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桩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全国的预制桩厂家从沿海地区往内陆地区发展,现约有600多间预制桩工厂,预制桩用量从2000年的1300万米到2011年的3亿多米,我国是世界上预制桩用量最大的国家。

    对于预制桩工厂而言,设备是工厂进行生产的基本单元,合理的设备布局对降低安全隐患、均衡设备能力、保持物流平衡、降低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预制桩工厂的生产线的规划和设计方面仍较为滞后,国内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预制桩生产线设计规范性文件,30年来,预制桩工艺流程设计并没有太大的改进,工艺流程及布局设计有优劣,均未能达到理想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例,甚至有的预制桩厂因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投资浪费,工艺“瓶颈”、安全隐患、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已严重制约了预制桩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以优化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包括:

    至少四个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包括至少两根并排摆放的模具,不同模具组上的模具相互平行,沿所述模具的宽度方向为纵向,至少两个模具组纵向摆放,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至少两个模具组横向摆放;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纵向设置;

    至少一个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于第一轨道,每个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每个输送机构上还设有抓桩组件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所述抓桩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抓桩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模具组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所述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模具组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三个所述模具组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所述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模具组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所述输送机构为吊运组件,所述抓桩组件为吊钩组件;或者,所述输送机构为地面输送线,抓桩组件为抓钩组件。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还包括混凝土搅拌楼和混凝土输送线,所述混凝土搅拌楼包括出料口,所述混凝土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所述混凝土搅拌楼的出料口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线对应。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所述混凝土输送线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正上方的混凝土输送带;或,所述混凝土输送线包括混凝土输送带,且所述混凝土输送带与所述模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错。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所述混凝土输送线还包括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上设有集料槽,所述集料槽与所述混凝土输送带平行设置且所述集料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混凝土输送带的侧边缘下方。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还包括至少一条预制桩出桩线,每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每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包括摆放平台和驱动组件,所述摆放平台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摆放平台横向移动。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至少三个模具组横向并排摆放,所述预制桩出桩线的数量包括两条,两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之间间隔有至少三个横向并排摆放的模具组。

    优选地,上述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所述摆放平台为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长,所述驱动机构为绳索收放机构;或者,所述摆放平台为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短,所述驱动机构为传输带以及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电机。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时,每个输送机构能够通过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同时输送机构可以带动其上的第二轨道和抓桩组件同时沿纵向移动。抓桩组件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由此实现了抓桩组件不但能够沿横向移动至不同列的模具组上方,还能够沿纵向移动至不同排的模具组上方,大大增加了抓桩组件的移动范围。生产加工预制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抓桩组件沿第一轨道和/或第二轨道移动至待抓桩的模具上方,实现了同一抓桩组件可以抓取不同位置的模具组内成型的预制桩,由此可以减少输送机构及抓桩组件的数量,不必再一个抓桩组件对应一列模具组,不但节约了设备成本,而且优化了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

    此外,抓桩组件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可有效避免抓桩组件在车间工作过程中,从工人的头顶经过。如此设计,有效消除抓桩组件失效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的局部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的局部俯视图。

    在图1-3中:

    1-输送机构、2-预制桩出桩线、3-模具组、4-混凝土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以优化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预制桩包括但不限于有端板或无端板的实心方桩、空心方桩、实心管桩、空心管桩、实心异形桩、空心异形桩和竹节桩。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包括支撑架、第一轨道、至少一个输送机构1、第一轨道以及至少四个模具组3。

    该处需要说明的是,沿模具的宽度方向为纵向,沿模具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即该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中,所有模具的宽度方向均沿纵向延伸,所有模具的长度方向均沿横向延伸。

    每个模具组3包括至少两根并排摆放的模具,即每个模具组3包括至少两根模具,同一模具组3内的多根模具沿纵向依次排布。优选地,同一模具组3内的多根模具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对齐。

    不同模具组3上的模具相互平行,即任意两根不属于同一模具组3内的模具相互平行。该处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模具组3上的模具相互平行设置包括两根模具的轴线重合和平行的情况。

    至少两个模具组3纵向摆放,即至少两个模具组3沿纵向依次排布。至少两个模具组3横向摆放,即至少两个模具组3沿横向依次排布。优选地,多个模具组3分多排多列分布,位于同排的多个模具组3在横向上对齐,位于同列的多个模具组3在纵向上对齐。

    第一轨道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轨道沿纵向设置。

    输送机构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输送机构1设置在第一轨道上,每个输送机构1能够通过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每个输送机构1上还设有抓桩组件和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抓桩组件设于第二轨道上,抓桩组件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时,每个输送机构1能够通过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同时输送机构1可以带动其上的第二轨道和抓桩组件同时沿纵向移动。抓桩组件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由此实现了抓桩组件不但能够沿横向移动至不同列的模具组3上方,还能够沿纵向移动至不同排的模具组3上方,大大增加了抓桩组件的移动范围。生产加工预制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抓桩组件沿第一轨道和/或第二轨道移动至待抓桩的模具上方,实现了同一抓桩组件可以抓取不同位置的模具组3内成型的预制桩,由此可以减少输送机构1及抓桩组件的数量,不必再一个抓桩组件对应一列模具组3,不但节约了设备成本,而且优化了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沿模具的长度方向,两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换言之,位于同一排的两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对齐。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两个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间往复移动,以实现了同一抓桩组件能够吊起两个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该实施例中,横向上依次排布的两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如此设置,抓桩组件只需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便可实现在横向相邻的两根模具间往复移动,避免了在横向相邻的两根模具间移动时还需纵向移动。该实施例中,由于抓桩组件能够通过第二轨道在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间往复移动,因此抓桩组件可以在相邻的两列模具组3横向间往复移动,实现了同一抓桩组件可以抓取相邻的两列模具组3内成型的预制桩,该实施例中只需设置一列抓桩组件即可,有效减少了输送机构1及抓桩组件的数量。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沿模具的长度方向,三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换言之,位于同一排的三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对齐。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间横向往复移动。如此,抓桩组件在相邻的两列模具间横向移动,可以吊起两个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该实施例中,横向上依次排布的三个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抓桩组件只需通过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便可实现在横向相邻的两根模具间往复移动,避免了在横向相邻的两根模具间移动时还需纵向移动。该实施例中,由于抓桩组件能够通过第二轨道在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间往复移动,因此抓桩组件可以在相邻的两列模具组3横向间往复移动,实现了同一抓桩组件可以抓取相邻的两列模具组3内成型的预制桩,该实施例中只需设置两列抓桩组件即可,有效减少了输送机构1及抓桩组件的数量。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当横向上依次排布的三个模具组3中处于中间的模具组内的预制桩待抓取时,可以使两列抓桩组件中的任意一列沿横向向中间模具组上方移动,或者,也可以同时使两列抓桩组件同时沿横向向中间模具组上方移动,以使两列抓桩组件分别吊起中间的模具组内的预制桩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为吊运组件,抓桩组件为吊钩组件。吊运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电动葫芦中的一种或多种行车。使用吊运组件可直接吊起预制桩后沿横向或纵向移动,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拆卸吊钩即可,操作简单便捷。

    或者,输送机构1为地面输送线,抓桩组件为抓钩组件。地面输送线包括但不限于链板线、皮带线、链条线、滚筒线、滑轨线、有轨小车、搬运机器人、agv小车中的一种或多种输送线组成。地面输送线安装难度较低,成本较低,且便于维护。抓钩组件可以包括吊钩及吊链。抓钩组件工作时,吊链的一端与预制桩连接,吊链的另一端与吊钩挂接,通过抓钩组件将预制桩转移至地面输送线上,进行预制桩的移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还包括混凝土搅拌楼和混凝土输送线4,混凝土搅拌楼包括出料口,混凝土搅拌楼的出料口与混凝土输送线4对应。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与第一轨道平行的混凝土输送带,即。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混凝土输送线4。如此设置,混凝土搅拌楼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可以沿着混凝土输送线4纵向流动至不同排的模具组3处,方便了混凝土的纵向输送,避免了使用吊车等设备,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混凝土预制桩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设置在模具正上方的混凝土输送带,如此混凝土输送带上的混凝土可以经布料车转移至模具内。混凝土输送线4还可以包括横向设置的混凝土输送带,以将混凝土输送至横向平齐的多个模具组3内。该实施例中,混凝土搅拌楼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可以经混凝土输送线4直接流动至模具正上方,混凝土输送线4直接开设流通口便可使混凝土流动至模具内,避免了混凝土输送线4上的混凝土还需经其它装置转移至模具内,不但简化了混凝土输送的方式,而且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输送的成本。

    或者,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混凝土输送带,且混凝土输送带与模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错。如此设置,混凝土输送带不再位于模具组3上方,避免了纵向混凝土输送带上的混凝土掉落至模具组3或其它装置上,进而避免了对模具组及其它装置上混凝土的清洁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同样地,混凝土输送线4还可以包括横向设置的混凝土输送带,横向设置的混凝土输送带可以位于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具组3之间间隙的正上方,以避免横向混凝土输送带上的混凝土掉落至模具组3或其它装置上。

    为了进一步防止混凝土掉落,上述混凝土输送线4还包括集料板,集料板上设有集料槽,集料槽与混凝土输送带平行设置且集料槽的槽口位于混凝土输送带的侧边缘下方。如此设置,从混凝土输送线4的侧边缘掉落的混凝土直接落至集料槽内,避免了落至模具上或其它装置上,清洗时直接集中清洗集料板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其中,集料板与混凝土输送线4可以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条预制桩出桩线2,每条预制桩出桩线2与第一轨道相互垂直,即每条预制桩出桩线2沿横向延伸。每条预制桩出桩线2包括摆放平台和驱动组件,摆放平台设置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摆放平台横向移动。抓桩组件将成型的预制桩转移至摆放平台上,驱动组件驱动摆放平台横向移动,进而摆放平台带动预制桩横向移动,以实现预制桩的输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至少三个模具组3横向并排摆放,即每排模具组3包括至少三个横向平齐的模具组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预制桩出桩线2的数量包括两条,两条预制桩出桩线2之间间隔有至少三个横向并排摆放的模具组3,即两条预制桩出桩线2之间间隔有至少三排模具组3。如此设置,若两条预制桩出桩线2分别为第一预制桩出桩线和第二预制桩出桩线,当靠近第一预制桩出桩线的几排模具组3旁有工人时,输送机构1可以将其余模具组3内的预制桩吊运至第二预制桩出桩线2,当靠近第二预制桩出桩线2的几排模具组3旁有工人时,输送机构1可以将其余模具组3内的预制桩吊运至第一预制桩出桩线,如此避免了吊运的预制桩从工人头顶上方经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另一实施例中,摆放平台为平板,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长,驱动机构为绳索收放机构。绳索收放机构可以为卷扬机等设备,通过绳索拉拽的方式移动平板上的预制桩。该实施例中,预制桩整体均位于平板上,绳索收放机构通过绳索拉拽预制桩实现其移动,保证了预制桩的平稳移动,且操作简单。

    或者,摆放平台为平板,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短,驱动机构为传输带以及驱动传输带转动的电机。具体地,电机驱动传输带转动,进而传输带带动预制桩移动。该实施例中,预制桩的局部均位于平板上,减小了预制桩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而且相邻的两个平板之间的间隙内还可以设置其它装置,比如摆渡机构等,有效利用空间,进一步优化了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四个模具组(3),每个模具组(3)包括至少两根并排摆放的模具,不同模具组(3)上的模具相互平行,沿所述模具的宽度方向为纵向,至少两个模具组(3)纵向摆放,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至少两个模具组(3)横向摆放;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纵向设置;

    至少一个输送机构(1),所述输送机构(1)设于第一轨道,每个输送机构(1)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每个输送机构(1)上还设有抓桩组件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所述抓桩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抓桩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所述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三个所述模具组(3)上的多根模具一一相互平齐摆放,所述抓桩组件沿第二轨道在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模具组(3)上且平齐摆放的两根模具横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为吊运组件,所述抓桩组件为吊钩组件;或者,所述输送机构(1)为地面输送线,抓桩组件为抓钩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搅拌楼和混凝土输送线(4),所述混凝土搅拌楼包括出料口,所述混凝土输送线(4)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所述混凝土搅拌楼的出料口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线(4)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正上方的混凝土输送带;或,所述混凝土输送线(4)包括混凝土输送带,且所述混凝土输送带与所述模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线(4)还包括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上设有集料槽,所述集料槽与所述混凝土输送带平行设置且所述集料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混凝土输送带的侧边缘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预制桩出桩线(2),每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2)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每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2)包括摆放平台和驱动组件,所述摆放平台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摆放平台横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模具组(3)横向并排摆放,所述预制桩出桩线(2)的数量包括两条,两条所述预制桩出桩线(2)之间间隔有至少三个横向并排摆放的模具组(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平台为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长,所述驱动组件为绳索收放机构;或者,所述摆放平台为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比预制桩短,所述驱动组件为传输带以及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包括:至少四个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包括至少两根并排摆放的模具,不同模具组上的模具相互平行,沿所述模具的宽度方向为纵向,至少两个模具组纵向摆放,沿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至少两个模具组横向摆放;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轨道;至少一个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于第一轨道,每个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沿纵向移动,每个输送机构上还设有抓桩组件和第二轨道,所述抓桩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抓桩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沿横向移动。抓桩组件能沿横向移动至不同列的模具组上方,还能沿纵向移动至不同排的模具组上方,减少输送机构及抓桩组件的数量,以节约设备成本优化生产线布局。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兆弟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