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36

    本发明涉及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畜禽饲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断奶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的活性均出现大幅下降,断奶两周后才能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断奶时,对蛋白、淀粉、脂肪等的消化率低,导致营养物质在后肠发酵,造成仔猪腹泻。目前乳猪保育料存在如下问题:(1)使用的原料多为消化率较高的动物性原料,或经过简单的预消化或物理化学处理的植物性原料,如大豆浓缩蛋白、鱼粉、膨化大豆、小麦水解蛋白等,但是乳猪肠道内的消化负担仍然很大。(2)保育料的诱食主要是依靠香味剂、动物蛋白原料,如血浆蛋白粉、鱼粉等的气味,只是表面上解决了仔猪吃进去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仔猪消化不好的问题。(3)乳猪料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氧化锌、硫酸铜等化学物质,上述成分虽然能预防细菌性感染,但是对仔猪肠道微生态产生严重的损伤,损伤微生物屏障,影响仔猪后期的生长速度。(4)保育料中仍然含有较大比例的植物性原料,乳猪对植物性原料中的细胞壁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消化程度低,需要额外添加一定量的消化酶协助消化。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保育料消化吸收差,对消化率高的动物性原料蛋白依赖性高现象,解决仔猪采食现有的保育料后,产生的腹泻、肠道损伤、耐药性、生长缓慢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如下组分:40-68份玉米、20-26份豆粕、5-15份麦麸、8-15份大麦、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植物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所述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植物性原料经过高温蒸汽蒸煮至熟、米曲霉菌种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的预消化处理。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中,所述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还包括如下组分: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3-0.5份氯化钠。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中,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5000-7000单位/g。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中,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中,所述活性乳酸菌粉的活菌数为5000万/g-1亿/g、所述芽孢杆菌粉的活菌数为5000万/g-1亿/g、所述丁酸梭菌粉的活菌数为500万/g-1000万/g。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中,所述保育料的水分≤10%,蛋白≥18%,以中性蛋白酶计算,复合酶≥300u/g。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a.植物性原料初处理:植物性原料经过除杂,玉米和大麦经过初步粉碎后与豆粕、麸皮混合,然后依次经过润水,高温蒸汽蒸煮至熟,冷却后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并输送至圆盘制曲机内部进行发酵;b.发酵:a中熟料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后均匀平铺在圆盘制曲机内部筛板上,进行耗氧发酵;c.干燥:发酵结束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结束的指标为物料水分≤10%;d.粉碎:干燥合格的物料进行粉碎,40目筛通过率≥98%,粉碎后得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s002.湿法混合:将78-92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大豆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1-0.3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的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s003.制软材:所有物料加入混合机,湿法混合制软材;s004.摇摆制粒:摇摆机过筛挤压制粒,筛网目数为24目;s005.低温干燥:控制保育料的水分在10%以下;s006.过筛:振荡机过筛,筛网目数为10-30目,制得直径为1-2mm的保育料。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耗氧发酵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0-35℃,鼓风机频率35hz,发酵时间为36-48小时;分别在发酵时间为14小时、28小时翻动物料一次。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002的湿法混合中,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15-20)∶1。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的低温干燥温度为40-50℃;步骤s005中的低温干燥温度为50-60℃。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育料通过选用常见、易获取、来源广泛的植物性原料(玉米、豆粕、麦麸大麦等)进行制备生产,有效解决了鱼粉、血浆蛋白粉等资源稀缺性问题;通过蒸煮使玉米、豆粕等植物性原料熟化,易于乳猪的消化;通过接种米曲霉后圆盘固态耗氧培养,植物性原料经过熟化和体外预消化,有效破坏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及抗营养因子,解决了断奶乳猪难消化的问题;所述保育料富含天然的消化酶系(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有助于仔猪断奶后更好的适应植物性原料配方,有效降低对动物性原料的依赖;高消化的原料和肠道消化能力的提升,减少后肠营养物质的发酵,有效缓解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所述保育料未添加抗生素、氧化锌、硫酸铜等物质,通过添加抗菌肽、益生菌、黄芪提取物等绿色环保、无抗性物质,避免仔猪的肠道损伤,减少高抗、高锌、高铜对仔猪后期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湿法混料的方式制备颗粒,低温干燥,保证各种酶系的活性及热敏感原料(抗菌肽、活性乳酸菌粉、芽孢杆菌粉、丁酸梭菌粉、植酸酶等)不被破坏。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由如下组分制备:40-68份一级玉米、20-26份优质豆粕、5-15份麦麸、8-15份大麦、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大豆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1-0.3份氯化钠;所述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植物性原料经过高温蒸汽蒸煮至熟、米曲霉菌种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的预消化处理。高温蒸汽蒸煮可有效破坏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及抗营养因子,固态发酵使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及抗营养因子进一步破坏与分解,同时增加原料的消化率与适口性,产生更能被仔猪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让原本较为脆弱易损伤的仔猪肠道尽快适应新的饲料,降低从吸食母乳向采食饲料过程中的应激程度。米曲霉多用于酱油的发酵,利用独特的食品类菌种(米曲霉)酵解,安全有效,解决发酵菌种单一功能的问题,而且米曲霉不仅对植物性原料中纤维类含量高的物质具有充分的降解功能,还能产生大量分解蛋白、淀粉、脂肪、糖类的酶系。玉米、豆粕、麸皮、大麦是富含仔猪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大分子蛋白等组织结构,但经过蒸煮及米曲霉充分发酵和酵解,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被破坏,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酶系,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后,最终得到的半成品富含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酶等酶系;有利于分解仔猪难以消化的物质,消化不良的饲料,在通过小肠后进人大肠,就是大肠内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从而导致大肠内细菌快速繁殖,这是造成乳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营养性腹泻,除蛋白质外,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也都随着排便流失。仔猪采食经过上述处理后的保育料,再经过与唾液等消化酶等液体混合后,较容易变成食糜,从而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仔猪适应大比例的植物性原料,降低对成分高的动物性原料的依赖,有效地缓解营养物质在后肠发酵,造成仔猪腹泻的问题;通过上述成分及配比,使保育料的营养全面均衡,含有比拟母乳的蛋白、糖类、脂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适宜于仔猪成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可提高全期饲料转化率5%以上;所述保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过敏因子含量低,有利于提高仔猪的采食量。黄芪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等作用。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能够与细胞膜表面相互作用,使膜的通透性改变,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后形成跨膜电位,打破酸碱平衡,影响渗透压平衡,抑制呼吸作用,从而达到抑菌作用;还可以作用于细胞内的其他靶点,抗菌肽进入细胞后,通过与细胞内靶点的特异性结合干扰细胞代谢,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抗菌肽还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和阻碍细胞外膜蛋白的形成。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具有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抗菌肽可替代乳猪饲料中的血浆蛋白粉,缓解乳猪的断奶综合征,提高乳猪的健康水平;此外,抗菌肽可通过刺激免疫反应,迅速使机体t、b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效率,增强免疫应答能力,调节免疫机能,增强预防接种免疫效果。可见,添加上述含量的抗菌肽至液态乳猪饲料中,对乳猪肠道中有害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和防止乳猪腹泻;还具有提高乳猪的健康水平、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断奶后由于乳糖来源中断,乳酸生成减少,再者,乳猪胃液分泌发射未完全建立,由于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胃液分泌量少,胃酸不足,柠檬酸作为酸化剂,用于维持乳猪肠道酸性环境,而该酸性环境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减少乳猪细菌性腹泻。但是由于柠檬酸的酸性原因,过多的柠檬酸会对乳猪的胃产生不良影响,上述含量范围内的柠檬酸在不影响乳猪胃肠道ph值的基础上,维持乳猪肠道酸性环境,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还使保育料的适口性更佳,提高乳猪的食欲,从而提高其采食量。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转化而来的氨基酸,是动物体生长必须氨基酸,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活性物质,具有消炎、镇痛、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调节细胞钙平衡、提高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的活性、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浓度、调节神经传导、调节脂类消化与吸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而且牛磺酸是通过尿液以游离形式或胆酸形式排出体外的,肾脏是排泄牛磺酸的主要器官,也是调节机体内牛磺酸含量的重要器官,当牛磺酸含量过高时,多余部分随尿排出;当牛磺酸不足时,肾脏通过重吸收作用减少牛磺酸的排泄。添加上述范围内的牛磺酸对乳猪断奶应激发挥一定作用,可提高乳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有利于乳猪健康生长,减低发病概率。乳猪用水溶性多维中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满足仔猪生长需要,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大豆油作为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不能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较高、链较短,易于被仔猪消化吸收。而且大豆油可显著提高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cd8 的比例,b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功能加强,部分细胞因子产量增加,缓解与疾病相关的生长抑制,提高仔猪的免疫机能。植酸酶作为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以破坏植物性原料玉米的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充分释放出来,有助于复合菌种利用植物性原料的溶出物迅速地生长、繁殖;植酸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存在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和仔猪的生产力,植酸酶可水解植酸,同时断裂蛋白质与植酸之间的键,将蛋白质释放出来,从而改善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还具有提高仔猪对矿物质、消化酶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日粮养分利用率,还可以分解保育料中的天然有机磷,由于饲料中天然磷被吸收,动物粪便中磷的排除量可减少40份~60份,减少了集约化畜牧场排除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的,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5000-7000单位/g;添加上述含量范围内的植酸酶时效果最佳,此水平超过了添加植酸酶所代替的无机磷的价值,使仔猪的蛋白质利用率、矿物质利用率和消化酶利用率显著提高。在正常状态下,正常的胃肠道菌群对宿主是有益的。正常情况下有益菌群和致病菌同时存在,并且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然而断奶后由于乳糖来源中断,乳酸生成减少,无论采食何种固体饲料,胃液ph值均会立即上升,导致胃中多种酶原(胃蛋白酶、凝乳酶、乳糖酶等)致活能力减弱,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急速降低。此外,过高的胃肠ph也为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梭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胃酸分泌不足引起胃排空加快,大量未经消化的饲料涌入小肠,加重了小肠的负担,极易导致仔猪发生吸收不良、炎症、拉稀和生长缓慢等现象。而乳酸杆菌的添加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乳酸杆菌是一类肠道中的有益菌,可以产生许多抗菌复合物,如细菌素,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另外,它可以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占据肠道上皮细胞的结合位点,形成一种保护屏障,阻止病原菌在肠道上的附着,进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实施例中,芽孢杆菌粉以芽孢的形式添加于饲料中;芽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细胞,能够耐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不良环境,进入动物肠道后能够迅速复苏和繁殖。芽孢杆菌在仔猪肠道中复苏增殖后发挥其益生特性,包括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提供多种仔猪所需的酶类(如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在消化道中与仔猪体内的消化酶共同发挥作用,弥补仔猪体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益生作用。而且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刺激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芽孢杆菌属于无害需氧菌,在肠道定植后,可以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需氧菌的定植抗力。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中起到如下功效:一是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二是在动物肠道内能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四是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五是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高活性丁酸梭菌有助于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降低腹泻率。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所述乳猪保育料中包括5000万/g-1亿/g高活性乳酸菌、5000万/g-1亿/g芽孢杆菌、500万/g-1000万/g高活性丁酸梭菌。优选的,所述乳猪保育料中包括1亿/g高活性乳酸菌、1亿/g芽孢杆菌、500万/g高活性丁酸梭菌。上述益生菌的含量与ph值、干物质回收率、还原糖的含量有重要影响。乳酸菌、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的添加量增加都会导致ph值下降,乳酸菌发酵的代谢产物为乳酸,直接可以造成ph值降低,丁酸梭菌代谢没有乳酸产生,但是通过与乳酸菌的共生作用可以影响乳酸菌的生长进而影响乳酸的产生和ph值的变化,芽孢杆菌代谢可以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影响ph值。随着乳酸菌、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的含量的增加,干物质回收率逐渐降低,乳酸菌、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添加量不同,直接影响菌种繁殖的生物量,生物量与干物质损失呈正相关,进而影响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刚开始繁殖较慢,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为好氧细菌,丁酸梭菌是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发酵初期增值较快。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可以降低复杂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改善保育料的品质,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发酵后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淀粉酶使发酵基质分解为还原糖,而丁酸梭菌发酵没有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生。因而,通过上述含量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的相互配合,有助于平衡仔猪的肠道ph值,提供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的环境,提高仔猪的免疫机能;充分分解植物性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等难以消化的物质,降低仔猪腹泻的产生。进一步的,所述乳猪保育料的水分≤10%,蛋白≥18%,以中性蛋白酶计算,复合酶≥300u/g。保育料水分少,利于贮藏、运输;避免饲料吸湿结块、发霉变质等现象;蛋白含量高、蛋白酶丰富,营养价值高。进一步的,所述保育料的直径为1-2mm。保育料为固体颗粒料,褐色产品,流散性好,吸湿性小,贮藏稳定性高,颗粒疏松。上述直径范围内的保育料适口性好,有利于提高乳猪采食量。而且具有发酵香味,可增加诱食效果。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a.植物性原料预处理:严格把关植物性原料的水分和霉变,去除杂质,玉米和大麦经过初步粉碎后与豆粕、麸皮混合,然后由螺旋绞龙润水,高温蒸汽蒸煮至熟,冷却后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并输送至圆盘制曲机内部进行发酵。b.发酵:a中熟料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后均匀平铺在圆盘内部筛板上,设置发酵参数,点击运行按钮进行全行动耗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鼓风机频率35hz,发酵时间为36-48小时,发酵期间14小时、28小时翻动物料,松曲一次。上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使米曲霉生长繁殖旺盛,产生大量的酶系,酶活性高、稳定性好,充分作用于植物性原料,使植物性原料中组织结构及抗营养因子破坏活分解,如蛋白质结构分解充分、淀粉糖化充分、脂肪水解充分、纤维组织结构破坏充分。c.干燥:采用圆盘设备自带干燥系统,入风温度40-50℃,物料温度30-35℃,干燥结束的指标为物料水分≤10%;通过干燥除去植物性原料发酵后的绝大多数水分,有利于后续与其它物料湿法混合,混合均匀;另外,低温干燥不会对物料中的复合蛋白酶、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造成破坏,可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d.粉碎:干燥合格的物料进行粉碎,40目筛通过率≥98%,粉碎后得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物料粉碎后有利于后续湿法制粒和乳猪的消化吸收。(2)湿法混合:将78-92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大豆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1-0.3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的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加水进行湿法混合,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15-20)∶1。向固体成分中加入上述水,固体成分经过混合充分吸收水分后,有利于物料之间的充分分散,使营养成分的分布更均衡;上述固体成分与水的比例最为合适,可避免因水分过少物料疏松不成型,水分过多物料稀烂不成型,影响后期软材的制备。(3)制软材:将步骤(2)中所有物料置于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制成松、软、粘、湿度适宜的软材。软材的质量一般以用手紧握能成团,用手指轻压团块即散裂为宜;控制颗粒软材的含水量为15-18%。(4)摇摆制粒:筛网目数为24目;摇摆筛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物料形状不规则、水分大、粘性大,硬度过大等都可能造成筛网堵塞的现象。通过摇摆制粒后的物料粒径较为合适于后续的干燥工序,可避免粒径大,增加干燥时间,也容易造成固体颗粒内外干湿度不一致的问题。(5)低温干燥:采用流化床进行低温干燥,入风温度为50-60℃,物料实际温度35-40℃,控制保育料的水分在10%以下;通过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和水分,实现低温干燥方式,保证绝大部分酶的活性;现有的保育料干燥温度高,物料中的活性酶类容易失活;此外,其含水量高,储存时间短,开封后的保育料贮藏不当容易霉变。(6)过筛:振荡机过筛,筛网目数为10-30目,制得直径为1-2mm的保育料。上述粒径范围内的固体保育料适口性佳,便于仔猪的采食。实施例1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如下组分:58份一级玉米、26份优质豆粕、5份麦麸、10份大麦、3份低蛋白乳清粉、3份大豆油、2份抗菌肽、0.2份乳酸菌粉、0.2份芽孢杆菌粉、0.1份丁酸梭菌粉、0.3份黄芪提取物、0.2份水溶性多维、0.4份柠檬酸、0.05份牛磺酸、0.1份植酸酶、1份磷酸氢钙、0.3份氯化钠。一级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上述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处理方式为高温蒸汽蒸煮、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5000单位/g。所述乳酸菌粉包括8000万/g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粉包括5000万/g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粉包括500万/g高活性丁酸梭菌。所述保育料的直径为1-2mm,水分≤10%,蛋白≥18%,以中性蛋白酶计算,复合酶≥300u/g。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a.植物性原料初处理:所有植物性原料除杂后,玉米和大麦经过初步粉碎与豆粕、麸皮混合在一起,由螺旋绞龙润水,然后高温蒸汽蒸煮至熟,蒸煮温度100℃±2,蒸煮时间15分钟,冷却,冷却后熟料水分60%±2,接种米曲霉菌种并输送至圆盘内部进行发酵;b.发酵:a中熟料按原料重量的千分之五接种米曲霉菌种,然后均匀平铺在圆盘内部筛板上,设置发酵参数,点击运行按钮进行全行动耗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鼓风机频率35hz,发酵时间为42小时。发酵期间14小时、28小时翻动物料一次;c.干燥:采用圆盘设备自带干燥系统,入风温度48℃±1,物料温度33-35℃,干燥结束时间为物料水分为9.5%;d.粉碎:干燥合格的物料进行粉碎,用锤片式粉碎机配置1.0mm孔径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物料对40目筛通过率为98.5%,简称为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2)湿法混合:将92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3份低蛋白乳清粉、3份大豆油、2份抗菌肽、0.2份乳酸菌粉、0.2份芽孢杆菌粉、0.1份丁酸梭菌粉、0.3份黄芪提取物、0.2份水溶性多维、0.4份柠檬酸、0.05份牛磺酸、0.1份植酸酶、1份磷酸氢钙、0.3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其中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18∶1;(3)制软材;将步骤(2)中所有物料置于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软材的含水量为16%±0.5;(4)摇摆制粒:摇摆机过筛挤压制粒,筛网目数为24目,软材料经筛网挤压后形成湿颗粒;(5)低温干燥:湿颗粒采用流化床进行低温干燥,入风温度为55℃±2,物料实际温度36℃±2,控制保育料的水分在10%以下;(6)过筛:干燥合格的颗粒料采用振荡机进行分筛,筛网目数为10-30目,制得直径为1-2mm的保育料。(7)包装:按规格进行称重包装。实施例2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如下组分:40份一级玉米、20份优质豆粕、10份麦麸、8份大麦、4份低蛋白乳清粉、2份大豆油、1.5份抗菌肽、0.5份乳酸菌粉、0.5份芽孢杆菌粉、0.3份高活性丁酸梭菌粉、0.5份黄芪提取物、0.5份水溶性多维、0.3份柠檬酸、0.08份牛磺酸、0.06份植酸酶、1.5份磷酸氢钙、0.3份氯化钠。一级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上述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处理方式为高温蒸汽蒸煮、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6000单位/g。所述乳酸菌粉包括5000万/g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粉包括8000万/g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粉包括1000万/g高活性丁酸梭菌。本实施例中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将78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4份低蛋白乳清粉、2份大豆油、1.5份抗菌肽、0.5份乳酸菌粉、0.5份芽孢杆菌粉、0.3份高活性丁酸梭菌粉、0.5份黄芪提取物、0.5份水溶性多维、0.3份柠檬酸、0.08份牛磺酸、0.06份植酸酶、1.5份磷酸氢钙、0.3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其中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15∶1。实施例3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如下组分:68份一级玉米、24份优质豆粕、15份麦麸、15份大麦、5份低蛋白乳清粉、1份大豆油、1份抗菌肽、0.5份乳酸菌粉、0.3份芽孢杆菌粉、0.3份高活性丁酸梭菌粉、0.1份黄芪提取物、0.2份水溶性多维、0.2份柠檬酸、0.03份牛磺酸、0.07份植酸酶、1.5份磷酸氢钙、0.5份氯化钠。一级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上述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处理方式为高温蒸汽蒸煮、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7000单位/g。所述乳酸菌粉包括1亿/g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粉包括1亿/g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粉包括800万/g高活性丁酸梭菌。本实施例中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将85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5份低蛋白乳清粉、1份大豆油、1份抗菌肽、0.5份乳酸菌粉、0.3份芽孢杆菌粉、0.3份高活性丁酸梭菌粉、0.1份黄芪提取物、0.2份水溶性多维、0.2份柠檬酸、0.03份牛磺酸、0.07份植酸酶、1.5份磷酸氢钙、0.5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其中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20∶1。实施例4选择6栏断奶乳猪,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从保育料过渡期后饲喂本发明保育料,对照组用市面上的商品保育料进行,试验组用实施例1制得的保育料进行。断奶日龄乳猪为28日龄,保育料饲喂3天后开始计时,分别测定试验开始和结束时仔猪的体重,采食量,试验期间记录仔猪腹泻情况和死淘情况。对照组试验组改善幅度数量3534平均断奶体重(kg)6.526.56断奶后2周体重10.4511.32平均日增重280340增加21.4%平均日采食量369435增加17.8%腹泻率7.43.2降低56.8%饲喂实施例1制得的保育料,相比市面传统保育料,可提高平均日采食量17.8%,增加断奶后2周日增重21.4%,降低腹泻率56.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达到了如下优点:1、通过选用常规植物性原料,有效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2、通过高温蒸汽蒸煮和使用米曲霉菌种对植物性原料进行固态耗氧发酵预消化处理,使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破坏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改善原料适口性,有助于仔猪适应大比例的植物性原料配方,有效降低对动物性原料的依赖。3、植物性原料经米曲霉发酵后富含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等天然的消化酶系,高消化的原料和肠道消化能力的提升,减少后肠营养物质的发酵,有效缓解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4、所述保育料未添加抗生素、氧化锌、硫酸铜等化学物质,避免仔猪的肠道损伤,减少对仔猪后期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全期饲料转化率5%以上。5、所述保育料添加抗菌肽、黄芪提取物、益生菌等绿色环保物质,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抵抗力差等问题,提高仔猪免疫力,同时可减少对养殖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生产。5、不使用鱼粉、血浆蛋白粉等动物蛋白源,有效避免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同源感染。6、仔猪断奶应激少,采食量更高,腹泻明显减少,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7、保育料本身具有很好的消化效果,24h自身蛋白水解后,酸溶蛋白≥15%。8、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湿法混料的方式制备颗粒,简单高效,通过低温干燥的方式,保证各类酶系的稳定性及益生菌高活性。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如下组分:40-68份玉米、20-26份豆粕、5-15份麦麸、8-15份大麦、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植物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所述玉米、豆粕、麦麸和大麦植物性原料经过高温蒸汽蒸煮至熟、米曲霉菌种固态耗氧发酵、低温干燥及粉碎的预消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育料按重量份计算还包括如下组分: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3-0.5份氯化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酸酶的添加量为5000-7000单位/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乳酸菌粉的活菌数为5000万/g-1亿/g、所述芽孢杆菌粉的活菌数为5000万/g-1亿/g、所述丁酸梭菌粉的活菌数为500万/g-1000万/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育料的水分≤10%,蛋白≥18%,以中性蛋白酶计算,复合酶≥300u/g。

    7.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01.植物性原料预消化处理:

    a.植物性原料初处理:植物性原料经过除杂,玉米和大麦经过初步粉碎后与豆粕、麸皮混合,然后依次经过润水,高温蒸汽蒸煮至熟,冷却后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并输送至圆盘制曲机内部进行发酵;

    b.发酵:a中熟料接种食品级酱油曲精米曲霉菌种后均匀平铺在圆盘制曲机内部筛板上,进行耗氧发酵;

    c.干燥:发酵结束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结束的指标为物料水分≤10%;

    d.粉碎:干燥合格的物料进行粉碎,40目筛通过率≥98%,粉碎后得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

    s002.湿法混合:将78-92份植物性原料预消化产物、3-5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大豆油、1-2份抗菌肽、0.1-0.5份活性乳酸菌粉、0.1-0.5份芽孢杆菌粉、0.1-0.3份丁酸梭菌粉、0.1-0.5份黄芪提取物、0.2-0.5份水溶性多维、0.2-0.4份柠檬酸、0.03-0.08份牛磺酸、0.05-0.1份植酸酶、1-1.5份磷酸氢钙、0.1-0.3份氯化钠进行混合,然后再加适量的饮用水,用湿法混合机进行湿法混合;

    s003.制软材:所有物料加入混合机,湿法混合制软材;

    s004.摇摆制粒:摇摆机过筛挤压制粒,筛网目数为24目;

    s005.低温干燥:控制保育料的水分在10%以下;

    s006.过筛:振荡机过筛,筛网目数为10-30目,制得直径为1-2mm的保育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耗氧发酵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0-35℃,鼓风机频率35hz,发酵时间为36-48小时;分别在发酵时间为14小时、28小时翻动物料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02的湿法混合中,固体成分与水的重量比为(15-20)∶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低温干燥温度为40-50℃;步骤s005中的低温干燥温度为50-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畜禽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复合酶无抗乳猪保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大麦、低蛋白乳清粉、植物油、抗菌肽、活性乳酸菌粉、芽孢杆菌粉、丁酸梭菌粉;所述保育料中,植物性原料经高温蒸汽蒸煮熟后由米曲霉固态耗氧发酵;通过蒸煮和发酵对植物性原料进行熟化和体外预消化,有效破坏植物性原料组织结构及抗营养因子,解决了断奶乳猪难消化的问题;所述保育料中不含抗生素、高铜、高锌等防腹泻物质,通过添加抗菌肽、益生菌等绿色环保物质,可有效预防、缓解断奶仔猪细菌性致病菌腹泻的问题;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湿法混料的方式制备颗粒,然后进行低温干燥,保证各种酶系活性及热敏感原料不被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闫凯;陈子龙;周玉岩;胡嘉全;吴先纯;冯蓓;张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奕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4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