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栀子粕为饲料原料制备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4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以黄栀子粕为饲料原料制备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羊作为哺乳动物需要经过发情,授精,怀孕,产羔后才开始泌乳,产生经济效益,因而发情检出率、正确性,是决定山羊养殖场是否能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发情检出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我们在山羊饲料中添加了黄栀子粕,山羊发情检出率、怀孕率有明显的的提升,产羔间隔缩短,干奶期也相应缩短,羊场繁殖性能有所提升,母羊利用率提高,降低山羊饲养成本。黄栀子粕具有特殊的功效作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栀子甙。其包括栀子醛(cerbinal),二氢茉莉酮酸甲酯(methyldihydrojasmonate),乙酸苄檬(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等化学成分,其中以环烯醚萜类物质为主要成分。其功效主要有催情、镇痛、降压、抑菌抗炎。栀子黄色素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食品色素,没有人工合成色素的副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黄栀子粕及其加工副产品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来源,不仅无毒无害、绿色健康,而且具有特殊功效,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入到日粮中,能降低抗生素等物质的使用。此外,黄栀子粕的功效成分能有效降低山羊血糖和胆固醇含量,进而改变羊肉羊奶品质,提供更为健康的畜牧产品。因此,黄栀子粕的功效能被应用于山羊养殖行业中,满足现代大众的绿色消费观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规模化山羊怀孕母羊健康及羊乳品质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其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

    黄栀子粕1~2份;玉米20~30份;豆粕5~10份;花生秧15~25份;大麦壳25~35份;预混料1~5份;所有原料组分之和为100份,预混料配方如下:

    1%山羊预混合饲料配方(1000kg)

    多维配方(20kg)

    矿物质配方(100kg)

    优选地,其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为:

    黄栀子粕1份;玉米26份;豆粕9份;花生秧25份;大麦壳34份;预混料5份;所有原料组分之和为100份。

    所述黄栀子粕采用萃取抽提法提取得到。

    所述黄栀子粕具体制备方法为:

    称取500g黄栀子果仁,用粉碎机将黄栀子果仁粉碎为细小粉末,过16目筛;再向黄栀子果仁粉末加入过量的亚临界丁烷在回流装置中回流萃取3h;萃取后的油品另外收取;将残余粕粗粉经105℃烘干箱干燥1h后,用高速中药粉粹机粉粹5min;制备栀子粉普通粉体,用超微粉粹机以10hz频率超微粉粹20min,获得黄栀子粕超微粉粹粉。

    制备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与搅拌:将花生秧、大麦壳进行粉碎,粒度为5~10.0毫米,其他组成物料过筛,粒度为0.5~5毫米,按配方组成在混合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2)制粒:将粉碎与搅拌后的混合物采用颗粒机直接压制成颗粒料;

    (3)冷却、干燥及贮存:从颗粒机出来的颗粒料进行通风冷却、晾干,水分降至8%~11%时,装袋贮存。

    所述粉碎与搅拌后的混合物的总含水量为12%~15%。

    步骤(2)所述颗粒料的直径为5~10毫米,颗粒长度为8~20毫米。

    所述颗粒机中压缩比为6~8:1,平模转速306r/min,压模与压辊的间隙为0.2~0.5毫米,制粒成型率可达到93.7%~98.3%。

    所述怀孕山羊全价颗粒料可应用作为山羊怀孕期的饲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怀孕山羊全价颗粒料(黄栀子粕、玉米、豆粕、花生秧、大麦壳、预混料等),是源于全价饲料营养平衡配方技术:利用黄栀子粕有栀子甙等18种生物活性成分,黄栀子粕在怀孕山羊健康养殖上发挥主导作用,玉米起到了提供能量的作用,豆粕起到了提供蛋白质的作用、花生秧和大麦壳提供了山羊需要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预混料起到了提供钙、磷、维生素等的作用,配方中的这些原料满足了山羊的营养需要。经过科学的配方和制作后的全价颗粒料营养平衡,能量含量适宜,干物质消化率高,适口性好,而且水分含量低(≤13%),易于运输与贮存。配方中的黄栀子粕、玉米、豆粕、花生秧、大麦壳、预混料等功效成分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独立性在于每一种原料成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怀孕山羊生产的某些节点,统一性在于多种原料成分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关系,并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对改善怀孕山羊健康品质及初乳的营养成分调控作用,因此本发明饲料不仅可以产生各组分本身具备的技术效果,它们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对怀孕山羊品质能产生积极效果。

    怀孕后期母羊日粮中本发明饲料能显著提高其血液总蛋白(tp)含量,提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总抗氧化能力、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母羊初乳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本发明饲料能够改善母羊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并且,本发明在研制期间,先后在宁德、龙岩、福州等地5个山羊场的3500头山羊进行试用验证。根据实验记录统计,饲喂黄栀子粉后,母羊的受胎率提高,发情现象明显,空怀率明显降低,羔羊成活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所述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可用于怀孕期山羊的饲养及产后催乳,不用于其他阶段饲养的山羊,可降低山羊的生产成本,提高山羊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具体实施的例子,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怀孕母羊全价颗粒料的组分及含量如下:

    黄栀子粕:1份

    玉米:26份

    豆粕:9份

    花生秧:25份

    大麦壳:34份

    预混料:5份

    生产工艺为:萃取后的黄栀子粕经105℃烘干箱干燥1h后,用zn-400a型高速中药粉粹机粉粹5min;制备栀子粉普通粉体,用hm-701超微粉粹机以10hz频率超微粉粹20min,获得黄栀子粕超微粉粹粉。取处方量的花生秧、大麦壳分别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为5~10.0毫米,其他组成物料过筛,粒度为0.5~5毫米,按配方组成在混合机内混合、搅拌均匀;采用hkj-250颗粒机直接压制颗粒,将粉碎与搅拌后的混合物采用颗粒机直接压制成颗粒料。该颗粒机配套功率为18.5-22千瓦,生产能力600-1000kg/h。压模转速为306r/min,压模内径:250mm。在压制一般饲料时,其间隙为0.1~0.4毫米,而现场试验表明,在压制本研究全价颗粒时,要加大到0.2~0.5毫米,制粒成型率可达到93.7%~98.3%。颗粒料直径为5~10毫米,颗粒长度为8~20毫米。颗粒料通风冷却、晾干,水分降至8%~11%时,装袋贮存。

    效果试验:

    试验一黄栀子粕对山羊繁殖性能的效果观察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栀子粕为原料的全价颗粒饲料对山羊繁殖性能的作用效果,发情检出率是从2019年1月-12月观察监测全场发情母羊1172只,全场山羊发情采用山羊监测系统测定,包含发情监测器(项圈)、信号感应天线、数据接收和处理器,终端设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发情监测项圈采用工业级设计,耐磨、抗挤压及防撞击,项圈负责收集山羊的发情信号,如嗅气味、爬跨行为、静立反应等;感应天线负责收集传输数据,天线在羊舍内的探测半径可达75米,在空旷地探测范围为500米,即使山羊短时间内不在天线覆盖范围,由于监测器可保存24小时内的数据,只要山羊重新进入到天线覆盖范围,此前24小时的所有数据就会立即传送到系统中,确保不遗漏羊场内任何母羊的发情信息;中央处理器负责处理分析信息数据,运算原理精确,遵循山羊行为学,系统界面友好,可以直接给出最佳人工授精时间,提示明确,操作简单便捷。

    山羊发情监测系统除了发情监测功能外,还具有监测羊只采食的功能。山羊作为反刍动物,通常在生病初期首先出现的第一症状为厌食,2-3天后会出现反刍异常。发情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山羊采食行为来判断该个体是否存在问题,这样可以在发病初期就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由于病情拖延导致羊只淘汰,进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生产损失。

    表12019年山羊每月怀孕率数据统计表

    表22019年山羊每月发情揭发率数据统计表

    表3观察监测发情母羊发情监测检出率对比结果

    饲喂含有黄栀子粕全价颗粒饲料后,检出率提升了8.49%;怀孕率最高可达到79.17%;空怀期缩短11.1天。

    表4母羊繁殖性能比较

    试验二黄栀子粕对怀孕母羊血液及初乳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栀子粕对怀孕母羊血液及其初乳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期5周(1周预饲期 4周正式试验期)。试验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分娩1周内采集初乳测定免疫和抗氧化指标。

    实验步骤:

    1.在同一羊舍内选择胎次一致,身体状况良好的怀孕后期(怀孕约110天)闽东山羊10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基础日粮 黄栀子粉(试验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5.

    表5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试验从闽东山羊妊娠的第122天开始至产后1周,时长5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 1%黄栀子粕。试验期内怀孕母羊自由采食和饮水。

    (2)检测指标

    正式试验第2周晨饲前,以颈静脉采血针采集怀孕母羊血样2份,一份置于5ml血常规管,用于血细胞检测;另一份置于5ml促凝管,室温放置2小时,4℃静置4小时,4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层血清用于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福建艾迪康)或于-80℃超低温保存,用于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等指标的检测。

    母羊分娩后3-5天晨饲前采集初乳。母羊血清及初乳中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北京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测定。

    数据处理:所测得的数值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试验结果

    (1)黄栀子粕对怀孕母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知,试验组怀孕后期母羊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细胞数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降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积压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红细胞能够通过血红蛋白将肺泡吸收的外界氧输送到组织进行新陈代谢,红细胞还含有多种天然免疫分子,具有多种天然免疫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本试验结果显示:怀孕母羊日粮中添加黄栀子粕后,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母羊。黄栀子中主要是栀子甙。其包括栀子醛,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乙酸苄檬,芳樟醇等,总黄酮含量最高可达69mg/g,比核黄素、维生素a、视黄醇、胡卜素等的含量高出几百倍。因此,黄栀子可能具有预防贫血和提高动物新陈代谢和天然免疫功能的功效。血小板是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血小板之间相互黏着聚集成团,具有凝血、止血和修补破损血管的功能。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发现黄栀子粉显著降低了怀孕母羊的血小板数量,说明黄栀子粉可能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这说明黄栀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加强了怀孕母羊的免疫作用,其机理是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表6黄栀子粕对怀孕后期母羊血细胞的影响结果

    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示极显著(p<0.01),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标注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黄栀子粕对怀孕母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生化指标不仅可以间接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还可以诊断一些脏器疾病。由表7可知,试验组妊娠后期母羊血液的总蛋白(tp)含量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蛋白质吸收、代谢情况,血液中高球蛋白含量则可能使机体具有更强的疾病预防能力和免疫响应功能。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ot/gpt)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羊的其他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ot/gpt是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之一,该值升高说明肝脏发生损伤。本试验中试验组母羊血液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ot/gpt显著低于对照组,除got、glu和got/gpt外,其他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黄栀子粉可能促进了母羊蛋白的合成、糖类和脂类的代谢,并可能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

    表7黄栀子粕对怀孕后期母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3)黄栀子粕对怀孕母羊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表8黄栀子粕对怀孕后期母羊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从表8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羊血清的白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黄栀子粉可能能够通过促进白介素-6的分泌来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性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怀孕后期母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黄栀子粕提高了怀孕母羊的体液免疫能力。黄栀子粕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富含的酚类物质是清除自由基的主要物质之一。黄栀子粕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和提高油脂抗氧化能力,其效果与茶多酚相似。本试验中添加黄栀子粕能显著提高怀孕后期母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说明黄栀子粕提高了怀孕母羊总抗氧化能力。

    (4)黄栀子粕对初乳抗氧化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表9黄栀子粕对羊初乳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母羊初乳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除了消除过剩氧自由基,使新生动物免受氧自由基损害外,还可维持母乳中脂肪球膜的完整性,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保证新生动物营养及生长发育及保护消化道黏膜。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母羊初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说明黄栀子粉能够提高初乳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乳品质。

    试验结论:

    综合本试验结果,在怀孕后期母羊日粮中添加黄栀子粕能显著提高其血液总蛋白(tp)含量,提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总抗氧化能力、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母羊初乳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怀孕后期母羊日粮中添加黄栀子粕能够改善母羊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并且,本发明在研制期间,先后在宁德、龙岩、福州等地5个山羊场的3500头山羊进行试用验证。根据实验记录统计,饲喂黄栀子粉后,母羊的受胎率提高,发情现象明显,空怀率明显降低,羔羊成活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

    黄栀子粕1~2份;玉米25~30份;豆粕5~10份;花生秧20~25份;大麦壳28~35份;预混料1~5份;所有原料组分之和为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为:

    黄栀子粕1份;玉米26份;豆粕9份;花生秧25份;大麦壳34份;预混料5份;所有原料组分之和为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粕采用萃取抽提法提取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粕具体制备方法为:

    称取500g黄栀子果仁,用粉碎机将黄栀子果仁粉碎为细小粉末,过16目筛;再向黄栀子果仁粉末加入亚临界丁烷在回流装置中回流萃取3h;萃取后的油品另外收取;将残余粕粗粉经105℃烘干箱干燥1h后,用高速中药粉粹机粉粹5min;制备栀子粉普通粉体,用超微粉粹机以10hz频率超微粉粹20min,获得黄栀子粕超微粉粹粉。

    5.制备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与搅拌:将花生秧、大麦壳进行粉碎,粒度为5~10.0毫米,其他组成物料过筛,粒度为0.5~5毫米,按配方组成在混合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2)制粒:将粉碎与搅拌后的混合物采用颗粒机直接压制成颗粒料;

    (3)冷却、干燥及贮存:从颗粒机出来的颗粒料进行通风冷却、晾干,水分降至8%~11%时,装袋贮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与搅拌后的混合物的总含水量为12%~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颗粒料的直径为5~10毫米,颗粒长度为8~2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机中压缩比为6~8:1,平模转速306r/min,压模与压辊的间隙为0.2~0.5毫米,制粒成型率可达到93.7%~98.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栀子粕为饲料原料制备怀孕母羊全价颗粒饲料的方法,其特点是:每100g添加量中含有黄栀子粕1g‑2g;玉米20g‑30g;豆粕5g‑10g;花生秧15g‑25g;大麦壳25g‑35g;预混料1‑5g。其生产工艺是:黄栀子粕是由萃取抽提法提取,将提取后的黄栀子粕进行超微粉碎,将花生秧、大麦壳进行粉碎,粒度为5~10.0毫米,其他组成物料过筛,粒度为0.5~5毫米,按配方组成在混合机内混合、搅拌均匀;从颗粒机出来的颗粒料进行通风冷却、晾干,水分降至8%~11%时,装袋贮存。本发明可用于提高母羊的受胎率,产后发情现象明显,空怀率明显降低,羔羊成活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荣;范良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润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4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