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差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
背景技术:
行星差速器是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同时也因为结构精密,使得其造价极高等,现有技术中的行星轴为铸造件,加工成本高昂,齿轮、铜套、行星轴之间摩擦毁损严重,零件使用寿命短。
而现有的行星差速器中的行星轴,内层是钢材料,表面有一层为铜材料,两者铸造而成,加工、铸造成本高昂,并且使用寿命短,如何将行星轴与与行星齿轮紧密结合,并且减少生产加工成本,是行星差速器生产加工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所述铜套包括铜套本体和油槽,所述铜套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交错排列的油槽,所述铜套本体的内侧套装有行星轴,所述铜套本体套装在行星齿轮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为直径和深度均为1mm的螺旋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轴的直径小于铜套本体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轴齿轮的内径小于铜套本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轴的外表面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该铜套的增添将原先的铸造行星轴改为普通车削加工,极大的降低零件生产成本,新增的铜套内侧开有螺旋油槽,其润滑效果更好,齿轮、铜套、行星轴可以更好的磨合,可以有效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铜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铜套的内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行星轴、铜套和行星轴齿轮的装配图。
图中,1、铜套,11、铜套本体,12、油槽,2、行星轴,3、行星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所述铜套1包括铜套本体11和油槽12,所述铜套本体1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交错排列的油槽12,所述油槽12为直径和深度均为1mm的螺旋油槽,并螺旋油槽相交错的交点处均贯通,所述铜套本体11的内侧套装有行星轴2,即向铜套1的一端,滴加润滑油时,润滑油会随着铜套内的螺旋油槽,深入的贯穿整个行星轴2的外表面,所述铜套本体11套装在行星轴齿轮13的内侧,所述行星轴2的直径小于铜套本体11的内径,所述行星轴齿轮3的内径小于铜套本体11的直径,所述行星轴2的外表面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按照附图3的装配示意图依次将铜套1套在行星轴2外侧,将行星轴齿轮3套设在铜套1的外侧,当行星轴齿轮3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铜套1随着行星轴齿轮3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铜套1内的螺旋油槽内可滴入润滑油,提高铜轴内侧与行星轴的润滑效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包括铜套本体和油槽,所述铜套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交错排列的油槽,所述铜套本体的内侧套装有行星轴,所述铜套本体套装在行星轴齿轮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为直径和深度均为1mm的螺旋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的直径小于铜套本体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齿轮的内径小于铜套本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行星差速器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的外表面为不锈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