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对红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喝红茶的时候也希望能对胃进行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红茶不但满足人们对红茶口味的需求,同时还能对胃进行养护。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未展、一芽一叶半展的茶青和一芽两叶初展的茶青;
(2)鲜叶摊放:将步骤(1)选取的茶青进行摊放;
(3)萎凋:将步骤(2)中的茶青用鼓风机进行吹风萎凋;
(4)揉捻:将步骤(3)中得到的茶青和桂花一起进行揉捻;
(5)发酵:将步骤(4)中得到的茶叶放入发酵池中,保持发酵室空气流通,进行发酵;
(6)烘干:将步骤(5)中经发酵的茶叶进行烘干;
(7)检验:对步骤(6)中得到的茶叶进行检验,看其水分含量是否合格;
(8)包装:对步骤(7)中检验合格的茶叶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萎凋后茶叶含水量应为50~55%。。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4)中揉捻的时长为30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5)发酵时长为4~5.5h,温度为36~45℃。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4)中桂花与茶叶的比例为1:2。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茶叶的杀青前先经过烫青处理,改善了制成茶叶成品的口感,同时保持了茶叶的鲜艳茶色,提高了有机绿茶的美观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未展、一芽一叶半展的茶青和一芽两叶初展的茶青;
(2)鲜叶摊放:将步骤(1)选取的茶青进行摊放;
(3)萎凋:将步骤(2)中的茶青用鼓风机进行吹风萎凋;
(4)揉捻:将步骤(3)中得到的茶青和桂花一起进行揉捻;
(5)发酵:将步骤(4)中得到的茶叶放入发酵池中,保持发酵室空气流通,进行发酵;
(6)烘干:将步骤(5)中经发酵的茶叶进行烘干;
(7)检验:对步骤(6)中得到的茶叶进行检验,看其水分含量是否合格;
(8)包装:对步骤(7)中检验合格的茶叶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萎凋后茶叶含水量应为50~55%。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中揉捻的时长为30min。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发酵时长为4~5.5h,温度为36~45℃。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中桂花与茶叶的比例为1:2。
1.一种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未展、一芽一叶半展的茶青和一芽两叶初展的茶青;
(2)鲜叶摊放:将步骤(1)选取的茶青进行摊放;
(3)萎凋:将步骤(2)中的茶青用鼓风机进行吹风萎凋;
(4)揉捻:将步骤(3)中得到的茶青和桂花一起进行揉捻;
(5)发酵:将步骤(4)中得到的茶叶放入发酵池中,保持发酵室空气流通,进行发酵;
(6)烘干:将步骤(5)中经发酵的茶叶进行烘干;
(7)检验:对步骤(6)中得到的茶叶进行检验,看其水分含量是否合格;
(8)包装:对步骤(7)中检验合格的茶叶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萎凋后茶叶含水量应为5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揉捻的时长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发酵时长为4~5.5h,温度为36~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桂花与茶叶的比例为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