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饮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用饮品,其中窖制花茶由于成品具有独特的香味,是茶叶加工方法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制茶方法。玫瑰花作为茶饮具有理气解郁、疏肝健脾、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并具有振奋身心、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的效果,因此在花茶中作为主料或辅料应用较多。现有技术中一般把鲜玫瑰花和烘干后茶叶直接进行窖制,或者将玫瑰花干燥后和茶叶混合进行窖制(为了尽可能保证鲜玫瑰花的有益成分及独特香味不散发,烘干方式极少采用)。
常温干燥(在具有一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玫瑰花方式,在干燥玫瑰花中由于具有较高的温度,会造成玫瑰花内部的一些有益于人体的有效成分散失,并导致其芳香成分的散发,对成品的口感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其应用存在局限性。采用鲜玫瑰花和茶叶直接窖制花茶,由于烘干后茶叶会吸收玫瑰花的水分,因此需要多次复火干燥茶叶,这样不但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也增加了能耗,并且反复烘干茶叶中,也会导致玫瑰花内的芳香成分的散发,对成品的口感带来影响。桑叶具有降血压、抑制脂肪肝、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或清除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效果,现有对于桑叶的应用一般是直接泡水,将桑叶和玫瑰花作为窖制花茶还未得到应用。基于上述,提供一种采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的原料,并能尽可能保证制得的成品玫瑰花有益成分及芳香成分不会散发的窖制玫瑰花茶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制备的玫瑰花茶存在的有益成分及独特香味的散发导致品质降低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原料,制得的产品对人体具有更好保健效果的玫瑰花茶,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冷冻干燥除去玫瑰花内的水分,不需要反复干燥桑叶,且保证了玫瑰的有效成分及独特香味不会散失,进而保证了产品品质,是一种绿色健康、节能的花茶窨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去除桑叶和玫瑰花上的杂质,并分别摊凉玫瑰花和桑叶,去除桑叶和玫瑰花表面的水分;
步骤b:对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步骤c:对桑叶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d:对杀青后的桑叶进行揉捻;
步骤e:对揉捻后的桑叶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f:将烘干后的桑叶与玫瑰花进行混合窖制;
步骤g:窖制完成后包装检验出厂。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工方法中的a、b、c、d、e、f、g并不代表步骤的先后顺序,部分步骤可以同步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可同步去除桑叶和椹果中的杂质,能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步骤a中,摊凉玫瑰花和桑叶时,最好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翻动,利于上下层的玫瑰花和桑叶均得到摊凉,摊凉时间为2-3小时,以桑叶和玫瑰花表面无明显水分为结束摊凉的标准。
其中,步骤a中,采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花花茶的原料,玫瑰花与桑叶的质量之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对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是把玫瑰花内的水分先冻结成固态,而后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以除去玫瑰花中的水分。
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15℃--25℃,冷冻干燥的温度过低,不仅能耗大,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可能导致玫瑰花中部分营养物质变质和流失,不利于吸收;温度过高,去除水分的效果差,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和品质;优选的,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18℃--22℃。
其中,步骤b中,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18-22%,玫瑰花含水量过高,窖制过程中容易变质,玫瑰花含水量过低,发酵速度慢,窖制时间长,玫瑰花芳香物质散失多,优选的,所述玫瑰花的含水量控制在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中c中,杀青时间为5--7分钟,杀青温度在170-180℃,以杀青后的桑叶重量为鲜叶重量的20-30%为杀青结束标准;杀青完后将桑叶抖散摊开,冷却后进行揉捻处理;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桑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桑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通过揉捻可使桑叶细胞破碎,挤出桑汁,使桑汁附在桑叶条表面,增加粘性,使桑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便于保存和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对桑叶进行烘干的温度为70-90℃,干燥温度过高,能耗大,干燥温度过低,干燥时间长;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干燥的温度为80-85℃。
其中,所述步骤e中,烘干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3-6%;优选的,干燥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4%;桑叶含水量过高,容易变质,含水量过低,干燥成本越高,不利于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窖制玫瑰花及桑叶时,先将玫瑰花分层铺在桑叶上,然后再拌和均匀,按桑叶的等级进行箱窨或囤窨,实际操作中,无论箱窨或囤窨,都应留下一部分桑叶作窨花拼合后覆盖之用,以减少玫瑰花的香气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窖制的温度控制在15-25℃,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的含水量为5.5-6.5%;最优选的,窖制的温度控制在20℃,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的含水量为6%;茶叶含水量过高,发酵不彻底,茶叶品质差,香气淡,含水量过低,发酵时间长,生产周期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的原料,制得的成品兼具玫瑰花和桑叶对人体的有益成分,直接水泡制饮用,能对人体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通过冷藏干燥除去玫瑰花内的水分,不需要反复干燥桑叶,且保证了玫瑰的有效成分及独特香味不会散失,进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基于上述,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窖制玫瑰花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重量比例1:1选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窖制玫瑰花茶的原料,分别摊凉玫瑰花和桑叶,并去除桑叶和玫瑰花内部的杂质;摊凉玫瑰花和桑叶时,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翻动,利于上下层的玫瑰花和桑叶均得到摊凉,以桑叶和玫瑰花表面无明显水分为结束摊凉的标准;
步骤b:采用冷冻干燥机对摊凉后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机将玫瑰花冷冻干燥中,先将玫瑰花内的水分冻结成固态,而后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以除去玫瑰花中的水分;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20℃;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20%;
步骤c:对摊凉后桑叶进行杀青,杀青中,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温度是175℃,杀青后的桑叶重量为鲜叶重量的25%;杀青完后将叶子抖散摊开,冷却;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桑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桑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步骤d:对杀青后桑叶采用揉捻程序进行揉捻,揉捻中,应当嫩叶适当多投,老叶适当少投,并且嫩叶宜冷揉轻揉、老叶宜热揉重揉,揉捻加工后,可使桑叶细胞破碎,挤出桑汁,使桑汁附在桑叶条表面,增加粘性,使桑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
步骤e:对揉捻后桑叶采用恒温烘干设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80℃;烘干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5%;
步骤f:窖制玫瑰花及桑叶时,先将玫瑰花分层铺在桑叶上,然后再拌和均匀,按桑叶的等级进行箱窨或囤窨,实际操作中,无论箱窨或囤窨,都应留下一部分桑叶作窨花拼合后覆盖之用,以减少玫瑰花的香气散失;窖制的温度控制在20℃;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成品的含水量为6%;
步骤g:窖制完成后包装检验出厂。
实施例2: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重量比例1:1选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窖制玫瑰花茶的原料,分别摊凉玫瑰花和桑叶,并去除桑叶和玫瑰花内部的杂质;摊凉玫瑰花和桑叶时,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翻动,利于上下层的玫瑰花和桑叶均得到摊凉,以桑叶和玫瑰花表面无明显水分为结束摊凉的标准;
步骤b:采用冷冻干燥机对摊凉后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机将玫瑰花冷冻干燥中,先将玫瑰花内的水分冻结成固态,而后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以除去玫瑰花中的水分;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15℃;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22%;
步骤c:对摊凉后桑叶进行杀青,杀青中,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温度是170℃,杀青后的桑叶重量为鲜叶重量的30%;杀青完后将叶子抖散摊开,冷却;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桑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桑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步骤d:对杀青后桑叶采用揉捻程序进行揉捻,揉捻中,应当嫩叶适当多投,老叶适当少投,并且嫩叶宜冷揉轻揉、老叶宜热揉重揉,揉捻加工后,可使桑叶细胞破碎,挤出桑汁,使桑汁附在桑叶条表面,增加粘性,使桑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
步骤e:对揉捻后桑叶采用恒温烘干设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90℃;烘干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3%;
步骤f:窖制玫瑰花及桑叶时,先将玫瑰花分层铺在桑叶上,然后再拌和均匀,按桑叶的等级进行箱窨或囤窨,实际操作中,无论箱窨或囤窨,都应留下一部分桑叶作窨花拼合后覆盖之用,以减少玫瑰花的香气散失;窖制的温度控制在25℃;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成品的含水量为6.5%;
步骤g:窖制完成后包装检验出厂。
实施例3: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重量比例1:1选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窖制玫瑰花茶的原料,分别摊凉玫瑰花和桑叶,并去除桑叶和玫瑰花内部的杂质;摊凉玫瑰花和桑叶时,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翻动,利于上下层的玫瑰花和桑叶均得到摊凉,以桑叶和玫瑰花表面无明显水分为结束摊凉的标准;
步骤b:采用冷冻干燥机对摊凉后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机将玫瑰花冷冻干燥中,先将玫瑰花内的水分冻结成固态,而后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以除去玫瑰花中的水分;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25℃;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18%;
步骤c:对摊凉后桑叶进行杀青,杀青中,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温度是180℃,杀青后的桑叶重量为鲜叶重量的20%;杀青完后将叶子抖散摊开,冷却;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桑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桑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步骤d:对杀青后桑叶采用揉捻程序进行揉捻,揉捻中,应当嫩叶适当多投,老叶适当少投,并且嫩叶宜冷揉轻揉、老叶宜热揉重揉,揉捻加工后,可使桑叶细胞破碎,挤出桑汁,使桑汁附在桑叶条表面,增加粘性,使桑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
步骤e:对揉捻后桑叶采用恒温烘干设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70℃;烘干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6%;
步骤f:窖制玫瑰花及桑叶时,先将玫瑰花分层铺在桑叶上,然后再拌和均匀,按桑叶的等级进行箱窨或囤窨,实际操作中,无论箱窨或囤窨,都应留下一部分桑叶作窨花拼合后覆盖之用,以减少玫瑰花的香气散失;窖制的温度控制在15℃;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成品的含水量为5.5%;
步骤g:窖制完成后包装检验出厂。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未采用桑叶作为原料,仅采用玫瑰花作为原料,其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中玫瑰花的处理方法相同。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对比,不同之处在于,对阴干的玫瑰花的干燥采用加热干燥,而不是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后的玫瑰花含水量为20%,其它加工方法与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干燥后的桑叶含水量为7%,其它加工方法与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玫瑰花冷冻干燥的温度为-30℃,其它加工方法与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不同之处在于,冷冻干燥后的玫瑰花含水量为25%,其它加工方法与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不同之处在于,冷冻干燥后的玫瑰花含水量为16%,其它加工方法与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制备得到的花茶品质进行品评,结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制备的原料,制得的成品兼具玫瑰花和桑叶对人体的有益成分,直接水泡制饮用,能对人体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通过冷藏干燥除去玫瑰花内的水分,不需要反复干燥桑叶,且保证了玫瑰的有效成分及独特香味不会散失,进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窖制花茶中,由于采用鲜玫瑰花窖制花茶,需要通花散热、起花,用抖筛将茶叶和玫瑰花分开,再进行茶叶烘干,再将茶叶和玫瑰花混合窖制带来的茶叶反复、复火干燥,会造成能源浪费(加热源能源浪费),并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的弊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去除桑叶和玫瑰花上的杂质,并分别摊凉玫瑰花和桑叶,去除桑叶和玫瑰花表面的水分;
步骤b:对玫瑰花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步骤c:对桑叶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d:对杀青后的桑叶进行揉捻;
步骤e:对揉捻后的桑叶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f:将烘干后的桑叶与玫瑰花进行混合窖制;
步骤g:窖制完成后包装检验出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桑叶和玫瑰花作为花花茶的原料,玫瑰花与桑叶的质量之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干燥温度为-18℃--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18-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玫瑰花冷冻干燥后的含水量控制在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c中,杀青时间为5--7分钟,杀青温度在170-180℃,以杀青后的桑叶重量为鲜叶重量的20-30%为杀青结束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对桑叶进行烘干的温度为70-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烘干后桑叶的含水量控制在3-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茶的窨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窖制的温度控制在15-25℃,窖制完成的标准为茶叶的含水量为5.5-6.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