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3


    本申请涉及灭鼠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老鼠为啮齿动物,其携带的病原体达到两百余种,百分之八十的啮齿动物在传播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主次不等的作用。在我国主要的鼠传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型斑疹伤寒、土拉菌病、沙门氏菌肠炎、蜱传回归热、假结核、森林脑炎、狂犬病、恙虫病、q热、黑热病、血吸虫病和旋毛虫病等。据统计,有史以来,全世界由于鼠传疾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战争的人数。

    如何防治鼠害是当下较为严峻的问题。目前的防治方式种类较多,可分为物理学灭鼠、化学灭鼠、生物学灭鼠及生态学灭鼠。最为常用的方式是物理学灭鼠,即采用专用的灭鼠笼。然而,灭鼠笼一次仅可捕捉少量的老鼠,而且当有老鼠被捕捉后,该灭鼠笼下次很难再捕捉到老鼠。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相关技术中的灭鼠笼捕捉多个老鼠效果差、捕捉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灭鼠笼捕捉多个老鼠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包括支撑箱,支撑箱放置在地面上,支撑箱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诱鼠管道,诱鼠管道倾斜设置,诱鼠管道倾斜的顶端与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诱鼠管道倾斜的底端与地面平齐,诱鼠管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落鼠孔,落鼠孔背离诱鼠管道底端的一侧放置有食物块,支撑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与落鼠孔正对且连通,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偏心板,偏心板与转动槽的转动轴线水平且垂直于诱鼠管道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食物块会吸引老鼠进入诱鼠管道内,当老鼠去食用食物块时,会通过落鼠孔,偏心板发生偏转,老鼠因重力的作用掉落至支撑箱内,老鼠掉落在支撑箱内后,其他老鼠不易在诱鼠管道内看到同伴,使得对下一个老鼠进行诱捕时不易使得老鼠产生警觉,提高了诱捕多个老鼠的效率,且支撑箱的大容量设置,方便了对多个老鼠的收集容纳。

    优选的,所述偏心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偏心板水平中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心板因其偏心的设计,使得偏心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倾斜状态恢复至水平状态,使得偏心板与诱鼠管道的下表面平齐,使得老鼠在经过落鼠孔时不易产生警觉,更容易从落鼠孔中掉落,提高了本申请对老鼠的捕捉效率。

    优选的,所述诱鼠管道的顶端背离落鼠孔的一侧连通设置有通风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诱鼠管道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使得食物块的气味可以扩散的更加广泛,进而可以提高本申请对老鼠的诱捕效率,扩大诱捕范围。

    优选的,所述诱鼠管道的顶端背离落鼠孔的一侧设置有挡雨板,挡雨板与诱鼠管道的上表面固定,挡雨板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为:向着背离落鼠孔的方向不断的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雨板的设置可以减少雨天食物块被雨水浸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食物块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对食物块更换的次数,方便了灭鼠装置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内部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上方设置有开口,收集箱的开口正对于转动槽,收集箱内部套设有收集袋,收集袋的上方伸出于收集箱的上方,收集箱靠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对收集袋进行密封打包的包装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袋的设置,便于对收集的老鼠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对支撑箱的清洗。且收集箱包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容纳了一定老鼠的收集袋进行密封的处理,减少了操作人员对收集袋的包装操作,减少了老鼠上散发的细菌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开口呈向着诱鼠管道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开口的设计,减少了老鼠从收集箱底部通过开口爬出的情况,提高了本申请对老鼠的收集效果。

    优选的,所述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设置在收集箱内壁相互正对的两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设置在包装袋与收集箱的缝隙之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加热的加热丝,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同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收集袋内收集的老鼠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时,驱动部会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加热丝会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起到加热的作用,收集袋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加热作用下,发生热熔焊接,从而使得收集袋顶端开口处密封起来。包装组件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将收集袋进行回收处理之前,自动的对收集袋进行一定的密封,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收集袋密封操作使得操作人员不易与老鼠产生接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卫生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有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杠,驱动电机与收集箱侧壁固定连接,驱动丝杠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丝杠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诱鼠管道的延伸方向,第一夹板靠近驱动丝杠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块,第二夹板靠近驱动丝杠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块,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均与驱动丝杠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上开设的内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均与收集箱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丝杠的转动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对收集袋进行密封打包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丝杠进行转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会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复位时,只需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转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两个第一导向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呈向着收集袋弯折的形状,第二夹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板,两个第二导向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呈向着收集袋弯折的形状,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推动收集袋的两侧相互靠近时,可以使得收集袋边缘向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收集袋的四周均处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以对收集袋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背离诱鼠管道倾斜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门板,门板与支撑箱铰接且铰接轴线竖直,门板靠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收集箱靠近门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收集箱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水平平行于门板,连接杆的一端与门板靠近收集箱内壁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打包好的收集袋取出并更换新的收集袋时,操作人员将门板向着背离支撑箱方向打开,门板会带动连接杆的一端随着门板弧形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会带动着连接块使得收集箱向着背离支撑箱的方向进行移动,连接块会向着靠近门板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连接块的移动轨迹为弧形以适应连接杆的两端的移动轨迹。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门板的开合即可实现收集箱的取出和放回,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也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收集箱的接触,使得操作人员不易与收集箱上沾染的老鼠的细菌进行接触,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卫生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诱鼠组件和捕鼠组件的设计,可以捕捉数量较多的老鼠的同时捕捉效率不易下降;

    2.包装组件的设置,可以减少老鼠携带的细菌的扩散;

    3.连接杆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收集箱的移动,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卫生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板打开状态下的灭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说明诱鼠组件与捕鼠组件运行远离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旨在说明包装组件与收集箱位置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隐藏掉收集袋和收集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诱鼠组件;11、诱鼠管道;111、落鼠孔;12、通风滤网;13、挡雨板;14、食物块;2、捕鼠组件;21、偏心板;22、收集箱;221、推拉滑块;222、限位滑槽;223、驱动滑槽;3、收集袋;4、包装组件;41、驱动部;411、驱动电机;412、驱动丝杠;42、加热丝;43、夹持部;431、第一夹板;432、第二夹板;433、第一导向板;434、第二导向板;435、第一螺纹块;436、第二螺纹块;5、支撑箱;51、转动槽;52、推拉滑槽;53、门板;6、连接部;61、连接杆;6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包括诱鼠组件1、捕鼠组件2、支撑箱5、设置在支撑箱5内的收集袋3以对收集袋3进行密封的包装组件4。诱鼠组件1对老鼠起到诱导的作用,使得老鼠进入设置好的捕鼠组件2内,捕鼠组件2会将老鼠容纳在收集袋3内。收集袋3设置在支撑箱5的内部。本实施例设置收集袋3为内侧抗刮的尼龙、外侧为防水塑料的材质,收集袋3内预先设置有一定量的杀鼠的药液和杀菌的消毒液,老鼠掉落在收集袋3后会逐渐死亡。操作人员在收集死鼠时,启动包装组件4,包装组件4会对收集箱22的上端开口进行热熔密封,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收集袋3的拾取和运输。本申请通过较大容量的支撑箱5的设置,能够收集较多数量的老鼠,且随着老鼠收集数量的增多,并不易影响本申请对老鼠的诱捕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诱鼠组件1包括有诱鼠管道11、通风滤网12、挡雨板13和食物块14。支撑箱5放置在地面上,诱鼠管道11倾斜设置,诱鼠管道11的靠近两端的位置呈水平延伸设置,诱鼠管道11倾斜的顶端与支撑箱5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诱鼠管道11倾斜的底端下表面与地面抵接。诱鼠管道11位于顶端水平的位置下表面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落鼠孔111,支撑箱5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51,转动槽51与落鼠孔111正对。食物块14设置在落鼠孔111背离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的一侧,食物块14放置在诱鼠管道11的底壁上表面。通风滤网12设置在食物块14背离落鼠孔111的一侧,通风滤网12与诱鼠管道11连通,通风滤网1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的通孔,通风滤网12通过螺栓与诱鼠管道11可拆卸固定。通风滤网12的上方设置有挡雨板13,挡雨板13呈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为:向着背离落鼠孔111的方向不断的向下倾斜。挡雨板13倾斜的顶端与诱鼠管道11顶端的外侧壁焊接固定。

    老鼠喜欢沿着墙壁活动,所以将诱鼠管道11放置在墙体边缘处,老鼠会被食物块14的味道吸引进入到诱鼠管道11内,老鼠沿着诱鼠管道11攀爬至顶端时,在向着食物块14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落鼠孔111,老鼠会从落鼠孔111中掉落至捕鼠组件2内,而食物块14并不会被老鼠咬到,所以诱鼠组件1依然具有吸引老鼠的功能。且为了提高了食物块14气味的散发程度和散发速度,通过开设通风滤网12提高了诱鼠管道11内部的通风,使得食物块14气味发散的更远了提高了对老鼠的诱惑吸引效果。定期需要更换食物块14时,操作人员只需将通风滤网12上的螺栓拆除,即可方便的进行食物块14的更换。挡雨板13的设置可以减少雨天食物块14被雨水浸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食物块14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对食物块14更换的次数,方便了灭鼠装置的使用。

    参照图3,捕鼠组件2包括有偏心板21和收集箱22。偏心板21与转动槽5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水平且垂直于诱鼠管道11的延伸方向,偏心板21与转动槽51尺寸适配,偏心板21的上表面与诱鼠管道11底壁的上表面平齐。收集箱22设置在支撑箱5的内部,收集箱22呈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收集箱22的开口正对于偏心板21的下方,收集箱22的开口呈向着诱鼠管道11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形状,收集袋3套设在收集箱22内部,收集袋3的上方伸出于收集箱22的上方。当老鼠经过落鼠孔111时,偏心板21由水平状态转至竖直状态,使得老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收集袋3内,当老鼠脱离偏心板21后,偏心板21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从而使得对下一个老鼠进行诱捕时,下一个老鼠不易产生警觉性。

    参照图4和图5,包装组件4包括有驱动部41、加热丝42和夹持部43。夹持部43包括有第一夹板431、第二夹板432、第一导向板433和第二导向板434。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设置在收集箱22靠近开口的内壁上,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位于收集袋3和收集箱22之间,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相互正对且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诱鼠管道11的延伸方向。第一夹板43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433,两个第一导向板433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呈向着收集袋3弯折的形状,第二夹板432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板434,两个第二导向板434相互背离的一侧呈向着收集袋3弯折的形状,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加热丝42固定设置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相互背离的一侧。驱动部41设置在收集箱22靠近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的一侧。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收集袋3内收集的老鼠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时,启动驱动部41,驱动部41会带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收集袋3的边缘会随着第一导向板433和第二导向板434相互靠近的移动而滑动至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之间,直至收集袋3周向全部抵接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之间,加热丝42会对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起到加热的作用,收集袋3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的加热作用下,发生热熔焊接,从而使得收集袋3顶端开口处密封起来,在对收集袋3搬运过程中死鼠与溶液不易渗出。

    参照图4和图5,驱动部41包括有驱动电机411和驱动丝杠412。驱动电机411安装固定在收集箱22靠近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一侧的外表面上,驱动丝杠412与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丝杠41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诱鼠管道11的延伸方向。收集箱22靠近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一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驱动滑槽223,第一夹板431靠近驱动丝杠4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块435,第二夹板432靠近驱动丝杠41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块436,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均穿设于驱动滑槽223内,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均与驱动滑槽223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丝杠412的轴向。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均与驱动丝杠412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上开设的内螺纹旋向相反。当操作人员对收集袋3进行密封打包时,启动驱动电机411,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带动驱动丝杠412进行转动,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会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将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复位时,只需使得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反转即可。

    参照图2,支撑箱5背离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的一侧开设有门板53,门板53与支撑箱5铰接且铰接轴线竖直,门板53靠近收集箱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6。连接部6包括有连接杆61和连接块62,连接块62与收集箱2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水平平行于门板53。连接杆61的一端与门板53靠近收集箱22的一侧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53,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连接块62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53。收集箱22底壁的下表面与支撑箱5底壁的上表面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水平垂直于连接块62与收集箱22滑动配合的方向。当需要对打包好的收集袋3取出并更换新的收集袋3时,操作人员将门板53向着背离支撑箱5方向打开,门板53会带动连接杆61的一端随着门板53弧形移动,连接杆61的另一端会带动着连接块62使得收集箱22向着背离支撑箱5的方向进行移动,连接块62会向着靠近门板53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连接块62的移动轨迹为弧形以适应连接杆61的两端的移动轨迹。当收集袋3更换完毕后,操作人员只需将门板53向着靠近支撑箱5的方向进行关闭,连接杆61会带动着收集箱22向着靠近支撑箱5的方向进行移动,连接块62会向着背离门板53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连接块62的移动轨迹为弧形以适应连接杆61两端的移动轨迹。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门板53的开合即可实现收集箱22的取出和放回,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也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收集箱22的接触,使得操作人员不易与收集箱22上沾染的老鼠的细菌进行接触,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卫生性。

    为了说明连接块62与收集箱22的滑动配合方式,参照图3和图6,收集箱22靠近门板5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222,限位滑槽222水平延伸,限位滑槽222呈向着靠近连接杆61的方向开口呈阶梯状缩小的形状,连接块62与限位滑槽222滑动适配且滑动方向水平平行于驱动丝杠412的轴向。

    为了说明收集箱22与支撑箱5的滑动配合方式,参照图2,支撑箱5底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推拉滑槽52,推拉滑槽52的延伸方向水平垂直于驱动丝杠412的轴向,收集箱22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推拉滑块221,推拉滑块221与推拉滑槽5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水平垂直于驱动丝杠412的轴向。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的实施原理为:诱鼠组件1对本申请附近的老鼠起到一定的引诱作用,使得老鼠进入到诱鼠管道11内,老鼠在去吃食物块14的过程中会通过偏心板21的设计掉落在收集袋3内。当收集袋3内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老鼠后,操作人员对收集袋3进行更换,启动包装组件4,加热丝42对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进行加热,驱动电机411使得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向着相互靠近方向移动直至将收集袋3抵接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之间,收集袋3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的加热作用下发生热熔焊接,从而收集袋3被密封包装起来。操作人员打开门板53,收集箱22带动收集袋3滑出,操作人员对收集袋3进行更换,并在收集袋3内放置好提前配置好的杀鼠溶液,关闭门板53,收集箱22带动收集袋3进入支撑箱5内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5),支撑箱(5)放置在地面上,支撑箱(5)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诱鼠管道(11),诱鼠管道(11)倾斜设置,诱鼠管道(11)倾斜的顶端与支撑箱(5)的顶部固定,诱鼠管道(11)倾斜的底端与地面平齐,诱鼠管道(11)靠近顶端处设置有落鼠孔(111),落鼠孔(111)背离诱鼠管道(11)底端的一侧放置有食物块(14),支撑箱(5)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51),转动槽(51)与落鼠孔(111)正对且连通,转动槽(51)内转动设置有偏心板(21),偏心板(21)与转动槽(51)的转动轴线水平且垂直于诱鼠管道(11)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板(21)的转动轴线位于偏心板(21)水平中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鼠管道(11)的顶端背离落鼠孔(11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通风滤网(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鼠管道(11)的顶端背离落鼠孔(111)的一侧设置有挡雨板(13),挡雨板(13)与诱鼠管道(11)的上表面固定,挡雨板(13)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为:向着背离落鼠孔(111)的方向不断的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5)内部设置有收集箱(22),收集箱(22)上方设置有开口,收集箱(22)的开口正对于转动槽(51),收集箱(22)内部套设有收集袋(3),收集袋(3)的上方伸出于收集箱(22)的上方,收集箱(22)靠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对收集袋(3)进行密封打包的包装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2)的开口呈向着诱鼠管道(11)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组件(4)包括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分别设置在收集箱(22)内壁相互正对的两侧,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设置在包装袋与收集箱(22)的缝隙之间,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对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进行加热的加热丝(42),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的同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板(431)和第二夹板(432)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驱动部(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包括有驱动电机(411)和驱动丝杠(412),驱动电机(411)与收集箱(22)侧壁固定连接,驱动丝杠(412)与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1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诱鼠管道(11)的延伸方向,第一夹板(431)靠近驱动丝杠(4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块(435),第二夹板(432)靠近驱动丝杠(4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块(436),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均与驱动丝杠(412)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上开设的内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块(435)和第二螺纹块(436)均与收集箱(2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丝杠(412)的转动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43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433),两个第一导向板(433)相互背离的一侧呈向着收集袋(3)弯折的形状,第二夹板(432)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板(434),两个第二导向板(434)相互背离的一侧呈向着收集袋(3)弯折的形状,第一导向板(433)和第二导向板(434)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5)背离诱鼠管道(11)倾斜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门板(53),门板(53)与支撑箱(5)铰接且铰接轴线竖直,门板(53)靠近收集箱(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61),收集箱(22)靠近门板(5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62),连接块(62)与收集箱(2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水平平行于门板(53),连接杆(61)的一端与门板(53)靠近收集箱(22)内壁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53),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连接块(62)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门板(5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化安全灭鼠装置,涉及灭鼠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支撑箱,支撑箱放置在地面上,支撑箱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诱鼠管道,诱鼠管道倾斜设置,诱鼠管道倾斜的顶端与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诱鼠管道倾斜的底端与地面平齐,诱鼠管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落鼠孔,落鼠孔背离诱鼠管道底端的一侧放置有食物块,支撑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与落鼠孔正对且连通,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偏心板,偏心板与转动槽的转动轴线水平且垂直于诱鼠管道的延伸方向。本申请具有捕鼠效率高、安全便于操作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章钰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双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