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及应用其的预混合饲料。
背景技术:
:金刚虾,也称非洲虎虾、南非斑节对虾、斑节王,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等地,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金刚虾是一种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中大型对虾品种,味道也十分鲜美,十分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该虾品种引入我国进行养殖,经济效益十分不错。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工厂化养殖逐渐普及,放苗密度逐渐增加,亩产也在增加。在工厂化养殖的高密度环境中,金刚虾有较高的营养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和抗应激能力。营养不均衡、诱食性差是金刚虾饲料常见的缺陷,上述缺陷的存在导致虾体弱消瘦活力差、体色变蓝等情况。特别地,金刚虾体色变蓝现象在养殖各阶段均可能发生,甚至小至“黑壳苗”期就会发现,15g以上成虾发生频率更高,严重的甚至粪便有黏连现象。特别是对成虾来说,出现蓝虾后对虾煮熟后发白,严重影响其商品品质。因此,针对金刚虾体色变蓝现象,开发一种能够改善或预防金刚虾体色变蓝现象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十分必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及应用其的预混合饲料,以提高金刚虾的品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物料:微藻20~40%、紫草红25~45%、胡萝卜素类色素10~35%。优选地,微藻包括杜氏盐藻。优选地,胡萝卜素类色素包括斑螯黄、栀子黄色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斑螯黄和所述栀子黄色素的质量比为,斑螯黄:栀子黄色素=1~3:1。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40%、紫草红25%、斑螯黄15%、栀子黄色素5%。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25%、紫草红45%、斑螯黄5%、栀子黄色素5%。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30%、紫草红43%、斑螯黄10%、栀子黄色素10%。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还包括南瓜粉2~10%。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还包括红曲米5~10%。饲料添加剂中的紫草红具有抗炎症、抗菌和抑菌的效果,利用含有紫草红的饲料饲喂金刚虾能够增强金刚虾的免疫力,可以保证养殖虾在养殖过程中健康生长,改善养殖虾的体色。红曲米中含有丰富的红曲霉菌,可以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利于养殖虾的吸收,促进养殖虾的生长,改善养殖虾的体色。胡萝卜素类色素能够增加免疫系统中免疫组分的活力,提高活虾的抵抗力,由此有效地改善活虾的虾身蓝化,提高活虾活力。胡萝卜素类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可以通过在金刚虾的饲料中添加胡萝卜类色素,以能够改善熟虾的体色(红色)饱满度。然而,胡萝卜素色素难以沉积在虾肉中,基于此目前通用的虾类饲料中,含有胡萝卜素色素的虾类饲料的增色效果不明显。本发明采用紫草红与胡萝卜素色素配伍使用,紫草红对胡萝卜素类色素的自氧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胡萝卜素类色素的氧化而提高胡萝卜素类色素在虾肉中的沉积量。另一方面,胡萝卜素类色素与酷氨酸酶活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中含有的紫草红对酪氨酸酶活性能够产生抑制作用,有利于胡萝卜素色素在虾肉中的沉积。同时,红曲霉菌发酵过程中分泌的酶可使结合态的多酚类物质转变为游离态,从而增加抑制酪氨酸酶的有效成分。本发明提供的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原料简单易得,配制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到金刚虾饲料中,口服投喂,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环保,对饲料适口性无任何不良影响;能够快速改善金刚虾体色,在金刚虾养殖过程中出现体色变蓝后,使用本产品10~15天即可有效改善体色;能够改善金刚虾的活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金刚虾混合饲料:添加有上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0.5~5‰。上述金刚虾预混合饲料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以所需物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成饲料添加剂;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饲料添加剂与饲料混合均匀,得到金刚虾预混合饲料;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金刚虾预混合饲料直接进行投喂。步骤(2)中,预混合饲料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5‰。如果在金刚虾养殖过程中全程使用,可以按照每吨0.5~1kg添加;如果养殖过程中已出现金刚虾变蓝现象,则可按照每吨2~5kg比例添加。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采用潘通色卡(pms色卡)表征金刚虾体色深浅。以下实施例中用于表征蓝色色度的色号由浅到深依次为pms324、pms317、pms319、pms321、pms330,评分规则为:pms324,1分;pms317,2分;pms319,3分;pms321,4分;pms330,5分。以下实施例中用于表征红色色度的色号由浅到深依次为pms169、pms170、pms171、pms172、pms173,评分规则为:pms169,1分;pms170,2分;pms171,3分;pms172,4分;pms173,5分。下述实施例中,采用参试金刚虾所构建的试验组的平均体色分值统计方式为:其中:a%为体色色度评分为1分的金刚虾占其所在试验组金刚虾总数的百分比;b%为体色色度评分为2分的金刚虾占其所在试验组金刚虾总数的百分比;c%为体色色度评分为3分的金刚虾占其所在试验组金刚虾总数的百分比;d%为体色色度评分为4分的金刚虾占其所在试验组金刚虾总数的百分比;e%为体色色度评分为5分的金刚虾占其所在试验组金刚虾总数的百分比。实施例12020年8月,福建漳浦六鳌镇一批养殖金刚虾的高位池池塘使用某品牌配合饲料后出现对虾体色变蓝的现象,在该批次的金刚虾中选取本实施例的试验对象,在该批次金刚虾中选取体色(蓝色)达到4~5分的金刚虾,从体色复合要求的金刚虾中随机筛选100尾组成一个试验组,将其分为两个水族箱饲养,每个水族缸中投放50尾金刚虾,本实施例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标记为对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和试验e组。试验期为15天,分别在试验开展前、试验期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统计各实验组的平均体色(蓝色)分值在试验期内,采用原有配合饲料饲喂对照试验组的金刚虾,分别采用组成不同饲料添加剂与原有配合饲料按照5kg/吨的比例混合,配得金刚虾预混合饲料,以饲喂其余试验组中的金刚虾,各试验组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如表1所示,根据组分组成备料,将所需物料充分混合得到饲料添加剂。表1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质量百分比)本实施例中,各试验组的金刚虾的平均体色(蓝色)分值如表2所示。对照试验组的金刚虾的体色一直维持着较深的蓝色,随着进入试验期时间的增长,该组金刚虾的活性日渐下降,在试验期结束时,相较于其他试验组的金刚虾,对照试验组的金刚虾呈现出明显的精神萎靡、动作迟缓的状态。与对照试验组相比,其他试验组的金刚虾的体色明显变浅,虾肉中的蓝色退散。在所有试验组中,试验a组的退色效果最佳,在进入试验期的第10天,试验a组中基本上所有的金刚虾的体色都低于3分。在试验期结束后,比对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金刚虾的活动情况,试样a组的金刚虾活力最高、状态最好,其原因是,试验a组中的紫草红和红曲米都能够提高金刚虾的抵抗力,但是两者的机理并不相同,紫草红是基于其抗氧化能力提高金刚虾的抵抗力,而红曲米则是因为其带有的丰富益生菌,通过调节金刚虾的体内微环境而达到提高抵抗力的效果。表2本实施例各试验组的金刚虾生虾体色(蓝色)评分统计实施例22019年7月,在福建漳浦养殖基地开展本实施例的试验。本实施例设置四组试验组,以一口试验池塘为一个试验组,试验池塘的养殖面积约为3.5亩,各试验组分别标记为,对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试验期为15天,在试验期内,采用预购的饲料饲喂对照试验组的金刚虾,分别采用组成不同饲料添加剂与原有配合饲料按照0.5kg/吨的比例混合,配得金刚虾预混合饲料,以饲喂其余试验组中的金刚虾,各试验组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如表3所示,根据组分组成备料,将所需物料充分混合得到饲料添加剂。在试验期结束后:计算每组试验组的死虾率:在每个试验组随机取30尾虾,在每个试验组随机取30尾虾,加热至全熟,统计熟虾的平均体色(蓝色)分值表3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质量百分比)本实施例的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本实施例所设置的试验组中,对照试验组的死虾率最高。在本实施例设置的四组试验组中,试验a组的池塘内的金刚虾在试验期内的活性最佳,成活率最高,煮熟后金刚虾色度最为鲜艳。通过观察熟虾的体色,发现有部分熟虾出现虾头变黑的褐变情况,这是由于虾体内的酪氨酸酶催化形成的黑色素而造成。对照试验组的熟虾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虾头褐变,试验a组的熟虾基本没有出现虾头明显变黑的情况,与试验a组的熟虾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熟虾虾头颜色明显偏黑,其中的个别熟虾褐变明显。由此说明,饲料中红曲米和紫菜红都能够对金刚虾体内的酪氨酸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表4本实施例各试验组的金刚虾养殖成效情况统计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金刚虾养殖试验在恒兴863基地进行,本实施例设置4组试验组,分别标记为对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每个试验组设置三个重复,每个水族箱中的虾群为一个重复,每个水族箱放养金刚虾30尾,初始体重在0.2g左右之间。试验期为8周,在试验期内,采用预购的饲料饲喂对照试验组的金刚虾,分别采用组成不同饲料添加剂与原有配合饲料按照1kg/吨的比例混合,配得金刚虾预混合饲料,以饲喂其余试验组中的金刚虾,各试验组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如表5所示,根据组分组成备料,将所需物料充分混合得到饲料添加剂。表5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饲料添加剂的组分组成(质量百分比)物料种类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杜氏盐藻40%25%30%红曲米5%10%5%紫草红25%45%43%斑螯黄15%5%10%栀子黄色素5%5%10%冻干南瓜粉10%5%2%在养殖试验结束后,对参试的金刚虾进行称重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检测。养殖试验的结果统计如表6所示。与对照试验组相比,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对应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说明本实施例参试的饲料添加剂显著提高了金刚虾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采用含有本实施例配制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饲喂的金刚虾煮熟后颜色显著比对照试验组更红,商品价值更高。表6本实施例各试验组的金刚虾养殖成效情况统计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物料:微藻20~40%、紫草红25~45%、胡萝卜素类色素10~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包括杜氏盐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胡萝卜素类色素包括斑螯黄、栀子黄色素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斑螯黄和所述栀子黄色素的质量比为,斑螯黄:栀子黄色素=1~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40%、紫草红25%、斑螯黄15%、栀子黄色素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25%、紫草红45%、斑螯黄5%、栀子黄色素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包括所述微藻30%、紫草红43%、斑螯黄10%、栀子黄色素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还包括南瓜粉2~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原料还包括红曲米5~10%。
10.一种金刚虾预混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添加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0.5~5‰。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物料:微藻20~40%、紫草红25~45%、胡萝卜素类色素10~35%。本发明提供的改善金刚虾体色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原料简单易得,配制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到金刚虾饲料中,口服投喂,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环保,对饲料适口性无任何不良影响;能够快速改善金刚虾体色,在金刚虾养殖过程中出现体色变蓝后,使用本产品10~15天即可有效改善体色;能够改善金刚虾的活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旺;黄燕华;李国立;陈桂琼;黄文庆;王国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