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2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



    背景技术:

    植物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植物根部或茎部侵染植物,从而导致植株的萎蔫、枯死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苗期常见土传病害包括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等;成株期常见的突出病害种类包括由镰刀菌引起的瓜类的枯萎病、由轮枝菌引起的茄子黄萎病、由欧文氏菌引起的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由瓜果腐霉菌引起的腐霉根腐病、由根肿病菌引起的根肿病,以及由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疫病、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番茄细菌性青枯病、由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等。

    土传病原菌的传播有多种途径,通常危害植物的根和茎,并引发植株的系统性病害。一个地区病原菌基数越高,发病较重。作物生长前期发生病害,导致幼苗根腐烂,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

    土传病害尤其是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较多,主要分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方法,见效快,成本低,方法简单,杀虫抗菌谱广。然而,长期施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降低土壤修复能力,而且还使病原菌产生抗性。物理防治包括土壤暴晒、水蒸气消毒、淹水等方法,针对少数作物品种具有一定效果。然而,物理防治耗费劳动力大,主要应用于设施农业。生物防治则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及利用拮抗作用、交叉保护和信息化学物质等方法。

    然而生物制剂或土壤改良剂在常温下,储存时间有限,同时受储存环境会大大影响使用的效果;这将大大影响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以解决现有技术复合生物制剂具有稳定差、不易储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0~20份、芽孢杆菌菌剂1~5份、尿素5~15份、腐殖酸5~10份、硅藻粉10~15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5份、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0份、腐殖酸7份、硅藻粉12份。

    优选的,所述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活化:将芽孢杆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在20℃~38℃培养28小时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

    s2培养基的制备:同时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混匀加入水制成培养基,在115~121℃条件下灭菌20~25min,冷却后得到培养基溶液备用;

    s3发酵:将芽孢杆菌种子液加入到培养基溶液混匀,在温度为20℃~38℃,发酵时间为48~72h,向发酵液中加入硫酸钙和甘氨酸;并调节ph至中性,在55~65℃下螯合30~50min,冷却后加入氯化铵混匀;

    s4包被:投入到离心机中,以45~60转/分离心20~25min,得到包被芽孢杆菌菌剂颗粒。

    优选的,所述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重量比为3:1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它由香菇菌糠、芽孢杆菌菌剂、尿素、腐殖酸、硅藻粉,采用优化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而成,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生物学有效性高等优点。同时肥料效果持久,肥料的利用率高。该产品能有效改良土壤,清除土壤板结。

    2.本发明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对于作物的油麦菜株高、高油麦菜亩产量和土壤中活菌数量均有显著的提升。

    3.本发明优选的制备芽孢杆菌菌剂的方法,进行报备处理,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生物防治制剂的储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每克土壤中活体细菌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工业原料(试剂、原料视情况选择)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工业原料;所涉及的加工制作方法(检测、测试、制备方法等视情况而选择),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5份、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0份、腐殖酸7份、硅藻粉12份。

    其中,所述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活化:将芽孢杆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在20℃~38℃培养28小时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

    s2培养基的制备:同时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混匀加入水制成培养基,在115~121℃条件下灭菌20~25min,冷却后得到培养基溶液备用;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重量比为3:15:10;

    s3发酵:将芽孢杆菌种子液加入到培养基溶液混匀,在温度为20℃~38℃,发酵时间为48~72h,向发酵液中加入硫酸钙和甘氨酸;并调节ph至中性,在55~65℃下螯合30~50min,冷却后加入氯化铵混匀;

    s4包被:投入到离心机中,以45~60转/分离心20~25min,得到包被芽孢杆菌菌剂颗粒。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20份、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2份、腐殖酸10份、硅藻粉15份。

    效果例:

    香菇菌糠微生物肥料(已经生产放置3个月)在油麦菜上的实验:试验日期:2019年9月10日~2019年11月12日;试验地点:原阳县,祝楼乡,口里村,土壤是黄砂土。试验材料:纯香油麦菜品种。试验方法:随机设计12个小区,每小区4平方米,种植80株。处理3个,每个处理成分与表层10cm土壤均匀混合:处理a1-3香菇菌糠,配方为香菇菌糠20份、10亿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2份、腐殖酸10份、硅藻粉15份。处理b1-3芽孢杆菌,配方为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2份、腐殖酸10份、硅藻粉15份。处理c1-3基质肥料,配方为尿素12份、腐殖酸10份、硅藻粉15份。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规管理。

    10月10日:测量每克土壤中活体细菌含量。活菌计数采用lbs培养基最适稀释度涂布平板计数方法。11月12日:测量油麦菜株高和单株重量。

    结果如下:

    表1不同处理油麦菜株高的比较(厘米)

    由表1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油麦菜株高。

    表2不同处理油麦菜产量的比较

    由表2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油麦菜亩产量。

    由图1所述,本发明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对于土壤中活菌数量有显著的提升。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0~20份、芽孢杆菌菌剂1~5份、尿素5~15份、腐殖酸5~10份、硅藻粉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5份、芽孢杆菌菌剂3份、尿素10份、腐殖酸7份、硅藻粉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活化:将芽孢杆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在20℃~38℃培养28小时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

    s2培养基的制备:同时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混匀加入水制成培养基,在115~121℃条件下灭菌20~25min,冷却后得到培养基溶液备用;

    s3发酵:将芽孢杆菌种子液加入到培养基溶液混匀,在温度为20℃~38℃,发酵时间为48~72h,向发酵液中加入硫酸钙和甘氨酸;并调节ph至中性,在55~65℃下螯合30~50min,冷却后加入氯化铵混匀;

    s4包被:投入到离心机中,以45~60转/分离心20~25min,得到包被芽孢杆菌菌剂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虾粉、甜菜渣、蓖麻饼重量比为3:15: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香菇菌糠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菌糠10~20份、芽孢杆菌菌剂1~5份、尿素5~15份、腐殖酸5~10份、硅藻粉10~15份。以解决现有技术复合生物制剂具有稳定差、不易储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服灿;刘现杰;董茜茜;石旭亮;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比赛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