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4

    本发明属于杀钉螺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



    背景技术:

    四聚乙醛农药颗粒剂是一种高效灭杀蜗牛、蛞蝓、福寿螺、钉螺等多种软体动物的药剂,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

    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多菌灵,又名棉萎灵、卡菌丹、霉斑敌、苯并咪唑44号,属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也低。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能够杀灭的真菌种类很多,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缍体的形成,从而影响菌的细胞分裂过程,起到杀菌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广泛。

    多菌灵为防霉剂,也是农药,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杀菌剂,持效期较长,对许多子囊菌、半知菌及各种担子菌有效,对藻菌类无效。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粒菌核病,许多果树、蔬菜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种苗处理可防治禾谷作物黑穗病,瓜类、番茄枯萎病等,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本发明为了避免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而改进了四聚乙醛颗粒剂防霉成分。四聚乙醛和多菌灵联合起效,不仅防止发生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理了多种植物的病变,药量减少,降低成本。整个加工工艺工艺路线体现出了科学、实用、经济和新颖等特性,既有技术上许多的突破,又有一些特别的操作和设计,是一个成功的研究开发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改进四聚乙醛颗粒剂防霉成分,提高药用效果,减少药物用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多菌灵,防止发生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理了多种植物的病变,药量减少,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制备四聚乙醛农药颗粒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

    多菌灵0.01%~20%,四聚乙醛0.1%~40%,其它辅料鱼粉、麦皮、白糖、滑石粉、淀粉等原料按一定比例经过粉碎均匀。再通过混合,加入新鲜水,搅拌。机械挤压造粒,然后烘干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农药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按照上述工艺进行制备四聚乙醛颗粒剂农药颗粒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完成的。

    实施例一

    一种6%四聚乙醛和0.3%多菌灵农药颗粒剂,将6%四聚乙醛、0.3%多菌灵、15%鱼粉、25%麦皮、10%白糖、5%滑石粉、30%淀粉等原料,进行粉碎均匀。再通过上料机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加入新鲜水50%重量比,常温下搅拌若3小时,让其充分混匀。经过充分搅拌混合后,经过自动上料机,把湿的物料打入到造粒机。进入造粒机后机械挤压,制造出不同尺寸的颗粒状。再经过自动上料机进入流化床蒸汽加温50~60℃烘干颗粒。经过气泵鼓吹50~60℃热风吹风干燥,冷却后,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二

    一种8%四聚乙醛和0.3%多菌灵农药颗粒剂,将8%四聚乙醛、0.3%多菌灵、15%鱼粉、25%麦皮、10%白糖、5%滑石粉、30%淀粉等原料,进行粉碎均匀。再通过上料机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加入新鲜水50%重量比,常温下搅拌若3小时,让其充分混匀。经过充分搅拌混合后,经过自动上料机,把湿的物料打入到造粒机。进入造粒机后机械挤压,制造出不同尺寸的颗粒状。再经过自动上料机进入流化床蒸汽加温50~60℃烘干颗粒。经过气泵鼓吹50~60℃热风吹风干燥,冷却后,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三实验室热储防霉效果

    我们对具体实施事例中的颗粒剂进行恒温恒湿储存实验,并与其它多种防霉剂制成的颗粒剂进行对照。储存实验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90%,进行长期储存。

    表多菌灵防霉剂颗粒剂与其它防霉剂颗粒剂恒温恒湿储存实验对照

    由表可以看出,0.3%多菌灵防霉剂颗粒剂与其它防霉剂颗粒剂恒温恒湿储存实验结果看出,多菌灵防霉剂使用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防止发生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因此,多菌灵防霉剂在四聚乙醛颗粒剂防霉应用中可以安全的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其特征在于防霉剂有效成分为多菌灵,多菌灵在颗粒剂中的含量为0.01%~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一种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新型防霉剂多菌灵,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能够杀灭的真菌种类很多。四聚乙醛和多菌灵联合起效,不仅防止发生四聚乙醛颗粒剂霉变,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理了多种植物的病变,药量减少,降低成本,体现了科学、实用、经济和新颖的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师静静;戚进修;张文娟;徐忠文;张春来;刘辉;高玉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诺特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2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