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中一种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8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具体为马齿苋中一种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又名长命菜、马苋菜,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耐旱耐涝,且耐光耐阴,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作为药食两用的野生植物备受关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等功效,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马齿苋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止痛、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癌、松弛骨骼肌和平滑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研究表明马齿苋众多化学成分为其多样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马齿苋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香豆素、萜类、甾类、生物碱、氨基酸、各种色素类和矿物质类等。近年来,许多学者集中于对马齿苋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然而,在马齿苋中从未见一种新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及体内外分析研究报道。目前从马齿苋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大多数是已知的,且结构新颖性较低,因此,对马齿苋中新化合物的开发和分离是亟待需要的。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一种新的酯类化合物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从马齿苋中提取的新化合物经研究发现该酯类化合物具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同时该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简便、快速、环保,并且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纯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34o3,化学命名为(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化学结构式为:进一步地,所述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马齿苋干燥药材,采用醇溶剂提取,醇提液滤过,合并滤液直接加热浓缩,放凉至室温,得药液备用。步骤2、将步骤1中药液蒸干后上硅胶柱,用乙酸乙酯洗脱,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浸膏,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步骤3、将步骤2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聚酰胺柱分离,采用乙醇洗脱,乙醇部分蒸干后上硅胶柱,依次用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显色的洗脱部位,将合并后的洗脱部位经减压浓缩至干,备用。步骤4、将步骤3中所得物经预处理的ods柱(octadecylsilyl,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层析分离,用甲醇-水梯度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将各显色的洗脱部位分别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物备用。步骤5、将步骤4中所得物再经预处理的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lh-20)层析分离,用甲醇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显色的洗脱部位,将合并后的洗脱部位经减压浓缩至干,备用。步骤6、对步骤5中所得浓缩物进行hplc(高效液相)分离制备,以甲醇和0.1%甲酸的体积比为80:20作为流动相,制备得到一种酯类化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醇溶剂为50%乙醇,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回流2小时,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8~16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用流动相洗脱程序为等度洗脱。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用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5:95等度洗脱。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乙酸乙酯和甲醇的体积比为5:1和2:1梯度洗脱。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60:40、70:30、80:20、90:10和100:0梯度洗脱。进一步地,所述ods柱与葡聚糖凝胶的预处理过程为甲醇浸泡过24小时,上柱,用甲醇洗至滴入水中无混浊,再以初始流动相平衡。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甲醇洗脱程序为等度洗脱。进一步地,所述从马齿苋中提取具分离的酯类化合物及其盐和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药物、食品和保健品中的用途。所述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药物、食品和保健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所述马齿苋新化合物的分离和药理活性研究未被现有论文期刊所报道,本发明提供来源于马齿苋的新化合物及一种针对本发明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醇提取、聚酰胺柱、硅胶柱层析、ods中压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成功提取分离出新的化合物,该方法操作步骤仅为六步,操作方法简便及快速,提取分离过程主要采用醇提取及乙酸乙酯洗脱,工艺方法环保,且经该方法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纯度较高均大于90%,此外经研究表明以上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因此本发明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其他化合物合成先导物,以及新药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亦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等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1h-nmr光谱图。图2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13c-nmr光谱图。图3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dept)光谱图。图4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1h-1hcosy光谱图。图5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hmbc光谱图。图6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hsqc光谱图。图7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noesy光谱图。图8为本发明马齿苋中具有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活性的酯类新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34o3,命名为(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化学结构式为:表1为该新化合物的核磁数据:1h-nmr与13c-nmr在dmso中。表1.本发明新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序号δc类型δh(jinhz)1172.50c=o233.45ch22.25,t(7.02)323.53ch21.48,m423.53ch21.48,mr539.24ch22.54,t(7.50)6200.10c=o7128.05ch6.10,d(15.54)8142.74ch7.18,m9128.96ch6.26,m10145.37ch6.26,m1132.38ch22.17,m1224.40ch21.48,m1324.56ch21.48,m1428.42ch21.25,m1528.08ch21.25,m1630.84ch21.25,m1721.92ch21.25,m1813.82ch20.85,t(6.90)1-och2ch359.58ch24.04,q(7.20)1-och2ch314.10ch31.17,t(7.20)化合物为淡黄色油状物,易溶于甲醇,不溶于水。hresi( )tofms给出m/z:323.2584[m h] 的准分子离子峰,分子量为323.2586。结合1h-nmr,13c-nmr以及dept数据,推测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0h34o3,不饱和度为4。13c-nmr谱和dept谱显示20个碳信号,分别为2个ch3(δ:13.82;14.10)、12个ch2(δ:21.92;23.53;24.40;24.56;28.08;28.08;28.42;30.84;32.38;33.45;39.24;59.58)、4个ch(δ128.05;128.96;142.74;145.31)、2个季碳(δ:172.53;200.10)。在以氘代dmso为溶剂的1h-nmr谱显示两个甲基信号,为δ0.85(3h,t,j=6.90),δ1.17(3h,t,j=7.20);12个亚甲基信号,分别为δ1.25(8h,m),δ1.48(8h,m),δ2.17(2h,m),δ2.25(2h,t,j=7.02),δ2.54(2h,t,j=7.50),δ4.04(2h,t,j=7.20);4个次甲基信号分别为δ6.10(1h,d,j=15.54);δ6.26(2h,m);δ7.18(1h,m);根据13c和hsqc谱表明存在2个甲基、12个脂肪族亚甲基和4个次甲基;13c和hmbc谱图显示,h-2和c-1,c-3,c-4;h-3和c-1,c-2,c-5;h-4和c-2,c-5,c-6;h-5和c-3,c-4,c-6;h-7和c-6,c-9;h-8和c-6,c-10;h-9和c-7,c-8,c-11;h-10和c-8,c-11;h-11和c-9,c-10,c-12,c-14;h-12和c-11,c-14,c-15;h-13和c-14,c-15,c-16;h-14和c-15,c-16;h-15和c-14,c-16,c-17;h-16和c-14,c-15,c-17,c-18;h-17和c-15,c-16,c-18;h-18和c-16,c-17相关。4个次甲基信号δ6.10(1h,d,j=15.54);δ6.26(2h,m),说明了双键的存在,更证明了与羰基碳相连使得化学位移偏高,根据以上信息,可确定此新化合物为上述结构,并命名为(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从马齿苋中提取具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称取马齿苋干燥药材250kg,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50%乙醇用量为药材的8~16倍,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减压回收乙醇,放凉至室温,得药液备用。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药液蒸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用乙酸乙酯(115l)等度洗脱,其中硅胶为100-200目,40℃以下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浸膏,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步骤3、将步骤2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聚酰胺柱分离,采用乙醇梯度洗脱,乙醇蒸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其中硅胶为200~300目,依次用乙酸乙酯-甲醇(5:1、2:1,v:v)梯度洗脱,共得到20个部位(即共得到15个瓶,每瓶500ml),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显色的1~9洗脱部位,将合并后的1~9部位经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备用。步骤4、将步骤3中所得物再经预处理的ods中压柱层析分离(octadecylsilyl,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其中填料粒度为20~40μm,用甲醇-水(60/40,70/30,80/20,90/10,100/0,v/v)梯度洗脱(加压,使流速为1ml/min,温度为室温),得到25个部位(即梯度洗脱得25个瓶,每瓶100ml),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将显色的20~25部位保留,5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备用。步骤5、将步骤4中所得物再经预处理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sephadexlh-20),用甲醇洗脱,得到20洗脱部位(即共得到20个瓶,每瓶50ml),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将显色的8~11部位保留,5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备用,得到新化合物。所述ods与葡聚糖凝胶的预处理过程为甲醇浸泡过24h,上柱,用甲醇洗至滴入水中无混浊,再以初始流动相平衡。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新化合物经hplc分离制备,以甲醇:0.1%甲酸(80:20,v/v)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280nm,分离制备得到本发明新化合物,归一法测定纯度均为90~99%。实施例2本发明新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1主要材料。1.1药品和试剂。实验所用新酯类化合物由上述方法制备,纯度为90~99%,精密称取,用dmso稀释至下述各剂量组所需溶液。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青霉素、链霉素(杭州四季青公司)。1.2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caco-2、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宫颈癌细胞hela-229、卵巢癌细胞ho-8910、人类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中科院上海细胞库)。1.3分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调零组(含dmso溶媒的培养液)。2实验方法。2.1细胞培养。dmem高糖培养基,加入l0%的胎牛血清,l%抗菌素(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细胞密度为1×104个/ml,每孔100μl,温度37℃,5%co2条件下培养过夜后,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本发明新化合物,每组设3个复孔,加药后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将含药培养液吸去,加入体积比为4:1的无血清培养液和mtt(终质量浓度为5mg/ml)共100ml,继续孵育4h,小心吸去上清液后,每孔加入dmso150μl,放于震荡器上震荡以使结晶完全溶解(5min),酶标仪在570nm波长下检测各孔的吸光度(a)值。然后,计算各浓度化合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公式:细胞生长抑制率=(1-a加药孔/a对照孔)×100%,再应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将抑制率对药物浓度作曲线,计算ic50值。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两种新生物碱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宫颈癌细胞hela-229、卵巢癌细胞ho-8910、人类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率也明显升高,即呈浓度依赖。本发明两种新生物碱化合物对上述八种肿瘤细胞ic50值见表2。表2.本发明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株ic50(μm/l)结肠癌细胞caco-259.27乳腺癌细胞mcf-754.85胃癌细胞bgc-82343.37肺腺癌细胞spc-a150.25肝癌细胞bel-740260.10宫颈癌细胞hela-22960.73卵巢癌细胞ho-891045.32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68.25实施例3本发明新化合物的抗胆碱酯酶作用。1、主要材料。1.1药品和试剂。实验所用新化合物由上述方法制备,纯度为90~99%,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毒扁豆碱(瀚香生物科技),磷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ithiobisnitrobenzoicacid,dtnb,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iodide,atci,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分组。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一组。2实验方法。2.1样品准备。分别精密称取样品和毒扁豆碱0.11mg,分别以甲醇为溶剂,配置成2.5、5.0、10.0、20.0、40um五个梯度浓度。分别精密称取7.8005g的磷酸二氢钠和17.907g的磷酸氢二钠,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取26.5ml的磷酸二氢钠和473.5ml的磷酸氢二钠,配制成500mlpbs(0.1mph=8.0);精密称取0.0594gdtnb,加入10ml的pbs,配制成dtnb溶液(15mmol/l);精密称取0.01gache,加入10mlpbs,配制成ache溶液(0.2u/ml);精密称取0.044mgatci,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配制成atci溶液(15mmol/l)。2.2改进的ellman方法测定抗胆碱酯酶活性。在96孔酶标板中依次加入140ulpbs(0.1mph=8.0),10uldtnb(15mmol/l),15ulache(0.2u/ml),20μl样品溶液。阴性对照组实验用甲醇代替样品,阳性对照组实验用毒扁豆碱代替样品。37℃孵育10min后,加10ulatci(15mmol/l)。20℃孵育10min后,用酶标仪在41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根据下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空白组-样品)/空白组×100%。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有抗胆碱酯酶作用。表3.本发明抗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的新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该酯类化合物依次采用醇煎煮提取、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ods中压柱及sephadexlh-20纯化、液相分离制备,该方法简便,快速,环保,且经该方法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纯度较高,由于所得化合物从常用中药马齿苋中提取出来,其具有抗肿瘤及抗胆碱酯酶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从一种新酯类化合物及其盐和衍生物可以作为天然产物开发中药新药,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34o3,化学命名为(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化学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马齿苋干燥药材,采用醇溶剂提取,醇提液滤过,合并滤液直接加热浓缩,放凉至室温,得药液备用;

    步骤2、将步骤1中药液蒸干后上硅胶柱,用乙酸乙酯洗脱,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浸膏,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

    步骤3、将步骤2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聚酰胺柱分离,采用乙醇洗脱,乙醇部分蒸干后上硅胶柱,依次用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显色的洗脱部位,将合并后的洗脱部位经减压浓缩至干,备用;

    步骤4、将步骤3中所得物经预处理的ods柱层析分离,用甲醇-水梯度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将各显色的洗脱部位分别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浓缩物备用;

    步骤5、将步骤4中所得物再经预处理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用甲醇洗脱,得到若干洗脱部位,经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显色的洗脱部位,将合并后的洗脱部位经减压浓缩至干,备用;

    步骤6、对步骤5中所得浓缩物进行hplc分离制备,以甲醇和0.1%甲酸的体积比为80:20作为流动相,制备得到一种酯类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醇溶剂为50%乙醇,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回流2小时,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8~16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用流动相洗脱程序为等度洗脱。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5:95等度洗脱。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乙酸乙酯和甲醇的体积比为5:1和2:1梯度洗脱。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60:40、70:30、80:20、90:10和100:0梯度洗脱。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ds柱与葡聚糖凝胶的预处理过程为甲醇浸泡过24小时,上柱,用甲醇洗至滴入水中无混浊,再以初始流动相平衡。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的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甲醇洗脱程序为等度洗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马齿苋中提取具分离的酯类化合物及其盐和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和抗胆碱酯酶药物、食品和保健品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的(7E,9E)‑6‑氧代十八烷基‑7,9‑二烯酸乙酯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该酯类化合物依次采用醇煎煮提取、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ODS中压柱及Sephadex LH‑20纯化、液相分离制备,该提取分离方法简便,快速,环保,且经该方法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纯度较高,药理实验证明所得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及抗胆碱酯酶作用,因此所述的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的新酯类化合物及其盐和衍生物可以作为天然产物开发中药新药,具有广阔的医药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成泽东;陈以国;齐姝博;孙瑞;英锡相;顾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