作时,污水经过输出方框时,通过倾斜框、第二吸油棉对污水进行多重式的吸油处理,通过第一吸油棉、除油装置以及第二吸油棉多次的除油,保证了油性物质的去除率。

    其中,所述的隔断机构包括连接气缸和隔断板,连接气缸安装在框体上,连接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隔断板。

    其中,所述的连通管与曝气管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曝气管的上端均匀开设有气孔。

    其中,所述的滑动板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泡沫板上开设有对应孔,且出气孔与对应孔相对应,贴合板为网格结构,滑动板的上端设有牵引式拉绳。

    其中,所述的搅匀机构包括嵌入板、锁定螺栓、电机、工字轮、传送带、搅匀桨,嵌入板嵌入在框体上,且框体与嵌入板之间通过锁定螺栓连接,嵌入板与搅匀桨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搅匀桨上安装有工字轮,工字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位于最上侧布置的搅匀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嵌入板上。

    其中,所述的搅匀桨由转轴与搅匀板组成,转轴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匀板,且转轴的左端面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放置有滚珠,框体的中部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搭接孔,且转轴的左端位于搭接孔内,滚珠与搭接孔内壁相接触。

    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接头,所述的第一接头一端的内腔为圆形腔体,第一接头另一端的内腔为方形腔体。

    其中,所述的隔绝机构包括开合板、角度气缸、保护套,开合板的外端与输出方框为销轴连接,开合板的中部与输出方框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角度气缸,开合板与输出方框之间连有保护套,且角度气缸位于保护套内部。

    其中,所述的开合板的外表面铺设橡胶层,开合板的内端面为弧形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多次吸油、除油的方式对污水中的油性物质进行分离,且通过曝气产生的气泡将污水中的油性物质带入到污水表面,通过浮动式泡沫板将对应孔漂浮在污水表面,再通过吸入的方式将油性物质吸入到除油腔内,通过均匀搅拌以及隔绝式收集的方式将沉淀物整体取出,絮凝剂与油性物质的接触未在污水中反应,避免了污水二次污染的情况,也无需考虑絮凝剂的放入量,且反应产生的沉淀物能够能轻松的整体排出;

    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除油装置将曝气后漂浮在污水表面的油性物质进行吸出,使得大量的油性物质与污水直接分离,且后续的化学反应也不会在污水中反应,避免了污水的二次污染,且通过沉淀收集机构可将沉淀物先沉淀在沉淀板上,再通过隔绝板对收集框上端的封闭使得沉淀物集中在收集框内而不能飘出的情况,减小了对沉淀物收集的难度;

    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输入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以及首次的吸油,且嵌入框的可拆式连接,减小了对过滤除油机构的定期更换的难度,第一吸油棉的高频率的更换维持了对污水中油性物质的吸附,提高了吸油效果;

    四、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输出装置对除油后的污水进行再次的多重吸油,对少量的油性物质进行再次的吸出,大大提高了除油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污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接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接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输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曝气框与除油装置之间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连通管与曝气管之间的剖视图(从上往下看);

    图9是本发明图7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7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图7的z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除油过滤设备,该除油过滤设备包括支座1、曝气框2、除油装置3、输入装置4和输出装置5,采用上述除油过滤设备对污水处理方法如下:

    s1、输入:将污水高压输送到输入方框41内,通过过滤除油机构47对经过的污水进行杂质过滤以及首次吸油处理;

    s2、除油:污水继续输送并进入到曝气腔22内,通过隔断机构27对框体21的左端隔绝,污水留在了曝气腔22内,对曝气腔22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产生的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污水面上,通过吸油泵36将污水面上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并输送到除油腔23内;

    s3、沉淀:通过搅匀机构37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23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后沉淀在沉淀收集机构38上,通过沉淀收集机构38对其收集;

    s4、多重吸油:输出方框51打开,污水下落从而经过输出方框51,通过第二吸油棉54对污水进行多重吸油,对多重吸油后的污水继续输送,从而对其进行下一步处理。

    支座1上安装有曝气框2,曝气框2的左端安装有输入装置4,曝气框2的下端安装有输出装置5,曝气框2上安装有除油装置3。

    所述的曝气框2包括框体21、曝气腔22、除油腔23、曝气气泵24、连通管25、曝气管26和隔断机构27,框体21的左端开设有曝气腔22,框体21的右端设有除油腔23,曝气腔22的内壁上安装有连通管25,连通管25的左端中部与曝气气泵24相连通,曝气气泵24安装在框体21的外侧壁上,连通管25的右侧均匀设有曝气管26,框体21的左侧安装有隔断机构27,具体工作时,在污水输送到曝气腔22后,通过隔断机构27对曝气腔22、输入方框41之间进行隔绝,通过曝气气泵24将气体依次吹入输送到连通管25、曝气管26后从气孔喷出,从而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所述的隔断机构27包括连接气缸271和隔断板272,连接气缸271安装在框体21上,连接气缸271的顶出端安装有隔断板272,具体工作时,通过连接气缸271带动隔断板272上升,从而隔绝曝气腔22与输入方框41。

    所述的连通管25与曝气管26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可拆连接利于后期的检查与更换,曝气管26的上端均匀开设有气孔。

    所述的除油装置3包括滑动板31、泡沫板32、贴合板33、柔性伸缩管34、输送管35、吸油泵36、搅匀机构37、沉淀收集机构38,滑动板31与曝气腔2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板31的下端铺设有泡沫板32,泡沫板32的设置保证了贴合板33以及对应孔漂浮在污水表面,利于对污水表面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泡沫板32的下端铺设有贴合板33,滑动板31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输送腔与输送管35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柔性伸缩管34,输送管35的右端与除油腔23之间连通有吸油泵36,除油腔23的上端设有搅匀机构37,除油腔23的下端设有沉淀收集机构38。

    所述的滑动板31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泡沫板32上开设有对应孔,且出气孔与对应孔相对应,贴合板33为网格结构,网格结构的设计保证了油性物质可吸入到对应孔内,滑动板31的上端设有牵引式拉绳,可通过牵引式拉绳将滑动板31向上提起,从而更正位置。

    所述的搅匀机构37包括嵌入板371、锁定螺栓372、电机373、工字轮374、传送带376、搅匀桨375,嵌入板371嵌入在框体21上,且框体21与嵌入板371之间通过锁定螺栓372连接,嵌入板371与搅匀桨375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搅匀桨375上安装有工字轮374,工字轮374之间通过传送带376连接,位于最上侧布置的搅匀桨375与电机373的输出轴连接,电机373通过底座安装在嵌入板371上,具体工作时,通过电机373带动最上侧布置的工字轮374转动,在传送带376的联动下带动搅匀桨375整体转动,从而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23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

    所述的搅匀桨375由转轴与搅匀板组成,转轴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匀板,且转轴的左端面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放置有滚珠,框体21的中部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搭接孔,且转轴的左端位于搭接孔内,滚珠与搭接孔内壁相接触,搭接孔对转轴的左端起到放置搭接的作用,滚珠的设置减小了转轴在搭接孔内转动的摩擦阻力。

    所述的沉淀收集机构38包括收集框381、沉淀板382、隔绝板383、铁板384、磁性块385和嵌入件386,收集框381与框体21为滑动配合连接,收集框381的下端设有沉淀板382,收集框381的上端右侧与隔绝板383为滑动配合连接,隔绝板383的右端安装有铁板384,铁板384与磁性块385之间磁性相吸,磁性块385安装在收集框381上,框体21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386连接,嵌入件386的下端插入到收集框381上,沉淀前将隔绝板383向右拉动使得收集框381的上端呈打开的状态。

    所述的沉淀板382包括可拆框3821、网格板3822、l型插件3823、防锈弹簧3824,可拆框3821上安装有网格板3822,可拆框382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腔,l型腔与l型插件3823之间连有防锈弹簧3824,防锈弹簧3824起到复位的作用,l型插件3823嵌入到收集框381上。

    具体工作时,在泡沫浮力的作用下,泡沫板32带动贴合板33与污水表面相贴合,在曝气后,曝气产生的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污水面上,通过吸油泵36将污水表面的油性物质从对应孔吸入输送腔内,之后经过柔性伸缩管34、输送管35后进入到除油腔23内,通过搅匀机构37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23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后沉淀在网格板3822上,沉淀完毕后,将隔绝板383向左推动使得铁板384、磁性块385重新吸住,从而对收集框381的上端封闭(避免了沉淀物重新飘出收集框381),向上拨动嵌入件386,收集框381与框体21位置解锁,向右整体拉动收集框381从而将沉淀物取出(收集框381右移的同时,由于收集框381以及隔绝板383的阻挡,絮凝剂不会漏出),相向拨动左右布置的l型插件3823,从而解锁可拆框3821与收集框381的位置,将沉淀物取出。

    所述的输入装置4包括输入方框41、嵌入框42、按压板43、倾斜气缸44、固定架45、第一接头46和过滤除油机构47,输入方框41与框体21的左端相连通,输入方框41的中部嵌入有嵌入框42,嵌入框42上安装有过滤除油机构47,输入方框4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接头46,输入方框41上安装有固定架45,固定架45与按压板43之间连有倾斜气缸44,按压板43与嵌入框42的上端面相贴合,具体工作时,由于刚进入到除油过滤设备内的污水杂质以及油性物质较多,因此过滤除油机构47需要经常性的更换,更换时,通过倾斜气缸44带动按压板43斜上方运动,斜上方运动保证了按压板43不再对嵌入框42压制的同时,也不会阻挡嵌入框42从上方取出。

    所述的第一接头46、第二接头55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接头,所述的第一接头46一端的内腔为圆形腔体,第一接头46另一端的内腔为方形腔体,方型腔体的设置使得第一接头46、第二接头55与输入方框41、输出方框51更好的对接安装,而圆形腔体的设计方便了与传统外接管头的对接。

    所述的过滤除油机构47包括过滤网471、橡胶柱472、格栅网473和第一吸油棉474,嵌入框42的左端安装有过滤网471,过滤网471的左端面均匀安装有橡胶柱472,嵌入框42的右端安装有格栅网473,格栅网473的设置加强了第一吸油棉474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污水将第一吸油棉474冲开,格栅网473的左端面铺设有第一吸油棉474,具体工作时,污水经过过滤除油机构47时,通过过滤网471的过滤拦截将杂质卡在了橡胶柱472之间,通过第一吸油棉474对污水进行首次吸油。

    所述的输出装置5包括输出方框51、隔绝机构52、倾斜框53、第二吸油棉54、第二接头55,输出方框51与框体21的下端相连通,输出方框51的上端安装有隔绝机构52,输出方框51的左右两端交错安装有倾斜框53,倾斜框53上安装有第二吸油棉54,输出方框5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接头55,具体工作时,污水经过输出方框51时,通过倾斜框53、第二吸油棉54对污水进行多重式的吸油处理,通过第一吸油棉474、除油装置3以及第二吸油棉54多次的除油,保证了油性物质的去除率。

    所述的隔绝机构52包括开合板521、角度气缸522、保护套523,开合板521的外端与输出方框51为销轴连接,开合板521的中部与输出方框51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角度气缸522,保护套523对角度气缸522的外部起到保护的作用,开合板521与输出方框51之间连有保护套523,且角度气缸522位于保护套523内部,所述的开合板521的外表面铺设橡胶层,开合板521的内端面为弧形面,橡胶层和弧形面的设计保证了左右布置的开合板521对输出方框51关闭时的密封效果,具体工作时,通过角度气缸522带动开合板521角度调节,根据当前情况从而对输出方框51进行打开或者关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除油过滤设备,该除油过滤设备包括支座(1)、曝气框(2)、除油装置(3)、输入装置(4)和输出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除油过滤设备对污水处理方法如下:

    s1、输入:将污水高压输送到输入方框(41)内,通过过滤除油机构(47)对经过的污水进行杂质过滤以及首次吸油处理;

    s2、除油:污水继续输送并进入到曝气腔(22)内,通过隔断机构(27)对框体(21)的左端隔绝,污水留在了曝气腔(22)内,对曝气腔(22)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产生的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污水面上,通过吸油泵(36)将污水面上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并输送到除油腔(23)内;

    s3、沉淀:通过搅匀机构(37)将油性物质与除油腔(23)内的絮凝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后沉淀在沉淀收集机构(38)上,通过沉淀收集机构(38)对其收集;

    s4、多重吸油:输出方框(51)打开,污水下落从而经过输出方框(51),通过第二吸油棉(54)对污水进行多重吸油,对多重吸油后的污水继续输送,从而对其进行下一步处理;

    支座(1)上安装有曝气框(2),曝气框(2)的左端安装有输入装置(4),曝气框(2)的下端安装有输出装置(5),曝气框(2)上安装有除油装置(3);

    所述的曝气框(2)包括框体(21)、曝气腔(22)、除油腔(23)、曝气气泵(24)、连通管(25)、曝气管(26)和隔断机构(27),框体(21)的左端开设有曝气腔(22),框体(21)的右端设有除油腔(23),曝气腔(22)的内壁上安装有连通管(25),连通管(25)的左端中部与曝气气泵(24)相连通,曝气气泵(24)安装在框体(21)的外侧壁上,连通管(25)的右侧均匀设有曝气管(26),框体(21)的左侧安装有隔断机构(27);

    所述的除油装置(3)包括滑动板(31)、泡沫板(32)、贴合板(33)、柔性伸缩管(34)、输送管(35)、吸油泵(36)、搅匀机构(37)、沉淀收集机构(38),滑动板(31)与曝气腔(2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板(31)的下端铺设有泡沫板(32),泡沫板(32)的下端铺设有贴合板(33),滑动板(31)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输送腔与输送管(35)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柔性伸缩管(34),输送管(35)的右端与除油腔(23)之间连通有吸油泵(36),除油腔(23)的上端设有搅匀机构(37),除油腔(23)的下端设有沉淀收集机构(38);

    所述的沉淀收集机构(38)包括收集框(381)、沉淀板(382)、隔绝板(383)、铁板(384)、磁性块(385)和嵌入件(386),收集框(381)与框体(21)为滑动配合连接,收集框(381)的下端设有沉淀板(382),收集框(381)的上端右侧与隔绝板(383)为滑动配合连接,隔绝板(383)的右端安装有铁板(384),铁板(384)与磁性块(385)之间磁性相吸,磁性块(385)安装在收集框(381)上,框体(21)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386)连接,嵌入件(386)的下端插入到收集框(381)上;

    所述的沉淀板(382)包括可拆框(3821)、网格板(3822)、l型插件(3823)、防锈弹簧(3824),可拆框(3821)上安装有网格板(3822),可拆框(382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腔,l型腔与l型插件(3823)之间连有防锈弹簧(3824),l型插件(3823)嵌入到收集框(381)上;

    所述的输入装置(4)包括输入方框(41)、嵌入框(42)、按压板(43)、倾斜气缸(44)、固定架(45)、第一接头(46)和过滤除油机构(47),输入方框(41)与框体(21)的左端相连通,输入方框(41)的中部嵌入有嵌入框(42),嵌入框(42)上安装有过滤除油机构(47),输入方框(4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接头(46),输入方框(41)上安装有固定架(45),固定架(45)与按压板(43)之间连有倾斜气缸(44),按压板(43)与嵌入框(42)的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的过滤除油机构(47)包括过滤网(471)、橡胶柱(472)、格栅网(473)和第一吸油棉(474),嵌入框(42)的左端安装有过滤网(471),过滤网(471)的左端面均匀安装有橡胶柱(472),嵌入框(42)的右端安装有格栅网(473),格栅网(473)的左端面铺设有第一吸油棉(474);

    所述的输出装置(5)包括输出方框(51)、隔绝机构(52)、倾斜框(53)、第二吸油棉(54)、第二接头(55),输出方框(51)与框体(21)的下端相连通,输出方框(51)的上端安装有隔绝机构(52),输出方框(51)的左右两端交错安装有倾斜框(53),倾斜框(53)上安装有第二吸油棉(54),输出方框(5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接头(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断机构(27)包括连接气缸(271)和隔断板(272),连接气缸(271)安装在框体(21)上,连接气缸(271)的顶出端安装有隔断板(2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25)与曝气管(26)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曝气管(26)的上端均匀开设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板(31)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泡沫板(32)上开设有对应孔,且出气孔与对应孔相对应,贴合板(33)为网格结构,滑动板(31)的上端设有牵引式拉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匀机构(37)包括嵌入板(371)、锁定螺栓(372)、电机(373)、工字轮(374)、传送带(376)、搅匀桨(375),嵌入板(371)嵌入在框体(21)上,且框体(21)与嵌入板(371)之间通过锁定螺栓(372)连接,嵌入板(371)与搅匀桨(375)的右端通过轴承连接,搅匀桨(375)上安装有工字轮(374),工字轮(374)之间通过传送带(376)连接,位于最上侧布置的搅匀桨(375)与电机(373)的输出轴连接,电机(373)通过底座安装在嵌入板(3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匀桨(375)由转轴与搅匀板组成,转轴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搅匀板,且转轴的左端面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放置有滚珠,框体(21)的中部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搭接孔,且转轴的左端位于搭接孔内,滚珠与搭接孔内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头(46)、第二接头(55)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接头,所述的第一接头(46)一端的内腔为圆形腔体,第一接头(46)另一端的内腔为方形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绝机构(52)包括开合板(521)、角度气缸(522)、保护套(523),开合板(521)的外端与输出方框(51)为销轴连接,开合板(521)的中部与输出方框(51)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角度气缸(522),开合板(521)与输出方框(51)之间连有保护套(523),且角度气缸(522)位于保护套(523)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板(521)的外表面铺设橡胶层,开合板(521)的内端面为弧形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由支座、曝气框、除油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传单纯采用化学方法对油性物质去除率不高,由于污水内油性物质的含量不知,难以精确的计算出化学物质的放入量,导致放入量少出现部分油性物质未反应的情况或者放入量多出现的化学物质残留的情况,造成了二次污染的情况,且通过化学方法产生的沉淀物也很难与污水进行直接分离,需要多重分离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章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章群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