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属于茶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茶纯茶饮料、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冬茶具有以下特点:冬茶由于采摘季节和工艺创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口感、香气与风味,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好看:历经清洗和特色工艺制成的冬茶呈琥珀色,清纯透亮。加之鲜叶较老、发酵周期长,烘炒次数多,使得冬茶耐泡性好,多次冲泡仍色泽明亮。好闻:罕见的甜蔗香与花果香味;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beta-紫罗酮、芳樟醇、4-辛烷内酯、4-壬烷内酯等大量的酮类、醇类、内酯类香气物质,使得冬茶呈现甘蔗甜香味与花果香味。好喝:甜味浓厚,入口柔润无苦涩味,回甘生津。由于冬季鲜叶在四季中最富含糖类,尤其是多糖,经过特有加工工艺处理后,茶多糖含量进一步增加,使得冬茶甜味更浓;另外,冬茶非酯型儿茶素(ec,egc)占比较高,而大部分茶叶中具有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egcg,ecg)占主要成分,这使得冬茶没有苦涩味。甜味浓厚、无苦涩味的冬茶易于被年轻人和以往不饮茶的人士接受。好放:冬茶使用的叶片老、发酵时间长,加之生产周期长,使得内含物质变化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抗吸附性好,十分容易保存,自然条件下过夏入冬基本不影响茶叶的口感与香味。好用:除了与大多数茶叶一样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癌、抗辐射、抗高血压等作用,冬茶还具有一些突出的作用与功能,如降血糖、抗凝血与抗血栓、降血脂、防辐射、解酒等作用。
冬茶作为原料,稳定性好,抗吸附性强,可以通过加工制成种类繁多的茶饮料。而由于冬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无需添加甜味剂即可获得香甜的口感,有很好的先天优势。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纯茶饮料,但冬茶纯茶饮料尚未有面世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茶纯茶饮料、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冬茶纯茶饮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冬茶提取液30—40%,维生素c0.02—0.05%,余量为无菌水;
所述冬茶纯茶饮料茶多糖含量为20—30%。
所述冬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6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30—45℃、湿度90—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36—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20—-10℃冷冻30—7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10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30分钟的超声提取;
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35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5%,维生素c0.03%,余量为无菌水。
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比准确称取维生素c和无菌水,于50—60℃边搅拌边进行溶解20—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20℃,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5—15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0—40%,维生素c0.02—0.05%,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6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30—45℃、湿度90—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36—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2)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20—-10℃冷冻30—7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10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30分钟的超声提取;
(4)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35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5)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6)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50—60℃边搅拌边进行溶解20—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20℃;
(7)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5—15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5%,维生素c0.03%,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45℃、湿度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2)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于-15℃冷冻5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分钟的超声提取;
(4)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5)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6)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55℃边搅拌边进行溶解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
(7)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10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一种冬茶的制备装置,包括呈环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开设有沿着轴线分布的环形活动槽,环形活动槽内设置沿着环形活动槽轴线进行转动的过滤组件,多个过滤组件之间呈交错分布,过滤组件内装载有超滤渗透膜膜芯;
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一组镜像分布的灌装槽,灌装槽均与环形活动槽连通,处于上端的灌装槽内设置有灌装组件;
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多组镜像分布的冲洗槽,冲洗槽均与环形活动槽连通,冲洗槽的组数与过滤组件的数目相等;
当一所述过滤组件处于灌装槽位置时,其他过滤组件分别与冲洗槽一一对应,过滤组件处于对应的冲洗槽的位置;
所述冲洗槽内均设置有冲洗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组件包括灌装仓、灌装管道、移动座以及第一气缸,灌装仓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灌装管道,灌装管道穿过移动座上,移动座处于灌装槽内,移动座沿着灌装槽的宽度方向运动,移动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与灌装管道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管道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软管部、硬管部以及弹性部,软管部、硬管部以及弹性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架与硬管部之间固定连接,软管部与灌装仓之间连通,硬管部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扇形挡板,第一扇形挡板与硬管部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第一扇形挡板上贴合有第二扇形挡板,第二扇形挡板的侧壁与硬管部的内壁之间贴合,第二扇形挡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带动第二扇形挡板进行转动,第二扇形挡板对连通口进行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扇形挡板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设置有拨动环,拨动环处于第一扇形挡板下端,拨动环上设置有球连接的连杆,连杆周向分布在拨动环上,连杆的另一端与弹性部的下端内壁之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冲洗支架,冲洗支架上设置有冲洗连接头,冲洗连接头处于冲洗槽内,冲洗连接头与环形活动槽一一对应,冲洗连接头上设置有冲洗连接架,冲洗连接架上与冲洗气缸的伸缩杆进行连接,冲洗气缸固定安装在冲洗支架上,冲洗连接头均通过冲洗软管与冲洗仓进行连通,处于支撑架一侧的冲洗仓与进水管进行连接,处于支撑架另一侧的冲洗仓与出水管进行连接。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由冬茶提取液、维生素c和无菌水复合加工而成,不添加任何外来的食品原料、香精,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冬茶的原始风味。该饮料不使用甜味剂,饮料的甜味完全来自冬茶自身含有的茶多糖,口感醇香,是名副其实的冬茶纯茶饮料。由于冬茶的特殊功效,使得产品有助于护理肝脏,更具有降血糖、预防血液凝固的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制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灌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灌装组件结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最大的技术特点是该冬茶纯茶饮料甜味全部来自于冬茶自含的茶多糖,不添加任何甜味剂,加工过程全程保持60℃以下低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茶多糖的含量。
实施例1
一种冬茶纯茶饮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冬茶提取液35%,维生素c0.03%,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环境下烘烤1小时;
(2)将茶叶置于45℃、湿度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48小时得到茶坯;
(3)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4)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15℃冷冻5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5)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分钟的超声提取;
(6)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7)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8)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55℃边搅拌边进行溶解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
(9)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10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冬茶纯茶饮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冬茶提取液40%,维生素c0.05%,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60℃环境下烘烤1小时;
(2)将茶叶置于30℃、湿度90%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36小时得到茶坯;
(3)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4)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20℃冷冻3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5)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10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30分钟的超声提取;
(6)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5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7)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8)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60℃边搅拌边进行溶解40分钟,然后降温至20℃;
(9)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15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试验:
将实施例一与实施二制备生产的冬茶纯茶饮料与市场购买的纯茶饮料进行香气成分的部分化合物对比,结果如下表1:
表1
将实施例一与实施二制备生产的冬茶纯茶饮料与市场购买的纯茶饮料以及干燥的冬茶进行茶多糖含量对比,结果如下表2:
表2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冬茶的制备装置,包括呈环形的支撑架1,支撑架1中部开设有沿着轴线分布的环形活动槽10,环形活动槽10内设置沿着环形活动槽10轴线进行转动的过滤组件2,多个过滤组件2之间呈交错分布,过滤组件2内装载有超滤渗透膜膜芯;
支撑架1上开设有一组镜像分布的灌装槽11,灌装槽11均与环形活动槽10连通,处于上端的灌装槽11内设置有灌装组件3;
支撑架1上开设有多组镜像分布的冲洗槽12,冲洗槽12均与环形活动槽10连通,冲洗槽12的组数与过滤组件2的数目相等;
当一过滤组件2处于灌装槽11位置时,其他过滤组件2分别与冲洗槽12一一对应,过滤组件2处于对应的冲洗槽12的位置;
冲洗槽12内均设置有冲洗组件4。
使用时,当一过滤组件2处于灌装槽11位置时,灌装组件3将离心液进行通入至过滤组件2一端,超滤渗透膜膜芯对离心液进行过滤,使得离心液进行浓缩,过滤组件2的另一端将从超滤渗透膜膜芯中渗透的离心液水进行排出;
在此期间处于,处于冲洗槽12位置的过滤组件2,冲洗组件4对过滤组件2进行冲洗,减少过滤组件2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发生堵塞;
在一些场合下,过滤组件2旋转180度,使得原本处于最上方灌装槽11的过滤组件2一端处于最下方灌装槽11,此时灌装组件3将离心液进行通入至过滤组件2一端,超滤渗透膜膜芯对离心液进行过滤,使得离心液进行浓缩,过滤组件2的另一端将从超滤渗透膜膜芯中渗透的离心液水进行排出,在此过程中,离心液水对原本处于最上方的超滤渗透膜膜芯的一端进行辅助疏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管筒20,过滤管筒20内装载有超滤渗透膜膜芯;使用时,灌装组件3将离心液进行通入至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一端,超滤渗透膜膜芯对离心液进行过滤,使得离心液进行浓缩,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另一端将从超滤渗透膜膜芯中渗透的离心液水进行排出;
处于冲洗槽12位置的过滤组件2,冲洗组件4对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进行冲洗,冲洗液从过滤管筒20的另一端流出,减少过滤组件2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发生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进行连接,实现多个过滤组件2间的同步运作,处于外端的连接件21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进行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上;第一电机进行驱动连接件21转动啊,实现过滤组件2间的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灌装组件3包括灌装仓31、灌装管道32、移动座33以及第一气缸34,灌装仓31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灌装管道32,灌装管道32穿过移动座33上,移动座33处于灌装槽11内,移动座33沿着灌装槽11的宽度方向运动,移动座33上安装有第一气缸34,第一气缸34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架35,第一连接架35与灌装管道32之间固定连接。
使用时,第一气缸34通过第一连接架35进行驱动灌装管道32进行上下运动,在一些场合下,如当一过滤组件2处于灌装槽11位置时,第一气缸34通过第一连接架35进行驱动灌装管道32进行向下运动,使得灌装管道32伸入至过滤管筒20内,此时灌装组件3的灌装仓31将离心液通过灌装管道32通入至过滤管筒20内,利用超滤渗透膜膜芯对离心液进行浓缩;至于离心液的驱动方式,在一些公开中,利用对灌装仓31进行施加压力,使得灌装仓31内的离心液能够通过灌装管道32通入至过滤管筒20内。
当需要进行更换过滤组件2时,关闭灌装管道32,第一气缸34通过第一连接架35进行驱动灌装管道32进行向上运动,使得灌装管道32脱离过滤管筒20,转动过滤组件2,直至其他过滤组件2移动至灌装槽11位置,移动座33移动至新的过滤组件2处,进行一下轮浓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灌装管道32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软管部321、硬管部322以及弹性部323,软管部321、硬管部322以及弹性部32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架35与硬管部322之间固定连接,软管部321与灌装仓31之间连通,硬管部322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扇形挡板324,第一扇形挡板324与硬管部322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第一扇形挡板324上贴合有第二扇形挡板325,第二扇形挡板325的侧壁与硬管部322的内壁之间贴合,第二扇形挡板325上设置有转轴,转轴带动第二扇形挡板325进行转动,第二扇形挡板325对连通口进行遮合;
转轴包括转轴套326以及转轴杆327,转轴杆327一端与第二扇形挡板325之间固定连接,转轴杆327一端套设在转轴套326上,转轴杆327与转轴套326之间周向转动约束,转轴套326伸入至灌装仓31,从灌装仓31的顶端穿出,处于灌装仓31顶端的转轴套326与第二电机238的输出端进行连接,使用时,第二电机238进行驱动转轴套326转动,转动的转轴套326带动转轴杆327进行转动,转轴杆327带动第二扇形挡板325进行转动,实现对连通口的遮合与开放。
在一些场合下,转轴套326内开设有限位槽,转轴杆327上设置有限位键,其中限位键处于限位槽内,实现转轴套326与转轴杆327之间周向转动约束。
第二扇形挡板325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设置有拨动环3251,拨动环3251处于第一扇形挡板324下端,拨动环3251上设置有球连接的连杆3252,连杆3252周向分布在拨动环3251上,连杆3252的另一端与弹性部323的下端内壁之间铰接。
使用时,转动的第二扇形挡板325带动拨动环3251转动,转动的拨动环3251通过连杆3252进行拉动弹性部323,使得弹性部323的下端呈缩口状,第二扇形挡板325继续转动,此时连通口逐步开放,同理,连通口逐步关闭过程中,弹性部323由于自身弹性,使得弹性部323的下端开口逐步张开,直至弹性部323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一些场合下,第一气缸34通过第一连接架35进行驱动灌装管道32进行向下运动,使得呈缩口状的弹性部323伸入至过滤管筒20内,便于灌装管道32伸入至过滤管筒20,同时向下移动的硬管部322与过滤管筒20之间过盈配合,在离心水浓缩过程中,保障了灌装管道32与过滤管筒20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中,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一驱动杆131,第一驱动杆131与移动座3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使用时,第三电机13进行驱动第一驱动杆131转动,转动的第一驱动杆131带动移动座33进行沿着灌装槽11的宽度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洗组件4包括冲洗支架41,冲洗支架41上设置有冲洗连接头42,冲洗连接头42处于冲洗槽12内,冲洗连接头42与环形活动槽10一一对应,冲洗连接头42上设置有冲洗连接架43,冲洗连接架43上与冲洗气缸44的伸缩杆进行连接,冲洗气缸44固定安装在冲洗支架41上,冲洗连接头42均通过冲洗软管45与冲洗仓46进行连通,处于支撑架1一侧的冲洗仓46与进水管47进行连接,处于支撑架1另一侧的冲洗仓46与出水管48进行连接;
冲洗连接头42内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用于进行控制冲洗连接头42内的流道通断。
使用时,进水管47用于向冲洗仓46进行通入冲洗水,出水管48用于对冲洗仓46内的冲洗水进行排出;在一些场合下,处于冲洗槽12位置的过滤组件2,冲洗气缸44进行驱动冲洗连接头42与对应的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进行配合,进水管47用于向冲洗仓46进行通入冲洗水,冲洗水从冲洗连接头42进入至过滤组件2的过滤管筒20内,对过滤管筒20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进行冲洗,冲洗水从过滤管筒20的另一端流出至与之配合的冲洗连接头42内,直至从出水管48排出;由于过滤组件2朝一个方向间接性转动,过滤组件2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两端进行依次进行冲洗水冲洗,减少过滤组件2内的超滤渗透膜膜芯发生堵塞。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公开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公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范围内。
1.一种冬茶纯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冬茶提取液30—40%,维生素c0.02—0.05%,余量为无菌水;
所述冬茶纯茶饮料茶多糖含量为20—30%;
所述冬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6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30—45℃、湿度90—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36—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20—-10℃冷冻30—7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10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30分钟的超声提取;
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35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茶纯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5%,维生素c0.03%,余量为无菌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冬茶纯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比准确称取维生素c和无菌水,于50—60℃边搅拌边进行溶解20—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20℃,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5—15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茶纯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0—40%,维生素c0.02—0.05%,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6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30—45℃、湿度90—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36—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2)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20—-10℃冷冻30—7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10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30分钟的超声提取;
(4)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35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5)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6)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50—60℃边搅拌边进行溶解20—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20℃;
(7)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5—15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冬茶纯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冬茶提取液35%,维生素c0.03%,余量为无菌水;
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冬季最高气温10℃以下时采摘的鲜茶叶,经过清洗晾晒后置于50℃环境下烘烤1小时,将茶叶置于45℃、湿度95%环境下进行低温发酵48小时得到茶坯,用揉捻机对茶坯揉捻后烘干,得到冬茶干毛茶;
(2)将上述冬茶干毛茶于于-15℃冷冻50分钟,立即进行粉碎;
(3)将粉碎后的茶叶添加5倍的无菌水,室温下进行20分钟的超声提取;
(4)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5分钟,得离心液;
(5)在低于40℃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冬茶提取液;
(6)按照上述配方比准确称取冬茶提取液和维生素c,加无菌水于55℃边搅拌边进行溶解40分钟,然后降温至10℃;
(7)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配方比例的冬茶提取液,缓慢搅拌溶解10分钟。经过滤、60℃以下的巴氏低温灭菌后灌装,得到产品。
6.一种冬茶的制备装置,包括呈环形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中部开设有沿着轴线分布的环形活动槽(10),环形活动槽(10)内设置沿着环形活动槽(10)轴线进行转动的过滤组件(2),多个过滤组件(2)之间呈交错分布,过滤组件(2)内装载有超滤渗透膜膜芯;
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一组镜像分布的灌装槽(11),灌装槽(11)均与环形活动槽(10)连通,处于上端的灌装槽(11)内设置有灌装组件(3);
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多组镜像分布的冲洗槽(12),冲洗槽(12)均与环形活动槽(10)连通,冲洗槽(12)的组数与过滤组件(2)的数目相等;
当一所述过滤组件(2)处于灌装槽(11)位置时,其他过滤组件(2)分别与冲洗槽(12)一一对应,过滤组件(2)处于对应的冲洗槽(12)的位置;
所述冲洗槽(12)内均设置有冲洗组件(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冬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组件(3)包括灌装仓(31)、灌装管道(32)、移动座(33)以及第一气缸(34),灌装仓(31)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灌装管道(32),灌装管道(32)穿过移动座(33)上,移动座(33)处于灌装槽(11)内,移动座(33)沿着灌装槽(11)的宽度方向运动,移动座(33)上安装有第一气缸(34),第一气缸(34)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架(35),第一连接架(35)与灌装管道(32)之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冬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管道(32)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软管部(321)、硬管部(322)以及弹性部(323),软管部(321)、硬管部(322)以及弹性部(32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架(35)与硬管部(322)之间固定连接,软管部(321)与灌装仓(31)之间连通,硬管部(322)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扇形挡板(324),第一扇形挡板(324)与硬管部(322)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第一扇形挡板(324)上贴合有第二扇形挡板(325),第二扇形挡板(325)的侧壁与硬管部(322)的内壁之间贴合,第二扇形挡板(325)上设置有转轴,转轴带动第二扇形挡板(325)进行转动,第二扇形挡板(325)对连通口进行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冬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形挡板(325)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设置有拨动环(3251),拨动环(3251)处于第一扇形挡板(324)下端,拨动环(3251)上设置有球连接的连杆(3252),连杆(3252)周向分布在拨动环(3251)上,连杆(3252)的另一端与弹性部(323)的下端内壁之间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冬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4)包括冲洗支架(41),冲洗支架(41)上设置有冲洗连接头(42),冲洗连接头(42)处于冲洗槽(12)内,冲洗连接头(42)与环形活动槽(10)一一对应,冲洗连接头(42)上设置有冲洗连接架(43),冲洗连接架(43)上与冲洗气缸(44)的伸缩杆进行连接,冲洗气缸(44)固定安装在冲洗支架(41)上,冲洗连接头(42)均通过冲洗软管(45)与冲洗仓(46)进行连通,处于支撑架(1)一侧的冲洗仓(46)与进水管(47)进行连接,处于支撑架(1)另一侧的冲洗仓(46)与出水管(48)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