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共享就是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数据共享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信息发展水平,数据共享程度越高,信息发展水平越高。要实现数据共享,首先应建立一套统一的、法定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使用户尽可能采用规定的数据标准。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自己的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国家的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包括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栅格影像数据交换格式、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交换格式及元数据格式,该标准建立后,将对我国gis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数据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出相应的数据版权保护、产权保护规定,各部门间签定数据使用协议,这样才能打破部门、地区间的信息保护,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
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深入以及在web2.0时代用户对高校文献、资源数字化需求的提高,目前急需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已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服务器模块,用于在其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专题数据库平台模块,用于承载细分后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映射关系管理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数据共享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数据库链接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建立服务器,并在服务器的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s2:构建基于局域网的校内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在数字资源服务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平台;
s3: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对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细分,建立专题数据库平台;
s4: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5: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s6:发起数据共享,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7:数据接口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具有的优点如下:
将分散的数字资源集中起来,从中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发挥其数据量大的作用,可以完成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利用云计算和可视化技术得出精确的结果,并预测未来趋势,可解决物理设备之间无法共享的问题。将高校图书馆联盟现有的硬件设备整合在一起,对硬件设备进行统一调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模块:
服务器模块,用于在其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专题数据库平台模块,用于承载细分后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映射关系管理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数据共享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数据库链接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分解模块,用于负责接收查询逻辑,并将查询逻辑分解成多个查询逻辑,并将查询逻辑发送至提取模块,每个查询逻辑均与数据源的数据相对应;
合成模块,用于负责将提取模块上传的查询结果合成为一个整体查询结果,并上传至用户接口;
提取模块,用于负责将分解模块发送的查询逻辑改写为下层数据源所对应的格式语句,并向数据源发送查询指令;
云服务模块,用于存储授权用户身份集合、及共享数据;当验证用户完整性验证请求中的所述数据下载许可证中的下载数据时间有效,生成数据证明和标签证明;
加密模块,用于生成系统参数,并基于所述系统参数根据加密中间值计算请求和用户端的解密中间值计算请求计算所述共享数据的加密中间值和解密中间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数据输入的访问请求,并根据权限访问控制列表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数据是否具有对应的访问权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还包括智慧校园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智慧校园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拾音器、行为分析仪和电子标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还包括密钥管理模块用于对索引加密的密钥进行产生、存储、分配控制和销毁管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还包括共享与交换模块,所述共享与交换模块包括相应用户对加密文件的检索需求并提供相应检索结果的文件检索模块、对于用户对加密文件的共享需求进行申请的共享申请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的所述共享与交换模块还包括对用户的共享需求申请进行审核的共享审核模块、对通过审核的用户共享需求所对应需要脱敏的加密文件进行解密脱敏处理的文件脱敏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服务器,并在服务器的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s2:构建基于局域网的校内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在数字资源服务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平台;
s3: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对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细分,建立专题数据库平台;
s4: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5: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s6:发起数据共享,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7:数据接口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服务器模块,用于在其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专题数据库平台模块,用于承载细分后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映射关系管理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数据共享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数据库链接模块,用于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分解模块,用于负责接收查询逻辑,并将查询逻辑分解成多个查询逻辑,并将查询逻辑发送至提取模块,每个查询逻辑均与数据源的数据相对应;
合成模块,用于负责将提取模块上传的查询结果合成为一个整体查询结果,并上传至用户接口;
提取模块,用于负责将分解模块发送的查询逻辑改写为下层数据源所对应的格式语句,并向数据源发送查询指令;
云服务模块,用于存储授权用户身份集合、及共享数据;当验证用户完整性验证请求中的所述数据下载许可证中的下载数据时间有效,生成数据证明和标签证明;
加密模块,用于生成系统参数,并基于所述系统参数根据加密中间值计算请求和用户端的解密中间值计算请求计算所述共享数据的加密中间值和解密中间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数据输入的访问请求,并根据权限访问控制列表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数据是否具有对应的访问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慧校园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智慧校园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拾音器、行为分析仪和电子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钥管理模块用于对索引加密的密钥进行产生、存储、分配控制和销毁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享与交换模块,所述共享与交换模块包括相应用户对加密文件的检索需求并提供相应检索结果的文件检索模块、对于用户对加密文件的共享需求进行申请的共享申请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与交换模块还包括对用户的共享需求申请进行审核的共享审核模块、对通过审核的用户共享需求所对应需要脱敏的加密文件进行解密脱敏处理的文件脱敏模块。
7.一种高校大数据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建立服务器,并在服务器的基础上搭建数字资源检索平台;
s2:构建基于局域网的校内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在数字资源服务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平台;
s3: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数据对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细分,建立专题数据库平台;
s4:将大数据平台清洗过后的结构性数据表,映射成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5:建立数据接口与各多个数据库链接自由切换的映射关系,以及t-sql自定义脚本映射能力;
s6:发起数据共享,根据共享数据格式自动切换与之配合的支持http协议的数据接口;
s7:数据接口根据共享数据类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链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