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玻璃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
在车载玻璃的压制生产过程中,玻璃被上下对压的凹模和凸模压制成想要的型面,在压制成型的同时可以施加抽真空的外力来帮助玻璃和模具更好的贴合从而生产得到更加良好的玻璃型面。
在现有技术中,真空发生机构和模具之间都是通过手动对接,在每次换模之后,都需要等待炉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对接,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顶升机构的压制控制机构及压制设备,很好地改善压制不均给玻璃型面带来的不良效果。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框架、中空吊杆,所述中空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凸模框架,所述凸模框架下方固定有凸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还包括:
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位于所述中空吊杆内部,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凸模组件上的对接凹口,所述对接凹口位于凸模组件的表面,所述真空管道另一端连接抽气装置;
真空筒,所述真空筒位于凸模框架上方的中部,所述真空筒通过中部吊杆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所述中部吊杆上端连接气缸,所述气缸调节真空筒的高度,所述凸模组件表面在真空筒正下方的位置表面设有对接筒,所述真空筒和对接筒对接密封;
射流真空发生器,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位于真空筒周围,射流真空发生器的腔体具有容纳真空筒的空间,射流真空发生器工作使真空筒内形成真空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筒下方边缘有沿着筒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外延,所述外延上放置有支撑板,所述真空管道连接凸模组件的一端内部套设有能伸缩一定距离的对接滑管,所述支撑板和对接滑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得到真空筒外延的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筒的一侧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导向套,所述支撑板和导向杆相连,所述导向套固定在射流真空发生器外壁上,所述导向机构限制支撑板相对真空筒转动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吊杆和真空管道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筒的表面有密封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吊杆连接顶升气缸,在顶升气缸的控制下改变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管道和所述对接凹口面面对接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通过固定盘和凸模框架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吊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真空管道和对接凹口的数量也为四个,真空管道和对接凹口连接的位置位于和凸模组件的边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凹口直径50mm,所述对接筒直径490mm。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的是中空吊杆,在真空管道铺设于中空吊杆之中,避免了在炉体上为真空管道另外开设孔洞,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炉内的保温性能。
2、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让真空管道、真空筒在气缸控制下自动和凸模组件表面的对接凹口、对接筒配合对接,无需人工对接便可到达合适的位置并完成良好的密封,提高了在换模之后对接真空发生机构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空吊杆和内设真空管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真空筒和外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真空筒和支撑盘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真空管道、对接滑管及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的一种凸模组件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升降框架,2、中空吊杆,21、顶升机构,3、凸模框架,4、凸模组件,41、对接凹口,42、对接筒,5、真空管道,51、对接滑管,6、真空筒,60、中部吊杆,61、气缸,62、外延,63、密封圈,7、射流真空发生器,71、固定盘,8、支撑盘,9、导向机构,91、导向杆,92、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框架1、中空吊杆2,升降框架1固定在周边的固定架(未示出)上,高度可以调整,所述中空吊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凸模框架3,所述凸模框架3下方固定有凸模组件4,凸模组件4固定在凸模框架3上,继而通过中空吊杆2悬挂在升降框架1下方,凸模框架3优选为固定在中空吊杆2下方的金属框架,凸模框架3下方的凸模组件4可以根据玻璃产品的不同进行更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还包括:
真空管道5,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管道5位于所述中空吊杆2内部,中空吊杆2和真空管道5优选为同心套设的方式,真空管道5在接近中空吊杆2下部端口的位置穿透中空吊杆2而出,连接凸模组件4上的对接凹口41,如图6所示,所述对接凹口41位于凸模组件4的表面,每一个真空管道5对接一个对接凹口41,所述真空管道5另一端连接抽气装置(未示出),抽气装置持续抽气给对接凹口41下方施加持续吸力。使用中空吊杆2并将真空管道5设计在中空吊杆2内部,使得不用再炉子表面再为真空管道5开孔洞,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提高了炉内的保温性能;
真空筒6,如图3所示,所述真空筒6位于凸模框架3上方的中部,所述真空筒6通过中部吊杆60固定在升降框架1上,所述中部吊杆60上端连接气缸61,所述气缸61调节真空筒6的高度,所述凸模组件4表面在真空筒6正下方的位置表面设有对接筒42,如图6所示,所述真空筒6和对接筒42对接密封;真空筒6在单独的气缸61与中部吊杆60的控制下可以独立地升降,在换模时可以操控气缸61提起真空筒6使其离开对接筒42上沿,在换模完毕后操控气缸61下降真空筒6,使其与新的模具上的对接筒42的上沿对接,从而实现炉内真空对接,不需要人工直接操作,正如图6所示,每个更换上的凸模组件4上都有相应的对接凹口41和对接筒42,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真空筒6形状不局限于圆柱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改为方形等,不影响本发明构思的实现;
射流真空发生器7,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7位于真空筒6周围,射流真空发生器7的腔体具有容纳真空筒6的空间,射流真空发生器7如同真空筒6的外壳一般将真空筒6包覆在内,真空筒6的升降过程都在射流真空发生器7的内部,射流真空发生器7是一种利用高压射流的卷吸作用,使得内部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真空度的设备,射流真空发生器7工作使真空筒6内形成真空环境。
上述方案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可以解决玻璃模具炉内高温下的凸模组件4和真空发生机构的对接问题,在更换凸模组件4之后无需等待炉温降低,便可快速真空对接真空筒6投入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筒6下方边缘有沿着筒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外延62,如图3-图4中所示,所述外延62上放置有支撑板8,所述真空管道5连接凸模组件4的一端内部套设有能伸缩一定距离的对接滑管51,真空管道5通过对接滑管51和对接凹口41对接,所述支撑板8和对接滑管51固定连接,即支撑板8可以带动所述对接滑管51升降,支撑板8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大小略大于真空筒6的外径从而使支撑板8环设于外延62上,所述支撑板8得到真空筒6外延62的支撑,真空筒6的升降带动支撑板8进而带动所有对接滑管51一起升降,从而控制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的对接和分离。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在典型方案中使用气缸61控制真空筒6升降的基础上,不增加新的控制机构,让真空筒6的对接和分离同步带动真空管道5的对接和分离。当真空筒6及外延62带着支撑板8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的对接滑管51一起下降,对接滑管51先和对接凹口41对接然后得到对接凹口41的支撑后,支撑板8脱离真空筒6的外延62,真空筒6继续下降从而和对接筒42上沿对接,上述有关支撑板8和真空筒6的设计方案使得支撑板8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而当真空筒6脱离对接筒42升高时,真空筒6的外延62触碰到支撑板8后将支撑板8连同支撑板8上固定连接的对接滑管51一起带动升起。
进一步的,因为支撑板8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可以在所述真空筒6的一侧设有导向机构9,如图5所示,所述导向机构9包括导向杆91和导向套92,所述支撑板8和导向杆91相连,所述导向套92固定在射流真空发生器7外壁上,所述导向机构9限制支撑板8相对真空筒6转动的角度。由于炉内有接近600度的高温,且温度有升降变化,材料受热不可避免会发生形变,从而带来一定的位移,支撑板8若是旋转偏移过多,容易导致对接滑管51无法与对接凹口41顺利对接,导向机构9的存在限制支撑板8的受热的转动位移和转动角度,保证对接的顺利。
其中,中空吊杆2的中空容易导致热量通过吊杆散失,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吊杆2和真空管道5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
其中,真空筒6被容纳于射流真空发生器7中,但真空筒6的外表面和射流真空发生器7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在真空筒6的外表面上设置密封圈63,增强内部的真空度。
其中,每一个中空吊杆2上方都连接顶升气缸21,在顶升气缸21的控制下可以改变中空吊杆2的高度从而控制凸模框架3的高度。
其中,所述真空管道5和所述对接凹口41面面对接密封,对接凹口41总体呈“w”状,中间凸起的为对接管道,对接管道周围有一圈凹陷,真空管道5对接时接触到凹陷的平面,形成面面密封。
其中,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7时候固定不动的,通过固定盘71和凸模框架3固定连接,是固定于凸模框架3之上的,有助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中空吊杆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所述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的数量也为四个,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连接的位置位于和凸模组件4的边角。凸模组件4与凸模框架3通常为矩形状,四组中空吊杆2、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使得整体结构具有最佳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对接凹口41优先直径50mm,所述对接筒42优选直径490mm。由于凸模组件4经常更换,所以使用本发明的真空对接装置的设备,要求所对应的凸模组件4上都要在特定的位置开设适当大小的对接凹口41和对接筒42,从而在每次更换后才能自动实现真空对接。
上述说明仅为提供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框架(1)、中空吊杆(2),所述中空吊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凸模框架(3),所述凸模框架(3)下方固定有凸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还包括:
真空管道(5),所述真空管道(5)位于所述中空吊杆(2)内部,所述真空管道(5)的一端连接凸模组件(4)上的对接凹口(41),所述对接凹口(41)位于凸模组件(4)的表面,所述真空管道(5)另一端连接抽气装置;
真空筒(6),所述真空筒(6)位于凸模框架(3)上方的中部,所述真空筒(6)通过中部吊杆(60)固定在升降框架(1)上,所述中部吊杆(60)上端连接气缸(61),所述气缸(61)调节真空筒(6)的高度,所述凸模组件(4)表面在真空筒(6)正下方的位置表面设有对接筒(42),所述真空筒(6)和对接筒(42)对接密封;
射流真空发生器(7),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7)位于真空筒(6)周围,射流真空发生器(7)的腔体具有容纳真空筒(6)的空间,射流真空发生器(7)工作使真空筒(6)内形成真空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筒(6)下方边缘有沿着筒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外延(62),所述外延(62)上放置有支撑板(8),所述真空管道(5)连接凸模组件(4)的一端内部套设有能伸缩一定距离的对接滑管(51),所述支撑板(8)和对接滑管(5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8)得到真空筒(6)外延(62)的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筒(6)的一侧设有导向机构(9),所述导向机构(9)包括导向杆(91)和导向套(92),所述支撑板(8)和导向杆(91)相连,所述导向套(92)固定在射流真空发生器(7)外壁上,所述导向机构(9)限制支撑板(8)相对真空筒(6)转动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吊杆(2)和真空管道(5)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筒(6)的表面有密封圈(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吊杆(2)连接顶升气缸(21),在顶升气缸(21)的控制下改变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5)和所述对接凹口(41)面面对接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7)通过固定盘(71)和凸模框架(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吊杆(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的数量也为四个,真空管道(5)和对接凹口(41)连接的位置位于和凸模组件(4)的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炉内真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凹口(41)直径50mm,所述对接筒(42)直径490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