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抽油机传动减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背景

    国内外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高承载能力、高速度、高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噪音、低振动、低成本、结构紧凑是传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石油领域,往往需要更大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比,并且能保证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而常见的减速器很难同时满足这些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结合双圆弧齿型的承载能力高、人字齿传动平稳和行星轮系传动比大和结构紧凑的优势,不但能满足承载能力大,而且能满足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的要求,同时能够实现两端输出动力,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中,尤其是低冲次重载抽油机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左侧机壳2的一端和右侧机壳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座17上,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另一端分别连接左端盖1和右端盖9,并通过左端盖1和右端盖9也固定于机座17上,机座17的中央固定有内齿圈6,内齿圈6上配置有行星轮4,行星轮4通过轴承定位于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上,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通过螺栓18连接合成一个空腔双侧板分开式结构,右行星架7通过螺栓16与输入轴11相连,输入轴11为空心轴,输出轴20镶套在输入轴11中,输出轴20与太阳轮3固定连接并且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d轴承19实现定位,输入轴11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c轴承15实现径向定位,皮带轮10固定连接在输入轴11上且通过端盖12和输入轴11斜面实现轴向定位,皮带轮10输入动力经过输入轴11和右行星架7传递至行星轮4上,使得行星轮4既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又绕着内齿圈6的轴线旋转。

    所述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齿形均为双圆弧人字齿,双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方程为:

    x=(ρsinα e r)cosφ±(ρcosα ecotα)cosβsinφ

    其中:x-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横坐标,y-圆弧齿轮端面齿廓纵坐标,r-节圆半径,β-螺旋角,ρ-各段圆弧半径,e-各段圆弧圆心移距量,α-各段圆弧上点的径向线与节线夹角,n-各段圆弧齿廓圆心相对所选坐标轴xn的偏移量;双重正负号,上面对应左侧齿面,下面对应右侧齿面,所述左侧、右侧是以齿面齿形对称轴线为准。

    所述的行星轮4安装有3-5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模数必须一致,且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螺旋角必须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行星轮系、双圆弧齿型和人字齿的优点,能够达到承载能力大、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和结构紧凑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的渐开线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比渐开线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提高一倍,或者承载能力相同的条件下,新的传动方案使得传动机构的体积减小三分之一。

    3.由于输出轴镶套在输入轴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个动力端输入,双动力端输出,特别适合于低冲次重型抽油机的传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圆弧人字齿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圆弧人字齿法面齿廓示意图。

    图4为太阳轮3和行星轮4的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左侧机壳2的一端和右侧机壳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座17上,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另一端分别连接左端盖1和右端盖9,并通过左端盖1和右端盖9也固定于机座17上,机座17的中央固定有内齿圈6,内齿圈6上配置有行星轮4,行星轮4通过轴承定位于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上,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通过螺栓18连接合成一个空腔双侧板分开式结构,右行星架7通过螺栓16与输入轴11相连,输入轴11为空心轴,输出轴20镶套在输入轴11中,输出轴20与太阳轮3固定连接并且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d轴承19实现定位,输入轴11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c轴承15实现径向定位,皮带轮10固定连接在输入轴11上且通过端盖12和输入轴11斜面实现轴向定位,皮带轮10输入动力经过输入轴11和右行星架7传递至行星轮4上,使得行星轮4既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又绕着固定在机座17上的内齿圈6的轴线旋转,d轴承19和c轴承15通过左端盖1和右端盖9实现固定。

    参照图2、图3、图4,所述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齿形均为双圆弧人字齿,双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方程为:

    x=(ρsinα e r)cosφ±(ρcosα ecotα)cosβsinφ

    其中:x—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横坐标,y—圆弧齿轮端面齿廓纵坐标,r—节圆半径,β—螺旋角,ρ—各段圆弧半径,e—各段圆弧圆心移距量,α—各段圆弧上点的径向线与节线夹角,n—各段圆弧齿廓圆心相对所选坐标轴xn的偏移量;双重正负号,上面对应左侧齿面,下面对应右侧齿面,所谓左侧、右侧是以齿面齿形(凸齿时“齿”称作齿形,凹齿时“槽”称作齿形)对称轴线为准。

    所述的行星轮4安装有3-5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模数必须一致,且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螺旋角必须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参照图4,动力通过皮带轮10输入,经过输入轴11和右行星架7传至行星轮4,行星轮4既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又绕着内齿圈6的轴线旋转,行星轮4带动太阳轮3转动,最终动力由太阳轮3带着输出轴20从两端输出。

    本传动机构采用油池润滑,由于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均为双圆弧人字齿,具备了双圆弧齿型和人字齿的优点,能够达到承载能力大、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和结构紧凑的效果。


    技术特征:

    1.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左侧机壳(2)的一端和右侧机壳(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座(17)上,左侧机壳(2)和右侧机壳(8)另一端分别连接左端盖(1)和右端盖(9),并通过左端盖(1)和右端盖(9)也固定于机座(17)上,其特征在于,机座(17)的中央固定有内齿圈(6),内齿圈(6)上配置有行星轮(4),行星轮(4)通过轴承定位于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上,左行星架(5)和右行星架(7)通过a螺栓(18)连接合成一个空腔双侧板分开式结构,右行星架(7)通过b螺栓(16)与输入轴(11)相连,输入轴(11)为空心轴,输出轴(20)镶套在输入轴(11)中,输出轴(20)与太阳轮(3)固定连接并且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d轴承(19)实现定位,输入轴(11)通过a轴承(13)、b轴承(14)和c轴承(15)实现径向定位,皮带轮(10)固定连接在输入轴(11)上且通过端盖(12)和输入轴(11)斜面实现轴向定位,皮带轮(10)输入动力经过输入轴(11)和右行星架(7)传递至行星轮(4)上,使得行星轮(4)既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又绕着内齿圈(6)的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齿形均为双圆弧人字齿,双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方程为:

    x=(ρsinα e r)cosφ±(ρcosα ecotα)cosβsinφ

    其中:x—圆弧齿轮端面齿廓横坐标,y—圆弧齿轮端面齿廓纵坐标,r—节圆半径,β—螺旋角,ρ—各段圆弧半径,e—各段圆弧圆心移距量,α—各段圆弧上点的径向线与节线夹角,n—各段圆弧齿廓圆心相对所选坐标轴xn的偏移量;双重正负号,上面对应左侧齿面,下面对应右侧齿面,所述左侧、右侧是以齿面齿形对称轴线为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4)安装有3-5组,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模数必须一致,且太阳轮(3),行星轮(4)和内齿圈(6)的螺旋角必须一致。

    技术总结
    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均为双圆弧人字齿齿轮,太阳轮固定连接于输出轴上,行星轮通过轴承定位于行星架上,行星架左右两半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内齿圈固定于机座上,左右两侧机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座上,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轴承进行定位,输入轴为空心轴,输出轴通过轴承镶套在输入轴中,皮带轮固连在输入轴上;动力由皮带轮输入,经过输入轴和行星架传递至行星轮上,行星轮既绕着自身轴线旋转,又绕着内齿圈的轴线旋转,最终动力由太阳轮带动输出轴从两端输出;本实用新型不仅承载能力大,而且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同时动力从两端输出,特别适用于低冲次重型抽油机传动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军;彭勇;王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