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64


    本发明涉及灌肠扭结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在香肠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扭结机对灌肠后的肠衣进行扭转,从而形成多段固定长度的香肠。

    现有的一些扭结机如图6所示,包括出料管1’,套设在出料管1’前端的扭结机构2’,用于驱动出料管1’转动的驱动装置3’,以及设置在扭结机构2’前侧的牵引机构4’,其中,驱动装置3’可前后移动;工作时,把肠衣套在出料管1’上,并从出料管1’向肠衣注入肉料,从而使肠衣逐渐往前移动,前移的部分灌注有肉料而形成香肠,当香肠达到预设长度后,牵引机构4’夹住香肠,然后出料管1’转动,从而使肠衣扭结,进而令香肠成段。

    一般的扭结机只设置有一根出料管1’,在肠衣用完后,先暂停生产,驱动装置3’后移把出料管1’抽出扭结机构2’,套上新的肠衣后把出料管1’重新插入扭结机构2’继续生产。补充肠衣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为此,目前有一些扭结机设置有两根出料管1’,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3’中具有一个转盘,两个出料管1’设置在该转盘上,工作时,第一个出料管1’工作,第二个出料管1’在扭结机构2’外,此时可在第二个出料管1’上套入肠衣,待第一个出料管1’的肠衣用完后,转盘转动180°,并把第二个出料管1’伸入扭结机构2’中继续进行生产,从而,大大降低停机时间。

    这种扭结机的驱动装置3’中一般设置有两个或三个电机,其中一个电机用于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出料管1’的位置翻转,其它电机用于驱动出料管1’本身转动(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出料管1’,或者用一个电机和离合器来实现一个出料管1’转动另一个出料管1’不转)。然而,由于使用多个电机进行驱动,导致机器成本较高。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可用一个电机实现出料管的位置翻转和对出料管本身转动运动的驱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盘换向机构,包括:

    主转盘,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可转动的出料管;

    第一挠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的第一挠性件,所述第一主动轮套设在单向轴承上,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转盘固定连接;

    第二挠性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轮、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轮、至少一个辅助从动轮、以及第二挠性件,所述第二挠性件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辅助从动轮和一个第二从动轮上,每个所述出料管与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转动。

    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中,所述出料管沿主转盘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辅助从动轮的位置固定;除了与所述第二挠性件接触的一个第二从动轮以外的其它第二从动轮,均位于所述第二挠性件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挠性件分离。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设置有两根,所述辅助从动轮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柱或导向轮与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呈正方形点阵分布;所述导向柱或导向轮用于在所述主转盘转动时张紧所述第二挠性件。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动轮、单向轴承和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同一转轴上,所述转轴由所述电机驱动;或者,所述第一主动轮、单向轴承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一根过渡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设置在所述过渡转轴上,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挠性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渡转轴转动。

    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中,所述第一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三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置有沿径向伸出的触发伸出部,所述触发伸出部用于在所述主转盘旋转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停转触发信号。

    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触发伸出部可在经过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所处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减速触发信号。

    一种扭结机,包括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当出料管正常进行灌肠工作时,电机沿正向转动,此时第二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挠性件带动该出料管转动,同时,单向轴承的外圈不随内圈转动,从而保持主转盘不动;当需要换由其它出料管进行灌肠工作时,电机反向转动,此时单向轴承的外圈随内圈转动,从而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挠性件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使主转盘转动,实现出料管的位置替换,转动到位后的目标出料管会与第二挠性件传动连接;从而可用一个电机实现出料管的位置翻转和对出料管本身转动运动的驱动,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转盘换向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转盘换向机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转盘换向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过渡转轴和第一主动轮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第二挠性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扭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盘换向机构,包括:

    主转盘1,主转盘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可转动的出料管2;

    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主动轮3.1、第一从动轮3.2、以及绕设在第一主动轮3.1和第一从动轮3.2上的第一挠性件3.3,第一主动轮3.1套设在单向轴承4上,第一从动轮3.2与主转盘1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第一从动轮3.2与主转盘1同轴设置);

    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主动轮5.1、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轮5.2、至少一个辅助从动轮5.3、以及第二挠性件5.4,第二挠性件5.4绕设在第二主动轮5.1、辅助从动轮5.3和一个第二从动轮5.2上,每个出料管2与一个第二从动轮5.2连接;

    电机6,用于驱动第二主动轮5.1和单向轴承4转动。

    工作时,当某出料管2正常进行灌肠工作时,电机6沿正向转动,此时第二主动轮5.1转动从而通过第二挠性件5.4带动该出料管2转动,同时,单向轴承4的外圈不随内圈转动,从而保持主转盘1不动;当需要换由其它出料管2进行灌肠工作时,电机6反向转动,此时单向轴承4的外圈随内圈转动,从而第一主动轮3.1通过第一挠性件3.3带动第一从动轮3.2转动,使主转盘1转动,实现出料管的位置替换,转动到位后的目标出料管(指即将进行灌肠工作的出料管)会与第二挠性件5.4传动连接(以第二挠性件5.4为同步带为例,此时目标出料管对应的第二从动轮5.2与该同步带啮合);从而可用一个电机实现出料管的位置翻转和对出料管本身转动运动的驱动,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参考图5,出料管2沿主转盘1的周向均匀排布,辅助从动轮5.3的位置固定;除了与第二挠性件5.2接触的一个第二从动轮5.2以外的其它第二从动轮5.2,均位于第二挠性件5.4的内侧,且与第二挠性件5.4分离。从而,每次翻转主转盘1后,只有一个第二从动轮5.2与第二挠性件5.4接触,从而只有该第二从动轮5.2对应的出料管2会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该与第二挠性件5.4接触的第二从动轮5.2正对扭结机的扭结机构2’,从而保证对应的出料管2可伸入扭结机构2’中进行香肠的扭结。

    其中,出料管2(和对应的第二从动轮5.2)、辅助从动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出料管2设置有两根(第二从动轮5.2对应设置有两个),辅助从动轮5.3设置有一个。从而主转盘1每次翻7转时转动180°。实时上,出料管2的数量可以设置更多,从而主转盘1每次转动的角度为360°/n,其中,n为出料管2的数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设置更多的出料管2与只设置两个出料管2,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效果基本相同,但却增加了重量、设备成本和设备维护负担,因此,设置两个出料管2是较优的选择。

    进一步的,当设置有两个出料管2时,主转盘1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7,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7与两个第二主动轮5.2呈正方形点阵分布(即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7的中心点、两个第二主动轮5.2的中心点分别位于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处;此时,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7位于正方形的同一对角线上,两个第二主动轮5.2位于正方形的另一对角线上);导向柱或导向轮7用于在主转盘1转动时张紧第二挠性件5.4。实际应用中,当主转盘1转动时,原本与第二挠性件5.4接触的第二主动轮5.2会逐渐离开该第二挠性件5.4,从而使该第二挠性件5.4松弛,容易脱落,此处,通过设置导向柱或导向轮7,当原本与第二挠性件5.4接触的第二主动轮5.2离开第二挠性件5.4时,导向柱或导向轮7会替代该第二主动轮5.2压在第二挠性件5.4上,使第二挠性件5.4始终保持张紧,从而避免脱落。

    实际上,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导向柱或导向轮7,但这些导向柱或导向轮7需与第二主动轮5.2在同一圆周上。

    其中,电机6与驱动第二主动轮5.1和单向轴承4转动的方式有多种。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主动轮3.1、单向轴承4和第二主动轮5.1设置在同一转轴上(第二主动轮5.1与该转轴固定连接或键连接),转轴由电机6驱动(比如,该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6连接);或者,第一主动轮3.1、单向轴承4和第二主动轮5.1均设置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轮5.1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或键连接)。

    又例如,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见图1、2、4,该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一根过渡转轴8,第一主动轮3.1和单向轴承4设置在过渡转轴8上,第二主动轮5.1设置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轮5.1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或键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驱动过渡转轴8转动。其中,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的第三主动轮9.1、设置在过渡转轴8上的第三从动轮9.2、以及绕设在第三主动轮9.1和第三从动轮9.2上的第三挠性件9.3。采用渡转轴8对第一主动轮3.1和单向轴承4进行驱动,与前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方便地得到大传动比(指电机6转速和主转盘1转速之比),如图中,第三主动轮9.1比第三从动轮9.2小,第一主动轮3.1比第三从动轮9.2小,第一主动轮3.1比第一主动轮3.1大,从而实现多级减速,电机6只需较小的输出力矩即可保证主转盘1可靠转动,而且可避免主转盘1转动过快而难以控制其停转时的转动角度。实际上,也可用齿轮传动机构来替代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来驱动过渡转轴8转动。本实施例中,单向轴承4设置有两个,但不限于此。在图4中,过渡转轴8旋转插接在一个固定套8.1中,该固定套8.1用于与扭结机的机架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可以但不限于是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不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若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为链条传动机构,则第一主动轮3.1和第一从动轮3.2均为链轮,第一挠性件3.3为链条;若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为皮带传动机构,则第一主动轮3.1和第一从动轮3.2均为皮带轮,第一挠性件3.3为皮带;若第一挠性传动机构3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则第一主动轮3.1和第一从动轮3.2均为同步轮,第一挠性件3.3为同步带。

    进一步的,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可以但不限于是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不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若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为链条传动机构,则第二主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和辅助从动轮5.3均为链轮,第二挠性件5.4为链条;若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为皮带传动机构,则第二主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和辅助从动轮5.3均为皮带轮,第二挠性件5.4为皮带;若第二挠性传动机构5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则主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和辅助从动轮5.3均为同步轮,第二挠性件5.4为同步带。

    进一步的,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可以但不限于是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若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为链条传动机构,则第三主动轮9.1和第三从动轮9.2均为链轮,第三挠性件9.3为链条;若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为皮带传动机构,则第三主动轮9.1和第三从动轮9.2均为皮带轮,第三挠性件9.3为皮带;若第三挠性传动机构9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则第三主动轮9.1和第三从动轮9.2均为同步轮,第三挠性件9.3为同步带。

    为了保证在主转盘1转动到位时能够及时停转,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见图1、2,该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10,第一从动轮3.2上设置有沿径向伸出的触发伸出部11,触发伸出部11用于在主转盘1旋转到位时触发第一接近传感器10,第一接近传感器10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停转触发信号。从而扭结机的控制器在接收到该停转触发信号时控制电机6停止反向转动,令主转盘1停止,实现目标出料管对准扭结机构2’。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转盘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12,触发伸出部11可在经过第二接近传感器12所处位置时触发第二接近传感器12,该第二接近传感器12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减速触发信号。从而扭结机的控制器在接收到该减速触发信号时,控制电机6开始减速,到后续第一接近传感器10被触发而控制电机6停转时,主转盘1的速度已经较低,一方面能保证在准确的位置及时停止,另一方面可降低停转时形成的冲击,有利于保护设备。

    其中,触发伸出部11的数量和分布位置根据出料管2的数量设置:触发伸出部11的数量与出料管2的数量相同,相邻的两个触发伸出部11之间的周向角度间隔与相邻的两个出料管2之间的周向角度间隔相同。例如,图2中,出料管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出料管2的周向角度间隔为180°,则触发伸出部11设置两个,且两个触发伸出部11的周向角度间隔为180°。

    此外,见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从动轮3.2的直径较大,从而出料管2的后端穿过该第一从动轮3.2,出料管2的后端与第一从动轮3.2通过轴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见图3,出料管2设置有两个,两个出料管2之间设置有隔板13,该隔板13与主转盘1固定连接。在工人往不工作的出料管2上套肠衣时,尤其是天然肠衣,还没套入出料管的部分会下垂,隔板13能够挡住该下垂的部分,避免其被卷入扭结机构2’而引起意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扭结机,包括前述的转盘换向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扭结机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中,驱动装置3’包括该转盘换向机构和壳体,转盘换向机构设置在壳体中,且出料管2从伸出壳体外。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其方案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转盘,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可转动的出料管;

    第一挠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的第一挠性件,所述第一主动轮套设在单向轴承上,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转盘固定连接;

    第二挠性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轮、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轮、至少一个辅助从动轮、以及第二挠性件,所述第二挠性件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辅助从动轮和一个第二从动轮上,每个所述出料管与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沿主转盘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辅助从动轮的位置固定;除了与所述第二挠性件接触的一个第二从动轮以外的其它第二从动轮,均位于所述第二挠性件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挠性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设置有两根,所述辅助从动轮设置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柱或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柱或导向轮与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呈正方形点阵分布;所述导向柱或导向轮用于在所述主转盘转动时张紧所述第二挠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单向轴承和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同一转轴上,所述转轴由所述电机驱动;或者,所述第一主动轮、单向轴承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过渡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设置在所述过渡转轴上,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挠性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渡转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三挠性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同步带传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置有沿径向伸出的触发伸出部,所述触发伸出部用于在所述主转盘旋转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停转触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触发伸出部可在经过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所处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在被触发时发出减速触发信号。

    10.一种扭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盘换向机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转盘换向机构包括主转盘,设置有至少两根可转动的出料管;第一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的第一挠性件,第一主动轮套设在单向轴承上,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转盘固定连接;第二挠性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轮、至少两个第二从动轮、至少一个辅助从动轮、以及第二挠性件,第二挠性件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辅助从动轮和一个第二从动轮上,每个出料管与一个第二从动轮连接;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转动;扭结机包括所述转盘换向机构;该扭结机及其转盘换向机构可用一个电机实现出料管的位置翻转和对出料管本身转动运动的驱动。

    技术研发人员:熊洪;邱亿辉;杜功德;陈伟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奥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